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筹,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故A项正确。B项属于“礼乐”的表现,而非目的,排除。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不是“乐”的目的,排除。所以选A ‎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A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朝统一以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确立单一制的中央集权模式。故答案为A项。宗法制的瓦解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无关,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并非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对巩固君主专制有利,与中央集权制没有决定性关系,排除D项。‎ ‎3.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 ‎4.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 A. 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 B.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D. 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宋代的丞相仍具有较大的权力且材料体现不出其权势变化与渐进性,故A项错误;宰相并不代表整个士大夫群体,故B项错误;宋代所有的敕书虽然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发,但也必须经由宰相副署并由宰相机构发布方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皇权在宋代受到了一定程度制约,故C项正确;“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相权都没有凌驾于皇权至上,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在中国古代皇权其实也是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的。‎ ‎5.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论片面,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6.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乾隆朝,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 A. 人员构成复杂 B. 日益完善,备受重视 C. 其官员随时增减 D. 大臣的职责不够明朗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乾隆朝到嘉庆朝军机处的人员规模有所缩小,人员选拔从原来的内阁部院到皇帝亲自选择,明显体现出规范及军机处的重要性,因此B项正确。人员构成从材料来看并不复杂,所以A项正确;官员人数是定数,变化不大,因此也不能说随时增减,因此C项错误。大臣的职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错误。‎ 点睛: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所以军机处机构的调整其实还是体现皇权专制情况。‎ ‎7.史学家钱乘旦认为:“人们从来都把雅典看作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他的说法 A. 否定了雅典公民政治的民主性 B. 肯定了雅典打破血缘政治的进步性 C. 揭示了雅典城邦体制的阶级性 D. 指出了雅典划分财产等级的局限性 ‎【答案】D ‎【解析】‎ 由“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结合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可知分析出钱乘旦认为雅典的民主根据金钱划分等级具有局限性,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钱乘旦没有否定雅典的民主性;B项中的“肯定”与材料意思相反;C 项错误,题干从金钱角度分析雅典民主并没有从阶级角度分析雅典的民主。‎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结合所学可知考查梭伦的财产等级制。‎ ‎8.《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这一变化表明 A. 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 B. 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C. 统治者决定法律的价值取向 D. 人文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刻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十二铜表法》到《法学总论》的着眼点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着眼点的变化并不反映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故B错误。统治者决定法律的价值取向,夸大了统治者的作用,应排除C。材料无法反映人文主义影响,应排除D 。‎ ‎9.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表明英国君主 A. 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 B. “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C. 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 D. 对维系政治稳定有一定作用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政治危机发生时,英国国王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故D选项正确;政治斗争不仅仅限于议会与首相之间,故A选项错误;英国国王仍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英国国王是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说明英国国王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并不意味着国王完全没有权力和政治作用,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0.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的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上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 A. 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B. 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 制宪过程就是新贵族的夺权 D. 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具有协调功效,稳定了统治,故A正确。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制宪过程就是新贵族的夺权,故C排除。南北方分裂的隐患,在当时没有解决,故D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德国皇帝”,但却遭到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A. 实行联邦制原则 B. 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 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 “德国皇帝”意味着君主专制;而“德意志皇帝”则意味着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威廉一世是联邦制的首脑,排除C,A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排除B。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说明 A. 中国城市发展有限,无力带动农村经济 B. 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C. 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 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可知,通商口岸满足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基地,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通商口岸没有承担起帯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可知,不是由于城市发展有限而是为适应西方经济侵略而开设,故A项错误。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通,尚达不到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程度,故D项错误。‎ ‎13.《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 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 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 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 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朝有识之士认识到日本的强大和进步,所以开始关注日本社会的积极方面,同时对比清朝当时现状进行反思,A项正确。仅凭《申报》对日本社会报道的增加不足以体现当时清政府对舆论的政策,排除B。《申报》对日本的正面报道增加,且主要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无法得知国人是否由此才开始关注日本文化,排除C。题干中只提到《申报》一家报纸,不能反映当时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拼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 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 C. 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 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即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故B项正确。A中的“搅乱”错误;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D项本身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 ‎①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也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阻碍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却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因而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15.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A. 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反封建反侵略 C. 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 D. 反对外来侵略 ‎【答案】D ‎【解析】‎ 林则徐是开明的地主阶级,反对外来侵略但不反对封建制度,A、B不是三人的共同点,排除;洪秀全反对清朝统治,但其太平天国仍然是专制体制,C不是三人的共同点,排除;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故D正确。‎ ‎16.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 A. 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 B. 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C. 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 D. 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 ‎【答案】D ‎【解析】‎ ‎【详解】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了革命的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革命形势得以好转,故选D;题干没有提到长征途中面临的阻力,故排除A;五四运动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故B的说法错误,所以排除;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下被迫做出的选择,故北上抗日不是最初的目的,所以排除C。‎ ‎17.“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这次祭奠意在 A. 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 B.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 C. 确认轩辕黄帝的历史地位 D. 彰显中共全民族抗战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为1937年,“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遺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拜祭中国人的祖先,表达了全民族抗战的意图,故D项正确。“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不能体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故A项错误。材料中祭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更多体现了所有炎黄子孙应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理念,故B项错误。“始祖轩辕黄帝”的地位早已确立,故C错误。‎ ‎18.1946年美苏关系开始恶化,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迫使斯大林转而支持中共全力夺取东北。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曾预言,“国际援助一定要来”“如果不来,杀我脑袋”,并再三提出“东北是重要的”,是夺取全国胜利“决定的一环”。材料说明 A. 东北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成为国共两党必争之地 B. 中共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成为取胜关键 C. 东北地区成为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对抗的主要战场 D. 苏联的无私援助成为中共在东北取胜的关键因素 ‎【答案】B ‎【解析】‎ ‎“国际援助一定要来”“如果不来,杀我脑袋”,并再三提出“东北是重要的”,是夺取全国胜利“决定的一环”说明毛泽东在1946年就预测到东北地区的重要性,体现出高瞻远瞩的特点,故B正确;A国共争夺不符合题意;美苏冷战主战场是欧洲,故C项错误;D中关键说法不符合题意。‎ ‎19.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A. 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 B.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 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 D. 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可以得出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故A项正确;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改变规律,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不是具体的斗争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也不是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是解题的关键。‎ ‎20.列宁认为,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真正革命民主国家下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国家即“人民的,首先是工人和农民武装组织”来指导全部企业。它“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的,没有脱离而且也不可能脱离这个基础的国家”。这说明列宁 A. 反对社会主义革命 B. 主张向社会主义过渡 C. 要求工人监督政府 D. 主张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国家即‘人民的,首先是工人和农民的武装组织’”、“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的”,说明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必然要求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故选D项。A项表述错误,排除。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 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皮特• 鲍泰利教授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项正确。B项是民族制度,与材料“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不符,排除。C项涉及的是基层民主,与材料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党制度,而是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 点睛:本题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为切入点,需要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材料“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 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的分析理解,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22.《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章第二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表明 A. “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 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 C. “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 D. 中国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才能享有这些权利意在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反映了中国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通过,“一国两制”构想尚未付诸实践,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尚未建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港人治港”原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在2016年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上,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圆桌峰会上指出:“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中“九二共识”界定的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 A. “一个中国”‎ B. “和平统一”‎ C. “一国两制”‎ D. “平等协商”‎ ‎【答案】A ‎【解析】‎ ‎“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因此材料中“九二共识”界定的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一个中国”。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九二共识”的达成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本题主要根据“九二共识”的含义来解答,在理解“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的基础上,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24.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80年代都有很大进步。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 A. 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的需要 B. 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 C. 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需要 D.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这种变化主要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D项正确;AB项属于改革开放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所以选D ‎25.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答案】A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计划,造成欧洲的分裂与对峙,故A正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B错;马歇尔计划意在控制西欧,“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表述错误,排除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故D与材料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知道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结果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6.“当柏林墙竖立之后,华盛顿感到‘舒了口气’。虽然肯尼迪公开谴责这是对边界野蛮封锁,但‘实际上认为柏林墙是结束柏林危机的转折点’。”这是因为“柏林墙”的修建 A. 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 B. 遏制了苏联势力进一步扩张 C. 便利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D. 为美国组建北约提供了借口 ‎【答案】A ‎【解析】‎ ‎【详解】“柏林墙”的修建作为缓冲,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故A项正确;“柏林墙”不能遏制苏联势力在其他地区的进一步扩张,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于1951年结束,而柏林墙开始修建于1961年,此时马歇尔计划早已结束,故C项错误;1949年北约建立,故D项错误。‎ ‎27.冷战后20多年间,美日同盟经历了三次调整,使同盟从最初“专守防卫”扩大到“周边事态”,再进一步拓展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美日同盟关系的三次调整可以说明 A. 美国已放弃了对日本的控制 B. 美日关系的不平等性在进一步增强 C. 美日同盟的适用范围在缩小 D. 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在美日同盟的基础之上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故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美国仍然在控制着日本,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A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美日之间的关系不平等,而主要体现他们之间的合作,故B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美日同盟在拓展,而不是缩小,C错误。‎ ‎28.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 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在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D.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今,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许多国家和集团希望建立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故C正确。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A错误。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一直受到西方某些国家的质疑,故B错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29.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中国 A. 采取灵活外交策略 B. 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C. 实行多边外交战略 D. 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既重点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多边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新时期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战略,而不是采取灵活外交策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针,不是对外开放,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独立自主,但没有体现不结盟, D项错误。‎ ‎30.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会上中方倡议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就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团结互信,深化安全、务实、人文、组织建设等各领域合作提出倡议和主张,与各方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一轮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B.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区域性反恐政治合作组织 D. 为了国家安全中国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答案】A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联合国的作用,排除B项;在上合组织内的合作,不仅仅只是反恐方面,排除C项;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国家政治联盟,排除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1,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3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解析】‎ ‎(1)由材料“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其基本背景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由材料“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可以归纳为: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结合所学,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有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来看,民族主义容易振奋了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同时民族主义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民族主义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第二小问,可以答为: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的。它们是: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世界格局将取决于八大文明的相互作用。“未来世界政治的轴心”将是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尽管西方文明目前还掌握着主导权,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所占的比重相比其他文明正在缩小,西方文明要受到所有其他文明的挑战。‎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观点一:世界格局取决于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冲突,西方文明受到其他文明挑战。‎ 评析:人类文明发展史说明,世界上很早就已经形成了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美洲印第安文明圈,东方儒家文明圈等。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通过炮舰、商品、资本和技术向全世界扩展,逐渐把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同时在世界不同文明的冲突过程中也逐渐确立了西方文明主导世界的地位。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上逐渐形成了基于各大文明圈而崛起的几大力量中心,他们是美国、西欧、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所占的比重相比其他文明大为缩小,越来越受到其他文明的挑战。‎ 亨廷顿站在文明的角度,认可不同类型的文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西方优越论”的观点,为分析国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观点二:世界政治格局是由大国力量对比决定的。‎ 论证:(略)‎ 观点三:世界格局取决于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冲突。‎ 论证:(略)‎ 观点四:西方文明受到其他文明挑战。‎ 论证:(略)‎ ‎(观点二、三、四的论证参照观点一相应部分论述,论证充分即可。)‎ ‎【解析】‎ ‎ 由材料“世界格局将取决于八大文明的相互作用……尽管西方文明目前还掌握着主导权,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所占的比重相比其他文明正在缩小,西方文明要受到所有其他文明的挑战。”,可见萨缪尔•亨廷顿是就世界格局而提出自己的设想的。可以从世界格局某一方面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请考生在第33,3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置身于农民的立场“并结合所学农奴制改革内容中关于农奴经济和政治地位角度回答原因。‎ 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沙皇贵族作为传统基础来保障”“的信息并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归纳作答。‎ 第(3)问,依据材料中保守派措施并结合所学从“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结合、对待守旧势力以及进取的精神”等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34.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并结合该时期的美苏掌握核力量的史实即可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战后反思,再根据材料“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即可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关于其作用主要从世界和平、核垄断的角度分析。‎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