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诗经.秦风》记载,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穆公以周天 子之命,出兵伐戎,开地千里,故曰同仇也。这反映出( ) A. 尊王攘夷观念的逐渐形成 B. 周天子政治权威逐渐削弱 C. 诸侯之间争霸战争的频繁 D. 传统的宗法关系难以维持 2. 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 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 理。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 ) A.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 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C.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3.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 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 A.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B.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4. 据《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郑国星占家裨社预言郑将发生大火,人们劝子产按 照裨社的话,用玉器禳祭,以避免火灾。子产回答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 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这突出反映了子产( ) A. 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 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 C. 发展了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D. 反对尊神敬天 5. 祝总斌指出:“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 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 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 ) A. 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 B. 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 C. 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D. 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 6. “春秋决狱”是西汉中期董种舒提出来的,主要是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 分析定罪。在当时的实践中,法无明文规定者,以礼为准绳;法与礼抵触者,依礼断 处。这表明( ) A. 西汉审案受到法家思想影响 B. 儒家思想直接构成汉律基础 C. 礼法并施成为汉儒治国方略 D. 儒家思想在西汉具法律效用 7. 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 觅官,凡二十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 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 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 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 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8. 包拯在《请复御史里行》中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 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表明包拯( ) A. 强调科举选才标准 B. 重视监察官员素质 C. 痛斥官员贪腐行为 D. 注重维护朝廷法纪 9. 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 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 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 ) A. “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 B. 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 C. 王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 D. 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 10. 宋代张孝作有诗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 此人法轮。救汝早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 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 ) A. 体现了农业的基本模式 B. 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C. 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D. 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11. 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 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城市规模的扩大 D. 雇佣关系的产生 12. 明初耕地面积为 8.5 亿亩,清高达 10 亿亩左右。明初人口数为 6600 余万,明末达 到近 2 亿,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增至 4.1 亿。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人地矛盾激化 B. 赋役减轻 C. 高产作物推广 D. 国力强盛 13.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负责中外交涉的官员常常以条约为难事。而到后来则出现“彼 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等言论。这变化反映了( ) A. 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 B. 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 C. 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 D. 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利权 14. 1844 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 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 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是为了( ) A. 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 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 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 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15.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 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 家体制”;而1840 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导致“国体”涵义转变的原 因是( ) A. 社会矛盾的变迁 B. 国家政权的更迭 C. 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近代外交观形成 16. “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 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对太平天国的这些举措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表达了农民阶级诉求 B. 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C. 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 D. 践行“师夷长技”主张 17. 1870 年到 1880 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 20000 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 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 2000 千关两增长到了近 5000 千关两。这 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C.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18. 据统计,1895—1913 年,新建的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全国有 549 家。 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5%。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 欧美列强资本输出减少 B. 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C. 官僚资本的形成 D.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19. 同治二、三年间,“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 烟。”李鸿章亦说:“查苏省民稠地密,大都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相望,鸡 犬相闻,今则一望平芜,荆榛塞路。”这可以佐证( ) A. 同治年间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社会生活 B. 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使经济遭到破坏 C.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民众遭受深重灾难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力 20. 1899,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在向英、德、俄、法、意、日等国发出的“门户开放”照 会中称,“中国现行条约税则适用于各国在华势力范围,中国政府得以征收关税”。 1900 年 7 月又宣称“包括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这是因为( ) A. 美国坚持公正的国际道义原则 B. 各国抵制威胁美国利益 C. 美国拉拢清政府保障在华利益 D.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21. 1894 年 7 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 日)、《袁 世凯归国)(21 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 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 (28 日)、《支那人归国》(29 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 日)。 这一系列报道( ) A. 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 B. 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 C. 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 D. 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 22. 19 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 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 报”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 A.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 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遭到否定 D.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23.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 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 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24. 20 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 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 命ˈ。……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 论意在( ) A. 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 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 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 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25. 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 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 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 ) A. 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 B.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26. 1933 年 4 月 1 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 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 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 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B. 工农革命根据地壮大 C. 国民经济建设深人开展 D. 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27. 据记载,从 1937 年 7 月到 1941 年 12 月,中国从西方国家获得的援助总额为 2.635 亿美元,从苏联获得的贷款总额为 2.5 亿美元。这表明( ) A. 西方国家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 B. 社会主义国家更具人道精神 C. 中国与苏联在抗战中利益攸关 D. 中国抗日战争严重依赖外援 28. 1927 年 3 月 7 日,蒋介石在公开演讲中说,“无论哪国以平等待我的时候,那末, 我们随便哪一国都可以联合的”。同时又说,“若苏俄一旦不以平等待我,一样压 迫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反对他们”。这表明蒋介石( ) A. 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 主张平等的对外政策 C. 明确反帝反封建目标 D. 意图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29. 国民党方面明确提出具体条件:“停战自属目前迫切之要求,最好陕北红军经宁夏 趋察绥外蒙之边境。……希望党的领袖来京共负政治上之责任,并促进联俄。”此 条件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 渡江战役前国共谈判 30. 1935 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 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 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 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 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A.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 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二、材料题(共 40 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宇,除了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 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 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 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 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 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疊土开拓广远, 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 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 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 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 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 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 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 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 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 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9 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分) 材料一: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 ,它在 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 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 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1927 年 11 月 9 日至 10 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 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 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 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 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 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 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 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 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 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6 分)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及意义。(7 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为了健全和维护户籍制度,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汉制,每县设户 曹,掌户口之政,于每年八月案比户口。“案比户口”,就是把户口按什、伍组织 编制起来,并审阅他们的面貌同所登记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一年一度的 案比户口,实为核查户口和防止奸非的强制性措施。案比户口之后,就实行造籍。 造籍时,必须选用字迹清楚的人进行抄写。每年将户籍层层上报,接受朝廷的检查, 谓之“上计”。户籍是上计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督促各郡国县道重视人口的 增减和检查户籍制度实行情况的一种手段。还利用“赐民爵”制度,引诱流民重新 占籍。从西汉惠帝时开始,已实行普遍给天下民户主赐爵的制度。到东汉时又给流 民欲占者赐爵,其目的在于以赐爵的荣宠去欺骗农民,使之地著,不随便脱籍流亡, 即使脱籍了也乐于再占名籍,借以维护和巩固户籍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6 分) 包头四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答案 二、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B C D A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A A C C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C A D B C D C C 二、材料题(共 40 分) 31.(15 分)(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 一家的民族认同。(6 分)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 建设现代民族国家。(6 分)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3 分) 32.(13 分)(1)分歧: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还是走城 市中心道路。(2 分) 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而八七会议没有指明革命的道路;缺乏革命理论 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照搬了苏联革命道路;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对国情缺乏 科学认识;共产国际错误的指示。 (4 分,任答两点) (2)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长征;党内“左”倾错误居统治地位。(4 分) 意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3 分) 33.(12 分)(1)设专门机构管理;每年定时核查;核查登记严格;中央加强对地方检查;引诱 流民入籍。 (6 分,任答三点) (2)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保障政府赋役征收;限制民众流动,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分,任答三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