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长: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孟子主张“人是政治的动物”,认为人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得到发展;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此儒家的政治学说认为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强调个人社会责任的积极入世理论 B.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国家的各项事务 C.突出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D.德行是王位继承的最主要考量因素 2.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其中“争”本质上是指( ) A.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B.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C.争夺学术霸主的地位 D.探寻国家实现统一的新途径 3.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4.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拿棍子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有的官吏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要按律处死。董仲舒根据孔子的观点,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所以应免罪。这体现了( ) A.汉朝的法律体系不完备 B.官员严格的按照法律条文定罪 C.古代的法律具有连续性 D.动机及道德是判案的重要依据 5.中国古代主要王朝《列女传》人数统计简表如下: 下列各项中,与表格所反应的信息相关度最高的是(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6.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7.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黄宗羲主张“工商皆为本”,这些思想本质上反映了( )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使传统观念受冲击 C.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走向式微 D.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9.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这一记载表明隋唐时代时期( ) A.造纸技术已达到了巅峰 B.造纸术出现革命性进步 C.造纸原料来源更加多元 D. 纸张用于印刷已经普及 10.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11.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异乎寻常的推动力。”这段话说明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 A.对欧洲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B.是欧洲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 C.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D.传播到欧洲后才发挥了进步作用 12.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 13.《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 ) A.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 B.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14.据史家考证曹操在世时曾吩咐待他死后多建疑冢以免遭后人挖掘,而七十二疑冢早在曹操之间就有传说。后世著述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为突显曹操生性多疑,大多将曹操与七十二疑冢相联系。这说明( ) A.曹操形象纯属文人虚构 B.曹操与疑冢毫无关系 C.文学的史料价值需甄别 D.文学记载根本不可信 15.唐朝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描绘了寺院中以茶待客的场景。画中左下有一满脸胡须的长者蹲坐在风炉前,炉上置放一锅,锅中水似已煮沸,刚放下茶末,长者左手执锅柄,右手持茶夹搅动茶汤。一旁,一童子弯身,双手捧着茶托、茶碗准备分茶,以便向宾主奉茶。对材料信息解读最正确的是( ) A.以茶待客成为人际关系的重要礼节 B.饮茶风气在唐朝最为盛行 C.茶文化的盛行与宽松的社会风气有关 D.作者擅长创作历史人物画 16.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积极之处在于( ) A.否定了神灵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 17.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 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 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18.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会和神学信仰仍发挥着特有的影响。欧洲社会的道德伦理仍以基督教思想为基本准则,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怀,他们始终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思想和作品的主要命题。”材料认为( ) A.文艺复兴运动本身有着重大缺陷 B.基督教神学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C.人文主义者与封建神学格格不入 D.神学思想是人文主义的来源之一 19.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说的“最大胆的学说”指的是( ) A.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三权分立思想 D.自由主义思想 20.“地心引力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魔幻或神秘的力量,而成了全知全能的创造者的卓越发明, 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文中的“法则”指( ) A.生物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广义相对论 21.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存在,并预言强引力场事件可产生引力波;1974年,科学家间接发现重力波存在;2016年第一次直接证明重力波存在。下列关于物理学的发展概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典物理学的困境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B.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C.相对论革新了人类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理解 D.引力波的成功探测将加深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 22. 17—18世纪,欧洲在工业革命奠定的基础上走向了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科学理性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可以佐证此结论的是( ) A.启蒙运动首先出现于法国 B.汽车等交通工具盛行于城市 C.大革命开启法国共和之路 D.信息技术深刻影响民众生活 23. 1862年,马克思在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之后说到,“重新阅读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 A.生物进化论得到了英国社会的认可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进化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24.下表是《新青年》中进化论传播文献调查统计(部分): 篇名 作者 期号 未有生物之前之地球 王星拱 1918年第4卷第4号 未有人类以前之生物 王星拱 1919年第6卷第1号 生物之起源 周建人 1919年第6卷第4号 生存竞争与互助 周建人 1921年第8卷第2号 达尔文主义 周建人 1921年第8卷第5号 生物进化与球面沿革之概说 王星拱 1921年第9卷第3号 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A.生物进化论对我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B.生物进化论仅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盛行 C.《新青年》是当时传播进化论的唯一刊物 D.近代中国学界普遍接受生物进化论思想 25.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1756年他在《风俗论》这部著作里第一次把中国文明纳入世界文化史当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推动了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另一种声音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他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认为,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帝国”,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批判。 ——吴于廑主编《世界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哲学家的世纪”中哲学家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学者对中国的两种不同态度。(6分)孔多塞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帝国”的理由是什么。(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该图反映了儒家思想2000多年的发展趋势。请任意选择某个时期的阶段性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有人说人类有史以来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增加了人类的臂力,第二次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伸展了人类的脑力,使人类拥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一些学者早已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当代物理学家沃纳·汉森伯格说:“在历史的进程中,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只面对自己,他们发现不再有任何其他的伙伴或敌人”。 ——德尼兹·加尔亚《欧洲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哪国发生及其开始的标志。(4分)促成其发生的有利因素是什么。(8分) (2)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6分) 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B D B D B B C D A B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A D B D C B B C D A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20分) (1)主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8分) (2)态度:赞扬和批判。(6分) 理由: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思想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6分) 27.(12分) 示例: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2分) 评述:汉武帝时期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局面,在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3分)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3分)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派的自由发展。(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8.(18分) (1)国家:英国。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出现。(4分)有利因素:技术、市场、劳动力、制度。(8分) (2)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但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