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第41—70题为单选题,第71—80为双选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A ‎【解析】‎ 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子“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3.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 进步史观 B. 天命史观 C. 循环史观 D. 英雄史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 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 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 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故A项正确。B 选项是一种消极的 态度,与材料不符;C 选项强调循环,而材料强调发展进步;D 选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英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于历史史观,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比较细致的史观也体现在历史材料中,如本题的进步史观,循环史观。此外还有发展史管,时代史观等等。每一种历史史观都有自己的意义,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兼爱尚贤 B. 主权在民 C. 以民为本 D. 道法自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尚书》”属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可知此应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属于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先秦时期的墨家思想、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对材料现象的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中的“魏太子下车”可以判断是战国时期, “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 “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等信息可以得出士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A 符合题意;B 在材料中无体现; “他随时都能够再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说明忠君思想并不浓厚,再加上魏太子致意竟不回礼等,排除 C、D。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士阶层的崛起 ‎【名师点睛】本题以情景史料的方式命题,角度比较新颖,突显了高考试题的人文化的特点,重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能够高效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首先通过阅读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然后 结合已学知识综合判断即可。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加强在史料解读方面的训练,不断总结归纳,提升解题的能力。‎ ‎6.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 克己复礼 B. 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主张,体现儒家的思想;“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属于早期的民本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的思想主张,ACD项均没有体现融合的倾向,故排除。“礼法兼用”是战国晚期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兼用”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故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7.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睐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出题思想很明确,儒者直接点明本题的考点——儒家学派。作为思想领域中的翘楚,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不断传承与发展。作为儒家思想的载体,儒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现实状况。儒者的复古思想传达出的是一种治国理念,提倡仁政、德治。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只要抓住儒家思想的最本质的内容,本道题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正确答案。‎ ‎8.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 重农抑商 B. 强调制度与秩序 C. 厚古薄今 D. 重视道德与人伦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法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儒家重视礼乐制度,讲究身份等级,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以符合二者共同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只是法家思想,CD项是儒家思想。‎ ‎9.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事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BCD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教育思想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道德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仁、义的思想,孟子属于儒家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庄子》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儒家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道德经》是道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 ‎【名师点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问题。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1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翻译题干所述内容为“君主统治人们,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要求人民去拼战,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尽力农作”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的是严刑峻法,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1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说明儒家人士主张统治者要为普通民众树立重礼仪,重道义和重信义的榜样,民众即会跟着效仿,国家也就很容易治理好,这反映出儒家在治国方面强调“德治”,所以答案选B;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本思想,故A错误;礼的思想属于社会秩序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和D错误。 ‎ ‎1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轻徭薄赋,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思想 ‎14.‎ ‎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 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 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礼和刑罚相互配合,对政教皆不可缺,这实际上体现了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有重要作用不可偏废,即“外儒内法”特征,D项正确;A B C三项表述与材料不相符合。故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复兴儒学运动 ‎1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正确答案为C项。“五经”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以D项说法错误。‎ ‎【要点解密】‎ 汉代“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实现统一后的秦朝,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统一,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2)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西汉,面临着生产遭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3)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比较温和的儒家思想为宜。汉武帝一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2.发展 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 ‎3.影响 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16.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 倡导个性自由 C. 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 维护君主权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主张“德治”,注重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属于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故A项正确;孔子不主张个性自由,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维护周礼,故C项错误;维护君主权威不适合苏格拉底,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智者运动·苏格拉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 ‎17.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 A. 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 B. 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 C. 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 D. 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 ‎【答案】B ‎【解析】‎ 材料“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不等于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游说谋官是主要的做官途径,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军事手段谋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要,后者切合统治者争霸的内在需求,故B项正确;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片面理解材料,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需要的是能够对国家增强实力的学说,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德理论,故D项错误。‎ ‎18.对于管仲,孔子认为他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赞赏他“如其仁”;孟子抨击他背弃旧主、不知礼仪。这说明了 A. 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 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 C. 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D. 儒家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材料虽然体现了孔子和孟子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此并非本题 主旨所在,而是要突出这种变化说明的问题,故A项错误;看似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 但这并不是本题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本题无 关,故C项错误;由孔子到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发生变化,由赞赏其仁到抨击其不知礼仪,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孔孟的思想 ‎【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②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③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⑤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19.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维系传统封建秩序”、“僭越礼制”,再联系所学知识,儒家强调“礼”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可得知材料中的思想家属于儒家,D正确。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排除A。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B。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本题较为简单,学生只需识记基础知识即可根据材料推断出是儒家思想。但其他选项也需要学生全面掌握百家争鸣的各家思想主张,才能拍出其他干扰选项。‎ ‎20.《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 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 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 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孔子借助孝悌等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故D正确。依赖外在礼仪,没有突出人伦情感,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故B排除。孔子时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故C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人伦观。材料意为孝悌之道是仁善的根本。一个遵守孝悌之道的人,触犯的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因此也不会喜好造反作乱。君子应致力于根本,仁善之道,做人立世的原则自然就会产生。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人伦观,从孝悌之道到不好犯上作乱,体现出孔子以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的秩序。‎ ‎21.《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A. 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 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 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 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和荀子都表述出对尧舜思想言论的推崇,可知是儒家思想借用历史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D项正确;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而不是尧舜,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排除C。所以选D ‎22.《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 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 主张“治之经,礼与刑”‎ D. 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知其中包含着发展观,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思想学派属于法家思想,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错误,C项是指荀子的思想,排除;儒家思想成为汉朝时期的正统思想,排除D项。‎ ‎23.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 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 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 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 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答案】D ‎【解析】‎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都是为了适应各诸侯国发展国力、巩固统治的需要,因而都从不同方面为统治者提出建议,使自己的主张能够被采纳,帮助统治者改善统治,D正确;争夺对诸侯国政权控制不符合史实,B错误;百家争鸣也没有厚今薄古,或颠覆以往的政治、文化等内容,排除A、C。‎ ‎24. 《论语·子张》说:“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由此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 人本主义 B. 积极入世 C. 重道轻器 D. 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理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做官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学问;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意思是天下有道德和正义,就用它来约束自身;天下无道德和正义,当身体力行去追求它。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积极的入世观点。ACD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孟思想 ‎【名师点睛】儒家与道家在人生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全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而道家却是消极顺从的,超越社会与现实的重重枷锁,个人的心灵净化中实现无我的和谐超脱,对社会则超然视之。‎ ‎25.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这表明 A. 民本思想得到践行 B. 无为而治广受推崇 C. 以法治国成为共识 D.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来看,说明当时大多统治者能够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本思想得到诸侯国的接受,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统治者接受了哪家学说,包括道家的“无为而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各国统治者均接受法家的主张,排除C项。‎ ‎26.《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 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主张国君以德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法律的实施,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强调的是对法律执行者即执法者的素质对实施法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 ‎27.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上述言论体现了 A. 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B. 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C. “兼爱”“节俭”的墨家思想 D.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管之黎民的生产所得,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材料体现统治者“君”对“民”的爱护,可以判定是儒家的主张。故选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28.《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 财产 B. 地域 C. 信仰 D. 血缘 ‎【答案】D ‎【解析】‎ ‎【详解】“宗”的本义是宗庙,宗庙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因此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和财产、地域、信仰无关,故ABC错误。‎ ‎29.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B. 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B项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我国古代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也渐趋严密。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点睛】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并且导致“七国之乱”,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弱。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晚清时期,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形成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局面。‎ ‎30.清代一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务,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完全听命于皇帝。从材料中的“依样葫芦画不难”来看,A项符合该诗内容,故答案为A项。该诗没有反映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排除B项;C项“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务”不符合史实,军机大臣不同于丞相,排除C项;D项符合史实,但这首诗没有反映,排除。‎ 二、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选对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31.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A. “仁者,爱人”‎ B. 贵贱有“序”‎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有教无类”‎ ‎【答案】AC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孔子的主张中哪些具有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仁者,爱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指人际关系的调解与和谐,要爱别人、行恕道;因此AC正确。“贵贱有序”和“有教无类”有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色彩,但它们的侧重点一个在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一个在强调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故BD错误。‎ ‎3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原因是当时 A. 中央集权加强 B. 旧制度日益衰落 C.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D. 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BC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经济方面井田制瓦解,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经济因素出现并得到发展。在此背景下出现“百家争鸣”现象,故答案为BC项。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排除A项;战国时期不存在中西文化交流,排除D项。‎ ‎33.墨子的思想主张有 A. “仁政”‎ B. “兼爱”“非攻”‎ C. 选贤任能 D. 无为而治 ‎【答案】B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墨家代表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故BC正确;儒家代表孟子主张“仁政”,排除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D。‎ ‎3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权相比,其特点是 A.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B.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C. 国王统而不治 D. 首相对议会负责 ‎【答案】AB ‎【解析】‎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最大的不同是德国君主掌握实权而英王没有实权,处于虚君地位,即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故AB两项正确;CD两项是英国的特点,应排除。‎ ‎35.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答案】B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5年新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故选BD组合。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排除A;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排除C。‎ ‎36.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 A.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答案】AC ‎【解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向前发展,并由此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运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7.“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法正确的是:‎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 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 ‎【答案】BC ‎【解析】‎ 材料是中国人民高呼抗日胜利的场景。因为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排除D,选BC。A 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 ‎38.1840一1949年中国百年历史发展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 建立民主政治 B. 实现近代化 C. 争取民族独立 D. 实现祖国统一 ‎【答案】BC ‎【解析】‎ ‎【详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人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反封建、实现近代化,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故答案为BC项。建立民主政治也是近代中国人的追求,但不是“基本问题”,它只是近代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排除A项;近代中国有领土被列强割占,收回国土应当属于反侵略的内容,排除D项。‎ ‎【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双重社会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而中国人民在反抗本国封建势力实现近代化的同时,还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即中国人民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也是双重的。‎ ‎39.20世纪50年代,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发扬光大的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中美关系改善 D. 中日邦交 ‎【答案】AB ‎【解析】‎ ‎【详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的表现正是对这一精神的发扬光大。故答案为AB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日建交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D项。‎ ‎40.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到了60年代,中苏两国的关系走向破裂,甚至还发生了武装冲突,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A. 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B. 国家利益决定了外交的政策 C. 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的霸权主义相冲突 D. 中国没有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 ‎【答案】BC ‎【解析】‎ ‎【详解】6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是因为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某些做法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及与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产生冲突。故答案为BC项。中苏意识形态基本相同,排除A项;D项符合史实,但不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排除。‎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