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 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课件(180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 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课件(180张)

主题 ( 二十四 ) 主题 ( 二十五 ) 主题 ( 二十三 ) 目 录 ONTENTS C 4 专题跟踪检测 ( 十 ) 模块三 现代史 专题十  20 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 1 . 一个基础 : 雅 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 . 两个原因 (1)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 .三个表现 : 政 治上,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 . 四个过程 : 雅 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基础; “ 铁幕 ” 演说,发出 “ 冷战 ” 信号; “ 杜鲁门主义 ” 出台, “ 冷战 ” 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 .五个影响 : 两 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 ) 1 . 表现 : 欧 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的崛起。 2 . 影响 (1) 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2)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3) 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 ) 1 . 原因 : 东 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 . 表现 (1)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 欧洲: 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3)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 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5)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特点 : 新 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题考向探究 / 找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延展知识的长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反映了 1945 - 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 1945—1975 年。 历史解释: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实质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思维脉图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联合国成员国中亚非成员国的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 A 项正确;图中未涉及欧共体成员的变化趋势, B 项错误;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是经济组织,排除 C 项;图中没有体现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情况, D 项错误。 答案: A 考向 ( 二 )  拓展教材的宽度 2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 “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 ,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 D 项; A 项和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经济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B 项; C 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故排除。 答案: D 考向 ( 三 )  转换思维的角度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该漫画表明 (    ) A .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 .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 漫画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D 项正确;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A 项与漫画所反映时间不一致,排除;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B 项错误,排除; C 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D 考向 ( 四 )  挖掘认知的深度 4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1947—1948 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 A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解析: B 对: “ 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 ,以此为依据,美国政府拒绝为部分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济。根据时间信息 “ 1947—1948 年 ” 可知,当时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态势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内政策。 A 错: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权结构。 C 错:不符合史实,美国执政者依然奉行资本主义的治国精神,并未改变和重塑。 D 错:材料中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援助,并未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 B 5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如果以 “ 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 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 A .根本利益的趋同     B .军事冲突的加剧 C .国家实力的消长 D .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苏关系发展演变的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根本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美苏的战时同盟关系瓦解。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苏联综合国力也空前提高,并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双方势均力敌,出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在美苏对峙中,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勃列日涅夫时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长,后来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经济不断下滑,而后政治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 C 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 A 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 B 项错误;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苏联的 “ 和平演变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 一 ) 大国关系的调整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 二 ) 大国关系的调整受到民族主义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 三 ) 国内政党、政治集团、政治派别对大国关系影响深刻。 ( 四 ) 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无形地制约着大国关系的异变。 ( 五 ) 大国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 [ 真题印证 —— 明晰考情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美洲,故而通过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这也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 A 项正确; B 项说法错误,排除;欧洲此前已出现对峙,排除 C 项;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排除 D 项。 答案: A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势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 (    ) A .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B .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 .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 D .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 解析: “ 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 ” 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故选 C 项;题中侧重的是美国对苏联的误判, “ 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 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意思,排除 A 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 B 项;冷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超级大国决策者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和对方行为的误判, D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答案: C 2 .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 .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衰退,霸权地位衰落,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在与美国的军事力量发展中处于优势,美国的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故选 D 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衰退,霸权地位衰落,排除 A 项;材料涉及的是美苏之间的战略态势和对策,没有涉及其他力量,排除 B 项;材料涉及的是美苏之间的战略态势和对策,没有涉及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 C 项。 答案: D 特朗普赞同习近平主席对两国关系的评价。特朗普表示,中美关系十分特殊、重要,中美两国都是有重要世界影响的国家,双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和世界有利。美方愿同中方通过协商增进两国合作,并就双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链接一 中美关系 1 . 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19 世纪中期,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 望厦条约 》 ,攫取在华特权。 1990 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 。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打败法西斯势力,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有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3 . 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并妄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4 . 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5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和推动因素 (1)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① 试探之旅 —— “ 乒乓外交 ” : 1971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② 旋风之旅 —— 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③ 破冰之旅 —— 尼克松访华:中美 《 联合公报 》 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 中美正式建交: 1978 年 12 月 《 中美建交公报 》 发表,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正式建交。 6 .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是主导两国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中美两国又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链接二 中俄关系 1 . 明清之际 :俄国利用清军入关之际,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派兵在雅克萨挫败俄军,最后迫使俄国签订 《 尼布楚条约 》 ,解决了东段边界问题。 2 . 近代 :俄国利用各种手段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并在东北与日本在侵华问题上产生冲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友好合作阶段。 (2) 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恶化阶段。 (3)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恢复正常。 链接三 中日关系 1 . 第一阶段:汉、唐、宋元、明清 ( 前期 ) ,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夹杂着冲突。 (1) 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通过朝鲜半岛 “ 使译通于汉 ” ;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赐 “ 汉倭奴国王 ” 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2) 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日本 “ 大化改新 ” 以唐朝制度为蓝本;鉴真东渡日本。 (3) 明至清前期:戚继光抗倭。 2 . 第二阶段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 20 世纪 70 年代,战争与冲突为主。 (1)1894 - 1895 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与清政府签订 《 马关条约 》 。 ( 2)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 《 辛丑条约 》 。 (3)1915 年提出灭亡中国的 “ 二十一条 ” ; 1928 年制造 “ 济南惨案 ” 。 (4)1931 年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5 年制造华北事变; 1937 年制造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追随美国孤立中国。 3 . 第三阶段 :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和平交往是主流,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 (1)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2) “ 教科书事件 ”“ 钓鱼岛事件 ” 等影响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3 .甲午中日战争前, 《 申报 》 曾发表评论指出: “ 中国之地虽十倍于日本,中国之人虽数十倍于日本,而中国不见甚强,日本不见甚弱,何也?以日本之能专心西法,一切政教号令皆一,一变其从前萎靡之积习以故。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拜其下风也。 ” 这种观点 (    ) A .为清廷妥协派提供依据 B .揭示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C .主张学习日本变法维新 D .反映了国人的示弱怯战心理 解析: 由材料 “ 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拜其下风也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夸大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就,这为清政府中的妥协派避战求和提供了依据,故 A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主张向日本学习,故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国人的示弱怯战心理,故排除 D 项。 答案: A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 20 世纪 50 年代,又提出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这一变化 (    ) A .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B .清除了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C .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D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羁绊 解析: 由 “ 一边倒 ” 到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制约,故 D 项正确;中苏关系恶化与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的提出并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 “ 清除 ” 说法绝对,故 B 项错误;中美关系改善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5 . 1979 年邓小平访美,其在欢迎仪式上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据此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 (    ) A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维护世界和平 C .双方在联合国的友好合作 D .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 解析: 根据材料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发展,更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 B 项正确。 A 、 C 、 D 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B 6 .下面为 20 世纪 50 - 90 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国际格局的走向 B .意识形态的分歧 C .国家利益的角逐 D .政治领袖的智慧 时间 关系 20 世纪 50 - 60 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20 世纪 60 - 70 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20 世纪 70 - 80 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20 世纪 80 - 90 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决定因素,故 C 项正确。 A 、 B 、 D 三项都不是主要因素。 答案: C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中,不少人认为其是 “ 美国式的慷慨 ” ,但更多的学者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指出 “ 这是美国试图利用此计划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绝不是什么慷慨 ” 。美国 “ 地缘政治目标 ” 的特点是 (    ) A .渗透性和控制性 B .扶持性和协调性 C .竞争性和对抗性 D .实用性和广泛性 解析: 由材料 “ 美国式的慷慨 ”“ 美国试图利用此计划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 ” 可知通过援助欧洲经济发展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故 A 项正确;由材料 “ 绝不是什么慷慨 ” 可知马歇尔计划的本质是控制西欧,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马歇尔计划而非与苏联的对抗,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实质而非现象,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戴维 · 格雷斯 《 西方的敌与我 》 一书中写道: “ 在 1947 - 1949 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 1945 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 ” 这一 “ 目的 ” 达成的标志是 (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 “ 柏林墙 ” 的修建 解析: 根据材料 “ 美国在 1945 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 ” 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这一目的的是北约的建立,故选 C 项;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是以 “ 遏制共产主义 ” 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苏联,排除 A 项;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并没有无限期地停留下来,排除 B 项; “ 柏林墙 ” 的修建是在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活动,排除 D 项。 答案: C 3 .下图所示内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    ) A .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B .促进 “ 万隆精神 ” 的形成 C .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D .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解析: 材料图示分别反映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都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故 A 项正确; “ 万隆精神 ” 形成于 1955 年的万隆会议,故 B 项错误;导致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故 C 项错误;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至今尚未形成,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 2018 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 “ 反传统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 “ 对手 ” ;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 “ 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 ” 。由此可推断 (    ) A .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 .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 .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 .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解析: 材料反映 2018 年的大国关系有点 “ 反传统 ” ,美国把传统的盟友欧盟称为 “ 对手 ” ,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 “ 要抵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 ” ,由此可以推断在经济全球趋势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故选 D 项。 答案: D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 ( 依据 ) 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 “ 两分法 ” (1945 - 1972 年, 1973 -现在 ) ; “ 三分法 ” (1945 - 1955 年, 1955 - 60 年代末, 60 年代末至今 ) ; “ 四分法 ” (1945 - 1949 年, 1949 - 1960 年, 1961 - 1968 年, 1968 -今天 ) ; “ 六分法 ” (1945 - 1949 年, 1949 - 1955 年, 1955 - 1962 年, 1962 - 1972 年, 1972 - 1979 年, 1979 年以来 ) ;等等。 —— 摘编自张脉强 《 论战后世界政治 格局演变的分期 》 1994 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 “ 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 ” 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中 “ 由于在分期标准 ( 依据 ) 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 ” 选择一分期标准或依据,然后根据下面的分法,看看有没有相吻合的,如果有就按照这样的标准与分法进行阐述说明,如果没有就提出一新的标准。阐述时结合所学列举相应史实。 答案: 示 例一 选择 “ 两分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50 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1972 年,中国与美国实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1973 - 90 年代初, 70 年代后,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的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 示例二 提出新的分期法:二战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说明: 1945 年- 50 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局部性的军事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60 - 70 年代三足鼎立和多极化格局的初步出现,如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力量开始冲击两极格局。 80 - 90 年代初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时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都极大地冲击着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苏俄 ( 联 ) 经济模式探索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关系 1 . 政府干预排斥市场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 表现: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劳动。 ② 影响: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战争结束后引起人民不满,引发新的政治经济危机。 (2) 斯大林模式 ① 表现:实行单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② 影响: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但也压制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的积极性,忽视市场经济规律,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 2 .政府干预下的有限市场 —— 新经济政策 (1) 表现: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工资制。 (2) 影响:实践上,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理论上,实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找到了一条使苏俄 ( 联 ) 正确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 .对市场调节的再次尝试 —— 战后苏联改革 (1) 表现:赫鲁晓夫改革中下放权力、 “ 物质利益原则 ” 等;勃列日涅夫改革中推行新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等。 (2) 影响: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导致改革未达预期目标。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突破政府干预,但缺乏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最终失败。 二、西方经济模式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辩证统一 1 . 自由放任 —— 经济大危机 (1) 表现:政府基本不干预经济,企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 影响 ① 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推动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 ( 私人 )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 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加快了西方对外殖民扩张,导致东西方世界贫富差距加大;到帝国主义阶段后,不适应性日益明显。 2 .由自由放任向政府干预的过渡 —— 胡佛的有限干预 (1) 措施: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政策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 “ 自愿联合政策 ” ,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 “ 干预 ” 经济的措施主要有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提高关税,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 ( 向大银行、企业、农场、各州发放贷款 ) ,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坚决避免 “ 极权主义 ” 。 (2) 影响 ① 没能缓解经济危机。 ② 一定程度上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3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罗斯福新政至 20 世纪 70 年代 (1) 措施 ① 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农业生产,实行以工代赈、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发展计划、政府开支等方面干预生产,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 ( 福利国家 ) 。 (2) 影响 ① 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威胁,进入政府干预经济时代。 ② 推动了战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到来。 ③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 ——20 世纪 70 年代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1) 内容 ① 20 世纪 70 年代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 如出售国企,减少财政支出、福利补贴 ) 。 ② 21 世纪初,美国金融危机后,再次加强国家干预。 (2) 影响 ① 西方各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阴影,资本主义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出现 20 世纪 90 年代的经济繁荣局面;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 未能根除经济危机。 综上可见,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充满活力,获得充分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种手段。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延展知识的长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1929 - 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 单位: %)  时间 类别   1929 - 1930 年 1930 - 1931 年 烟煤业 - 12.3 - 19.1 金属矿业 - 6.6 - 18.3 制造业 - 7.2 -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 A .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学科 时空观念: 1929 - 1931 年美国。 历史解释:表格信息显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不断减少,说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素养 脉图 解析: 材料信息 “ 1929 - 1931 年 ” ,表明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美国工人的周工资不断下降,此现象是美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导致的,故 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故 A 项错误; “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 与题意无关,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工人周工资不断减少,与 “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 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 《 俄罗斯的黎明 》《 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 1932 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 B 项。 A 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 C 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 D 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答案: B 考向 ( 二 )  转换思维的角度 3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 ,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 根据材料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 1947 年提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应对举措是 1949 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B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题干中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符, C 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七年计划的内容,不能反映出这种计划的结果,所以据材料不能判断出是否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D 项错误。 答案: A 4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 “ 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 ,这说明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故选 B 项; A 、 D 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 C 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故排除。 答案: B 考向 ( 三 )  拓展教材的宽度 5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 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 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 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材料表明, 1930 年到 1931 年间苏联的粮食产量在下降,但粮食出口量却增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要求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正是因为对农业投入不足,才导致农业生产下降,正是因为要求农业为重工业服务,为其积累资金,才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出口量却在增加的反常现象。可以说,苏联是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实现了工业化,或者说苏联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奉献,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提及粮食供不应求的问题,故 B 项不正确;苏联的粮食减产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 C 项说法不正确; D 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考向 ( 四 )  挖掘认知的深度 6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下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 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 ( 单位:吨 ) 类别 1961 年对 19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 年实际产量 钢 1.45 亿 1.15 亿 煤 3.9 亿 3.35 亿 肉 2 500 万 1 230 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 万 1 300 万 A.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解析: A 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到 1970 年,苏联的实际钢产量和煤产量都比计划要低,而肉和蔬菜与瓜类等生活必需品的产量远远低于计划任务,说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B 错:材料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严重的问题,不是强调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C 错:材料中并未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且这一时期苏联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D 错: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社会生活需求的变化。 答案: A 欧美国家 苏联 19 世纪初至 70 年代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后 1927 年至 20 世纪 40 年代 生产 关系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斯大林模式 ) 欧美国家 苏联 19 世纪初至 70 年代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后 1927 年至 20 世纪 40 年代 国际政治格局 西欧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 美、德崛起,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 美国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抗衡 欧美国家 苏联 19 世纪初至 70 年代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后 1927 年至 20 世纪 40 年代 国际经济格局 以西欧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 “ 世界工厂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英国仍为世界经济大国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成为工业化国家,但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能力 欧美国家 苏联 19 世纪初至 70 年代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后 1927 年至 20 世纪 40 年代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罗斯福新政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 1935 年 5 月 27 日,最高法院宣布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新政推行不到 3 年,各州法院裁定约 1 600 条新法违反法律,禁止施行。这种现象反映出 (    ) A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 B .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了集权统治 C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没有显著的效果 D .与最高法院的博弈中总统处于劣势 解析: “ 1935 年 5 月 27 日,最高法院宣布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新政推行不到 3 年,各州法院裁定约 1 600 条新法违反法律,禁止施行 ” 表明罗斯福新政存在争议,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存在争议,没有涉及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集权统治,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存在争议,没有涉及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故 C 项错误; D 项与史实不符,两者是相互牵制。 答案: A 2 .罗斯福新政中有关工业的法律法规 ( 主要有 《 国家工业复兴法 》《 全国劳工关系法 》 以及 《 进一步刺激复兴法 》 等 ) 只有一个主题:复兴工业,刺激工业生产。为此,罗斯福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作出让步以获取支持。这些举措 (    ) A .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 .恢复了自由主义的政策 C .局部地调整了生产关系 D .照搬了计划经济的做法 解析: 罗斯福新政无法消除经济危机,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法律法规的出台,说明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没有恢复自由主义的政策,故 B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 C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借鉴苏联的做法,没有照搬计划经济的做法,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学者许倬云认为: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 ” 这两种选择 (    ) A .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 .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 .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 .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政策,故 A 项错误; B 选项 “ 均通过 ” 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 “ 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 的表述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 “ 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 ” 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据统计,截至 1929 年 10 月 1 日,苏联共收到 267 份承租申请, 1921 - 1927 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 172 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 (    ) A .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 B .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 C .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 D .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 解析: 据材料 “ 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 172 份租让合同 ” ,说明苏联承认私有和利用外国资本,结合所学 1921 - 1929 年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故 A 项正确;据材料 “ 租让合同 ” 说明是租让不是援助,故 B 项错误;据所学,大萧条是 1929 - 1933 年而不是材料 “ 1921 - 1927 年 ” ,故 C 项错误;材料 “ 苏联与外国公司 ” 说明没有封锁,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高考还可能从以下视角考查民生问题: (1) 以轻工业的指标数据为切入点,考查某段时间内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 (2) 从工资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等方面切入,考查工业化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3) 从古代中国以家族为中心的保障和近代西方以国家为中心的保障切入,考查不同保障方式的成因。 链接一 中国民生思想与实践 1 . 古代 (1) 民本思想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发扬民本,就要注重民生。 (2) 古代经济政策与民生问题。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 “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隋、唐、宋、明、清统治前期,多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 . 近代 (1) 列强入侵导致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导致手工业者破产,百姓生计出现问题。 ② 不平等条约签订,巨额赔款转嫁到民众身上,加剧了人们的负担。 (2) 工业化和交通进步有助于缓解民生问题。 (3) 近代的通货膨胀问题。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4)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 民报 》 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 “ 三民主义 ” 。 (5)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的措施。 1921—1927 年侧重于领导工人运动, 1927 年以后侧重于领导农民运动,先后开展土地革命、双交双减、土地改革运动,促进农业的发展。 3 . 现代 (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链接二 世界民生问题 1 . 罗斯福新政关注民生 罗斯福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 《 社会保障法 》 ,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人给予一定的救济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 . 斯大林体制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 在经济建设中,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斯大林体制逐渐成为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3 . “ 福利国家 ” 问题 “ 福利国家 ” 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社会福利毕竟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当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 4 . 全球化过程中的贫富分化问题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5 .隆庆元年 (1567 年 ) ,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老百姓 “ 富家以财,贫人以驱,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 ” 。而福建月港 ( 明朝对外贸易港口 ) “ 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 …… 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 。据此可知 (    ) A .明朝始终奉行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 .对外贸易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状况 C .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主要通道 D .私人海上贸易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 解析: 材料 “ 老百姓 ‘ 富家以财,贫人以驱 …… 易其方物,利可十倍 ’” 说明对外贸易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材料 “ 月港 ( 明朝对外贸易港口 ) ‘ 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 …… 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 说明对外贸易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 B 项正确。明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实行海禁政策,故 A 项错误;仅根据隆庆年间福建月港的对外贸易情况无法推断出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故 C 项错误;材料中 “ 富家以财,贫人以驱 ” 是指富家、贫人都从中受益,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6 .下表是 “ 一五 ” 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 “ 一五 ” 计划时期 (    ) 产品名称 1952 年产量 1957 年计划产量 增长百分比 棉纱 361.8 万吨 500 万吨 38.2 棉布 11 163.4 万匹 16 372.1 万匹 46.7 食用植物油 72.4 万吨 155.2 万吨 114 面粉 299 万吨 467 万吨 56.2 盐 346 万吨 593.2 万吨 71.4 A. 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B .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 C .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 “ 左 ” 倾冒进思想开始滋生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与 1952 年相比, 1957 年轻工业产量指标提高较多,这有利于改善民生,说明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部门的发展状况,故 A 项错误;材料仅列举了轻工业方面的情况,没有重工业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无法得出 B 项结论;材料与 “ 左 ” 倾冒进思想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7 . 1832 年,英国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 1832 年, 《 工厂法 》 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做了规定。 1842 年,通过 《 矿业法 》 ,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 10 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5 年,颁布 《 工人阶级住房法 》 ,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以上英国历史上的改革反映出 (    ) A .立足改善民生进行改革 B .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 C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D .开始推行 “ 福利国家 ” 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治权利,工人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这反映了经济发展促使英国社会发生变革,故 C 项正确。 A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的社会变革而非民主化进程,故 B 项错误; “ 福利国家 ” 政策推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8 .美国里根总统在 1981 年颁布行政命令,以 “ 收益高于成本 ” 原则审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多项管制条例。此后,联邦政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 (    ) A .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 B .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C .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 D .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 解析: 根据 “ 撤销和放宽了多项管制条例 ”“ 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 …… 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 ” 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 A 项正确。 “ 恢复自由放任 ” 说法错误, B 项排除; “ 放弃社保责任 ” 说法错误, C 项排除; “ 扩大政府职能 ” 与材料意思不符, D 项排除。 答案: A 主题模拟演练 / 实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英 国于 1931 年 11 月颁布 《 非常进口税法 》 …… 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 100% 的歧视性高关税。 1932 年 2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 10% 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 20% ,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 (    ) A .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 .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 .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 .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解析: 据材料 “ 英国于 1931 年 11 月颁布 《 非常进口税法 》 , 1932 年 2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 ” 结合所学可知, 1929 - 1933 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先后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英国为应对危机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 1935 年美国 《 社会保险法 》 规定,给年龄在 65 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这一规定 (    ) A .表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B .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 C .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D .提高了下层人民的政治地位 解析: 材料表明,美国政府通过法规给年龄在 65 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不能说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这种做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故 A 项错误;故 B 项正确;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夸大了其意义,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强调对下层民众的救济,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 1935 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青年管理局后,在全国各个院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半工半读,学生可以当书记员、打字员或在图书室和实验室当帮手等,获得政府提供的薪金,从而完成学业。这一举措在当时 (    ) A .有利于缓解社会上的就业压力 B .减轻了政府的教育投入负担 C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业力 D .旨在保证教育的可持续性 解析: 材料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青年管理局,以工代赈,为青年人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社会上的就业压力,故选 A 项;材料举措实则增加了政府的教育投入负担,排除 B 项;材料 “ 在校学生进行半工半读 ” 并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力,排除 C 项;材料举措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与保证教育的可持续性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A 4 .列宁曾经指出: “ 正是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等等。农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恢复生产上,即使有的农民家庭还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也保留了用于来年春播的种子粮,为将来扩大土地播种面积而积极准备农具。 ” 这反映了 (    ) A .余粮收集制适应了战时的特殊环境 B .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 .市场的恢复给苏俄经济带来新气象 D .农业集体化配合了工业化的进行 解析: “ 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 ” 说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故选 B 项;余粮收集制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实际上和无偿征收没有区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A 项;题中所述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并没涉及市场的恢复,排除 C 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排除 D 项。 答案: B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 1914 年到 1919 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 2.64 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 114.7% 和 110.3% ,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 3 倍。 20 世纪 30 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1967 = 100) 由 1928 年的 64.8 下降到 1932 年的 29.5 ,下跌了 55.5% ,农场纯收入由 61.5 亿美元降至 20.3 亿美元,下降了 67% 。 材料二   1938 年 2 月通过的 《 农业调整法 》 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 5 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 “ 市场协议 ” ,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 “ 保证价格 ” 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 ( 时任美国农业部长 ) 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 “ 协商 ” ,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 ——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祖奇 《 亨利 ·A· 华莱士与罗斯 福新政农业改革 》 (1) 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政期间美国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积极作用。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 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 …… 20 世纪 30 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 ……” 得出从繁荣到面临严重危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大危机对农业的影响,长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埋下的祸根。第 (2)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逐条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缓解了经济危机,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答案: (1) 变 化: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 ( 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加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 ) 。原因: 1929 -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 (2) 内容: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 . 从 “ 欧共体 ” 到 “ 欧洲联盟 ” (1) 建立及发展过程 (2) 影响:欧盟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1967 年 西欧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1993 年 欧洲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1999 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2 年,进入流通领域 2 .北美自由贸易区 (1) 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挑战。 (2) 建立: 1994 年 1 月 1 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 影响:对成员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3 .亚太经合组织 (1) 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 建立: 1989 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 12 国在堪培拉举行 “ 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 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问世。 (3) 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 . 进程 萌芽 (15 - 18 世纪 ) 随着新航路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起步 (19 世纪中期 ) 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形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 困境 (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制度化阶段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把全球化推向制度化阶段 全面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2. 全球化的表现 (1)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范围不断扩大。 (2)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影响增大,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消费等各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1995 年 1 月,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3 .全球化的本质 : 发 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 20 世纪全球化发展中的问题 (1)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继续拉大。 (2) 全球化增加了世界经济的风险: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可能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3) 全球化发展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4) 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和融合。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价值观体系在这种冲击中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分化和重构。 (5) 全球化冲击国家主权: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进程正在从以下方面改变着民族国家的主权: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不仅操纵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民族国家的认同遭到了危机,全球化进程使得更多先进的价值、文化和制度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的普遍性,日益获得各国人民的认可和接受。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拓展教材的宽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20 世纪 60 - 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 20 世纪 60 - 70 年代西欧。 历史解释: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是欧洲一体化的结果。 思维 脉图 解析: 马歇尔计划的时间为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故 A 项错误;三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相关,故 B 项正确;社会福利制度与三国农民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 C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时间为 20 世纪 70 年代,与农民无直接联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考向 ( 二 )  转换思维的角度 2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 A .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 .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 .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 .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 “ 1968 年 ”“ 1981 年 ” 。从材料中世界银行 1968 年与 1981 年的贷款项目与贷款总额对比,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的宗旨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帮助,故选 C 项; A 项与史实不符; B 项不是导致题干所述变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 1995 年才成立,排除 D 项。 答案: C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 1999 年,七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 20 世纪末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旧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 A 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并非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排除 B 、 D 两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已经加入世界体系, C 项错误,排除。 答案: A 考向 ( 三 )  挖掘认知的深度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 题干表格中成立的国际组织基本上属于原料生产组织,其成员大都属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当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对抗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故选 B 项。 答案: B (2) 原因 ① 部分国家出现治理危机。这是逆全球化的内在根源,突出表现为公共政策减效失灵,国家治理能力、制度活力和创新不足。 ② 个别大国的霸权任性和责任缺失。 ③ 国家间发展更不平衡。 ④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危机。 (3) 危害:一是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贸易风险,二是影响全球价值资源分配,三是激化社会矛盾与政治不稳定,四是冲击和割裂国际政治关系,五是导致经济全球化减速甚至停滞。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    ) A .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 .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 .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 .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 题干中提及特朗普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后,得到欧美大国的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在逆全球化之前,深受全球化之益,主导着全球化潮流,故选 D 项;全球化潮流中,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排除 A 项;逆全球化虽然被欧美大国提出,但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排除 B 项;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程,排除 C 项。 答案: D 2 .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 “ 盟友 ” 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 (    ) A .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 B .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C .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 D .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 “ 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 ‘ 盟友 ’ 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 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与世界市场有关的重要史实有: 1 .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2 .两次工业革命和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3 .中国近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 . 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市场的冲击。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6 .从欧共体到欧盟。 7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反全球化浪潮的出现。 8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3 .有学者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首次出现了 “ 南北美洲和东欧 ( 包括西伯利亚 ) 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 的现象。这一观点体现出该学者 (    ) A .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B .注重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C .对新航路开辟给予全面肯定 D .对西欧殖民活动的辩证分析 解析: 全球史观要求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世界不断由孤立走向统一整体,故选 A 项;材料探究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只是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排除 C 、 D 两项。 答案: A 4 .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 1844 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 2.444 3 万担, 1894 年为 11.388 6 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 A .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 B .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 解析: 烟叶出口与国内战乱无关,故 A 项错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但不能反映烟叶大量出口的原因,故 B 项错误;烟叶大量出口能够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但不是对其出口原因的表述,故 C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大量引进中国农产品,导致烟叶等产品出口数量不断攀升,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如下图是 1996 年至 2016 年新兴市场占世界 GDP 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其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 A .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 B .南北差距的日益缩小 C .新兴市场均进步突出 D .两极格局的加速瓦解 解析: 据图中数据可知 1996 年至 2016 年世界新兴市场占世界 GDP 的份额不断增长,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 A 项正确;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与主导全球化的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故 B 项错误,亚洲之外的新兴市场略有下降,故 C 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1991 年苏联解体,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 .谈及 “ 入世 ” ,龙永图打比方说: “ 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不能一进球场就说: ‘ 篮筐太高,是按西方人标准设定的,对西方大个子很合适,对我们不合适,得把那篮筐降下几厘米来适应我们,否则就是不公平竞争。 ’ 这是不可能的,只能面对这个事实。 ” 他意在强调 (    ) A .世界经济领域反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B .遵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必要性 C .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可行性 D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 解析: 材料认为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尊重现有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态度,这并不等于中国认可现行的贸易规则,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以后的事情, B 项正确;现阶段不改变现行贸易规则实际上是承认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 A 、 C 两项错误。现阶段遵守贸易规则不等于永远认可这些规则,不存在 “ 依赖性 ” 的问题, D 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模拟演练 / 实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1943 年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根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张 (    ) A .加剧了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 B .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 C .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 .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美国提出按照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投票权,而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下降,所以提出 “ 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 ” ,二者的主张体现了各自的利益诉求,故选 B 项。 答案: B 2 . 1971 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 10% 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 10% 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 1973 年美元再次贬值 10% ,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 (    ) A .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 .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 .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冲击 解析: 据材料 “ 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 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选 D 项。 答案: D 3 .下图为西班牙 《 阿贝塞报 》 刊发的新闻漫画 《 就欺负你! 》 。该漫画反映出 (    ) A .欧元居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 B .欧元与美元竞争激烈 C .欧洲统一的货币体系走向分裂 D .欧元推动欧洲一体化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美元和欧元的竞争,不能推出欧元居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故 A 项错误;通过漫画可以看出美元和欧元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故 B 项正确;通过漫画可知英镑原不是欧元区,无法推出欧洲统一的货币体系走向分裂,故 C 项错误;通过漫画内容不能推出是欧元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 “ 美国优先 ” 战略,与各国大打 “ 贸易战 ” ,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可是, 2018 年 11 月 26 日美国著名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仍宣布关闭五个本土的生产中心,将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中国等国家。这表明 (    ) A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B .美国霸权日益衰落 C .特朗普政府不得人心 D .中国是贸易战赢家 解析: “ 通用汽车公司将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中国等国家 ” 可见全球化不可阻挡,故选 A 项;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中国等国家与美国的霸权无关,排除 B 项; “ 美国著名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仍宣布关闭五个本土的生产中心 ” ,不能说明美国人普遍对此的反感,排除 C 项; “ 将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中国等国家 ” 不能说明中国成为赢家,排除 D 项。 答案: A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 年 12 月 3 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此前,联合国曾于 1958 年 2 - 4 月和 1960 年 3 - 4 月在日内瓦举行过两次海洋法会议,由于大国的控制,把领海规定为 12 海里,没有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愿望,所以,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举行本身,就是对海洋霸权主义者的重重的一击。与会的国家共有 167 个。美苏则对会议采取抵制态度。它们先以 “ 时机不成熟 ” 为借口进行阻挠,后又一反常态,提出海峡通行、捕鱼、科研等问题的 “ 一揽子解决方案 ” 。企图使会议达不成协议。 但是,经过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一致的努力,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历时 9 年、共举行了 11 期, 16 次会议,最后于 1982 年 12 月 10 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通过了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公约虽然继续规定领海为 12 海里,但沿海国家有权建立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对大陆架的所有权可延伸到 200 海里,在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 350 海里,同时规定国际公海海底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该公约基本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 —— 吴于廑、齐世荣 《 世界史 · 现代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中第三世界国家与美苏大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第三世界国家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他们要求维护海洋权益;而美苏等大国积极阻挠,维护既得利益,反对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召开。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 “ 历时 9 年 ”“ 与会的国家共有 167 个 ” 及最终取得的结果得出会议内容专一及目标明确;历时较长;参与国家较多,成果显著。第 (2) 问,从第三世界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及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角度分析。 答案: (1) 背 景:不结盟运动迅速发展;美苏对海洋的争夺较为激烈;民族独立运动及要求维护自身海洋权日益高涨。 特点:会议内容专一及目标明确;历时较长;参与国家较多;成果显著。 (2) 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胜利,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专题跟踪检测 ( 十 )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