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有学者认为,商代的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其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的诸侯国大部分是由周王室所建立,其权力直接来自于周天子的授予。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王对方国的管控受到很大限制 B.商代方国和西周诸侯国建立方式不同 C.周王室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朝统一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这说明秦朝 A.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秦统一之后始废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D.秦统一之后实行郡县制 3、汉代皇帝授予使臣代表皇帝的“节”,也是国家的象征。 张骞持“节”出使西域、苏武牧羊“卧起操持(节)、 节旄尽落”。两人被匈奴长期囚禁,受尽磨难,但力 保“节”不失,交还皇帝。两人事迹反映了 A.汉节的礼仪象征 B.对国家的坚守与忠贞 C.专制皇权的影响 D.汉人坚忍不拔的品格 “汉节”图 4、唐朝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凡是重要政务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升降任免都需要由它讨论决定,再奏请皇帝裁决。决策工作在外朝进行,这与传统的内廷决策,外朝执行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可知唐朝的政事堂会议 A.保证了政治决策民主化 B.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改善了政府决策机制 5、宋代苏轼在《唐论》中称:唐太宗将天下之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兵府内,在关中设置五百个兵府,在地方和边疆则设置了节度使,让其手握重兵,这一制度使到朝内大臣不敢政变,地方将帅不敢叛乱,四境夷狄不敢犯边,是最好的制度。苏轼文章实质上是对北宋出现的哪一政治现象的评论 A.重文轻武 B.守内虚外 C.重本抑末 D.兵将分离 6、北宋中期,科举考试中已出现所取之士南人多、北人少的情况。为此,司马光提出“逐路取人”之法,指出“国家科第”应均及中外;欧阳修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应当惟能是选。双方论争反映的实质是 A.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B.南北士人群体的诉求各异 C.科举选官程序不够规范 D.党派差异引发的政治纷争 7、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 8、公元1598年,知县樊玉衡上疏攻击万历皇帝的政策,因言辞激烈惹怒万历皇帝,眼看大祸临头,但内阁首辅赵志皋动用了封驳之权,迫使处罚的旨意“一日三四拟”,樊玉衡得以全身而退。此事说明明朝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 B.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内阁的职权在扩大 D.阁臣干政导致皇权衰落 9、清代非常重视对全国性地图、地志的纂修。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这反映了清代 A.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 B.政府致力于巩固一统局面 C.且有浓郁的边患危机意识 D.测绘技术水平在迅速提高 10、学者阎步克认为,秦汉行政制度,与唐宋明清相比还是很粗糙原始,但从同一时期的世界史范围看,它首屈一指。比起同期另一些政权,它为境内居民提供了较多的秩序和安定。“秩序和安定”的实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与封国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所取代 C.中央最终都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D.地方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11、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中主体性相对鲜明的人士形成了一种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他们在政治价值观念上趋近,思想取向具有同一性,往往基于志同道合而结成“朋党”。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他们有时还能操控政治舆论,令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这反映出当时的士大夫群体 A.惯于结党营私和相互倾轧 B.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走向 C.共同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 D.政治意识抗争性日益凸显 12、《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13、《诗经·周颂·载芟》记载: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表明井田制的彻底瓦解 B.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演变 D.体现了耕作方式的改变 14、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主要为贵族服务,经营的货物大多是珠宝、玉器以及皮革之类的贵重之物。这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主要为官府控制 B.商贸场所多位于政治中心城市 C.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 D.国家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15、《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16、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以下古代中国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A.都说明汉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B.都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都能较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不断完善 17、北朝奴婢和牛只亦得受田,隋则奴婢受田已有限制,至于丁牛受田至隋代已取消,唐代则奴婢及牛固不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由此可知 A.隋唐时期人口逐渐增加 B.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坏 C.政府注重维护弱势群体 D.自耕农经济逐渐恢复 18、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9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中国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制瓷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瓷器是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20、“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主要表明宋代 A.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 B.商业经营注重营销策略 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21、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世宗派朱纨整顿海防以防倭,朱纨严厉禁绝沿海百姓私自泛海通番,却遭到御史周亮等弹劾,闽浙籍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也反对朱纨。这反映了明朝中期 A. 海禁政策已名存实亡 B. 鼓励民间对外贸易 C. 出现开放海禁的呼声 D. 朝贡贸易已然废止 22、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这表明 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 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23、总的来说,每个王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王朝衰落的因素逐渐滋长起来。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内在趋势。最终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朝衰落成为必然,既而走向覆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就机构而言,初期官僚机构精简有效,后期官员文化水平下降 B.就税收而言,初期自耕农少税收少,后期自耕农多税收多 C.就土地而言,初期土地较分散在自耕农手中,后期不断集中到地主手中 D.就统治者而言,初期汲取前朝灭亡节俭勤政,后期没有教训可借鉴导致奢侈惰政 24、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 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D.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5、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游士纵横捭阖,为了博取人君之信任,争取发言机会及生存空间,他们多讲究论辩之术,由此产生了诸多流派。这一现象产生的大背景是( ) A.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B.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C.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 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26、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27、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28、《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29、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30、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框内空白处应填写为( )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二、材料阅读题(31题18分、32题12分、33题13分、34题12分,共55分) 31、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14分)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6分)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是有得有失的。 第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第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第三,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 第四,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5年)等整理 运用古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一 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明末清初的战乱天灾使这一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万多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公里1—2 集。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益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正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许擅《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6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用水而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 ——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3分) 材料三 尽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袭封闭性政治中心的传统,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 ——葛剑雄《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 (3)从宋代至明清,中国古代城市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变化对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3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明朝对漕政管理极为重视,建立了从朝廷到州县的管理机构,“行漕法规”也得到健全和完善,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明永乐十三年(1416年)以前,漕运由粮长和里长等民役完成。会通河重修之后,漕粮远距离运抵北京,“民解”难以完成,于是明朝采用了支运法,由民户和军队相结合运粮。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就近运到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粮仓,再南编定的官军分段沿河接运到通州。明宣德年问,因民役运粮耽误农时,同时军队运粮又多空舟往返。宣德五年(1431年),又推行了兑运法。即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各自运到所在的州县府,兑交给那里驻守卫所军队,由军队再沿运河一直运到通州。兑运法的实施,使官运的路程南移,民运的路程相应缩短。明成化七年(1472年) ,又进一步推行直达法,规定由负责漕运的官军直到河南漕粮府州县码头领兑,直接运到通州,即由运军赴江南、南京附近的水次交兑,农民不必亲自赴淮、徐等仓交纳但军运路程延长农民需要付给运军的加耗运费亦有相应增加。从此漕运由民运转变为军运,官军运粮则成了南粮北运的主力。纵观明代漕运制度的演变,民运部分日益减少,而军运漕粮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 ———整编自百度《试述明代漕运制度的变革》 (1)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8分) (2)概括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4分) 高二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代方国的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诸侯国权力来源于周天子,可见西周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故选D项;商王对方国的管控能力取决于商王实力强弱,可见其对方国管控能力有限,排除A项;材料是通过方国和诸侯国建立的方式反映君臣隶属政治关系,排除B项;周王室实行的是分封制,没有建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 2、【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秦朝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并占据天下险要控制全国,可知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秦朝统一全国后的举措,与秦统一前的兼并战争无关,排除A项;秦国在统一之前商鞅变法就已废分封制,行郡县,排除B项;因秦国在统一之前对新征服地区即设县,说明郡县制在秦统一之前即已实行,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汉代皇帝授予使臣代表皇帝的‘节’,也是国家的象征”“两人被匈奴长期囚禁,受尽磨难,但力保‘节’不失,交还皇帝”可知,张骞和苏武的事迹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坚守与忠贞,故选B项;汉节的礼仪象征只是对材料局部的反映,排除A项;专制皇权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张骞和苏武坚忍不拔的品格,并不能代表整体汉人的品格,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政事堂是外朝机构,但也是决策机构,“与传统的内廷决策,外朝执行有很大的不同”,可见唐代的政事堂改善了政府决策机制,故选D项;政治事务在政事堂决定之后要奏请皇帝裁决,因此并不能保证决策民主,而且材料本身未对政事堂决策程序进行描述,排除A项;政事堂是外朝,负责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决策机制的变化,与权力集中无关,排除C项。 5、【答案】B【解析】宋朝时期守内虚外和唐朝时期对军事的分布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材料评论的是这种现象,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科举考试中已出现所取之士南人多、北人少的情况。为此,司马光提出‘逐路取人’之法……;欧阳修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应当惟能是选”可知,是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取人之法的差异,故选A项;南北士人群体的诉求应该都能被录取,排除B项;科举选官程序不是双方论争的实质,排除C项;党派差异引发的政治纷争是取士之法的表象,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提及行省的内部纷争,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重大事务行省需要向中书省“议拟咨来”,故B项错误;材料中“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可以看出行省拥有一定的自决权,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故C项错误,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从题干“动用了封驳之权,迫使处罚的旨意”得出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选B项;内阁政治地位提高是在明宣宗时内阁获得票拟权,排除A项;题干中“动用了封驳之权”表明内阁已经具备该权力,不是扩大,排除C项;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可知,政府致力于巩固统一的政治局面,故选B项;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是在西方侵略不断加深之后,排除A项;浓郁的边患危机意识的产生是在近代以后,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测绘技术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有利于维系社会秩序的安定,故选C项;汉初实行的封国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与维系社会稳定无关,排除B项;官员任免由皇帝决定与维系社会稳定无必然因果联系,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操控政治與论”“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可以判断出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政治意识的抗争性增强,故选D项;材料中的“朋党”指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他们在政治价值观念上趋近,思想取向具有同一性,不是善于结党营私相互倾扎,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大夫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抗争意识增强,没有在社会上引领主流价值观走向,排除B项;“操控政治與论”不等于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排除C项。 12、C、 13、【答案】D【详解】 根据材料“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转变,没有体现井田制瓦解的表现,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生产力提高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演变,故C选项错误。 14、【答案】C【解析】根据“经营的货物大多是珠宝、玉器以及皮革之类的贵重之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主要是为贵族服务,主要和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关,故C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排除A;B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战国商鞅变法时期开始确立重农抑商政策,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5.【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兵车、田车、乘车轮径虽稍有不同, 对轮径有总的要求,即以人的下体高度为标准,正好适宜人们上下车,体现出车的生产标准化并兼顾人性化,故D正确;A、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要生产工具。图1为耧车,是播种工具;图2为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图3为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这三个工具都能减轻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故C正确;曲辕犁属于唐代耕作工具,故A排除;仅图2能体现人们利用自然力,故B排除;水排在后来失传,故D排除。 17、【答案】A【解析】根据“隋则奴婢受田已有限制,……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等,可知政府对受田者的限制逐渐增加,这反映了受土地有限和隋唐时期人口增多的影响,政府进一步发展了均田制的内容,A项正确;均田制授田标准由北朝到隋唐的变化,不能说明其遭到破坏,B选错误;“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只是部分信息,不能充分说明其注重维护弱势群体,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自耕农经济的恢复,D项错误。 18、【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和商业受到压抑,所以赋税制度的变革并不能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提升,故排除A项;唐代赋税依然征收谷物,没有完成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度,故排除B项;唐代赋税改革便利了赋税征收,征收货币的做法也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选C项;“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说明唐代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排除D项。 【点睛】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 19、【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对外销售的主要产品是瓷器。材料中“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D正确;文化中心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中传遍世界各地说法错误;C中交流频繁不符合材料主旨。 20、【答案】B【解析】根据“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可知宋代的商业经营注重宣传的营销策略,故选B;材料表明,店铺悬挂字画和演奏音乐是为了促进商品销售,而不是社会时尚,不属于市民的娱乐活动,故排除A、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商业突破时空限制,故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联系所学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2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朱绔严禁“私自泛海通番”的措施遭到了部分官员的反对,这反映了明朝中期出现开放海禁的呼声,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部分官员反对海禁政策,不能说明海禁政策名存实亡,该表述与史实不符,明朝中期并未放弃海禁政策;B选项错误,明朝中期严格执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自对外贸易;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朝贡贸易的信息,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明朝并未废止朝贡贸易。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2、【答案】C【解析】 理学推崇重义忘利,但从材料信息来看,知识分子经商现象普遍,说明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故答案为C项。材料只反映出“士商相混”,不能反映四民社会瓦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 23、【答案】C【解析】 24、【答案】D【解析】明朝政府并不是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推行海禁政策,故A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经济目的为主,没有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材料也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故B错误;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没有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故C错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说明当时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贸易的特点、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5、【答案】A 【解析】题干展现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其产生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剧烈变化,在思想界表现为涌现出一批杰出思想家,他们相互争辩、学习,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因此选A项。当时虽然分封制渐趋崩溃,但是还未形成中央集权局面,B项错误;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是在战国后期,C项错误;此时知识分子阶层活跃而非“兴起”,D项错误。 26、【答案】C 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未反映士阶层的崛起,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战国时期的阶级矛盾的激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说明其并未摒弃儒家的德治思想,故D项错误。 2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把握,关键是要抓住各派思想的核心主张。题干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的是“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的基本主张,故选D。 28、【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由此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并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吸收道、法、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加以改造。 29、【答案】D 【解析】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这是韩愈的做法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格物穷理是朱熹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三教合一和儒学吸收佛道精髓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 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可知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故D项正确。 30、【答案】D 【解析】“反省内心”是心学探求天理的方法途径,与此对应的应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31、【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答对一点2分,全部答对4分)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分)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2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答对一点一分,三点全对得4分)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答对一点一分,三点全对得4分4分) (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可知唐代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据材料一“宋代统治者……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可知宋代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第二小问后果,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可知唐代的节度使制度使地方尾大不掉,终致藩镇割据;据材料一“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可知宋代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积贫积弱。 (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可知行省管辖区域大;由材料二“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及“中央……能够及时……镇压反抗行动”可知行省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由材料二“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可知有民族控制因素。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可得是疆域辽阔;由材料二“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可得是吸取宋朝地方管理的教训;由材料二“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可得民族征服之因。第三小问影响,可以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激发地方积极性以及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角度来答。 (3)策略可以从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激发地方的积极性的方面来展开作答。 32、【答案】此题立论角度多,论据也多,可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对答案进行增减 示例一 各国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如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保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既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和土地制度,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又如雅典实行的直接民主制度,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和商品经济活跃的基础上,同时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也推动了雅典民主制的建立。这种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性。 可见,各国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都有其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各自文明的发展。 (备注:此示例还可从制度的特点、原因进行论证。) 示例二 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获得土地、人口的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必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义务。 可见,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分封制为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首先通过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结合古代中西方制度的相关知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最后做出总结,深化自己的观点。例如,综合第二、第三可以得出结论: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古代希腊的直接民主制度没有优劣之分。从背景来讲,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地理环境是冲积平原,建立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产生的地理环境是孤立的海岛、山谷,小国寡民的城邦、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商品经济的繁荣、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思想基础;从影响来讲,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成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提供了制度保证。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雅典成为西方文明的源泉提供了制度保证,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总之,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封建社会的大河文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是一种奴隶制的海洋文明,两者在古代的东西方世界中都有其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各自文明的发展。 33、【答案】(1)原因:明朝初步形成农村集市网的基础;清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带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促进;交通的改善和长途贩运的兴盛;商品经济的的发展、东南沿海海禁的开放等。(答对一点1分,答对4点得6分) (2)主要因素:宗法分封、传统礼制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答对一点1分,全部答对3分) (3)积极影响: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萌生(或明清进步思潮的出现,具体到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也可);文化: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宋词、元曲、章回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具体作品也可)(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4分) 【解析】(1)从材料一“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可得出明朝初步形成农村集市网的基础;从材料一“ 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可得出清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结合所学,还可从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发展带动、交通状况改善、长途贩运的兴起及对外政策等方面来回答。 (2)由材料二“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可知受传统礼制的影响;由材料二“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用水而足,下勿近水”可知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材料二“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可知有政治因素及军事防卫的考量;由材料二“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可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3)可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的方面来答;对思想的影响,可以从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为代表的进步思潮的出现来答;对文化的影响,则可从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的不断涌现来答。 34、【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行漕法规”也得到健全和完善;漕运专业化,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制度渐趋完备;与理财安民紧密联系的;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民运减少,军运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答对一点2分,共计8分) (2)作用:南粮北运保障了京师和北方军民的粮食供应,有利于国家稳定;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驰;漕运的畅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兑运法的实施保证了农时,促进经济发展但增加了人民负担。(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4分) 【解析】(1)根据材料“明朝对漕政管理极为重视,建立了从朝廷到州县的管理机构”得出政府重视,“行漕法规”也得到健全和完善;根据材料“会通河重修之后,漕粮远距离运抵北京,……农民不必亲自赴淮、徐等仓交纳但军运路程延长农民需要付给运军的加耗运费亦有相应增加。”得出漕运专业化,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制度渐趋完备;与理财安民紧密联系的;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根据材料“从此漕运由民运转变为军运,而军运漕粮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得出根据材料“”得出民运减少,军运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 (2)根据材料“由民户和军队相结合运粮……再南编定的官军分段沿河接运到通州。”“即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各自运到所在的州县府,……农民不必亲自赴淮、徐等仓交纳但军运路程延长农民需要付给运军的加耗运费亦有相应增加。”“从此漕运由民运转变为军运……并最终取代了民运。”可以从对京师和北方军民的粮食供应、农民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对商品经济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农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