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2016
2016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命题人:陈丽君 审核:高二年级历史组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一共24道题48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800BC年至200BC年之间,尤其是600BC—300BC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百家诸子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 A.宗教神学 B.自然哲学 C.社会现实 D.民主与科学 2.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主张相吻合的是( ) 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施行“仁政” C.兼爱、非攻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 A.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C.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5.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佛学名词、术语),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说明了( ) A.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B.儒学从宋代开始才具有哲学思辨色彩 C.儒学融合了儒、道、法、阴阳诸家思想 D.宋代儒学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产物 6.古代某学者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种主张( ) A.奠定了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 B.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 C.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 D.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7.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 ) A.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B.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8.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用意是( )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繁荣时间的短暂 9.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入画兴盛。对此类作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清明上河图》是其佳作 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C.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 D.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10.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11.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12.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随着交流加深西方逐渐改变对东方的认识 B.中国因固守农耕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西方国家借助工业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西方迅速发展与中国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 13.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下列选项属于“他”主张的是( )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提出社会契约论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14.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后者与前者的最大不同是( ) A.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 B.提出资本主义政治构想 C.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 D.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15.孟德尔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从事研究工作,在培育豌豆时偶然发现了遗传定律。他以此否定进化论,认为基因特征从其亲代就有而非后天获得,进而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都是上帝一次性创造的,并且永恒不变。这说明( ) A.实验方法成为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B.神学研究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C.科学发展中存在着和宗教神学的斗争D.神学成果可以弥补自然科学的缺陷 16. 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 ) 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17. “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从中可得出蒸汽机的使用( ) A.促进了英国技术的革新 B.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C.利于英国钢铁冶炼技术兴起 D.淘汰了山区棉纺织工业 18. 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 A.确立了亲美远英的外交路线 B.政治上倾向于欧美的代议制 C.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D.向西方学习扩大到制度层面 19.陈独秀认为,以往的历次革命都是“单独政治革命”,均未触及“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艺诸端”,对中国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材料反映陈独秀( ) A.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作用 B.号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C.割裂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 D.主张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20.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致函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总统经过一星期的全面考虑,对来信作了肯定的回答,并发出了进行核试验研究的指令。爱因斯坦的这一建议( ) A.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B.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C.加速了核武器的研发 D.影响了世界的和平 21.《孙中山选集》中写道:“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 ) A.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 B.法制建设与废除专制问题 C.革命动力与奋斗目标问题 D.民主权利与革命价值问题 22.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 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 23.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到,“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 ) 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D.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24.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下列科技成就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南优2号”杂交水稻首次培育成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一共3道题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 ——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地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以“宪法为依据,国会为基础,司法独立为根本”构筑成其理想中的“法治大厦”。梁启超指出,要实行法治,首先必须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以为法治前提,否则法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梁启超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梁启超不仅是司法独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司法独立是立宪国的第一条件。因此,他不仅对内进行改良,改革封建司法体制,严格培养法律人才,普及法制观念,争取司法独立于立法、行政之外,而且对外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各国领事在我国领土内的裁判权,争取我国在国际上的司法独立。总而言之,司法独立是梁启超进行司法改革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据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和梁启超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5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并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12分) 27、(15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人物 著作 核心词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自由”“平等”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康德 《纯粹理性的批判》 “人非工具”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历史上两次“思想市场”中的“救世主张”。(9分) (2) 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人物思想的共同性。(2分)并谈谈他们思想的政治意义。(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提及的时间段(公元前600——公元前300年),这在西方属于希腊先哲最早的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的活跃时期,在古代东方的中国,这属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无论是孔孟儒学的“仁”还是墨家的“非攻”“尚贤”,这些东西方的思想先哲们无不都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现实方面,都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控制,故A项错误;自然哲学属于希腊以泰勒斯为代表的希腊先哲的代表思想,中国百家争鸣时期未出现此思想流派,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这一时间段东西思想先哲都把关注重点转移到了社会现实方面,故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都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历史事件,故D项错误。 2.【答案】B 3. 【答案】B 【解析】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斯得民矣”,荀子主张“则莫若平政爱民矣”都强调施政为民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孟子和荀子都没有涉及到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被当时诸侯国君采纳的是法家思想不是孟子、荀子的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用番心、要寻人、仁义、和气、认真”等词得出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故A项正确;据表达方式无法判断出时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肯定了读书、种田、买卖等行业,故C项错误;传统中国“四民”是士、农、工、商,材料并没有打破这一划分,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处于统治地位始于汉代,不能笼统地说“古代中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佛学名词、术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佛教传入,宋代理学产生,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宋代理学是吸收佛教道教思想而形成的,在汉代已经融合了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故C项错误;宋代儒学因为吸收了外国传入的佛教思想,因而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产物,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得知,这位倡导“知行合一”的古代思想家是王守仁,奠定理学形成基础的是唐代的周敦颐而非王守仁,故A项错误;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的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而非王守仁,故B项错误;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是道安大师而非王守仁,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王守仁的知与行的关系,故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与材料“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相符,故A项正确;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与材料“并不是不切合实际”不符,故B项错误;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材料“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不符,故C项错误;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与材料“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B 9.【答案】D 【解析】《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A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文人画未体现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故B项错误;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可知文人画是集文字、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故D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京剧是徽剧吸收昆腔、京秦二腔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故A项正确;材料不体现文武、角色等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不体现京剧与百姓的关系,故C项错误;徽剧为乾隆贺寿进京,但不涉及题材,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反宗教神学的一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注重培养“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并非政治专有素养,故B项错误;14世纪,文艺复兴,是假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推行资产阶级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以人为中心,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随着东西方交流密切,欧洲由崇拜东方向批判、否定东方转变,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概述,不是出现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B项从中国自身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角度,表述了导致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C项从西方日益强于东方的角度论述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不够全面,故C项错误;D项对中国和欧洲不同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全面表述了欧洲认识转变的原因,故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被誉为“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可知是伏尔泰,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观点,故B项错误;建立民主共和制是卢梭的主张,故C项错误;实行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主张,故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说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二者都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提出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二者都是资产阶级掀起的,都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促进了西方近代社会的转型,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仅孟德尔通过实验验证上帝存在的个例,不能说明实验方法成为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故A项错误;神学与自然科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科学是在不断否定神学中前进,而不是动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孟德尔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从事研究工作……他以此否定进化论,……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都是上帝一次性创造的”可知, 神学与自然科学间存在着相互的斗争,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在培育豌豆时偶然发现了遗传定律”可知,是神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科学成果,非神学成果,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英国圈地运动早期是在14、15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17世纪,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年到1688年,处于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建立于17世纪,故B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C项错误;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 17.【答案】A 【解析】蒸汽时代的到来对蒸汽机的需求增大,推动冶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蒸汽机制造中木料不合时宜,不意味着木料退出市场,故B项错误;欧洲冶铁的兴起几乎与中国春秋同期,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山区棉纺织业的纺纱机的使用及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李鸿章对英国议员辩论和美国资本在中国国投资的态度,并没有确立外交路线,故A项错误;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表明李鸿章并不赞同欧美的代议制,故B项错误;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而对外国资本到中国投资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明显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得出向西方学习还停留在技术层面,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材料中陈认为以往的革命都未解决“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艺诸端”,即未真正解放国民的思想,而非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强调应当解放思想而非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阐述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体现了陈认为思想革命有利于巩固政治革命的成果共和制度,故D项正确。 20.【答案】C 【解析】爱因斯坦建议不会直接导致日本投降,故A项错误;这一建议在当时有利于遏制法西斯,促进世界的和平,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得到罗斯福进行核试验研究的指令,有利于核武器的加速研发,故C项正确;核武器的研发,加速了法西斯的失败与世界和平的到来,故D项错误。 21.【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即夺取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没有体现法制建设与废除专制问题,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没有涉及革命动力与奋斗目标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没有涉及民主权利与革命价值问题,故D项错误。 22.【答案】A 【解析】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A项正确;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特点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形成完整的体系是在抗战时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明确提出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是国民大革命是时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3.【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主要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没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进行论述,故A项错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式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故B项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解决于90年代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故C项错误;由材料“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可知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讨,即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故D项正确。 24.【答案】B 25【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微,列强争霸,兼并战争盛行;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正在形成中;百家争鸣(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影响:使法家思想大放异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4分) (2)不同:韩非子认为:法律为君主所设,为君主专制服务,不顾臣民利益,实质是一种人治。(4分)梁启超主张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兴民权,实行司法独立,普及法制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实行西方的法治。(4分)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7分,每点2分,答4点以上给7分)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考虑,即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列强争霸、兼并战争盛行,经济方面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正在形成中,思想方面百家争鸣;第二小问影响,从韩非子思想对法家思想和对秦朝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回答。 (2)第一小问不同:从法律维护的利益及其实质角度考虑,最后归纳到人治与法治的角度;第二小问背景,从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阶段特征考虑。 26.【答案】(12分)①努力: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辛亥革命;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提倡民主、科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8分)②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各派的政治活动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即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问题。提取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体现了维新派的观点;材料二:“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材料四: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体现得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党人的主张。 27.【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为政以德;实行法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3分,答出其中任3点即可。)民国初年五四时期: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2) 共同性:理性。(2分)意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制度创建做了舆论和理论准备。(4分) 【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的“救时主张”列举儒家仁、礼,德治、仁政即可;法家法治、严刑峻法;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救时主张”,列举这一时段思潮即可,如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实业救国等。 (2 第一小问概括上述人物思想的共性,梳理核心词,列举启蒙运动中共同主张即可,民主理性;第二小问政治意义,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准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