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年春季学期榆林市一中期末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没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这一变化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 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 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 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答案】A 【解析】 “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的信息说明天子加强了对于地方的管理,A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集权统治,B错误;C属于宗法制的特点;D属于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2.春秋时代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 B. 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 C. 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 D. 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春秋时期的战争仅仅是争霸,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是兼并战争,所以战争会更残酷,时间更长,军队数量会更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只是这一变化的次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科技并未出现重大突破,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礼乐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唐中宗此举措 A. 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 B. 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 C. 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 D. 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隋文帝时,“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目的是为了削弱尚书省权力,从而巩固宰相集体负责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唐中宗的举措无法提高尚书省的行政效率,也不是为了平衡左右仆射的职权,故B、C两项错误。 4.兴科举之前,从春秋战国直至隋初,历代实行过“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多种选官方式。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B. 体现了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流思想 C. 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才俊 D. 阻绝了天下英才进人统治阶级的道路 【答案】A 【解析】 统治者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完善和严密,目的在于将社会各阶层的人才吸引到封建官僚体系中,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A正确, D错误;B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排除。 5.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答案】C 【解析】 “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与强化轨迹相反,C正确;A中有效手段不符合事实;B中消亡不符合事实;D中监察百官属于监察机构职责,不符合材料主旨。 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 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故排除ACD,选B。 7.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 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人持保守态度 C. 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 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正确;B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C;D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分析解答即可。 8.晚清大学士徐桐,邸宅本在东交民巷,因恶见洋楼,他出城拜客不走正阳门,每每绕地安门而出。见义和团拳民遍街走时,徐桐喜盈盈道:中国自此强矣。这说明义和团 A. 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B. 深得清朝上层支持 C. 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D. 能够掌控京津形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见义和团拳民遍街走时,徐桐喜盈盈道:中国自此强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故C项正确;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夸大了义和团的影响力,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见义和团拳民遍街走时,徐桐喜盈盈道:中国自此强矣”,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知识分析解答。 9.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A. 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 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C. 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 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可知,总理衙门是适应外交近代化而设立的,故D项正确;根据“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可知,并非是清政府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排除A;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谈不上平等交往,B错误;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与义和团运动没有关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联系所学《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影响分析解答。 10.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这反映出 A. 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 B. 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 C. 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 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说明革命军內部旗帜不统一,缺乏权威领导,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军內部旗帜不统一,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军內部旗帜不统一,和防止袁世凯夺权无关,排除D。 1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A. 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 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 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 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但是这一目标基本上是照搬《共产党宣言》,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共二大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把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说明了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社会性质相结合,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故A项正确。中共二大的纲领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而不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故B项错误。C项“直接推动”说法错误。 D项“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此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2.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 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人城市,故A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联系所学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 13.1937年8月,中国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维护领土主权”。这一声明 A.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B.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反映了中日间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答案】C 【解析】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的发表,表明国民政府坚定抗战的立场,有利于团结全国民众共同抗日,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答案为C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在1942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表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排除D项。 14.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B.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C.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D.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材料中所述“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就是该战役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在淮海战役前,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渡江战役是1949年,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8年战略决战开始,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意义分析解答。 15.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决定 A. 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 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 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 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所述可知,改变以前各军地域性质和色彩太浓,不能适应解放全中国的新形势的需求了,改编后的各军突破了度与限制,有利于全国解放的需求,B符合题意;1949年1月三大战役基本结束,国民党主力已经被消灭,A不正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C不正确;材料所述与人民民主专政政体的形成无关,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的理解和掌握,依据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用排除法作答。 16. 毛泽东在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道:“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材料意在说明 A. 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B. 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 C. 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 D. 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说明人大和国务院分工明确,职责具体,故B项正确;A明显不符合中共实际;C民主集中制是人大组织原则,不是政府决定的;D也不符合事实。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政治·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师点睛】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特点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7.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 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C.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 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鼓掌表决到法律明确规范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故D项正确;鼓掌表决是一种倒退,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曲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投票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B错误;人大完善了投票表决方式并不代表政治体制改革都注重完善民主程序,故C项错误。 18.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实事求是,与时倶进促发展 B.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D.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内容来看,在1947年至1997年的50年间,我国地方管理政策进行了多次创新,基本适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体现的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的政治理念,故A项正确;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不涉及主权问题,排除B;C只适用于民族自治区,排除;D适用于大陆和台湾的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9.2008年,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的代表团抵达台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会晤期间,观赏了101大楼楼梯入口处的一副对联:“江山有情,丙火恒丰乾坤会。陈谷无偶,云水复泰儒林谈。”这副对联表明 A. 民间往来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 B. 民族主义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C. “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会谈的前提 D. 传统文化是连接海峡两岸的重要纽带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对联把与会人物的名字嵌入其中,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之间的浓厚情怀,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0.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 独立自主 B. “一边倒” C.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条约,……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签订的条约,重新签订平等条约,属于“另起炉灶”,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独立自主,故A排除。“一边倒”指和苏联结盟,材料主旨不在于此,故B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驱逐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建立外交关系,材料未涉及,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名师点睛】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还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三大战役胜利后,在原则性规定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基本政策的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提出。另起炉灶有两层含义: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基本保证,解决了新中国如何对待同帝国主义的不平等关系和不平等条约问题,建立了一支忠诚可靠的外交队伍,为迎接50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1.下面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1950 1956 1960 1966 1970 1971 票数 10 24 34 47 51 76 A.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 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 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D. 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直接推动”,表述有误。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进程 22.下图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这两张历史照片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 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B. 中美、中日宣告正式建交 C. 中国在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 D. 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现象,说法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A项正确;中美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项说法错误;C项无法反映;D项“根本性变化”说法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23.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A. 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 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关系调整的一大依据 C. 表明中国正在积极致力于多边区域合作 D. 意味着中国重点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有助于改变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发展与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关系调整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排除A;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4.“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 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 B. 加强联合国在其中的作用 C. 旨在推动经济区域一体化 D. 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合作组织“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有利于打造新型的国家关系,故D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并非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不涉及联合国,排除B;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并非经济区域一体化,排除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5题25分,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计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法律,形成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体系,国家现代法制初具规模。但囿于当时之国情,这些法典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步履艰难。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范围内移植西方近代宪法观念、宪法文明成果(精华)并将其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制宪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政建设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特点: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体现救亡图存;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制宪的过程充满曲折。 原因: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 (2)评价: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法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但是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 【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特点: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体现救亡图存;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制宪的过程充满曲折。 (2)由材料“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法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但是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论述的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提炼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 示例:信息:中国古代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说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奠定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基础,对后世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唐代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结论:从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因时、因地不同而进行着完善和发展,使之更加有利于政治统治,为我国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唯一标准答案,其他信息,如“中国古代政治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政治影响深远”等,只要合情合理酌情给分。但只是围绕文官制度展开论述,未上升到中国古代政治高度的最多得。) 【解析】 【详解】根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可提炼出信息:中国古代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然后,结合所学,分别以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的史实分析说明,最后作一总结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共两党抗战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 【答案】 (1)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都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国共产党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国共产党真正依靠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 (2)特点:民族性:国共合作基础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双重性:从斗争性质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国共抗战中形成了两个场、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解析】 【详解】(1)根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分析得出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都认为抗战是持久战;根据“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得出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 (2)特点:根据“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得出民族性;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抗战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国共抗战中形成了两个场、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