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林市朝鲜族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19-2020 年上学期吉林市朝鲜族四校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注意事项: 一、本试卷答题时间为 80 分钟,满分 100 分。 二、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 第 I 卷(选择题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 1.“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 则天下治也。”上述主张出自春秋战国哪位思想家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可知为“兼爱”“非攻”思想,与墨 家思想相符,故答案为 C;老子是“无为而治”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孟 子主张“仁政”,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排除 D。 2.历史上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焚书的建议,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 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 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关于材料所涉及事件下列说法最准确的说法是 A. 所焚之书内容不可靠 B.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 C. 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 D. 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焚书的范围是列国的史记和儒家学说、诸子百家的学说,而秦 国的史书却不在此列,说明秦始皇通过焚书直接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 集权需要,答案为 B;材料证明所焚的书是各国史书,经典著作如《诗》《书》,内容都实用可 靠,A 错误;焚书是由于儒生的欺骗,而不是派系斗争、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喜好,CD 错误。 3.“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 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 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 肯定董仲舒 “独尊儒术”主张的 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 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中“最有影响”不等于都是肯定,因为从材料中提到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 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依据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判断《中华文 化史》的作者是否定董仲舒“三纲五常”学说的。而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独尊儒 术”、均与题干不合,AB 项不选;“大一统”与民族的劣根性无关,C 项不选,故选 D。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4.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的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末清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答案 为 B;李贽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A 错误;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思想,C 错误;王夫之提出“循天下之公”,D 错误。 5.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 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答案】D 【解析】 本题围绕同一历史时期东西方两位思想巨人思想的对比,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联系、比较和综 合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此题应首先需要全面、准确的再现两位思想巨人的思想主 张,进而归纳其共同点。孔子主张维护周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 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追求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他们都重视道德的意义、肯定人 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由此判断 A、B、C 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与题意不符。 6.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典型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这是因为 A. 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驰名于世 B. 他多才多艺,在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均有贡献 C. 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 D. 他奠定了近代绘画的基石 【答案】C 【解析】 达·芬奇的画体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C 正确;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 期的巨人主要是作品反映的精神,不是作品本身,A 错误;多才多艺不是材料体现出主旨,B 错误;D 属于绘画方面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7.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利 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主权说 C. 天赋人权说 D. 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A 【解析】 【分析】 “社会秩序乃”“建立在约定上”属于社会契约思想,故 A 正确;其他思想不符合材料中社 会契约思想主张,排除。 【详解】 8.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我国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巨大影 响。如今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再次有新的突破, 其中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其中的突出者。 下列具有与北斗定位系统功能相似的是 A. 指南针的应用 B. 造纸术的应用 C. 火药的应用 D. 印刷术的 应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具有定位和辨别方向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 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功能,答案为 A;BCD 不具有定位和辨别方向的作用,排除。 9.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 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 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 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 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 勤劳致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有一定难度。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 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意思是说:顺应天时,裁量地力,根据 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所以题中观点是不误农时,因地种植。故选 B 项。 10.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 的《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自由主义 D. 理想主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源头,故排除 BCD,选 A。 【详解】 11.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 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 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 王祯《农书》 D. 李贽《焚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的迁移能力。根据题干所说的是元代,故分析答案可知 A 是魏晋时期;B 是唐朝时期;C 是元代;D 是明清时期;故选择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朝的农书 12.2011 年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是使人类面临核威胁的根源 B. 原子弹是结束反法西斯战争的根本因素 C. 近代科技发展太快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D.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D 【解析】 【详解】日本福岛核电站给人类带来福利,但是会核泄漏也给世界带来灾难,说明科技是一 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人类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答案为 D;人类面临核威胁的根源是 使用和防护不当导致的,不能归咎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 错误;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法西斯的 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 错误;科技发展太快不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关键看人类是如何使用,C 错误。 13. 下列选项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进化论。 点评:历史选择题分析选项可注意以下几点:答案选项是否与题目有关(题案相关法)、答案 选项观点是否正确(判断正确法)、答案选项是否绝对极端(极端绝对法)、答案选项是否存 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包含法或被包含法)。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这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属于社会学范畴,不属于进化论本身研究领域;④不对, 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属于进化论的影响而非观点本身。故选 C 项。 14.在 1991 年 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美国通过摧毁伊拉 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海湾战争因此被称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有作用的战 争”。这说明了 A. 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B. 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 C. 现代技术应用改变了战争的局势 D. 网络信息技术在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美国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 溃。”可知网络信息技术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在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 D;现代战争人参与少于传统战争,但是不需要人参加,过于绝对化,A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网络技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并非世界的联系,排除 B;C 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一盎司硅片比 一吨铀还有作用的战争”使 C 没有 D 精确化,排除 C。 【点睛】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 15.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 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 党”的原因是 A. 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 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 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主张变法,即 主张在保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倡导“中体西用”,故 A 项正确;地方军阀 势力的形成,对国家“富强”不利,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故 B 项错误;C、D 两项均不符合史实, 的 排除。 16. 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 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 革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 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 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 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 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说法错误,是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 B.受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说法正确;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两者不具有因果关系;D.站在中 国共产党的立场,此时中共还没有成立,故此题应选 B 项。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点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背景: (1)国内: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②新文化运动造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④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17.“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孙中山这里所说 的“社会主义”主要是为了实现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 D. 民主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思想,将增加的地价 以社会再分配的方式造福人民,故 C 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旨在推翻满清统治, 与题干无关,排除 A 项;“创立民国”指民权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干无关, 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民主平等主张,排除 D 项。故选 C 18. 近代以来,有识之士不断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新文化运动为此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革命 ②借鉴西方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③抨击纲常名教,提倡自由平等 ④促进近代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详解】 试题分析:因为辛亥革命以后,“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民国初期的斗争主要是维护共和体 制,所以①不正确。 因为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革命是在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 的贡献,故排除含①的选项,②③④都符合新文化运动做出的贡献,故选 C。 1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二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 结合的产物,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 论成果中的第二个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故选 C 项。 20. 20 世纪 20 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 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 质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 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 意义是世界 性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新经济政策”“农村包围城市”、罗斯福“新政”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 的 经济都是在原有政策、制度不适应当前实际情况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些事例共同反映了只有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政策措施,改革制度,才能成功解决现实问题,实事求是是具有 普遍意义的处事智慧,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实事求是,而不是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两种制度的比较,故得不出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的结论,B 项错误。历史巨人之所以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是因为他们实 事求是地根据国情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故 C 项错误。 2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 科学发展观 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④⑤⑥符合题意;①②不 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故答案为 D;ABC 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 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 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22.借助科技领域的光学成就,渗透光和色的微妙变化符合此特点的美术流派是 A. 新古典主义美术 B. 印象画派 C. 现实主义美术 D. 现代主义 美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印象画派的特点就是借助当时光说领域的新成就,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 “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答案为 B;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A 错误;现 实主义美术用写实主义手法来表达一切,C 错误;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D 错误。 23. 1949 年,斯大林七十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画以表 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 A. 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B. 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C. 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D. 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答案】D 【解析】 据题干情境,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画派的代表,现代主义绘画不讲究规则,反传统,故 D 项符 合题意。A、B、C 三项分别是浪漫主义画派、印象画派、现实主义画派的特点。 24.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社会矛盾尖锐,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 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主流。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该类作品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 B. 《大卫·科波菲尔》 C. 《叶甫盖尼·奥涅金》 D. 《安娜·纳卡列尼娜 》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不属于现实主 义,A 符合题意,答案为 A;BCD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的文学主要成就中的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及 作品。解答时要熟记教材代表作。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综合题(52 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 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 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 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 政治抱负。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 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 分)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 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 分) (2)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2 分) 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2 分) (3)共同点:强调社会责任感。(2 分) 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 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 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可知,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两方面的品质:一是注重自我修养,二是具有经世 济民情怀。孔子生在春秋末期,一个政治动乱、礼乐破坏的时代,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改变 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根据材料二中“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 致用哉?”可知,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经世致用。顾炎武对理学的空 谈义理进行了批判,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可知,孔子和顾炎武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个人应该具有经世济民情怀和 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明强之际的儒学思 想·孔子的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26.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 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 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 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这是(图)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 残破雕塑……1535 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 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 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 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 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 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普罗泰格拉名言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3)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 什么显著的发展? 【答案】(1)这句名言肯定了人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它适应了古希腊民 主政治的需要,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2)文化现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原因: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一方面极度厌恶宗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 主张,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以取代教会文化。 (3)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近代自然科学的 兴起,知识的进步;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发展:抨击封建专制,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是考察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再多角度展开,从政治、经济、思想 的 文化等方面分析。 (2)本题实际是考察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 的思想解放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即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 们一方面极度厌恶宗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主张,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没有 成熟的文化以取代教会文化。 (3)本题实际是考察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把斗争的矛头不仅指向天主教会,抨击天主教会的 教权主义,而且全面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提出“天赋人权”的学说, 强调理性,原因:启蒙运动发生在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人们思想已经初步解放,资产阶 级反封建的斗争更加猛烈。结合所学可知其发展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抨击封建专制,主张构建 “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1)起源:前 5C 古希腊——人(萌发人文思想) 从研究“神”到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智者学派(普’):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柏、亚:研究人类社会(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2)复兴发展:14-16C——人性(发展了人文思想) 文艺复兴(意):人文主义——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德):——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3)成熟:17-18C——人权(完善了人文思想) 启蒙运动(法):理性——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建 立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详解】 27.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对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作出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宣言(《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后,孙中山对宣言的宗旨作 了说明。他指出:此次通过宣言,就是“从(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计划彻底的革命”。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中“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是指什么责任?“计划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 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 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在第一阶段探索出什么革命道路?结果如何?为实现第二阶段 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南巡讲 话产生什么作用? 【答案】(1)责任:反帝反封建。 革命:国民大革命。 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结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措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 作用:思想解放,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方向。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责任”,联系第一次共合作时国共两党进行国民革命的目的回答“责 任”。第二小问“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进行了国民大革命。第三小问“指导思想”,根据所学可知,国民革命的 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 (2)第一小问“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并分析材料可知,毛泽东所说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是指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探 索出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第二小问“结果”,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 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小问“措施”,紧扣“经济上”,回顾课本知识得出: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3)第一小问“根本问题”,根据材料“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 并结合所学得出: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谈话”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第二 小问“作用”,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 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中 国改革指明了方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