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20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第20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答案】A ‎2.毛泽东在上海的一次讲话中说:“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现在的方针”指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两弹一星”‎ C.“教育大革命”‎ D.“科教兴国”‎ ‎【答案】A ‎【解析】从“采取现在的方针……会 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可知是“双百”方针影响的两个方面,故选A;B属于国防科技,排除;C是我国文化教育的劫难,排除;“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D。‎ ‎3.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 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见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的言论 A.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 D.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56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双百”方针的特点,“双百”方针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在文革结束后,故B选项错误;“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说法过于片面,没有涉及艺术问题、技术问题,故C选项错误;“双百”方针也不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故D选项错误。故选A。‎ ‎4.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毛泽东提出的 ‎②是关于生产问题的 ‎③是关于艺术问题的 ‎④是关于学术问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5.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 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 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项正确。C选项错误,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B选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技巧点拨】回答本题要搞清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真正内涵。“百花齐放”是对艺术而言的;“百家争鸣”是对学术而言的,这样就容易排除C项。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来回答,不要想当然的去判断,做到答案从题中来。‎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6年,为调动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前者主要侧重于文学艺术创作,后者侧重于学术研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则侧重于对社会大动荡的看法,故排除A、B、C,选D。‎ ‎【名师点睛】注意“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实质是不相同的。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二者实质不同。‎ ‎7.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答案】C ‎8.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说明“双百”方针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故C项正确;A、B两项题干没有体现,应排除;“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宗旨不符合史实,排除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识记“双百”方针的宗旨、意义。‎ ‎9.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A.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 B.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C.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D.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中共中央对《我的丈夫》的态度,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对文艺创作主张存在多元化,因此本题选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是文艺创作问题,不是政治问题;C选项不是材料所要传达的关键问题;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10.“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答案】C ‎1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 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 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12.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样版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C.样板戏打上了“文革”阶级斗争的烙印 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答案】C ‎13.“从1977年开始,台湾歌星邓丽君的磁带通过走私进入大陆,经过转录,在民间广泛流行。1980年中国音协召开西山会议,焦点是‘邓丽君歌曲是靡靡之音、黄色音乐’的讨论与批判。这时的舆论,尤其是老音乐家们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这反映了 A.“双百”方针在恢复过程中受到“左”的思想干扰 B.“一国两制”写入宪法后两岸关系依然紧张 C.邓丽君的歌曲格调不高,不符合“双百”方针精神 D.邓丽君作为台独势力的代表遭到人们的抵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1977年开始”“1980年”、“老音乐家们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不符和史实,此时期“一国两制”尚未提出,更谈不上写入宪法;C项表述错误,是对邓丽君歌曲不受欢迎的片面理解;D项错误,题干材料无从体现“邓丽君是台独势力的代表”。进一步分析,可知,A项表述符合史实,表述客观,正确。故本题选A项。‎ ‎14.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A.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 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 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 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 ‎【答案】A ‎15‎ ‎.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时代英雄“杨子荣”的英武雄壮、浓眉腮帮、一脸正气的相貌特征成为当时全国的审美样本;而2014年徐克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则亦正亦“邪”,“匪”气十足。杨子荣“英雄”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对外开放的实施 C.现代主义的流行 D.“左”倾错误的纠正 ‎【答案】A ‎【解析】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后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因此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都有所了解。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英雄形象受到文革“左”倾思想的影响,电影也以样板戏拍摄成的戏曲艺术片为内容。2014年徐兜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形象的改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电影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情景。因此选择A。B、C与题意无关,D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2题,30分)‎ ‎1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毛泽东1957年上海讲话 材料二 在贯彻“双百”方针时,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在学术批评和讨论中,任何人都不能有什么特权;以“权威”自居,压制批评,或者对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熟视无睹,采取自由主义甚至投降主义的态度都是不对的。学术批评和讨论,应当是说理的,实事求是的,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讲话 材料三 ‎ ‎ 随着反右派运动(1957年)的开展,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将“右派言论”的出笼与“百家争鸣”联系起来,认为都是“百家争鸣”闯的祸。所以反右派运动后,“双百”方针作为一句口号还在使用。但实际上已不可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1957年,“双百”方针为何中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1956年采取“双百”方针的目的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在贯彻“双百”方针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6分)‎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6分)‎ ‎【答案】(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繁荣发展。(6分)‎ ‎(2)在学术批评和讨论中,必须坚持平等原则;学术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学术批评和讨论,应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论争。(6分)‎ ‎(3)现象:“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仅作为一句口号在使用。(4分)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遭遇挫折。(2分)‎ 第二小问,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9月13日至20日,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搞“大跃进”的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文艺创作座谈会,提出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印刷、美术、理论研究等方面放“卫星”,文艺要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共产主义萌芽,创作和批评要靠群众,都要搞群众运动,掀起了“文艺大跃进”。‎ 材料二 1965年11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批判运动,并迅速发展到史学界、哲学界、经济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许多书刊被批评、收缴、查禁。全国图书、杂志、报纸的出版种类急剧下降。1965年全国图书出版共20143种,杂志790种,报纸343种,到1968年,图书下降到3694种,杂志降到22种,报纸降到42种。‎ ‎——以上材料摘自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在文化艺术领域,由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方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在十年改革中,反映我国城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摘自尹凤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2分)‎ ‎【答案】材料一反映的文艺现象是无视文艺发展规律,掀起“文艺大跃进”。这一现象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运动有关,文艺作品和学术观点遭到政治批判,文艺界刮起“浮夸风”,使“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破坏。(4分)‎ 材料二反映了“文革”对文艺的极度摧残。“文革”对文化事业的破坏,使文艺界遭到批判,文艺队伍被全盘否定,大量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的标签。(4分)‎ 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事业春回大地。在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新时期的文化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同步,呈现出繁荣的景象。(4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