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20 届高三5 月模拟 文科综合试题卷 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美国学者弗兰克综合众多英、美、日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测算出从 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凭借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 7000 吨﹣10000 吨,“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这一研究成果( ) A.与教材叙述海禁政策的史实相冲突,难以置信 B.虽有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支撑,仍是一家之言 C.依据的均是二手资料,还需考古成果的补充和确认 D.从外国的视角研究中国,能驱散包裹中国的保守迷雾 25.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6.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削弱地方整体实力 B.整顿全国军队编制 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D.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7.清初洪昇的《长生殿》,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婚姻纠葛。但它不同于一般人视杨贵妃为“祸水”,也不局限于表达改朝换代的“黍离之悲”,而是在揭示杨、李“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同时,对杨玉环追求爱情的专一给予深切同情。这说明( ) A.追求婚姻自由成为民众共识 B.文学写作创新意识有所增强 C.批判封建礼教成为大势所趋 D.教化百姓是戏曲的主要功能 28.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 恩格斯认为( ) A.鸦片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鸦片战争失利 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并扩大开放 29.1938 年至 1945 年,国民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从营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调查统计的国家忠烈祭祀制度。普设“忠烈祠”涵盖了国民政府所认可的辛亥以来所有烈士但以抗日烈士为主。这一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B.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 C.促进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D.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 30.1952 年和 1949 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145.1%, 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53.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 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26.4%上升到 35.5%.这些成就的取得( ) 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31.在古代雅典,观看戏剧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活动。察集于同一剧场的公民观看同样的表演, 经历同样的感受,这样相同的经历使他们意识到他们之间滋生了一种共同的情感。这说明古代雅典戏剧( ) A.消弭了公民间的差别 B.践行了直接民主的原则 C.增强了城邦的凝聚力 D.培养了公民的责任意识 32.《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 70 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 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响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利益 D.权力机制的不断调整 33.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都是寻常之事。19 世纪 30 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这一变化说明( ) A.群众对政府政策的广泛认同 B.立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 C.国家干预经济推动社会转型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4.如表反映了以棉纺织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各主要国家的棉纺绽总量(单位:千枚) 表中现象表明( ) A.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英国棉纺工业呈持续发展状态 C.各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 D.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 35.法国立体画派大师乔治・布拉克(1882﹣1963),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 1908 年布拉克开始通过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其《埃斯塔克的房子》(如图所示)便是当时的一件典型作品。在这幅画中,房子和树木皆被简化为几何形状;景物在画中的排列并非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这样使一些物象一直达到画面的顶端。画中的所有景物,无论是最深远的还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于画面;以此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现实主义画派开始发展盛行 D.立体画派追求构图宽广无边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满清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丁额无定,丁银难收”造成钱粮亏空。1701 年,宁波府“黯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为缓和矛盾,康熙年间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723 年,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土地田赋中征收。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 但由于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形负担加重。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应力,忙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 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 材料二 1853 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半年中厘金一项收款达 2 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862 年演变成全国性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同时,地方各自为政, 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 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与“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关于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1)创新说。熊彼特在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2)钻石体系说。皮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因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3)制度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强调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竟争力的重要性。 ﹣﹣摘编自周子学《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对上述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因素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某一因素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小史实准确。)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明初的监察制度效仿元制设御史台、掌监察,下设殿中司和察院,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使台,正式创设督察院,完成了台、察合的制度创新,“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 。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 13 道监察御史,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战时,御史监军,随同出征。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凡六部的上奏均须交给事中审查,若有不妥,即行驳回;皇帝交给六部的任务也由给事中监督按期完成。六科给事中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科道官虽然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因此,对科道官的选用十分严格,同时还规定,对监官犯罪的处分比一般官吏要重。明朝历代统治者制定并完善了监察法规,先后颁布了《宪纲条例》、《大明会典》等。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的监察制度改革。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73 年 7 月,46 个非洲和太平洋国家提出集团对集团的谈判原则,派出统一代表与欧洲共同体进行谈判,经过 18 个月的谈判,欧洲共同体被迫不断作出让步。1975 年 2 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贸易与经济协定。主要内容为:非、加、太 46 个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向 46 国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制订“稳定出口收入制度”,当 46 国 34 种初级产品因出口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时,由欧洲共同体给予补偿。欧洲共同体 5 年内向 46 国提供 35 亿欧洲计算单位(合 46.5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多哥总统称,协定的签字是“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史上空前的事件”,欧洲共同体执委会主席认为该协定是“20 世纪下半叶国际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强调欧洲共同体愿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以经济相互依存为基础的长期关系。 ﹣﹣摘编自李植栴、高明振《当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美协定签订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洛美协定的历史影响。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陈宏谋作为雍正、乾隆时期的理学名臣,也是一名积极倡导“理学以经世”的经世学者。陈宏谋所谓的经世是着眼于当下的,而非为后世立法,这从他多次强调士人要关,心“时事”, 学者要“援古证夸”“酌古宜今”的言论中即可看出。1745 年,陈宏谋在陕西发布了著名的《申饬官箴八则檄》,针对当时官场的一些陋习进行了箴规,其后还陆续发布了一些整顿官场陋规的檄文。除了注重对官场陋习、士风的批评与治理外,重视社会教育和书籍的传播亦是其经世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所谓社会教育,并非一确切概念,或用陈宏谋自己的话说即“宣谕教化”。其教育的对象广泛,从童蒙到仕子,对平时人们所忽视女童、地位低下的胥吏,陈宏谋认为都是可以通过读书教育而改善的。 ﹣﹣摘编自由长海《理学与救世﹣﹣陈宏谋经世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宏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宏谋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 24.B【解答】依据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弗兰克综合众多英、美、日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测算出从 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较高,而且得出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和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体现了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但是仍然只是美国学者弗兰克一人的结论,故 B 项正确。明清时期虽然实行海禁政策,但是仍然与外国有贸易, 而且这一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故 A 项错误。二手资料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绝对化,排除。 25.D 材料中的防线的防护范围有限,无法巩固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秩序,A 排除;从该防线的位置来看, 该环形防线位于中原地区,无法阻止少数民族入侵,B 排除;宋国是殷商贵族微子启的后代,且位于该防线内,因此防止叛乱并非是主要目的,C 排除;故选:D。 26.C【解答】材料体现的是北宋“强干弱枝”的军事策略,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 正确;削弱军事实力仅是削弱地方整体实力的一部分,A 排除;B 属于措施,不属于目的,B 排除;宋朝的这一措施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D 排除。故选:C。 27.B【解答】从材料中的“不同于一般人视杨贵妃为‘祸水’,也不局限于表达改朝换代的‘黍离之悲’”“对杨玉环追求爱情的专一给予深切同情”可以看出,《长生殿》的作者洪昇没有完全从传统道德上来批 判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婚姻,而是站在人性的立场上给予了同情,这表明他的文学写作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故 B 正确。A、C 两项说法既不符合材料信息,与不符合清初史实,故排除。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说法过于夸张,故排除。 28.D【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在陆地和海洋均战败,战后签定的《马关条约》将商埠开放到内地,清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些正是材料中所说的“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故 D 正确。A 错在“唯一”,B 错在“全方位”,C 所说的情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29.B【解答】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普设忠烈祠,并非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排除;B.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普设忠烈祠,表彰抗日烈士是为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正确;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普设忠烈祠并非促进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排除;D.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普设忠烈祠并非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排除。 30.D【解答】A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一五计划的完成,排除 B。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排除 C。依据材料“1952 年和 1949 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77.5%”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故 D 正确。故选:D。 31.C【解答】“于同一剧场的公民观看同样的表演,经历同样的感受,这样相同的经历使他们意识到他们 之间滋生了一种共同的情感”表明古代雅典戏剧增强了城邦的凝聚力,故 C 正确;A 太过绝对,排除;BD 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32.C【解答】材料说明了美国的权力部门在国家面临巨大危机和维护整个国家利益之时会展开通力合作而非相互掣肘,故 C 正确;ABD 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33.D【解答】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颁布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没有涉及群众是否认可,故 A 错误;B 太过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转型,故 C 错误;根据材料“19 世纪 30 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城市警察法》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刚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文明建设,故 D 正确。故选:D。 34.B【解答】根据材料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英国的棉纺锭总量从 1834 年到 1867 年曾持续增长态势,远远超过其它国家,说明英国棉纺工业呈持续发展状态,故 B 项正确。表格信息只是体现了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其他经济发展状况,因此不能说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优势,故 A 项错误。德国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并非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的结论, 故 D 项错误。故选:B。 35.A【解答】根据材料中的“1908 年”“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体画派的创作手法脱胎于后期印象画派,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现代科技的进步,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现实主义是在工业革命后兴起,故 C 项排除。D 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故选:A。 41、(1)背景:清初沿用“一条鞭法”造成土地兼并加剧;流民间题严重;赋役征收影响政府收入;农民 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化;连锁反应危及清政府的统治;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征银);雍正之前皇帝的探索经验。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清朝财政状况恶化。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军起 义的需要。 相同之处: 背景:都立足于工商业的发展。 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制定。 特征:制度本身存在不能治愈的弊病;制度实施之初曾发挥一定作用,后期问题日益暴露。 结果:后期都因发展与时代要求不符,赋役沉重,终被淘汰;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2、参考示例一:论题: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出现了以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蒸汽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建立起机器大工业;建立起与机器大工业相适应的工厂制度,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为适应英国获取广阔海外市场的需要,英国提出并推行自由主义,开展自由贸易,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通过技术、制度、思想等领域创新,英国完成工业化,成为“日不落”帝国。 参考示例二:论题:制度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成为工业强国的前提条件。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适应了苏联当时生产力状况,使苏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美国经历大危机之后,罗斯福通过“新政”,进行制度革新,确立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制度体系,推动美国走出危机影响,保持、扩大了美国国家竞争力。由此可见,制度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参考示例三:论题:生产因素作用的发挥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多个方面。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扩张,获取并积累起大量的资本;瓦特、阿克菜特等企业主,积累生产经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工业发展。英国作为岛国,土地要素相对不足,但其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建立起巨大的海外市场,弥补了国土不足的缺陷。综上所述,生产因素作用的发挥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45、(1)特点:注意监察制度的创新;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监察机构兼有司法权;战 时兼有军事监督、监察职能;监察官直接对皇帝负责;重视对监察官员的选拨和管理;注意监察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形成相对严密的体系。 (2)评价: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对后世的监察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但 是明朝的监察制度依附于皇帝专权,因此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 46、(1)第三世界的崛起;欧洲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苏美对亚、非、拉美地区的扩张和对欧洲霸 权的争夺日益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答出三点即可) (2)单方面的贸易优惠,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稳定出口收入的补贴措施和经济援助,有利 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单一结构;是两欧国家顺应国际政治经济变化,逐步向第三世界靠拢,加强彼此关系的举措,有利于提高其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但洛美协定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欧洲经济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等关系。 47、(1)特点: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官场陋习;重视社会教育;重视女子的教育。 (2)影响:传播了经世致用思想;有利于整顿官场的不良习气;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