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世界史第四步启智慧—聚焦家国情怀、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功能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世界史第四步启智慧—聚焦家国情怀、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功能学案

一、“轴心时代”的辉煌——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之所以称之为“轴心时代”是因为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跨国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以阻挡的大背景下,探讨轴心时代,尤其是中西轴心时代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点及其对今天社会的影响,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中西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而直接影响到各自文化的发展趋势。‎ ‎1.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观念。‎ 幅员广袤与小国寡民是中西地理环境的最大不同点,由此形成了重农与重商,一统与多元的文化观念。‎ 就地理环境而论,中华民族繁衍、栖息于东亚大陆,是一个大河文明的国家。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西南是高耸入云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东南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内陆则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形成了与外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和半封闭的生存空间,极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形成。“农业是命脉”就成了中国历代人的共识,而“重农抑商”也就成了每一个朝代的基本国策,从传统的“士农工商”的排序中,就能反映出中国人的态度。此外,周围的封闭与内陆的广阔,也为中国大一统帝国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环境上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统一、专制、中央集权”会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特色的原因之一。‎ 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属于海洋文明的国家。地中海、爱琴海带来了航海的便利。而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把古希腊分割成一块块的小平原、小山丘,使之形成了天然的政治单位——‎ 小国寡民的城邦。平原少,土地贫瘠,只能种一些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只有通过海洋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发展。这就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而言,不是一个农业民族,而是一个工商、航海、贸易占据重要经济地位的商业民族。另外,古希腊境内为大山所分割,为河流所阻隔的小块平原的地理特点,与中国广袤相连的地理环境完全不同,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不适合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各城邦之内,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雅典的民主政体等。同时,航海的便利又使各城邦较早地接触到域外文化、异族文化,如,借着水路往东,他们到达小亚细亚、巴比伦;向南渡过地中海即到达埃及。这样,古希腊文化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易于接受域外文化的特质。‎ ‎2.不同的国家建制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 诸侯制与城邦制是中西文化的第二个不同特点,随之带来的就是在政治关系上的宗法制与民主制的差异。‎ 轴心时代的中国也是邦国林立,但与古希腊的城邦制不同,中国是在原始氏族制没有彻底解体,从而带着浓厚的血缘色彩进入奴隶社会的,这就是从禅让制到世袭制,在这种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就成为这种宗法文化的核心,“家国同构”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的就是“家”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的关系。‎ ‎3.不同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与契约制度是中西文化的第三个不同特点,由此带来了制度文化上的区别就是专制与法制。‎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契约精神的源头,契约精神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商品贸易的发达依托于自由平等的商业环境,而商品交换的公平原则,则直接催生了契约的产生。“经济上的分工与交换必然会促使人们对交换的外在形式——‘契约’有直观的认识与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可以说,商品的交换是契约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自由与契约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由是契约的目的,契约是自由的形式,自由平等是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所以,在一个需要相互协作的社会,将人与人能够平等的维系在一起的最好办法就是契约,而契约关系必然表现为法律关系。‎ 与古希腊的契约精神不同,中国的专制制度的特征是所有的权力和社会资源都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这个人的个人意志和偏好决定着全社会成员的命运。而且围绕着这个人或这个组织有一个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等级秩序。在皇帝独裁、君主专制的政治氛围下,所有臣民都被剥夺了自由,即使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毫无民主可言,皇帝的意志,上级的指示就是法律。‎ ‎4.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气质。‎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影响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内敛和开放则是东西方人性格和气质的最大区别。‎ 中华民族繁衍栖息的东亚大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而境内又地域辽阔,气候地理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稳定宁静的农耕生活。这种优越的内陆环境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自大、从容、保守、崇尚和谐等具有内敛特质的文化品位。产生于这种环境下的儒家伦理,提倡的是安贫乐道、修己正身、长幼尊卑、中正平和。道家思想更是中国本土的产物,提倡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争”一词就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东方人的精神状态。‎ ‎1.多元、融合是中西轴心时代文化的共同特点。‎ 尽管中西文化形成的环境背景不同,但中西轴心时代一个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众多的海岛,网状的水路交通,形成了希腊独特的文化特点。著名学者罗素曾经说过:希腊文化、基督教和工业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腊文化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他们在政治、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领域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 中国的轴心时代是出现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动荡和战乱给这一时期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开放、自由的空间,战争造成的人口迁徙与流动,也为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百家争鸣成了这一时期的标志。各派的思想家们奔走辩驳,收徒讲学,思想活跃。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形成了那一时期多元、辉煌的文化特点。而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思想几乎对中国后来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多元、融合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素曾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希腊,而文艺复兴式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帝国。分析中西轴心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走多元、融合的道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多元、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的制度经验。当然,强调多元、融合,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我们要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发扬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成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永不褪色。‎ ‎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解析:选C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与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相违背,故A 项错误;苏格拉底时代,希腊的奴隶主统治并未没落,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两人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孔子的思想是中国的本土思想,不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2.希腊半岛的地理特征对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山多、石多,土地贫瘠,巴尔干山脉更是阻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所以,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  )‎ A.农业生产       B.海外殖民 C.奴隶贸易 D.海外贸易 解析:选D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古希腊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业,故A项错误;当时生产力低下,不具备殖民条件,故B项错误;当时奴隶来源于战争掠夺,故C项错误;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商品经济是其主要形态,故D项正确。‎ ‎3.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邦与中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 A.为适应商业发展而兴起 B.实行了居民集体统治制度 C.都采用了直接民主制度 D.享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 解析:选D 中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发展的是农业,雅典城邦发展的是工商业,故A项错误;雅典城邦实行的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雅典城邦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度,而中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君主制,故C项错误;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邦与中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都享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故D项正确。‎ ‎4.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诸神在形象上“神兽合一”“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形象则是神人同形,有人类的七情六欲。这样的差异源于(  )‎ A.主流价值观念不同 B.经济发展模式差异 C.文化艺术传统不一 D.政治运作模式相悖 解析:选A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多神崇拜,神是凌驾于人之上的绝对权威,而古希腊的宗教则是人神“同形共性”,这是中西主流价值观念不同在宗教领域中的重要表现,故A项正确。‎ 二、“金融中心”的变迁——世界经济态势与中华民族复兴 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最后到世界金融中心呈现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等阶段。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变迁,彰显了世界大国的兴衰,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长河之下,更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14世纪中叶~17世纪中期)‎ ‎1.兴起的标志 ‎14世纪中叶,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意大利独立城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1338年佛罗伦萨有80家银行。‎ ‎2.兴起的原因 ‎(1)佛罗伦萨、威尼斯建立了独立国家城邦,为此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2)佛罗伦萨、威尼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 ‎3.衰落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到大西洋沿岸。‎ ‎(2)16世纪末尼德兰、英格兰等国家对地中海和东方贸易的渗透等。‎ ‎4.兴起的影响 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经济基础。‎ ‎5.当时的中国 ‎(1)随着农耕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同时,明朝推行“海禁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随后又有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明朝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也传到了中国,明代引进的这些农作物新品种,不断推广种植,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二、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 ‎(17世纪~18世纪后期)‎ ‎1.兴起的标志 在17世纪,阿姆斯特丹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业务而发行纸币的银行,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2.兴起的原因 ‎(1)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3)技术创新: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 ‎(4)抓住欧洲商业革命的机遇。‎ ‎(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6)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 ‎(7)金融制度创新: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发行股票等。‎ ‎3.衰落的原因 ‎(1)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3)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4)英国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其打败荷兰证明了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优势(根本原因)。‎ ‎4.兴起的影响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霸主,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5.当时的中国 ‎(1)清朝前期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已初露近代曙光,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传统文化承古萌新,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思想活跃。‎ ‎(2)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 ‎(18世纪后期~1944年)‎ ‎1.兴起的标志 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816年至1870年间形成。当时实行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机构的中心支点”,伦敦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兴起的原因 ‎(1)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 ‎(2)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3)英镑地位大为提高,与黄金一起成为国际货币,伦敦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和支付中心。‎ ‎3.衰落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一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超越英法。‎ ‎(3)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4.衰落的影响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 等的实施,美元取代了英镑,确定了其中心地位。从此,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欧洲向美洲转移,英国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 ‎5.当时的中国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四、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1944~1971年)‎ ‎1.兴起的标志 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兴起的原因 ‎(1)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2)美国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美国在二战中实力大增,在世界范围内,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美国取得了操纵国际金融的霸权地位。‎ ‎(6)“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和日本市场。而欧洲和日本在二战中遭受重创,经济普遍衰落,依赖于美国的援助和扶植。‎ ‎3.衰落的原因 ‎(1)1971年“经济危机”爆发。‎ ‎(2)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的经济实力。‎ ‎4.衰落的影响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但受到日、欧的挑战;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 ‎5.当时的中国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五、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日本经过2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二位,日本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意将东京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取代纽约的地位。‎ ‎(1)兴起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耗费了大量社会财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③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的经济实力。‎ ‎(2)衰落的原因:①由于日本经济政策定位的不恰当,导致了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投机之风盛行;②美国的打压。‎ ‎(3)兴起的影响: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建立组织,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方向发展。‎ ‎2.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WTO,中国和平崛起,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和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SDR篮子,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着向上海漂移的态势。‎ ‎(1)兴起的原因: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WTO,中国和平崛起。‎ ‎(2)兴起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出现了很多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的成立促进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美国则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些都表明了世界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发展。‎ ‎3.当今的中国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筹建亚投行,倡导“一带一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今世界金融形势变化莫测,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探讨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过程及兴衰的原因、历程和影响,从中获取相应的经验与启示,对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每一个阶段的金融中心都有一段璀璨的历史,它们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从古至今,金融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从威尼斯时代政府公债和金融市场雏形的出现,到阿姆斯特丹商品和股票交易所的成立,到现代各种股票、债券、混合证券、共同基金、工业康采恩以及众多的衍生产品,金融创新一直并仍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满足各个时期划时代的经济变革。‎ ‎3.导致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历程反映着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兴衰变迁,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 ‎4.历史证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对世界金融乃至经济、政治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 A.发端于新航路开辟 B.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 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 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 解析:选B 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是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的结果,反映了中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态势。‎ ‎2.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摄氏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 A.殖民扩张的野心    B.商业立国的理念 C.资本输出的要求 D.世界工厂的自信 解析:选B 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也就是他们商业立国的理念,故B项正确。‎ ‎3.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 时期 关系 ‎50~60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 解析:选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反映了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故C项正确。‎ ‎4.“两个挂钩一个固定”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有序。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各国货币储备也都选择美元。这势必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增多。这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的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此材料反映了(  )‎ A.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 C.通过“两个挂钩”体系世界经济得到了恢复 D.战后形成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 解析:选B 材料中“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实际上美国不可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说明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故B项正确。‎ 三、“国际风云”的洗礼——世界政治格局与新中国的外交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随着西欧、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一超多强”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曲折发展,国际格局的演变对新中国的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 阶段 世界格局 主要表现 认识 工业革命至二战期间 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不可逆转 ‎(4)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二、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项目 国际格局特征 中国国际地位 第一次变动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第二次变动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第三次变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三、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1.外交环境:中美关系的改善是20世纪70年代震惊世界的大事,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2.经济建设:中美关系改善后,中国开始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对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祖国统一:中美关系改善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外国势力从台湾的撤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四、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时期 国际形势 中国反应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 形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1956~‎ ‎1976年)‎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 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60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内政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五、针对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国际格局的演变及中国外交的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2)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日本、美国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 ‎(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 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2.国家性质与对外政策的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从本质上看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新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是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成为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这时国际上的形势是(  )‎ A.雅尔塔体系形成    B.美苏冷战 C.两大阵营的对峙 D.美苏争霸 解析:选A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46年6月,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的特点是以美、苏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热战,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反映了雅尔塔体系的这一特征,故A项正确;美苏冷战开始于1947年,两大阵营的对峙正式形成于1955年,从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故B、C、D三项错误。‎ ‎2.自1950年开始,美国先后在联邦德国、摩洛哥、希腊、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以及东地中海、北太平洋航行的船只上建立大功率的转播站(船),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广播。美国此举意在(  )‎ A.重塑国际形象 B.强化反共宣传 C.扩大海外市场 D.维护地区和平 解析:选B 1950年是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广播是为了进行舆论宣传,对抗共产主义,故B项正确。‎ ‎3.美国政治家乔治·凯南曾发表一段名言:“面对一个真正友好的日本和一个有名无实的敌对的中国,我们美国人会感到相当安全,但一个有名无实的友好的中国和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已为太平洋战争所证实;一个敌对的中国和一个敌对的日本更糟。”由此可见美国对远东政策(  )‎ A.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了纵容态度 B.导致中国陷入了被列强瓜分状态 C.有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 D.使远东地区成为美苏争霸的重点 解析:选C 根据“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已为太平洋战争所证实”可知此时二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二战后中国并未陷入被列强瓜分状态,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美国采取了扶植日本的政策,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故C项正确;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故D项错误。‎ ‎4.1964年与中国建交时,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这说明(  )‎ A.中国是实力超强的大国 B.中法两国开展务实外交 C.戴高乐向往中国文明 D.中法两国消除了分歧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法国和中国建交时戴高乐的话实际上是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需要中国对亚洲及世界事务进行一定的参与和解决,故B项正确。‎ ‎[素养提能满分练]    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古代中国“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这种状况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 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 B.抽签选举给予城邦公平正义风气 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时尚 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 解析:选B “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就是通过公平、公正的选举来任免执政者,使公民都有成为统治者的机会,而统治者若为政不善,被统治者就会将其罢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滥用公权和暴政的产生,故B项正确。‎ ‎2.(2017·安庆模拟)“雅典国家与法律是在氏族内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政治与法律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从而法律获得了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和效力。如果说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还不如说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  )‎ A.西方法律权威性的历史根源 B.雅典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典范 C.雅典通过法律来确立民主政治 D.雅典社会的法律等同于国家 解析:选C 材料不是在强调法律权威的根源,故A项错误;雅典是民主的典范,罗马法是法治的典范,故B项错误;雅典通过法律来确立民主政治,符合材料中“法律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故C项正确;雅典社会的法律不能等同于国家,仅是具有国家的概念和效力,故D项错误。‎ ‎3.《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 A.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B.是否正视纲常伦理 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是否重视法律的公平公正 解析:选D 《十二铜表法》规定不为任何人制定特别的法律,这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唐律疏议》中对社会特殊人群“诸八议者”有明显的区别对待,说明中国古代的法律不重视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 ‎4.(2017·大连测试)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已发展到万民法阶段,而同时期的汉代法律“夷三族是最高刑罚,晁错、李陵被诛之时,其父母妻儿同时被杀”。这种做法违背了罗马法的(  )‎ A.自然法中公正合理原则 B.万民法中人人平等原则 C.法律至上不告不理原则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解析:选A 中国古代法律一人犯罪罪及无辜家人,不够公正合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夷三族刑罚是针对罪大恶极的犯罪之人,不违背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不告不理是指对未经起诉的事情不予受理的原则,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私有财产的问题,故D项错误。‎ ‎5.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联系。半个世纪后,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1522年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  )‎ A.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 B.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方交往 C.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 D.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 解析:选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远航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故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并不是为了了解世界,而西方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找到新的通商之路,故B、D两项错误;明朝并未突破传统思想,故C项错误。‎ ‎6.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写下了如此答卷:“迨一千八百零九年,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此可谓千秋崛起之人也。” 答卷内容表明(  )‎ A.1889年后中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西方各国普遍接受了进化论 C.进化论冲击了西方的基督教信仰 D.进化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解析:选C 1889年的考试卷中出现了进化论的相关内容,说明在1889年之前进化论已经为部分中国人所接受了,故A项错误;“各国儒士……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可以看到并不是普遍接受进化论,故B项错误;“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说明进化论对基督教产生了冲击,故C项正确;进化论并未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 ‎7.英国于2016年6月23日就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计票结果显示“脱欧”一方支持率为51.9%,英国最终决定退出欧盟。“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经济一体化过程中(  )‎ A.国际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 B.国家利益与主权让渡的冲突 C.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 D.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选B 欧盟具有成员国主权让渡的机构,欧盟理事会、欧盟议会维护欧盟利益,而英国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在欧盟内英国的国家利益与整个欧盟的利益会出现冲突,故是英国脱欧的原因,故B项正确。‎ ‎8.(2017·抚顺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的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单位:10亿美元)。据此可知(  )‎ 年份 世界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外国银行持有的未偿付 的对美国的美元债权 ‎1951‎ ‎33.5‎ ‎22.9‎ ‎8.9‎ ‎1968‎ ‎38.7‎ ‎10.9‎ ‎38.5‎ A.美国金融霸主地位发生根本动摇 B.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 C.世界对美元信心有所下降 D.美元失去在国际货币中的中心地位 解析:选C 1951~1968年美国黄金持有量虽有下降,但仍占有较大比重,故美国金融霸主地位没有发生根本动摇,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外国银行持有的未偿付的对美国的美元债权增多,可知美国外债增多,会影响各国对美元的信心,故C项正确;从材料时间和图表可知当时美元仍是世界最主要货币,故D项错误。‎ ‎9.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建立从日本经欧洲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说明(  )‎ A.中美关系出现正常化的趋向 B.中国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外交领域联合反霸思想形成 D.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6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以对付苏联的霸权政策,说明中国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 ‎10.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反映出(  )‎ A.“一边倒”战略保障了中国安全 B.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 C.美苏冷战中同时伴有“热战”‎ D.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解析:选D “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说明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故D项正确。‎ ‎11.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产品价格曾经暴跌,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村,无人愿意种地,也无人愿意买地做地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蓬勃发展  B.土地改革取得卓越成效 C.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解析:选C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没有发生土地改革,且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应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与题意不符,故A、B两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经济危机限制进口,因而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导致价格暴跌,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加大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因而不会出现题干中农产品价格暴跌的情况,故D项错误。‎ ‎12.(2017·安阳模拟)到目前为止,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都认为“9·11”事件确实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学者们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大国丧失主宰世界的绝对能力 B.反恐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主题 C.挑战霸权主义的政治势力骤增 D.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下降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11”事件使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彻底解决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福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农村制造业最先出现于英国并在那里发展得最成功,尤其在毛织品的纺织和编织方面。到了1700年,英国产业开始普遍倾向乡村化而不是城市化,并严重依赖于发放(包买商)制度。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土地制度,一端是一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在18世纪持续减少。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普遍采用轮耕法种植,传统农具得到改进,从而实现了一场令人欣喜的技术变革,为英格兰正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村发生的相似变化。(8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分析其原因。(1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中的内容等信息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可知,17、18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仍为传统农耕经济,结合17、18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状况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果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二小问,结合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作答即可。‎ 答案:(1)相似变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增长;商品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展迅速;雇佣关系发展;社会分化明显。(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结果:明清时期仍为传统的农耕经济,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英国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迅速,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准备了条件。(3分)‎ 原因:中国: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为主;农业技术并未出现突破性变革;封建性质的租佃关系大量存在;国内外市场的制约;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抑制。(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英国:圈地运动的推动;农业技术的变革;农业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的发展;城市发展和海外市场的拓展;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时,采用了层次论和流动论这两种理论。层次论把人类社会存在按地位或职业分成不同的层次,并考察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从而分析人类的结构状态。流动论是分析人群在不同层次之间的易位过程及其原因和影响。‎ ‎——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运用中外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例证该史学研究成果。(要求:可以就其中一种理论成果进行例证分析,也可以同时例证材料中的两种史学理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总结材料观点,可知存在“层次论”和“流动论”两种理论,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理论进行解读,运用中外古代史社会阶层变革的事件,进行阐释,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选择流动论。(2分)‎ 例证:科举制是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其重视考生的学识和才干,允许平民子弟参加。通过科举考试,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社会阶层间人员的流动,也扩大了统治基础。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科举考试中成功中举,他就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出身),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阶层。(10分)‎ 示例二:选择层次论和流动论。(2分)‎ 例证: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内部按地位可分为贵族和平民阶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层次中分化出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迫切希望争取参政权,他们联合下层平民同贵族进行斗争,由此促使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力越大,相比贵族血缘世袭来说,在财产等级制下,社会各阶层是可以流动的,阶层易位依据财富多寡而实现,因此动摇了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10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