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 A.孟子,名轲,邹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民贵君轻 D.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2.分封制在周初和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王室衰微 B. 诸侯争霸 C. “礼崩乐坏” D. 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 ‎3.《史记》记载:楚庄王向周王“问鼎小大轻重”。当时鼎是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反映了在诸侯国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下,楚庄王 A. 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 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 想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 D. 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4.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5.《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规定:“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这一现象 A.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B.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6.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法家思想成为社会潮流 B. 儒家伦理渐趋官方化 C. 分封制和宗法制渐趋崩溃 D. 君臣关系促进社会变革 ‎7.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有的大郡辖30余县,小郡辖10余县。表明郡县制的推行 A. 促进人口的大量增长 B. 使各国社会和平安宁 C. 建立了官僚政治统治 D. 推动大量郡县城市的出现 ‎8.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民族迁徙频繁,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到秦大一统时期,各民族和睦相处于中华大地,即便后来是蒙古人和满人入主中原也维持了这种相对的稳定。出现这种局面的决定因素是 A. 政治稳定 B. 经济繁荣 C. 文化认同 D. 国家统一 ‎9.中国古代的地理学非常发达,从《汉书》到《清史稿》均有《地理志》,元、明、清三代有《一统志》,府、州、县多有地方志书,舆地之书汗牛充栋。这表明古代地理学 A. 服务于封建国家的政治统治 B. 立足于研究自然地理的规律 C. 在古代科学体系中位居主导 D. 取代了史学研究的社会地位 ‎10.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贏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体现了 A. 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 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C. 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 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 ‎11.隋文帝杨坚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和“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此举 A.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C. 节省了中央财政支出 D. 打击了地力豪强势力 ‎12.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他们大多进入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清要机构(品秩高、无实权)。这表明元朝 A. 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B. 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C. 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D. 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13.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率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14.明朝《宛署杂记》中记载:“岁时元旦拜年:晨起当家者,率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奉长上为寿。烧阡张: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惟佛前则供用果面,阡张至元宵罢,乃焚。元旦出游,道逢亲友,即于街上叩头。”对材料中习俗解读有误的是 ‎①起源于明清之际 ②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③主要活动是郊游 ④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 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 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C. 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6.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B. 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C.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 ‎17.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被逐渐削弱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8.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19.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B.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20.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实质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是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孔子的家乡曲阜举办了隆重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同时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的开幕式也在此举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纪念先哲,以人为本,承扬文明,促进开放,创新发展”为主题,注重开放性与国际化,突出东方文化特色,与时代发展同步。主要活动有,纪 念孔子诞辰祭祀大典,世界思想家巅峰论坛,“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启动等。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系列庆祝活动有,圣地之旅首游式、明代古城开城仪式、国际儒学文化交流会等。‎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该奖项每年一届,每届突出一个主题,获奖者或主要代表在每年9月8日赴曲阜参加会议,并领取曲阜市市长颁发的《曲阜市荣誉市民证书》。(记者 邢兆远) 请回答:(1)孔子在政治思想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8分)儒家学说是怎样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4分)‎ (2)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竖起了什么大旗?(2分)你如何评价这一文化现象?(4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谈谈孔子思想及传统文化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2分)‎ ‎22、 (20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编号 人物 速写 ‎①‎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②‎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 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 ‎④‎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⑤‎ ‎《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6分)编号②、③、④、⑤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10分)‎ 历史答案 ‎1-5BCBA 6——10 CDCAB 11——15 ACDCC 16——20 BCAAB ‎ ‎21、(20分)(1)提出“仁”学,“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8分)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4分)‎ ‎(2)大旗:“打倒孔家店”。(2分)‎ 评价:它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为后来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 价值:只要围绕着扬弃糟粕、继承传统、弘扬民族文化,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述即可。(2分)‎ ‎22.(1)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地主阶级先进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90年代以后以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20世纪初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2)①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分)‎ ‎ ②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4分)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一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