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课时10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课时10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作业】

课时10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的发展 ‎1‎ 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 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3‎ 唐代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4‎ 宋代重视农业生产 ‎5‎ 清代人口增长 ‎6‎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 方式未发生质变 ‎7‎ 手工业的发展 殷商的青铜冶炼技术 ‎8‎ 丝绸之路 ‎9‎ 隋唐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10‎ 宋代丝织业发展 ‎11‎ 中英手工业的对比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19·‎ 广东江门模拟)以下为《诗经》中农业生产工具词汇出现次数的统计表,由此可知(  )‎ 类别 词及次数 整地类农具词 耜(4次)钱(1次)镈(2次)‎ 收割类农具词 铚(1次)艾(1次)‎ 仓储类农具词 场(5次)圃(2次)仓(3次)庾(2次)廪(1次)百室(2次)‎ A.经部要籍兼具史部文献的价值 B.集体农耕已经被个体农耕取代 C.自然经济成为主导的经济成分 D.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 解析:A 通过题干中的统计表可知,出现了很多种农具,说明《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同时也具有史料记载的某些价值,故选A项。《诗经》主要记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而此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在此种制度之下,耕作方式是大规模简单协作,不是个体农耕,排除B项;统计表只是列举了很多种农具,没有提及自然经济,排除C项;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排除D项。‎ ‎2.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 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  )‎ 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 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 解析:B 据材料可知,政府规定农民种桑、榆、枣,是通过发展农民必要的农副产品实现自给自足,来维持和稳定小农经济,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负担和农产品商品化问题,A、C两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永业田的种植,并没有体现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D项错误。‎ ‎3.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 北方 陕西 河南 山西 唐 ‎32‎ ‎11‎ ‎32‎ 北宋 ‎12‎ ‎7‎ ‎25‎ 金及同时的南宋 ‎4‎ ‎2‎ ‎14‎ 南方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唐 ‎18‎ ‎44‎ ‎20‎ ‎29‎ 北宋 ‎43‎ ‎86‎ ‎18‎ ‎45‎ 南宋 ‎73‎ ‎185‎ ‎36‎ ‎63‎ A.唐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 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 C.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 解析:C 材料中唐宋时期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大大超过了北方,表明当时南方农业发展受到政府重视。这促成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后,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逐渐超过了北方,故A项错误;由于北宋始终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所以北方修建的水利设施数量必然不及南方,但这并不是政府不加重视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南北方水利设施技术,D项错误。‎ ‎4.(2019·福建福州质检)‎ 出处 记述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                     ‎ 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D.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C 据材料中“听卖永业田”“良田收百顷”“广占田地”“比置庄田”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当时贵族官僚地主依恃各种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农民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均田制受到严重破坏,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律保障土地买卖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没有包含土地经营方面和社会结构的内容,B、D两项错误。‎ ‎[新知生成] 唐代均田制的瓦解:唐代用来均田的土地极其有限,能够用来授给的只有数量有限的无主土地和荒地,加上实际上口分田能还官的很少,用来均田的数量严重不足。加之后来土地兼并严重,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 ‎5.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下诏令江南诸州种植原产北方的粟、麦、黍、豆,江北诸州“就水广种粳稻”。真宗时期,又“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 ‎,从福建调拨旱稻占城稻种子,到三地播种。这些措施(  )‎ ‎                     ‎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加快了粮食品种的研发 C.体现了重视农业生产 D.促进了南北商品的流通 解析:C 分析材料可知,政府鼓励在江南推广种植北方的农作物,在江北种植粳稻,在江淮和两浙种植旱稻,这体现的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控和重视,客观上也带动了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而不是商品的流通,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粮食品种的研发,故排除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项。‎ ‎6.(2019·安徽安庆二模)如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合理解释是(  )‎ 清代人均GDP(1650~1840年)‎ 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 B.自然灾害的频发 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 D.人口爆炸式增长 解析:D 材料说明了清代人均GDP在经济恢复后仍然下降,甚至在乾隆时期跌至最低点,结合所学可知在康雍乾时期,国家政局稳定,一系列政策的颁行,使得清代人口从五千万左右暴增至四个亿,但是人口暴增的同时生产力并未有极大的提升,故人均GDP下降,D项正确。‎ ‎7.(2019·湖南衡阳联考)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                     ‎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 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解析:D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不利于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也就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而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故D项正确。“长期停滞”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排除C项。‎ ‎8.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断出殷商时期(  )‎ 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 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 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解析:B 商朝被称作中国的青铜时代,已出现青铜农具,但未推广,故A项错误;材料“该墓共出土礼器……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说明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品种繁多,故B项正确;材料中有青铜武器,但不能表明武器均用青铜铸造,故C项错误;妇好为商朝王室人,其墓葬出土的青铜制品并非普通人能享用,故D项错误。‎ ‎9.(2019·江西上饶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良种马、苜蓿、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和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 A.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 B.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的繁荣 解析:B 分析材料可知,从中原传入西域的基本上都是手工业产品或先进技术,而西域传入中原的主要是原始的农牧业产品,对比可知,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西域来说是较高的,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生活”因“外来物品传入”而“改善”的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原和西域之间的物种交换和技术传播,并未提及贸易方式,也不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C、D两项。‎ ‎10.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 解析:C 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行会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A项错误;根据“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题干中“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利于部门间联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新知生成] 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一种手工业的同业团体兴起,由同一行业的从业人员组成,订有行规,调节同业关系,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的关系。行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行会后期的规定,限制了自由竞争、从业人员数量、商品的大量生产和新生产工具的应用。‎ ‎1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据《宋史·地理志》的记载,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 分布 地区 贡绢 州数 该地区 州数 贡绢州数占该 地区州数比例 贡绢州数占全国 贡绢州数比例 华北 ‎49‎ ‎68‎ ‎72.1%‎ ‎21%‎ 地区 四川 地区 ‎21‎ ‎62‎ ‎33.9%‎ ‎9%‎ 江南 地区 ‎24‎ ‎93‎ ‎25.8%‎ ‎10%‎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 D.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解析:D 材料仅反映了各地贡绢州数量,没有反映其他赋税种类的征收情况,故A项错误;贡绢州数量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丝织业的发达程度,故B项错误;题表无法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故C项错误;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最多,贡绢州数占全国贡绢州数比例也最大,说明该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故D项正确。‎ ‎12.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B.农民的购买力低下 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长途贩运呈现萎缩 解析:A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使小农经济中的女织发展,有利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更加稳定。这阻碍了生产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而英国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根源”。‎ 二、非选择题 ‎13.(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 材料三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 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部环境”分别指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可知汉武帝末年在农业生产上采用先进的代田法;耦犁的广泛推广有助于农业产量的增加。第二小问,“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表明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得耕地面积扩大,产量增加。第三小问,结合传统农业生产特点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蚕妇育蚕治茧……其勤极矣”“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重农抑商政策。第(3)问,“内环境”,根据材料三“(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回答;“外部环境”据材料三“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可知是与农业生产相匹配的国家政策。“认识”‎ 首先根据材料三明确观点、农业经济效果受内外环境影响,外部环境影响更大,然后结合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发展史实,概括说明。‎ 答案:(1)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 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 特点:精耕细作。‎ ‎(2)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 因素:重农抑商政策。‎ ‎(3)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部环境:国家政策(体制)。‎ 认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 ‎14.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面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代 都城 现今地名 朝代 都城 现今地名 商朝 殷 河南安阳 隋朝 大兴 陕西西安 西周 镐京 陕西西安 唐朝 长安 陕西西安 东周 洛邑 河南洛阳 北宋 东京 河南开封 秦朝 咸阳 陕西咸阳 南宋 临安 浙江杭州 西汉 长安 陕西西安 元朝 大都 北京 东汉 洛阳 河南洛阳 明朝 应天 江苏南京 北魏 平城 山西大同 清朝 盛京 辽宁沈阳 注释:‎ ‎①商代都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至殷。‎ ‎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和阐述历史结论的能力。这里的“信息”是指“选址”方面的,换言之就是哪些因素影响古代都城的选址。经济因素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都城应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军事因素处于第二位,都城的选址应该便于应对少数民族的威胁。文化因素处于第三位,都城一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因素也是重要的考量,大部分古代都城都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据以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具体说明。‎ 答案:信息一: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受边患(少数民族威胁)影响。‎ 说明:东周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受西部少数民族犬戎影响;明代将都城迁至北京,以巩固边防,抵御蒙古族的进攻。‎ 信息二:便于接受先进文化需要。‎ 说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便于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实现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清将都城从盛京迁往北京,便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其他提示:地理环境交通因素;国家经济重心迁移;军事因素影响(凭借天然屏障,加强防卫需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