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开学考试题 一、单选题(25×2=50分)‎ ‎1.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士农工商”四民观念作为正统的价值观念被社会认同。对于商人而言,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它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材料旨在说明 A. 四民观念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B. 古代商业发展毫无法律保护 C. 商帮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D.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传统四民观念和缺乏社会保障的背景下,商帮应运而生,故C项正确。A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排除。材料 “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并不等于毫无法律保护,故B项错误。‎ ‎2.19世纪中后期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2%,法国总人口约36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25%,导致这种不同主要原因是 A. 城市数量不同 B. 工业化的水平不同 C. 统治阶级不同 D. 政局稳定程度不同 ‎【答案】B ‎【解析】因为法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时间要晚于英国,两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差异,故英国的城市化的水平明显要高于法国,故选B。因为工业化的水平不同导致了城市数量的把不同,A排除;法国和英国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一样,排除C;政局的稳定程度与城市化的程度两者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政局稳定,但也没有形成城市化现象,排除D。‎ ‎3.梁启超在1896年编成《西学书目表》,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并将其分为西学、西政和西教三类。西学之书,有算学、电学、化学等;西政诸书,有官制、法律、工政、商政等。其中有些书直称为《西学启蒙》《格致启蒙》。据此可知,维新派 A. 率先将西学西政介绍到中国 B. 欲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 C. 以西学作为开启民智的手段 D. 全面否定了封建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维新派率先将西学西政介绍到中国,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梁启超在1896年编成《西学书目表》,并不是要为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做舆论宣传,故B项错误;维新派大力宣传西学,主张启民智、兴民权,故C项正确;维新派没有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 ‎4.新文化运动的信导者钱玄同认为“准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鲁迅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材料反映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 A. 对社会改良主张存在偏颇极端 B. 发扬民主科学精神质疑传统 C. 结合了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D. 积极响应“文学革命”号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依据材料“准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可知这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反映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对社会改良主张存在偏颇极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不是发扬民主科学精神质疑传统;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不是结合本国国情研究问题;D选项错误,“文学革命”反对使用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而题干中的观点已经超出了“文学革命”的范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反映了美国 A. 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B. 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C. 公司规模扩大 D. 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答案】A ‎【解析】中小公司合并为大公司的现象较为普遍,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反映出美国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的趋势。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公司规模扩大只是现象,不是这种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6.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两百年后,英国废除了该条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 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 B.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C. 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B ‎【解析】18世纪英国就已经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A项时间不对,排除;《航海条例》一方面是为了打击荷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护本国商品生产,而世界工厂地位确立后,英国产品已经取得绝对优势,《航海条例》也丧失存在价值,故B正确;在1689年时,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两百年后,故C错误;工业革命刚开展时,英国产品并未取得绝对优势,故D错误。‎ ‎7.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A. "福利国家"制度 B. 知识经济(新经济)‎ C. 经济全球化 D. 第三产业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遗传基因”“卫星定位”“软件”“因特网”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结合所学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依靠高新技术与高科技发展经济的模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福利国家”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制比作“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说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体现了西周分封制 A. 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 B. 消除了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C.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依据材料“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和诸侯国的关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周朝后期分封制被破坏,天子权威被削弱,分封制没有消除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C选项错误,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结合所学可知,秦代郡县制才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特征。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该观点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引文的意思为“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体现了待人如己,相亲相爱的思想主张。儒家“仁爱”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爱”,是推己及人,而不是待人如己,故A错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取消国家,恢复小国寡民的状态,故C正确。法家“法治”强调严刑峻法。残酷无情,故D错误。墨家“兼爱”强调无差别平等的爱,故C正确。‎ ‎10. 下图反映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其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B.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C. 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 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企业的发展。依据所学,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加上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民国政府的措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而面粉业的发展正是这一史实的反映。A表述错误,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封建统治。所以应选A。‎ ‎11.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B.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 C.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 D.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中信息可得,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均为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一时期“赋”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B选项符合题意。为现实主义奠定基础的是《诗经》,A选项排除。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是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征,C选项排除。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D选项排除。‎ ‎12.洪武十二年,明朝颁布《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 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和材料中的“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是明律所特有,说明《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故C项符合题意。A项,对大臣的种种限制,加剧了君臣关系的紧张,并不能协调君臣矛盾,故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内阁机构运行程序无关,故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且“解决”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3.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 证明“弱国无外交”‎ C. 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 列强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涉及割地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故A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软弱无能的体现,反映出“弱国无外交”,故B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所以C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基于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体现了列强的炮舰外交,故D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副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出台时才结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 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待谈判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这“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都是在以后不同的时间里大陆和台湾关系的表述。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15.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国家干预经济 C.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 实行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A;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结合所学,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故选B;重商主义政策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时间不符,排除C;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排除D。‎ ‎16. 南洋兄弟香烟公司广告 (见下图),广告词为:“同胞注意:君用一份国货,即为国家挽回一份外溢之权利。明乎此者,请吸南洋公司各种国货香烟。”由此反映 ‎①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②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③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请吸南洋公司各种国货香烟”说明民资资本主义企业家提倡国货的爱国精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①③正确,材料图片中民资资本主义企业家是利用爱国主义进行营销,不是欺骗行为,排除②,选择D项符合题意,A、B和C项错误。‎ ‎17.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75号文件指出:适当地放宽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特别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进劳动计酬办法。这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 B. 当时仍然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C. 中共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D. 中央逐渐放弃集体所有制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1980年政府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进劳动计酬办法,这反映出中共对人民公社化的反思和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故C项正确;1983年开始政府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此时“左倾”错误在得到纠正,故B项错误;农村改革坚持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是集体所有制经济,故D项错误。‎ ‎18.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由此可知,这个报告 A. 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 破坏了国家统一市场 C.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D.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C选项符合题意。中共八大时,还没有人民公社化运动,A选项排除。由材料可知,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市场,并不是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市场,B选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出现是在1992年以后,D选项排除。‎ ‎19.1959年,西安地质学院有个学生这样描述当时的一种现象:“怪哉!怪哉!面黄肌瘦,什么病?经名医诊断,所用药料甚大,面粉25斤,大米20斤,大豆3斤,一月服完,三个月后病就好了,病人哀求医生说请你调换药料吧,此药实在难买。”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左”倾错误的发展 C. 西方的经济封锁 D. 人口的过度膨胀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1959年粮食非常短缺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是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业减产,粮食短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故B正确;AC是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不是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排除。‎ ‎20.中国文化特别看重祖宗,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等,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内服与外服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可知体现的是一种血缘传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出现的制度,对后世深远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内服与外服制度是商王朝的主要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未体现血缘关系,A选项排除。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卫王室。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主要表现,未体现血缘关系,D选项排除。‎ ‎21.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这里的“重大变革”指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指的是俄国不再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是“历史的引领者”则是指俄国在之后开创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新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彼得一世改革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之前的封建性质改革,所以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仿效西欧资本主义的改革,所以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符合题干中的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故排除C。‎ ‎22.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 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将题干中对思想家的评价找到对应学派即可。①体现了兼爱思想,是墨家学派。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主张.③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对应的依次是墨家、道家、法家、儒家,所以正确答案为A,排除BCD项。‎ ‎23.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答案】B ‎【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D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 ‎24.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据《宋会要》,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丝绸266万多匹,占全国的2/3。这说明长江流域 A. 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B. 民众纺织积极性较高 C. 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D.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C ‎【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丝织品的市场需求量,排除A;也没能从材料中得出民众的态度,排除B; 由材料可知,长江流域的丝绸量很多,这也说明了长江流域丝织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所以答案选C;材料只是涉及到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因此说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25.下表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态势。凭借这一态势,日本企图 A. 加入北约组织 B.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 建立单极世界 D. 制造国际贸易壁垒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由此它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选B。北约的主旨是通过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而日本远在亚洲,加入北约会加剧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特别是当时的苏联容易会与之针锋相对,这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排除A;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是美国,日本没有相应的实力,排除C;制造国际贸易壁垒对于经济是外向型的日本来说是不利的,排除D。‎ 二、材料分析题(四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共四小问,每问,共)‎ 材料一 ‎ ‎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朝中后期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上的差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内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作用。‎ ‎【答案】(1)差异:分封制——出身、血缘宗族;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 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 ‎(2)权限: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 影响: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 ‎(3)性质: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或秘书性质的机构)。‎ 特点:简、速、密。‎ ‎(4)作用: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 ‎【解析】‎ ‎(1)差异: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封制下官员“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而郡县制下的“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知概括出分封制官员任用看重出身、血缘宗族;郡县制下更看重军功、选贤任能。分封制下官员世袭;郡县制下官员听从君主任命。‎ ‎(2)权限:根据材料“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可知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根据材料“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得出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行省在地方上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但又受到中央的节制,因此行省制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 ‎(3)性质:根据材料“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或秘书性质的机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人员少,地处内廷,办事效率高,可知其特点为简、速、密。‎ ‎(4)作用:材料认为科举制是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根据材料“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机会均等”可知科举制根据才学选拔人才,自由投考,有利于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 这种调整有何作用?‎ ‎(3)“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材料中崛起的“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写全得分)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举两例我国采取过的应对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任一点)‎ ‎【答案】(1)原因:传统小农经济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要,斯大林认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摆脱苏联粮食供应困难的问题。影响:集中农业资源和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从长远看,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内涵:改革开放;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措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启示:经济政策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 ‎【解析】‎ ‎(1‎ ‎)原因:依据材料一““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可知传统小农经济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要;依据材料一“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可知斯大林认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结合所学可知是摆脱苏联粮食供应困难的问题。影响:依据所学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回答积极影响;依据所学从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以及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回答消极因素。‎ ‎(2)调整:依据材料二“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可知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依据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回答。‎ ‎(3)内涵:依据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和所学可知是当时实行了改革开放;城市:依据所学从设立四个经济特区的城市回答。措施:依据所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以及坚持对外开放等措施回答。‎ ‎(4)启示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经济政策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生产力要符合国情等回答。‎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扩张……揭开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一、二次产业革命的相继发生,交通运输和电信通讯手段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扩张活动使全球各地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以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已基本形成。‎ ‎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 如果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关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三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开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依据。‎ ‎(3)按材料三的观点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材料二应于哪一阶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阶段的影响全球化发展的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实质?‎ ‎【答案】(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科技革命。‎ ‎(2)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事件,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 ‎(3)第二阶段。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明。‎ ‎(4)含义: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实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壮大的过程。‎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和掠夺;依据材料一“第一、二次产业革命的相继发生,交通运输和电信通讯手段的进步”可知是科技革命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对于世界联系的影响可知答案。‎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界限可知材料二属于全球化的第二阶段。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以及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明等回答。‎ ‎(4)含义:依据所学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可知答案。实质:依据所学可知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壮大的过程。‎ ‎29.‎ 材料一: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西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 材料二: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思想主张的概称。‎ 材料三: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有何特点?出现这样的历程原因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三民主义(2分)‎ ‎(2)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2分)‎ 不同点:维.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2分);革.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3)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 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6分)‎ ‎(4)历程特点: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2分);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的相互统一(学习共同目的都有抵御外来侵略);或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道路充满了进步与保守的斗争。(2分)‎ 原因: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分);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分)。③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原因,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体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材料二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2)材料二体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材料三体现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但学习的具体内容不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维新派主张学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 ‎(3)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为民主与科学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即为民主与科学,其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依据材料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材料二三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材料四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同时魏源等人主张学西方的器物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体现出了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互统一(学习的共同目的都有抵御外来侵略);学习西方的道路充满了进步与保守的斗争的特点。对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究其原因在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