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衡阳市欧阳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层次一: 1.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殷商后代微子于宋。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2.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皇帝制度首创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3.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 ) A.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并最终得以实现 C.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D.表达了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 5.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召开 B.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C.北伐战争开始 D.武汉国民政府成立 6.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长征胜利)结束于( ) A.1934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6年 7.2017年年1月,教育部对教材修改明确规定,将中国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下列关于中国14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展开抗日武装斗争 B.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 C.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D.抗战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8.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全国性反攻。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 C.东北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展开渡江战役 9.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 1955年万隆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0.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1.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这次改革( ) 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B.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C.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导致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 12. 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 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13. 小丽同学通过学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整理出如下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14.“冷战”时期,针对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的对抗举措是( ) A.参与马歇尔计划 B.发动越南战争 C.组成华沙条约组织 D.提出“杜鲁门主义” 15.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 ) 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 D.日本、西欧的崛起 层次二: 16.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7.右下面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 A. 秦朝 B.西汉 C.宋朝 D.唐朝 18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 A.察举制 B.恩荫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9 . 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C.罗马法追求完美境界 D.罗马法主张消除压迫,使社会公平 21.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 A.“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22. 《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 这反映清政府( ) A.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23.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设立“制钱局”,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发行了大量的不同规格的货币。在发行的货币中(如下图),所用文字涉及到“國”字的,均以“囯”代替(以“王”取代“或”)。对于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定都之初,洪秀全十分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刻 C.掌握金融权有利于巩固新生的农民政权 D.利用发行天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沉重打击清政府 24.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 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 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 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 A.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26.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B.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发展生产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D.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27.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该会议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28.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 材料 结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D 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A. A B.B C.C D.D 29. 请问漫画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罗斯福新政 B.雅尔塔会议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 30.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D.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出现 二.非选择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计40分) 31.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职能。(4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流程。(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废除后明朝设置了什么部门,这一部门与宰相有何区别?(6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趋势。(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封面 材料二 日本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 材料三:送别田中时,周恩来总理这样说:“我们和日本的交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半个世纪的对立,二十多年的工作。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时代螺旋式地前进了。” ——邓在军《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导致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其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4分) (4)与材料三这段话相匹配的背景是什么?中日关系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A A B D D B B D B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C C A C D D B A B B A C C 27 28 29 30 D C C C 二、材料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计40分 31题 (1)秦朝。(2分) 职能:帮助皇帝处理政务。(2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流程:中书省拟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6分) (3)新部门:内阁(2分);区别:内阁是非法定的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4分) (4)趋势: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2分) 32题(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4分) 根本原因:失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胜利:中华民族团结抗战。(4分) (2)危害:从政治角度作答,如破坏中国主权、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等。(2分);从经济方面作答,如加重了人民负担、加深了清政府财政危机、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等。(2分)。 (3)意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分) (4)背景:1972年中日建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