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8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有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之变革, 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民主禅让到王位世袭 C.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D.从列国纷争到中央集权 ‎ 2.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 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3.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 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 “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 ‎4.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 1872 年 2 月 17 日到 3 月 28 日,短短 39 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 48 小时内,连续买下了 6 家炼油厂。……1898 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 公司)……控制了近 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 质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财富资源的猎取 ‎5.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 1912 年 3 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 “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6.下表反映了 1936-1938 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 年为 100)。关于这一时期,下 列解读正确的是 ‎1936 年 ‎1937 年 ‎1938 年 棉纺织业 面粉业 机器业 各业平均 ‎100‎ ‎100‎ ‎100‎ ‎100‎ ‎81 .7‎ ‎77.5‎ ‎99.6‎ ‎85.5‎ ‎69.8‎ ‎72.5‎ ‎56.0‎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 ‎7.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造成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是 A.政策指导失误 B.优先发展工业 C.整风运动过激 D.自然灾害严重 ‎ ‎8.有学者指出,在 500 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 依据是罗斯福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 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 ‎9.“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 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 ‎10.“1944 年 6 月 30 日,孔祥熙率领一个 9 人代表团与其他 43 个国家的 730 多位代表在这里相聚。当时, 整座森林被全副武装的军人严密封锁起来。”这次“相聚”的直接结果是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11.《新约·马太福音》有一段说:耶稣正在布道,或告耶稣,其母及弟来,欲与耶稣言。耶稣云:“孰为 吾母?孰为吾弟?”乃张手向其徒曰:“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就是 我兄弟。”耶稣的这一言论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观点最为相似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 ‎12.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 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 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A.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 C.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 ‎13.“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 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 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 ‎14.右图展现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边走边讨论的画面,你推测他们讨论的话 题可能涉及 ‎①人是否应该理性思考 ②人类是否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③“人”和“有 思想力的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万物尺度” ④是否实施“分权与制 衡”,保护雅典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15.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错题中的一道题目: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题干:下列有关“ ”的不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组合选项:①前者压抑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正确序号:①③‎ 根据选项及答案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春秋战国儒学和文艺复兴 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16.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时,曾有“人类文明的引擎”一栏目,这一栏目主要 介绍的科技成就应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蒸汽机和内燃机 D.汽车和飞机 ‎ ‎17.“这一发现成为 20 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 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 指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电子运动的规律 ‎18.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 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郑观应 ‎ ‎19.“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 ‎1959 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 ‎20.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 ‎①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 泽东、邓小平 ③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④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 ‎21.为了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4 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不能体现十四大内容的是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2.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 ‎ 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23.1956 年,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党和政府进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探索,“八字方针”可以成 为这一时代的典型符号。下列“八字方针”不属于 1956 年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24.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 是它的本质”。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观点不一致的是 ‎25.下图所示法郎纸币上印有某一法国艺术家头像及其代表作品,对其有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绘画表达了画家大卫对人民追求自由的肯定 ‎ B.该绘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 C.该货币可以作为今天法国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 D.该画作的特点为重视色彩的作用,画面辉煌瑰丽 ‎26.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的物资和 粮食食品,免费发给城市人民,为美国度过经济大萧条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做法类似王安石变法的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均输法 D.市易法 ‎27. 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有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 ‎ 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商鞅变法的影响 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 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 ‎28.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 ‎ 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 ‎ 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A.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B.反对信仰基督教 C.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 D.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 29.下列关于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B. 首先发展军事工业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采取官办方式 ‎30.19 世纪中叶,阻碍德意志、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相同因素是 ‎ A.劳动力 B.资金 C.市场 D.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第 31 题 12 分;第 32 题 14 分;第 33 题 14 分;共 40 分)‎ ‎3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 们作出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郊 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 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全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 学研究成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表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姓名 看法 爱因斯坦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的本 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 (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4 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 分)‎ ‎32、(14 分) 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始终是近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按照一 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 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 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 ‎ 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了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 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反映出太平天国理想社会模式的哪一突出特点?(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梁如何“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这对“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有 何作用?康梁在 19 世纪末的活动对中国“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社会”有何贡献?(6 分)‎ ‎3、据以上材料说明康梁等追求的理想社会与太平天国追求的理想社会有何突出不同?造成上述不同的根 ‎ 源是什么?(6 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 ‎ 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 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 ‎ 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 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 ‎ 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请回答:‎ ‎ ‎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土主张的相同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4分)‎ 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1---5 CDCCD 6---10 BAADA 11---15 DCCAB 16---20 CBABC ‎21---25 DDCAD 26---30 ABCAC ‎31、(12 分)‎ ‎(l)特点:求知质疑:强调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等。(每点 2 分,任答两点 4 分)‎ ‎(2)特征: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在了一起(或“科学理论主导着生产技术的进步”)。(2 分) 举例:电磁感应原理提出后,其应用研究迅速取得重大进展,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报等相继发明 并应用于生产生活。(2 分)‎ ‎(3)侧重点: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 的关系。(4 分)‎ ‎32、(14 分)‎ ‎1、平均主义(2 分)‎ ‎2、通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2 分) 作用: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解放了思想,为变法提供条件。(2 分) 贡献:揭开了制度变革的序幕(从变法的意义方面回答酌情给分)(2 分) 3、太平天国追求的时平均主义的小农社会,康梁追求的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4 分) 根源:所处的阶级立场,太平天国代表的是农民阶级,康梁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2 分)‎ ‎33、(14 分)‎ ‎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2 分) 途径:整顿吏治;改革取士制度。(2 分)‎ ‎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2 分) 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 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4 分)‎ ‎3、因素: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4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