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统测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A. 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 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 C. 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 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由“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分析可知,周朝的制度主要满足了强化王权的需要,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贵族等级特权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同姓诸侯的信息,排除B;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2. 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 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 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 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 D. 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关键信息是战国时期,出现了“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的现象,表明不一定是贵族出身的人才可以受爵,普通人也可以拥有爵禄,说明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发展,A不正确;材料所述为平民可以因军功授爵,并不是说其能转化为世袭的贵族,B 不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考查学生有效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国时期,出现了“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的现象。 3. 春秋战国时期,为巩固边陲,设立带有军事功能的郡县。秦统一后,为强化对六国故地和边远地区的直接控制,置郡三十六,县八九百,郡县制正式确立。这一变化有利于 A. 瓦解血缘宗法制度 B.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与血缘宗法制度无关,A错误;郡县制弱化了地方势力,将权力收归中央,B错误;郡县制的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行政效率是否提高,故D错误。 4.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 5. 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眷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級。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 宋代糊名和眷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唐代的科举制有 ‘投牒自举’ 一项”,可知“投牒自举”是唐代参加科考的方式之一,而非唯一方式,故A项错误。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舞弊现象,但不能杜绝,故B项错误。由唐代到宋代的发展,表明人才选拔机制得到发展;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僵化是明代八股取士之后,故C项错误。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官吏的选拔,有利于选拔结果的更加公正,故D项正确。 点睛:处理选择题项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绝对化”“片面化”的词语,进行有效排除。如该题的“只能”“根本”,带有强烈的“绝对化”的色彩。 6.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知言谏制度渐趋于消亡,主要是因为专制制度不断加强,言谏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与强化轨迹相反,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言谏制度消亡的史实,故错误。言谏制度随着皇权加强,而渐趋于消亡,不是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故C项错误。言谏属于谏议制度,与监察制度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言谏制度为切入点,主要理解材料信息“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结合言谏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7.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大环境下,也曾出现过‘民主’的因子。”下列最能体现“民主因子”的是 A. 明太祖废除丞相 B. 唐代政事堂中“群相议政” C. 元朝设“流动的中书省” D. 清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民主因子”。唐代政事堂中“群相议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协商”,故答案为B。元代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都不能体现“民主”,排除A、C、D。 8. 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 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 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 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答案】A 【解析】根据“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A正确;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不是正规的中央机构,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结合所学明朝设立内阁的知识分析解答。 9.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 极权统治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这一信息可知,丞相被废除了,而不是“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故可排除A;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央官制的变化,没有涉及“政令畅通得到保证”的问题,故可排除B;依据“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可知,六部地位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故可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了明初废除丞相等中央官制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D。 10.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军机处职能,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军机处并不是在六部之上,A错误;军机处是皇权加强表现,B错误;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 点睛:一个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体现在决策方式上,中央集权体现在管理方式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三大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 力不断削弱;选官趋势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11. 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 12. 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 A. 利于制约总统专权 B. 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C. 有助于袁世凯称帝 D. 使宪法背离了分权原则 【答案】A 【解析】根据“《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并结合可知,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成为临时大总统,A正确;实行责任内阁制并非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原因,排除B;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C错误;实行责任内阁制没有背离宪法的分权原则,排除D。 13. 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 A. 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 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 C. 宣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 D. 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答案】B 【解析】材料“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即东北地区纳入国民党版图,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符合题意;国民政府统治下,新军阀割据依然存在,A不正确;C说法本身不正确;1927年大革命已经以失败告终,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国民党统一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国民党初期政治的把握,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各地地方军阀割据的现象比较严重,以此作答即可。 14.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 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答案】D 【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反映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抵抗侵略、奋起救亡,和抗日战争是吻合的,所以该段材料描述的是抗日战争而非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以及五四运动,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5. 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共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 A. 国共合作后中共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 B. 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C. 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 国共两党必将分裂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国共合作后,领导权主要在国民党手中,共产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错在“党外合作”,排除;改组后国民党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共分裂,故D项排除。 16. 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中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 【答案】B 【解析】“湘江”是红军长征毕竟之地,“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说明红军长征过程中与国民党殊死搏斗,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B正确;A是南昌起义;C是长征之前;D是度过金沙江之后。 点睛:注意中共领导的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7. 1937年2月,国共就红军改编达成初步协议。3月11日,国民党要求改编后的红军服从南京的“一切命令”。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材料表明 A. 中共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国民党没有真心共同抗日打算 C. 国共两党都灵活务实调整方针政策 D. 国共根本立场和长远利益趋同 【答案】C 【解析】根据“国民党要求改编后的红军服从南京的‘一切命令’。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表明共产党做出了让步,中共的让步是为了联合国民党抗日,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也体现出国民党政策的重大调整,材料反映国共两党都灵活务实调整方针政策,C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国民党没有真心共同抗日”,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不同,根本立场和长远利益不可能趋同,排除D。 18.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表明国民党对于抗战的形势不仅从时间、空间以及世界人民支持角度阐述了抗战的持久性,符合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故D正确;正面战场是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故A错误;材料中是对抗战形势分析,没有提出作战方案,故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9月建立,故C错误。 19. 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据此可知 A. 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 B. 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C. 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 D. 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海外华人慷慨捐款,为支持中国抗战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故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D项正确。材料强调海外华人慷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而不是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全民族抗战的信息,而是强调海外华人慷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排除B。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既有海外华人支持,也有其它国家支持,排除C。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从海外华人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 20. 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 C. 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 D. 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 【答案】D 【解析】材料“抗战后期”“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反映出,中共的积极抗日和在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社会改革的方向,故D项正确;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最终确立”;C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扭转”。 点睛:材料“抗战后期”“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1. 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 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B.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 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D. 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雅典既有排外的特点,又有对外邦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雅典人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的问题,故A错误;外邦人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故B错误;外邦人不属于公民阶层,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正确解读信息的含义,抓住“排斥外来因子、外邦人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两个方面,据此即可排除片面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2. 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那么买卖成交后,买受人可以据此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A. 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 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 目的是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答案】D 【解析】“买受人不知情、买受人可以据此提起有关诉讼”等规定意在强调经济行为要讲究诚信,否则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对外扩张、法重形式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答案】C 【解析】按照英国宪法规定,内阁成员必须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说明此时期议会至上的原则仍没有施行,C正确;英王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力就被剥夺,A错误;两党制已经形成,B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是18世纪初期,D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要求按照“一、二和三”复习: 一对矛盾: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贯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全过程。 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主导权由贵族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 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 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 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 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出1787年宪法权利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目的在于保障真正的民主,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A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中央权力部门之间的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B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25.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单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改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 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 C. 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D. 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和“尽显消减公共改策中的专断性”,可知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有利于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故B项正确。三权分立和制衡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资本主义发展涉及的层面太广,材料不能有效说明,故排除A项。材料不是阐述联邦制的国家结构,故C项错误。分权与制衡利是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人民民主体现在选举上面,故排除D项。 26.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并结合《1875年宪法》的相关信息,可知反对者的认为部长副署对总统不能起到限制作用,原因在于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部长是由总统任免的,C符合题意;AB均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和共和派之争,D不正确。 27.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观经由各部部长一人副署,一旦政策或命令出了问题成是重大失误,内阁就要下台,执政党就要下野,这表明 A. 总统权力受限制 B. 总统对部长负责 C. 议会对总统负责 D. 内阁对总统负责 【答案】A 【解析】总统的命令需要政府各部门中一位部长的副署,由此可以说明总统发布命令需要内阁批准,权力受内阁制约,故选A;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排除D;总统可以发布命令说明总统有实权,但需要各部部长副署,说明总统权力受到制约。故B,C项错误。 28. 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A. 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B.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不利于统一的真正实现 C. 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D. 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 【答案】D 【解析】材料“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反映了德国统一过程中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带来消极影响,故D正确;当时德国建立起了代议制,故A错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促进了统一的实现,故B错误;联邦制国家体制并不属于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故C错误。故选D。 29.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B. 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 【答案】C 点睛:对于“变化”类的题目,要注意找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不同。该题的变化在于认识由“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到“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表明由“支持者”到“管理者”角色的认知的变化,表明工人的地位的上升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30. “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 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中可以分析出,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是指俄国二月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故C项正确;A项是指十月革命,排除;二月革命是暴力革命,故B项错误;D项是二月革命后的社会形势,排除。 点睛:首先从材料“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分析出二月革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2题,28分,其中31题16分,32题12分。 31. 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 材料二在18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的《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根据材料二,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 【答案】(1)权力机制: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 主要因素: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限制王权;政党政治的兴起;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2理解:工业革命造就工业财富,工业资本家崛起;新的工人阶级人数众多,没有政治权利。 问题:选举权狭小;议席分布不合理;选举方式腐败。 (3)演变趋势: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权力重心不断下移。 成功经验:和平、渐进;立法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从《权利法案》、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政治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中可以分析出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是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从材料“《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中可以概括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工人阶级数量的增多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从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的过程是和平、渐进;立法改革。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下表所示: 年代 口号 1840-1849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90-189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1900-1909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1930-1939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940-1949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个年代或两个年代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示例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近代化等方面来分析考查的。 材料中给出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近代过程中体现出的是侵略与反抗并存,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断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方面逐渐实现近代化。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具体史实来加以论证,做到言之有物即可。 (二)选考题:共12分。请从2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金熙宗继位后进行改制。1135年,熙宗仿辽、宋官制,兼采唐制,朝中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设尚书令,专管大政事,门下省和中书省长官皆在丞相之下。地方仍一国两制,既有依辽、宋旧制设立的路、府、州、县,女真族所在各地仍置猛安谋克,猛安比照州,谋克比照县。1138年,设立御史台,监督百官以强化皇权;颁布封国制度,强调贵族大臣封王授号,只是荣誉勋爵,并不拥有封地,以削弱分裂势力。根据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考辽宋之法,制成《皇统制》,统一了全国法律。 熙宗改制显示出女真社会接受汉文化的历史趋势,也反映了金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迫切需要,加快了女真社会汉化步伐,在金朝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不容低估。 ——虞云国《细说宋朝55:金熙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改制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熙宗改制的影响。 【答案】(1)原因:金朝统治的落后;唐、宋、辽政治制度的影响。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扩大尚书省的权力;地方上实行一国两制,女真族的旧制纳入路、 府、州、县体系中;设御史台强化皇权;封国制度荣誉化,封王不拥有封地;制定并统一全国法律。 (2)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强化了皇权;推动了金朝社会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金熙宗改制的原因要分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金自身的落后,二是受唐宋等先进政治制度的影响。主要内容按照材料第一段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中的“朝中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成《皇统制》,统一了全国法律”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2)金熙宗改制的影响照材料第二段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反映了金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迫切需要”体现的是金熙宗改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再例如,“ 加快了女真社会汉化步伐” 体现的是金熙宗改制推动了金朝社会发展等。 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3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形容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袁氏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是从政治上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代表,在直隶、北洋任上,积极推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路线和政策,塑造了“锐意革新”的“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形成“非袁不可”的心理。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当时资产阶级为了尽快统一全国,稳定社会秩序和免遭亡国,必须寻求与社会各阶级、各群体以至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平衡,实力雄厚的袁世凯遂成了维持“平衡”的“保护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加以评述。 【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本体变化,江浙集团支持袁世凯;袁世凯的“强人”形象,为中外所推崇;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日益疏远;多方面力量所合成的“总力”向袁世凯倾斜。 (2)评述:袁世凯统治期间,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袁世凯统治初期,政治环境较为宽松,政党政治有所发展。但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镇压革命,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解析】(1)根据材料“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可概括为资产阶级内部分化组合,江浙集团支持袁世凯;根据材料“塑造了‘锐意革新’的 ‘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可概括为袁世凯的“强人”形象,为中外所推崇;根据材料“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可概括为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日益疏远;根据材料“实力雄厚的袁世凯遂成了维持‘平衡’的‘保护神’”可概括为多方面力量所合成的“总力”向袁世凯倾斜。 (2) 关于对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加以评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方面(政治环境较宽松、但复辟帝制、镇压革命)、经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等方面分析评述即可,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 “原因”“评述”。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 “塑造了‘锐意革新’的 ‘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可概括为袁世凯的“强人”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