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学期周考(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学期周考(11

‎1.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 人无远虑,必有近优 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 “制天命而用之”‎ ‎3.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里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 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4.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 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 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 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5.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为政以德,爱借民力”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6.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7.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8.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借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 ‎9.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那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0‎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袅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己经废除了严刑竣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11.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2.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侧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3. 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 董仲舒 D.朱熹 ‎1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5.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① “仁”的学说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 “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 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7.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有① 商品经济的发展②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③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④ 西学东渐影响⑥ 抗清斗争实践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①社会危机严重②八股取士制度日趋腐朽③民主思想产生④思想界因循守旧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1.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 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② 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③ 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 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23.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24. 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 ‎ ‎25.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侧器——嫦峨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① 它是中国汉字② 它是中国书法③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④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27.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 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28. 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29. 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欣赏到 A.小说《封神演义》 B.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 C.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 D.京剧《空城计》 ‎ ‎30 .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31.我们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参考的文献不包括 A.《民报》 B.《新青年》 C.《工人月刊》 D.《劳动周刊》 ‎ ‎32. 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由此,反映两宋时期社会风俗的作品的是 A.展之虔的《游春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王冕的《墨梅》 ‎ ‎3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34.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诗句,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雄奇壮观,英武豪放 B.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C.凝重沉郁,忧国忧民 D.柔美清婉,愁苦悲凉 ‎35.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36.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37.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 A.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代表作有《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等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 ‎38.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 ‎39.著名作品《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天涯沦落入的仿徨愁苦。这种文学形式是 A.话本 B.诗歌 C.散曲 D.小说 ‎40.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湘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41.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口口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42.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粱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43.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己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44.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45.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A.为官清旅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俊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46.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 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D.否定孔子的权威 ‎47.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48.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应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李大钊 ‎49.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50.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盟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51.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 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 l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 三 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盛极一时,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6分)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近代政治思想观念。(4分)‎ ‎(2)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6分)‎ ‎(3)在第三阶段,“革命”成为“中国当代观念”的核心。分析1919年后“革命”观念流行的主要原因。(8分)‎ ‎1~5:DABCB 6~10:CCACB ll~15:DBDCA 16~20:AACBB 21~25:BDBCB ‎26~30:ADDDC 31~35:ACABC 36~40:CDCCC 41~45:DDCCD 46~50:CCDCC ‎ ‎51. (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八股取士导致学术思想界因循守旧。(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 表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4分) ‎ ‎(2)民主宪政(君主立宪)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实业救国思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不超过6分)‎ ‎(3)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革命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的宣传鼓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总分不超过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