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 面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反对掠夺战争 C. 主张实行“法治”‎ D. 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涌现了许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题中A项符合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B项属于墨家的思想;C项是法家主张;D项属于需家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点。‎ ‎2.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 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 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 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答案】C ‎3.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C项正确;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主要说明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排斥夷狄的思想,并非反对排斥夷狄,D错误。‎ ‎4.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 反对君主制集权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结合题干“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说明他批判君主专制,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超越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认识,D不符合史实,因此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未在中国产生,产生是在近代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此不能主观认为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点评: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积极:(1)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2)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当时的实际影响是有限的。‎ ‎5.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 汉朝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宋时期火药运用于战争中,当时的火器有火箭、突火枪等。故B项正确。ACD与题无关。‎ 点睛:本题考查对重大事件时间的识记能力,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留心掌握。‎ ‎6.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是封建军阀,与题干没有关系,排除A。从题干调查结果看,排除B项。1923年时,苏联还在实行新经济政策,而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才标志着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排除D。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公平公正的理想社会,因此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7. 当代西方社会掀起的“马克思主义热”现象引人深思。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不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的是 A.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B.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国人树立榜样 C. 学习“西学”,改造中国的理想失败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其阶级基础 ‎【答案】D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1921年7月21日,而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四日。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引进的,先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都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的关键信息“不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结合五四运动的时间分析,五四运动后发生的事件不能作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8.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 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 具有鲜明的反帝的内涵 C. 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故B项正确;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符合新民主义革命的要求;C项错误;D项是三大政策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9.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信息,“军政费用”与“经济建设”要有一个“比例”, 注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据此可以判断这段论述出自《论十大关系》,故选C项。‎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曲折发展的十年 ‎10. 对下面两幅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图(a):教徒极力宣扬赎罪券的功效不足称道 B. 图(a):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 C. 图(b):建立完全不同于天主教徒的宗教信仰 D. 图(b):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解释《圣经》的权利 ‎【答案】D ‎【解析】图(a)反映的是天主教会的主张;图(b)反映的是路德教的主张。A、B两项符合图(b)的内容;天主教徒和路德教都主张信仰上帝,C项本身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题意。‎ ‎11. 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 A. 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 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 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 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答案】A ‎【解析】在16世纪的西欧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程度很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所以在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正确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 ‎12.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 这一思想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C. 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 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说明人要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而这正是理性主义的要求。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13.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 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 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交织,中国人学习西方为为了寻找反封建反侵略的武器,故答案为C项。A项只看到了否定封建制度的一面,没有看到抵抗外来侵略的一面,排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需要向西方学习,B项逻辑关系错误,排除;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糅合了反侵略求民主的的愿望,而不单单是发展资本主义,排除D项。‎ 点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既要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又要完成反侵略的任务。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 ‎14.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 建设工业国家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答案】D ‎ ‎ ‎15.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 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 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答案】B ‎【解析】材料“1920年9月”“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故B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上海就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故AC项错误;D项错误,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20年9月”这个时间点。‎ ‎16.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一科学发展观 B.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是探索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建立市场经济,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特点 ‎17. 法国文学家爱弥儿·法盖解释说:“……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品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老人与海》‎ D. 《等待戈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依据所学,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文学流派属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真实的一种创作方法。分析选项。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B项是现实主义文学;C、D项是现代主义文学。所以应选B。‎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现实主义文学 ‎18.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各项,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老子主张道是世界的本源,因此①项正确,老子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倒退,因此③正确,老子主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④正确。故选C。②项主张变法革新,是法家思想。‎ 考点:老子思想 点评: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哲学上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主张辩证的看待问题,提出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赞同小国寡民的政治。其中辩证法思想是其思想的精华。‎ ‎19. 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 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 理性主义 B. 个人主义 C. 怀疑主义 D. 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核心,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人的感觉是衡量世界万物好坏的主要标志,答案选D,A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B ‎ C两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其本质。‎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 ‎20.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这反映了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悟空是反封建的典型人物,紧箍咒象征着封建礼教,由“自由自在、打个粉碎”分析可知,反映明代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A项正确。B项是理学的意义,与材料强调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不符,排除。C项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追求,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内容与材料中孙悟空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形象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1.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入西学以拯救儒学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直至严复,到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西儒对立状态。‎ 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 强国御辱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科学理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曾国藩、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王韬为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工商业,同西方商战以维护民族利益;康有为、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变法图强;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家张謇提倡实业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倡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倡科学理性,进行思想革命;无论哪个派别,哪条道路,他们的共同主题强国御辱,排除BCD,所以选 A。‎ ‎22.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此题可用排除法。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领域成就,与“人”无关,A项排除;B项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的作用,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时,近代科学体系早就形成了,排除;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否定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是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C项正确;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D项排除。故选C。‎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近代科技·近代科技的影响 ‎23.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 材料直接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推翻满清”就是夺取政权的问题,“并且要建设共和”是建设政权的问题,结合起来来看就是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无法体现人民的愿望,排除CD。‎ 点睛:尊重材料是解答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紧扣关键信息结合所学民权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24. 下列美术流派按流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古典主义 ‎②现实主义 ‎③印象画派 ‎④浪漫主义 ‎⑤现代主义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根据近代欧洲美术发展的历史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新古典主义时期,19世纪上半期是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兴起时期,19世纪60年代起印象派兴起,20世纪以来兴起了现代主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⑤,故选B。‎ ‎25. 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 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排除。①②④三项均体现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立足于本国国情,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质的飞跃。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质的飞跃 二、材料题 ‎26. 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材料二从汉代到宋代,经过一些儒学家们糅合其他诸家思想,儒家思想得到不断地创新、发展,成为对中国甚至于对东亚都有深刻影响的思想。‎ 材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他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免、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东亚现代化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1)材料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提出哪些政治主张?‎ ‎(2)材料二:汉朝新儒学的创立谁起了关键的作用?汉朝儒学的地位如何?宋朝儒学新体系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指出康有为宣传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该观点?‎ ‎【答案】(1).仁;以德治国;克己复礼。‎ ‎(2).董仲舒。地位: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标志:程朱理学。‎ ‎(3).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4).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谐理念等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出以德治国,克己复礼。‎ ‎(2)根据所学可知,汉朝董仲舒创立新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宋朝儒学新体系建立的标志是程朱理学。‎ ‎(3)根据“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结合所学得出: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4)认识:根据“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发挥积极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得出: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谐理念等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看待:回答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即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27.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答案】(1).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条件。‎ ‎(2).孟德斯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建立开明君主政治。卢梭:主权在民(或社会契约论)和建立健全民主共和国。‎ ‎(3).构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观点: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新高度: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条件。‎ ‎(2)孟德斯鸠:根据“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得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伏尔泰:根据“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得出平等、自由、民主,建立开明君主政治。卢梭:根据“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得出主权在民(或社会契约论)和建立健全民主共和国。‎ ‎(3)构想:根据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观点:根据所学得出: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新高度: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材料三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天经地义”,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君主,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人民也可以把它废除;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 ‎(2)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3)材料五反映了李大钊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答案】(1).“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2).“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是指科学。全面否定。‎ ‎(3).主张:李大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主张效仿俄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 ‎(4).仿造器物——仿行制度——思想解放。‎ ‎【解析】(1)根据“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得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根据“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得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根据“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2)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可知,“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是指科学。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3)主张:根据“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得出李大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主张效仿俄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 ‎(4)材料一二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材料三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材料四五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概括回答即可。‎ ‎29. 阅读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邓小平在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 ‎(2)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4)根据材料一、四,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具有怎样的个人品质。‎ ‎【答案】(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形成时期: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成熟时期: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2).《论十大关系》。‎ ‎(3).邓小平理论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4).体现了个人的高风亮节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品格;摆正了个人与党组织、与党的领导集体的位置,反对个人崇拜的庸俗之风。‎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2)联系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以及“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是《论十大关系》。‎ ‎(4)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5)材料一和四体现出的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个人品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绝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和“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