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020-2021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 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 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 慧的反映,故 C 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 A 项错误;中国古 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 B 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 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 D 项错误。 2.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 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 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 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 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 致用的思想,故排除 B、C。 3. 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下面, 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 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说明( ) A.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 B.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西方传教士在华广受欢迎 D.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心,是为迎合统治者的自大心理,实 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坚持认为中国应居于世界中心,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方科 技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排除 A。西方传教士是因为顺应了中国人的愿望和要求 才受到欢迎,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而是强调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排除 D。 4.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 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 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王羲之的书 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 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 C 项正确; 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 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 从王羲之自身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 A 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 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 B 项错误;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 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 项不是王羲之 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 D 项错误。 5.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 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B 【解析】材料是《唱脸谱》中的歌词。“蓝脸的窦尔敦”,蓝色在脸谱中寓意刚烈勇猛,所表现的人物大都 是绿林豪杰和勇猛剽悍的将领。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判断 B 项正确。脸 谱来源于生活,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排除 A、C 项。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如“白脸的曹操”,白 色寓意奸诈自负,否定了曹操的历史贡献。 6.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 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 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 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 应选 C。A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毕昇发明的;B 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 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 D 项错误。 7.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 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的思想和文学领域相对活跃,思想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远没有明朝高,到了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较高,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加强,所 以出现了题中的现象,这说明,对柳宗元成就的评价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故 C 正确。A 说法夸大了明 代通俗文学的影响,排除;B 说法中的“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D 说法中的“更加全面”的说法不符合 史实和题意。 8. 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 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 书体是( ) A.小篆 B.楷体 C.行书 D.草书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可知,韩愈所称赞的这种书法艺术的特点是张扬狂放,变动犹 如鬼神,应该是草书的特点,故 D 项正确;A 项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排除;B 项注重规范和法度,排除; C 项虚玄灵动、飘逸潇洒,排除。 9.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 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运用季节性画面体现画家主观情感,符合文人画中山水画的特点,故选 C 项; 中国画不强调逼真描写,排除 A 项;花鸟题材不是山水画的主要内容,排除 B 项;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 构图是人物画的特征,山水画不是以人物为中心,排除 D 项。 10. 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 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社会的形成 B.民间教育的发达 C.宋代理学的兴起 D.频繁的对外交流 【答案】A 【解析】根据“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 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结合所学,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适应市民需要的文化艺 术随之兴起,宫廷音乐让位于市井音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故 A 正确;宫廷音乐让位于市井音乐和 民间教育、宋代理学、对外交流无关,排除 BCD。 11. 《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 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 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 故而民间不识,这说明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故 B 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中断,故 A 项排除;材 料没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 C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 D 项排除。 12.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 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可知,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材料“原 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故 A 项正确;材料只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 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 外技术差距缩小,排除 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排除 D。 13.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 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A 中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A 错误; 据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 错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 说元朝发明活字印刷术是错误的;而唐朝首先将火药应用于军事,故选 C。 14.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 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 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D 【解析】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由此可排除 A 项;再由题中信息主 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 项亦可排除。B 项有较强的迷惑性, 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 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则对宋朝政府的 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 D 项为正确答案。 15. 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 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 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因为( )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民众群体更为广泛 C.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 层的需要,故选 C。A 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 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 要。D 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 1. 有学者认为,16 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 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 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 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 【答案】C 【解析】16 世纪后半期,即明清时期,根据“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 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说明知识分子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形成符合市民阶层的文 化思想,故 C 正确;A、B、D 与材料无关,排除。 2.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 宋代( )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答案】D 【解析】根据“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结合所学,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文 化繁荣,出现适应士大夫和富民需要的文人画,和平民喜爱的通俗画,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D 正确;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并没体现富 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排除 C。 3.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 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答案】A 【解析】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 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 A 项正确;宋代文学的世俗 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理学影响,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 念,故 C 项错误;此时仍然实行文言文体,故 D 项错误。 4.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 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①信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②军事革命 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③商业革命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④能源革命 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⑤文学革命 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唐末战场开始使用火药武器,不符合宋代,故②错误;柳永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 词的界限,⑤错误;①③④符合宋朝的史实,故选 B。 5. 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 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这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 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 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 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 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反映了唐代中印、中阿医药学 交流频繁。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外医药学文化的交流。故答案为 D 项。A 项,朝贡贸 易体制的虽然在当时盛行,但是材料主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立意,而非朝贡贸易,排除;B 项,政治格局统 一是医药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唐代文明昌盛的政治前提,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排除; C 项,唐代医学管理制度虽然较为健全,这也是唐代医药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并未提及,而且材料 强调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并非单纯的讲述医学的发展,排除。 6.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改正朔”“敬授民时”指的是重视修订历法,即每个改朝换代的帝王即位后要重新修订 历法,以顺承天意,这说明古代帝王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故 C 项正确;A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材料没有注重统治合法性的信息,故 B 项错误。 7. 15 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 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 1500 年德国约有 60 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 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 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B.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 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到 1500 年德国约有 60 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 求与商业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 D 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响,A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 B;材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 C。 8. 有学者指出,《郑和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 的真实写照,《蒙古山水地图》(又名《丝路山水地图》)手卷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这两幅 地图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 A.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 B.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 C.政府倡导对外开放的政策 D.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郑和航海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蒙古山水地图》”“全面反映 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可知,明朝能够绘制出清晰的海上、陆路中西方之间交流的地图,说明当时中 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间海上、陆路交流的地图, 不能说明朝贡制度发展到顶峰,排除;C 项,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曾经一度实行“海禁”政策,政府倡导对 外开放的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间交流的地图,不能就此得出中西 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的结论,排除。 9.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 目》介绍此书:“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 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 A.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答案】C 【解析】据“水法尤切于民用,……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可知,《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切于民用”, 是从有利于民用传统科技观念重实用的角度来肯定西方的农业水利,有利于西学东渐,C 正确;近代西方科 技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鸦片战争后,A 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B 错误;明清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D 错误。 10. 《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 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可以看 出,人们从对先祖鬼神的尊敬变为对现实中的人本身的关注,体现出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答案为 B 项。 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法等级观念的变化,排除 C 项;D 项中的“完全分离”说 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1. 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 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 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 ) A.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B.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 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D.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 【答案】C 【解析】猪八戒是一个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而这符 合明代大部分人追求安逸生活的要求,即符合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故 C 项正确;孙悟空的形象体 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故 A 项错误;《红楼梦》揭示了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故 B 项错误;人们 一想到猪八戒的形象就会想到好吃懒作的形象,故 D 项错误。 12. “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 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 A.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材料中“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 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小说主人公,显然是市民阶层的扩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故 A 项正确; 明代传统伦理观念并没有瓦解,故 B 项错误;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是在清朝时期,故 C 项错误;古代一 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故 D 项错误。 13. 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 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 种解读( ) A.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答案】C 【解析】《关雎》本是男女情歌,而儒家对雎鸠的意象作出了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解读,丰富了这首诗的教 化色彩,故选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从汉代开始,A 项没有体现,排除;周代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 经逐步崩溃,后世儒家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而不是周代的宗族规则,排除 B;儒家讲究入世观念, 儒家对诗经的解读符合现实社会状况,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排除 D。 14. 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 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 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 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地方戏的因素,形成了京剧, 故 D 正确;《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 错误;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 种形式——词,B 错误;书法艺术以魏晋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C 错误。 15.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 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 解放特征的是( ) 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C.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答案】C 【解析】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受时代精神和哲学风尚的影响,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色。儒家的“中 庸”观、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意境”说、玄学的“言意之辨”都对当时书家的书学思想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可以说,正是这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使汉魏六朝的书法美学思想达到自觉和成熟的高度。所以 在汉魏六朝书法成就空前,综合题目的四个选项,只有 C 选项符合题意,ABD 项错误。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 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 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 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 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 的分明,故选 D 而排除 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 B。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 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 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 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 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 致用的思想,故排除 B、C。 3.(2018 年江苏卷)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A 【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 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 A 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 B 项错误;元曲的 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 C 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4.(2018 年海南卷)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答案】B 【解析】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而得名,解决篆书书写不方便的问题,与书写材质无关,A 项错误;商 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得名缘于书写材质,B 项正确;小篆是秦朝官方文书通用字 体,与书写材质无关,C 项错误;草书得名体现出其书写奔放跃动的特点,与书写材质无关,D 项错误。 5.(2018 年浙江选考)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 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 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体 C.行书 D.草书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可知,韩愈所称赞的这种书法艺术的特点是张扬狂放,变动犹 如鬼神,应该是草书的特点,故 D 项正确;A 项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排除;B 项注重规范和法度,排除; C 项虚玄灵动、飘逸潇洒,排除。 6.(2018 年浙江选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②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③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④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答案】C 【解析】“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为元朝的成就,“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 学’”指的是北宋的成就,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指的是汉代的成就,“架火战车、 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指的是明朝的成就,据此可以判断 C 符合史实,故选 C;其它选项与史 实不符,所以排除。 7.(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 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 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 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 除 A 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 B 项; 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 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8.(2019 年海南卷)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 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等信息结合 所学可知,王世贞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是元曲,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 人重新创作而形成的新诗体,因此 D 选项正确。元曲形成并兴盛于元朝,不是南北朝、唐朝和北宋,其他 选项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9.(2019 年浙江选考)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 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答案】D 【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 D 项正确; “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 A 项;“唐之文章称韩柳” 是指韩愈、 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B 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 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 C 项。 10.(2019 年浙江选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 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答案】B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 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 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成就。故 B 项正确;ACD 都与“大 历史境界”“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不符,故排除 ACD 三项。 11.(2019 年浙江选考)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 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诗句出自《楚辞》,属于战 国时期屈原的作品,B 选项符合题意。“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宋朝苏轼的诗句,A 选项排除。“文 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唐朝李白的诗,C 选项排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朝李白 的诗,D 选项排除。 12.(2020 年全国卷Ⅰ)图 4 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 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C 【解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 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 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 映西域风情,A 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 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 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 项错误。 13.(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 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 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 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不同阶层的人都欣赏角抵表演,没有强调对川 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A 项错误;根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C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角抵表 演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体现其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动技能的结论,D 项错误。 14.(2020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 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其中草书字体具有写意性强和灵动性等特征。 从材料可知张旭从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和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和草书笔法的神韵。 这说明当时书写气象的开放性和灵动性,B 正确;A 是楷书的特征,排除;材料与书写笔画的繁杂性无关, C 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张旭书法的开放性,内敛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 D 项。故选 B。 15.(2020 年天津卷)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答案】C 【解析】北宋时由北朝民歌整理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木兰诗》中,载有“策勋十二转”这一唐代奖赏军功 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 项正确;《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发展而来,其中虽 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表述,但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 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 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 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 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