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优部)
蒙阴一中2016级学优部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人:刘淑香2017.11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60分). 1.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 墨家的“兼爱”思想 B.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两段评论中可知,该思想家主张无阶级差别的爱,是墨家思想,故本题选A。本题没有涉及人性问题,B错误。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是说指惩罚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与题目无关,C错误。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要回到奴隶社会的状态中,与题目无关,D错误。 2.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 “为政以德”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 “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A“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求统治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意思是说为官者讲究礼节百姓中就没有不敢不尊敬的,说明孔子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礼治 B. 无为而治 C. 仁政 D. 兼爱 【答案】C 【解析】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对孔子推崇备至,认为“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任,自以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从尧舜到商汤,从商汤到周文王,都是经过五百年,从周文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到他那时又有一百多年,因此“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他自居于从尧舜至孔子以来的“圣人”传统的。这就是儒家所谓“道统”的先声。孟子鼓吹效法先王和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就是要继承这个“圣人之世”的传统的。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孟子强调保护小农经济,以此来维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从而奠定政权稳定的基础。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4.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 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 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得士者存,失士者亡”说明“士”这一阶层对战国时代国家存亡具有重大影响,因为春秋战国时代争霸兼并战争频仍,各国均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进而能在战争和外交中取胜,这样各方面的人才便成为统治者关注的重要对象,C项正确,A B D三项含义材料文字不能直接体现。故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5.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 6.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黄老之学被推崇 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本题信息是“汉代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黄老之学被推崇”和士人政府无关,因此B项错误;D项出现于宋朝,故错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这为士人政府的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7.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本题的材料是在强调荀子的思想在强调礼的同时,也肯定了法的重要性, 荀子这样做其实就是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也就是说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8.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效仿形成风气)”。该材料主要表明 A.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B. 君主广泛吸纳人才 C.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民间儒学开始兴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孙弘竟以精通《春秋》步步高升,从一介平民荣居天子左右的三公尊位,封为平津侯。从此,天下学子莫不心驰神往,潜心钻研儒学了。看到“汉武帝”,会马上反映到时间信息,看到“《春秋》”自然也能联想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正统,地位空前提高。故从材料看,C项也是直接符合题意的。A项明显是西汉初年的现象,CD都不能从材料中得出。 点评:此题的测量目标是依据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汉代儒学兴起的表现 9.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ACD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10.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AC排除.D由材料看不出,排除;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11.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依据材料判断,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C. 科举制度的盛行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B 【解析】从“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可以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影响,A 是原因之一。工商皆本思想是由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的,与材料中的宋代时间不符,B不属于原因,故本题选B。从“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可知科举考试中举之人受到了社会的青睐,C是原因之一。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致使宋代婚聘观念发生变化,D是原因之一。 点睛: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学生一定要注意审题,不要误选答案。另外,学生要注意宋代政府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但在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12.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 秉承天意,代表上天掌权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答案】D 【解析】由“德治”、“仁政”、“正君心”可以看出材料的主旨是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特别是“郡守、县令,民之师”,更能表明这一点,因此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所以本题答案选D。材料中未体现对人性的遏制,排除A。虽然周公提到“敬天”,但不是材料的主旨,B错误。材料突出的是统治者和当权者的榜样作用,不是要统治者统一信仰,C错误。 13.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这表明太学的兴办 A. 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B. 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打破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 D. 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答案】C 14.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 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 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这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权的合法性辩护。结合所学,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是认为统治者的权威是来自上天,为统治者的权威披上神秘的外纱,故选B;A是突出被统治者地位的民本思想,排除;C是求理的思想;D强调懂得为善的方法就要努力去做,排除。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15.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B. 仍未超越儒家思想范畴 C. 已经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D. 思想引起社会巨大变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说明了李贽的思想仍未超越儒家思想范畴,没有像欧洲启蒙思想家一样提出新社会和新制度的蓝图,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李贽对待孔子是否是圣人的态度,排除A。虽然材料中“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这句话是为后面的“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做铺垫,并不是本题的主旨,排除C。李贽的思想并未引起社会的巨大变革,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主旨和重点。材料中出现了副词“但”,“但”这个连接词出现,重点在后面,属于本题主旨在后半部分。 1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黄宗羲认为学校“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可知他强调的是学校可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黄宗羲思想不具备近代民权意识,排除C项,D项中“实用人才”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17. 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孕育和推动了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 宋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 唐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A正确。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北宋时期,B错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错误。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D错误。 18.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A. 辉煌灿烂,领先世界 B. 受外来科技的支配 C. 独自发展,与世隔绝 D. 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可以得知,中国的文化具有明显的独创性,D正确。材料没有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A错误。B项“支配”,错误。C项中的“与世隔绝”错误。 19.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元曲兴盛的原因与政府政策改变有关 B.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元曲的地位 C. 元曲反映社会现实,赢得人民的喜爱 D. 科考功名的需要促使才子们的投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可得知元曲兴盛的原因与政府科举制中止有关,A正确。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元曲反映社会现实,C错误。材料反映科举中止,D错误。 20.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 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 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 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 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中可以看出,智者学派认为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故D项正确;A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此时基督教还没有产生,故C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1.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两则故事都 A. 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B. 提倡了男女平等思想 C. 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D. 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两则故事都反映了反对对人性的压制,主张追求现时的幸福,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C正确。当时的社会并未出现思想解放潮流,A错误。B项“男女平等”错误。D项“冲破了”错误。 22.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 否定教会地位 B. 宣扬《圣经》精神 C. 反对封建专制 D. 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D 【解析】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D正确。AB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人文主义主要强调自身的解放,排除。C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内容,排除。 23. 如图为李强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资料时看到的某书的部分目录。他认为该书的出版在当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三章生存斗争 第四章自然选择 …… A.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 标志着社会进化学说的创立 C. 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 已成为传播启蒙思想的力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可知这本书是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论思想的著作,其中的“人是由猿转变而来”的主张,沉重打击了封建神权的“上帝创世说”,C正确。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达尔文的进化论晚于经典力学,A错误。《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学说的创立,不是社会进化学说,B错误。启蒙思想宣扬理性主义、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生物进化论无关,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B项。学生需要能分辨出生物进化学说和社会进化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区别。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由达尔文的进化论演绎而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随着环境的变迁,有一个由低级生命形态向高级生命形态逐渐进化的必然趋势。而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作是以这样方式进化 的有机体。这一理论被人用于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数量是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二者是不同的。 24. 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 B. 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C. 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 D. 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说明牛顿并没有与宗教神学决裂,因此D表述不准确,符合题意。 考点:牛顿 点评:有的干扰项在试题中只起陪衬作用,一看便能作出判断;有的干扰项与正确选项十分近似,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易使让人误入圈套,掉进“陷阱”。迷惑性干扰项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正确选项近似,一般都只含有部分符合题意要求的合理因素。因此,排除迷惑性干扰项,首先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准确地排除迷惑性干扰项,需要一种很强的建立在阅读、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融概括、比较、分析和判断于一体的综合解题能力。 25.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技发明是 A.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 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C. 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 D. 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D正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科学发现,不是科技发明,A错误。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与电力无关,B错误。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是电力能源的利用,不符合题意,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技发明”和理解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的意义。 26.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奋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梁启超意识到唤起国民的重要 D. 戊戌变法注重依靠民众力量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奋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说明梁启超认识到了唤起国民的重要性,C正确。A项的“不能”过于绝对,错误。B项中“借鉴外国经验”,题目没有体现,错误。联系所学知识,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D项。学生需要分清梁启超说这段话的时间,材料中的这段话出自《戊戌政变记》,即在戊戌变法已经失败后,梁启超认识到民众觉醒的作用,不等于在戊戌变法时就已经依靠民众力量。材料是梁启超对变法失败的教训的总结,不意味着变法时期已经有了这种认识。 27.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 A. 提倡解放人性 B. 避免政治上的不平等 C. 注重社会民主 D. 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答案】A 【解析】新文化运动主张打破“三纲”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这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体现了解放人性的要求,A正确。文艺复兴不涉及对政治平等的追求,不涉及注重社会民生,家庭生活平等也不是二者的关注点,BC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只针对天主教会的黑暗和教士的腐败,不涉及政治、民生等其他方面。 2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③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①错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③正确。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④错误。故本题选C。 29. 1958年3月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这反映出 A. “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 “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 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答案】A 【解析】题干说“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是“毒草”,这是背离“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上是“左”倾的,故A正确,而C的说法错误;1958年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不该在强化阶级斗争,故排除BD。 30. 如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 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 “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说明“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招生,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故C项正确;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与高校招生和报考人数多少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以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为内容考查“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近十年未能参加高考的人踊跃报名,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出现巨大差距。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18分,共40分) 31. 法律是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法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董仲舒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主张‘德主而刑辅’。”董仲舒主张司法中以儒家经典为指导,经律相矛盾时不惜以经破律。“春秋决狱”的特点是“以经断狱”和“原心定罪”,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在董仲舒看来,社会上的君臣民等级制都是天意的体现。“三纲五常”是上天赋予人类必须服从的美德,否则就是犯罪,皇帝就可“代天刑罚”,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口含天宪”,言出即法。 ——摘编自李文兰《试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法治观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这一政治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答案】(1)董仲舒:德主刑辅,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法源于君(皇权至高无上);注重社会等级。 (2)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德主而刑辅’”、“主张司法中以儒家经典为指导”,可得出德主刑辅,以儒家经典为指导;从“皇帝就可“代天刑罚”,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口含天宪”,言出即法”,可得出法源于君;从“社会上的君臣民等级制都是天意的体现”,可得出注重社会等级。 (2)从材料二中的“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可得出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 32. 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建国纲领》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2)材料二中体现了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 【答案】(1)途径: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或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2)思想:“耕者有其田”思想.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的帮助和影响.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可得出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从“共谋农业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可得出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可得出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即“耕者有其田”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其背景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的帮助和影响。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材料三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1)材料一中康有为“三世说”受到西方哪一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阻力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 【答案】(1)理论:达尔文进化论.做法: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原因:《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阻力:封建守旧封势力强大. (3)表现:变革中国政治制度.层次:学习科学技术(器物);改造思想文化. (4)因素:民族危机、专制统治、阶级关系变化(任答一点即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文化传播. 【解析】试题分析: 33.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康有为但思想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三世说是强调社会的发展变化,由乱而治,这是在借鉴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做法结合所学,可以答为: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34.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可见孙家鼐不满《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这说明封建守旧势力强大。 35.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到学文化,学制度指变革中国政治制度。学器物侧重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学文化侧重于改造思想文化。 36. 本题主要考查向西方学习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所以归纳阻力要从国情出发,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作答。可以答为:政治上,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专制统治、阶级关系变化(任答一点即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上,西方文化传播。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维新变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