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福清一中、长乐一中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福清一中、长乐一中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二年历史科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B.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答案】D ‎【解析】材料“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了文化的统一性,这是分封制促进周辖区内文化融合的结果,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贵族世袭特权,故A错误;在西周时期不可能出现“标准化器物生产”,故B错误;中国早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错误。‎ 点睛:材料“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是解题的关键。‎ ‎2. 商周时期,耕于梓野的伊尹后来“摄行政于当国,以朝诸侯”;曾为人“版筑”的傅说,辅佐武丁成就中兴大业;姜太公曾“卖饮于孟津”,后辅佐文王兴盛西周。据此可知当时。‎ A. 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B. 官员选拔不拘一格 C.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D. 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晚期,故商周时期不可能践行儒家用人之道,排除A;商周时期主要实行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世官制,伊尹“摄行政于当国”、姜太公“辅佐文王”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明等级观念逐渐消亡,排除C;“耕于梓野”的伊尹“摄行政于当国”、“卖饮于孟津”的姜太公后辅佐文王,说明当时官员选拔并非完全按门第世袭,故B正确;商周时期实行世官制,而非军功爵制,排除D。‎ ‎3. 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 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 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 C. 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 D. 中央行政机构已经完备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并为三公之首,封没有爵位的公孙弘为丞相,封孔安国为侍中且地位显赫,三人都出身卑微但位列重臣,可见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的转移,故选A;B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4.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A. 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 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 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 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5. 《文献通考》载:唐代“监察,其选拜多自京徽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由此可见,唐代选任监察官。‎ A. 用于维持地方的治安 B. 是由皇帝个人钦定的 C. 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唐代监察,其选拜多自京徽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体现了唐代选任监察官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故选C;监察官用于规范行政,防止贪腐,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监察官也可以监察中央百官,排除D。‎ ‎6. 据资料统计,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 经济发展赖于政治稳定 B. 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C.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 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答案】A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从而出现“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数目则有所减少”的现象,说明经济发展赖于政治稳定,故选A;宋代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排除B;我国是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C;材料看不出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排除D。‎ ‎7. 《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 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 B.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 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 D.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及的是铁器的使用,而未提及各行业分工情况与农业技术的情况。故AD错误。由材料可知,材料未提及官营冶铁业;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达到严重依赖的程度。故C错误,B项正确。‎ ‎8.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D. 奢靡风气瓦解传统伦理 ‎【答案】C ‎........................‎ ‎9.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 A. 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 B. 民间严格贯彻海禁政策 C. 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D. 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 ‎【答案】D ‎【解析】由题干朱元璋言论及汤和巡视地点可知,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为了抵抗倭寇的入侵,故选D;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而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排除BC;题干讲述的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不是明朝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 点睛:本题要求我们对历史术语有准确的理解。比如海禁政策的起因,基本含义和评价等。类似的还有毛泽东思想,它不等于毛泽东的思想,等。‎ ‎10.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老子孔子韩非子 B. 墨子孔子老子 C. 孔子韩非子墨子 D. 孔子韩非子老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三种可能态度,第一种“表示留恋”,应当是孔子,因为孔子极力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不合时宜;第二种“为之张目”,应当是法家的韩非子,主张因时变法,顺应潮流;第三种“均感厌恶”,应当是主张无为思想的到家学派,故选项中与之对应的应当是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流派的思想 ‎【名师点睛】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1)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期未受到重视,既不能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又不能顺应激烈的社会变革。‎ ‎(2)后经历代改造,儒学独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11. 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以参政),也在于其“下降”流动(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据此,下列各项中能够较完整体现该学者对科举制作用的认识的是。‎ A. 推动官吏升迁制度的合理化 B. 冲击了专制统治的稳定秩序 C. 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 起到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上升”型流动的具体措施,看不出是否合理,排除A;科举制作为选官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故排除B;由材料“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以参政”和“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可见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知识精英参政的积极性的信息,排除D。‎ ‎12. 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类别 数学 天文 历法 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A.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 科技成果大多与农业相关 C. 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 科技忽视经验实用性强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没有完整的体系,排除A;材料表明科举成果大多与农业相关,排除B;中国古代科技在一定时期内是领先世界的,排除C;中国古代科技是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故选B。‎ ‎13. 《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下图所示。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 A. 扁方严整,朴拙雄浑 B. 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C. 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 笔意秀劲,韵致超逸 ‎【答案】A ‎【解析】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属于隶书,符合A特征,故选A;B是小篆的特点,排除;C是草书的特点,排除;D是行书的特点,排除.‎ ‎14. 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文化氛围的宽松 B. 科考功名的需要 C. 印刷成本的降低 D. 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C ‎【解析】唐代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其印刷成本较高,主要是国家为维护统治以印刷儒、佛、道德经典为主,,不利于书籍的普及。宋朝因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印刷成本,推动印刷书籍普及,因此题干材料出现的关键原因是印刷成本的降低,故选C;ABC三项均不是关键因素,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影响,需要掌握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和宋朝活字印刷术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和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15.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某一绘画特点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据此,这一绘画艺术。‎ A. 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点 B. 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C. 迎合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D. 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 ‎【答案】B ‎【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主要出现在元明清时期。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的特点,故选B;山水画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点,排除A;文人画重在抒情达意,追求个性,排除C ‎;风俗画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排除D。 ‎ ‎16.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 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从此改变 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答案】A ‎【解析】明朝的关于杂剧的禁令,一方面禁止扮演帝王将相,另一方面允许扮演封建道德楷模,这都体现了统治者维护君主权威、维护封建统治的治国理念,故选A;材料仅体现文化方面专制的加强,无法体现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排除B;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从此改变,排除C;材料中叙述的是明朝的关于杂剧的禁令,不能夸大地认为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排除D。‎ ‎17. 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 A. 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实现尊君目的 B. 实行言论自由来和谐人际关系 C. 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D. 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君主至高无上,容易造成君臣隔绝,大臣的谏语忠言传达不到君主耳中,使君主成为一个“闭目塞听”的独夫寡人。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时有专制制度造成的,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独治”,故排除A,选D。明清时期的思想家还没有达到言论自由的高度,排除B;C和材料无关,排除。‎ ‎。‎ ‎18.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外来药”的出现反映了 A. 人们对世界形势的关注 B.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 维新运动思想基础的奠定 D. 儒家经典的权威开始受到质疑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联系所学,所谓“经世思想家们”指地主阶级抵抗派,以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引导国人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故A项正确;向西方学习只是极少数地主阶级的认识,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排除B;“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地主阶级洋务思想有启示作用,排除C。 ‎ ‎19. 张之洞在《抱冰堂弟子记》中这样追述写作《劝学篇》(1898年4月撰写)的原委:“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表明张之洞 A. 代表新旧不同的势力 B. 对西方先进技术失去信心 C.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D. 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出路 ‎【答案】C ‎【解析】1898年可知,当时为戊戌变法时期,而张之洞认为戊戌变法是“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说明其仍坚持洋务运动的思想,并没有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出路,故D错误。张之洞作《劝学篇》的目的是应对“邪说遂张”的趋势,而不是总结洋务运动的破产的教训,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张之洞反对戊戌变法,坚持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张之洞始终代表洋务运动一派,并反对戊戌变法,因此其并未代表新旧不同的势力,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D。考生可能先入为主,认为张之洞是先进的地主阶级会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新探索,却忽视了张之洞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本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 ‎20.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 颠覆孔孟学说,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 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C. 抨击顽固势力,铲除封建统治基础 D. 顺应革命潮流,积极推进社会变革 ‎【答案】B ‎21. “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程朱理学思想传入西方 B. 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 C. 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 D. 进化论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进化论对中国“格致之学”影响,不是程朱理学思想传入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是指生物进化论中自然进化法则,即“自然选择”;“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是指生物进化理论与基督教宣传的“神创论”相反。又从材料“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说明进化论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故D项正确;从材料“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说明不是西方宗教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进化论思想,不是启蒙思想,故B项错误。‎ ‎22. 小说《药》中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B.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C.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D. 极力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 ‎【答案】C ‎【解析】材料“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说明老百姓对资产阶级革命知之甚少,当时的公民意识仍然不强,需要继续深入进行思想革命,故选C;B、D两项不是最主要的用意,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场革命,高考命题除了考查其背景、内容、影响外,还有注意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缺乏辩证的认识,有的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如2011年浙江文综卷。‎ ‎23. 毛泽东在一首诗词中写道“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注:二十万:指国民党兵力二十万人;不周山:借喻国民党统治支柱。)其中反映的史实是发生在 A. 毛泽东明确了农民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B.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 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反映了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信息,当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明确了农民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排除A;延安时期,毛泽东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排除BC。‎ ‎24.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体现我国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进,有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故选C。1992年秋,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间不符,排除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排除B;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起,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D。‎ ‎25. 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缢死于佛室;《文明译丛》中则说,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这反映出 A. 历史现象均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C.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D. 历史记载都不能如实再现历史真相 ‎【答案】B ‎【解析】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的记载,说明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故选C;“均是”表述太绝对,排除A;还原历史事实既要综合多种历史叙述,还要 去伪存真,排除C;客观的历史记载能如实再现历史真相,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二“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三“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门下,便厕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以生民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羲然张口如坐云雾,世道以是潦倒泥腐。……而非儒者之所与也。”‎ ‎——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荀子政治主张的不同并指出孔子观点的进步性。‎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上述言论反映了当时哪种学术思潮以及材料体现了黄宗羲如何实践这种思潮?‎ ‎【答案】(1)孔子:德治、礼治荀子: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进步性:有利于抑制统治者暴政,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2)主要观点:重建道德秩序;“理”是万物的本源;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3)思潮:经世致用实践:从复兴儒学传统的高度去扫除宋明理学 ‎【解析】(1)由材料“为政以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和“人之性恶……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可见孔子主张德治、礼治,而荀子认为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结合所学,孔子的仁的学说,有利于有利于抑制统治者暴政,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2)由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从而归纳出朱熹的思想观点为:重建道德秩序;“理”是万物的本源;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3)由材料“儒者之学,经纬天地”和“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潮。由材料“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门下,便厕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以生民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可见黄宗羲主张从复兴儒学传统的高度去扫除宋明理学。‎ ‎27. 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 ‎——摘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即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铗、水力、矿油等,及社令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按价征税,价重者税也重,而价轻者税也轻,得享平均之利益,至公平也。中国乃是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邓小平曾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在民生方面的主张,这一主张为什么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理论阐述的主要问题和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答案】(1)孟子提出“仁政”理论,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因为它不适应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需要。‎ ‎(2)措施:国家控制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源和产业,收益归国家公用;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振兴实业。‎ ‎(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1)由材料“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见孟子提出“仁政”理论,主张省刑罚,薄税敛。由于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不利于扩充军事和赢得兼并战争。 ‎ ‎(2)由材料“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核定地价,平均地权”,反映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可以归纳为:国家控制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源和产业,收益归国家公用;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振兴实业。‎ ‎(3)由材料“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可见邓小平科学阐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其本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8.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晚明时期到清期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就是没有西学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也要从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学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可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去,中国士大夫对待中西文化的首先反应是“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尽管“用”的内涵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变化,但“体”的内涵却岿然不动,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坚持了文化的民族性,但于现实都无禆益。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革,“中体”的堤坝被冲破,“西化”思维模式出现。……近代中国,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国的仁人志士在问“中国向何处去”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各派代表都提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试图会通中西。‎ ‎——摘编自刘尚明《近代中西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两条途径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大部分士大夫对待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态度及其原因。‎ ‎(2)材料二的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仁人志士思维模式的特点,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答案】(1)态度: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 原因:虚骄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影响;思想文化专制,造成不利于交流的氛围;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2)因素: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西学东渐的推动。影响:政治方面,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 ‎(3)特点:具有阶段性;不断发展变化;具有片面性;注重中西文化融合。‎ 原因: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民族危机加深;仁人志士探索救国道路受挫;提出者的阶级属性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解析】(1)由材料“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可见大多数知识分子把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第二小问,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可以得出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并结合20世纪初历史事实政治上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总结答案,思想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路概括。‎ ‎(3)通过比较,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侵略的加深,中国仁人志士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其特定可以归纳为具有阶段性;不断发展变化。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对如何学西方具有片面性,同时,近代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还注意到中西文化融合。第二小问,要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来回答,外部因素是: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民族危机加深。国内因素,要结合探索过程、探索者的阶级属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归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