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讲)-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
【重难点精讲】 【重难点“精讲”】 一、《海国图志》内容与影响: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是魏源开眼看世界的成果,反映了魏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水平(认为夷有长技,在于军事技术方面,中国要学习西方长技),同时也反映出国门初开时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以及他们心中仍存的天朝上国观念,如视西方国家为夷。 二、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国内、国际背景: (1)国内:清朝日渐衰落,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国际:欧美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知识拓展】“开眼看世界”指林则徐等人冲破了“天朝上国”陈腐观念的束缚,承认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实质是对外国侵略威胁的积极回应,不足之处是这种思潮仅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也没有进行大规模政治实践。 三、“中体西用”的理论及实践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随着西学的传播,用什么来维护封建专制王朝统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实质及目的: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3.论战: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焦点是采用什么方式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大清国体;顽固派则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论战以洋务派占上风而告终。 4.实践及影响:洋务派继承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国防近代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洋务运动由于坚持“中体西用”,未触动封建制度而 失败,但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洋务运动迈出了向西方学习实践的第一步,对中国的近代化影响很大。 四、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1.特点 (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2.成因 (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失败。因此,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康有为借助了当时极有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2)主观原因:即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3.评价 (1)进步性:其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也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知识拓展】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的关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五、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破题归纳) 1.同: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2.异 (1)阶级属性不同:前两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2)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镇压人民的反抗;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3)目的不同:前两者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是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易错易混】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体”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纲常名教;“用”指西方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运动是其具体实践。 【素质拓展】 1、史料与史证 史料主题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躯 【史料】 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林则徐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褊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正确策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林则徐探求西方新知识,主要通过“刺探西事”和“翻译西书”两个主要途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史证: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注意搜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 史料主题2:康有为宣传变法的特点 【史料】 “天哀大地生人之多艰,乃降圣人而极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民作师,为万民作保,为大地教示。……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过于此。”——康有为 史证:史料反映了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突出特点是托古喻今,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 传播西学,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史料研习与应用 2-1:史料主题:早期维新派 材料一 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然言维新,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或逐末而忘本,求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年来当道讲求洋务,亦尝造枪炮、设电线、建铁路、开矿、织布,以起而应之矣。惟所用机器,所聘工师,皆来自外洋,上下因循,不知通变。德相俾斯麦谓我国只知选购船炮,不重学艺。①尚未知富强之本,非虚言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 材料二 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仪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②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称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序 材料三 近者建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③根本不净,百事皆非……故徒糜巨款,无救危败…… ——康有为《上皇 帝第四书》 2—2:读史三步曲 粗读 材料一反映了郑观应对洋务思想的认识。批评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材料二反映了郑观应对洋务思想的认识。体现了早期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 细读 材料一中①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郑观应指出洋务运动没有找到中国富强之本;料二中②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体现早期维新派的观点;材料三③反映了只学习西方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危亡,还应变革制度。 史证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派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3:史料应用 (1)郑观应认为“洋务派”存在哪些不足? (2)联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析郑观应思想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和洋务派在政治主张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 (1)洋务派只知道单纯照搬某些外国制造技术,无法使中国富强起来。 (2)郑观应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9世纪90年代,进一步发展为康梁维新思想,从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3)维新派要求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洋务派反对兴民权,坚持封建君主专制。 【解题技巧指导】 最佳选择题的快速解法: 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是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的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技巧体验: 答案:B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