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鸡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鸡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鸡西一中2017~2018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 C. 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3.有知名学者认为: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言论与“轴心时代”相符的是(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美德即知识”‎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我的破茅屋……风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C.“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人是万物的尺度”‎ ‎4.有人说:“妇女见识短,不堪学道。”李贽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他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这反映出李贽(  )‎ A.批判封建礼教 B.批判儒家思想 C.反对君主专制 D.重视传统观念 ‎5.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共同之处是( )‎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6. 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实是禅宗、道教、佛教的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教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这一流派(  )‎ A.研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 B.从哲学高度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 C.提出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D.探寻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的明理方法 ‎7.北魏孝文帝5岁即皇帝位,重视汉族文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他可能读过的诗句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固时俗之工巧兮,個规矩而改错 C.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8.元朝书法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形式美的追求,如赵孟頫鼓吹“用笔千古不易”。明末清初的书坛呈现出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表现。这种状况表明(  )‎ A.书法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B书法艺术具有求异求新的特征 C.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不断完善 D.书法艺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9.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10.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 D.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11.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以下关于元杂剧产生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流传甚广的昆曲促成了元杂剧的出现 ‎ B. “同光十三绝”等着名艺人的出现 ‎ C. 戏曲界“徽汉合流”的局面带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D.“瓦肆”之类娱乐场所和知识分子科考无望而致 ‎12.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 A. 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 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 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D. 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13.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某一绘画特点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据此,这一绘画艺术( )‎ A. 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B. 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点 C. 迎合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D. 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 ‎14.《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要说明( )‎ A. 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 B. 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C. 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 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5.“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中国“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 )‎ A. 封闭性强导致落后 B. 重在思想不断解放 C. 中国缺乏理性精神 D. 西方注重科学研究 ‎16.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C.反现了社会思潮的变化 D.艺术内容世俗化 ‎17. 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B.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 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 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18.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19.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人文精神出现 C.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D.智者能言善辩 ‎20.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 A. 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 B. 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C. 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 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21.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 A.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B. 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C.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22.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个体的自由’”,这里的“个体的自由”的本质涵义是( )‎ A. 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B. 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C. 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个人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 ‎23. 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 A. 权利与金钱 B. 上帝和法律 C. 智慧与德行 D. 民主与科学 ‎24. 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两者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论证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对等地位 B. 强调世俗权力的优越性 C. 否定主教在宗教领域的地位 D. 强调世俗权力对教权的遵从 ‎25.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 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C.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D.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6.1963年,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开始被广为传唱:“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这首歌主要唱出了当时(  )‎ A.西方青年的颓废与迷茫 ‎ B.美国社会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批判 C.美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深刻反思 ‎ D.西方社会对现实的批判 ‎ ‎27.进入20世纪以后,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欧美画追求形象、逼真、写实的技法,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20世纪后现实主义画派盛行 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D.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和“色”‎ ‎28.贝多芬在使用奏鸣曲、交响曲等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准形式创作作品的同时,还谱了表达更热烈、更复杂感情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这反映出贝多芬的音乐(  )‎ A.趋向于通俗易懂和大众化 B.充满理性主义风格 C.渗透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性 D.风格已有转变倾向 ‎29.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30.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31. 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是(  )‎ A.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 B.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阻力有所减弱 ‎ C.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D.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更加理性 ‎32.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临终之际在给清政府的《遗折》中说:“圣人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西方议会制度)以行其用,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而隳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尊国家灵长之业,则微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这表明张树声( )‎ A. 认为民主潮流已无法阻挡 B. 意识到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C. 本质仍然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彻底放弃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33.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据此,陈独秀认为真正实现立宪关键在于(  )‎ A.民众思想得到解放 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D.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3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粱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都大力鼓吹王阳明的心学,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他们反复引述、极力椎崇的王阳明的思想观点可能是( )‎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人皆可以为尧舜”‎ C. “知善知恶是良知”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35. 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  )‎ 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 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茧重要 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6.‎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7.1895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在一次演讲中说:“也许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功地瞥见到它了。在这个全新的力学内,惯性随速度而增加,光速会变为不可逾越的极限。原来的比较简单的力学……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于在新力学中还能够看到旧力学。”这表明( )‎ A. 中世纪传统力学认识遭否定 B. 科学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力 C. 科学研究开始关注宏观世界 D. 科学在积淀传承中取得突破 ‎38.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白1977年高考的是( )‎ A. “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B. “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C. “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D. “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39.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 A. 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 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 C. 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 牛顿思想全面影响了法国社会 ‎40.历史学家在分析西方思想史时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的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这种分析体现的史观是(  )‎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革命史观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懦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査、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 李贽:“‎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据材料,概括任意两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尽管18世纪读过有关中国的书和报导的欧洲文化名人和启蒙大师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对中国的看法各有不同……然而,关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世界上除了继承希腊、罗马的欧洲文明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古老的、更伟大的中华文明的看法,他们却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正是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欧洲文明史上,欧洲大地上出现一种对非欧洲文明的“热”是罕见的,它冲击了欧洲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欧洲文化优越感”。‎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已经超越了晚清学习西人“船坚炮利”和“政法制度”的主张,提升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层面。……他们对于新文化的介绍,特别是强调民主与科学的重要,致使以西学为主的新文化俨然有取旧文化而代之的趋势,引起一些传统学者的极度关切。他们以其深厚的旧学造诣,讲学著述,阐释传统文化的要义,展现出足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精神,重新换回对旧文化的信心,也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重要的制衡作用。 ‎ ‎——中国香港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评述“传统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9分)‎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1906年11月开始,清政府参照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把“刑部著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清末政府仿照国外资本主义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体制、在各级审判机关内部设立检察厅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公诉,开创了在中国司法体制上实行控审分离的先河。中国传统的诉讼审判机制中无独立的诉讼法体系,又无明确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分。在清末变法过程中,沈家本通过考察和研究东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提出首先要区分民诉、刑诉的主张……中国古代按照“有罪推定”原则,无视法律当事人的权利,实行下纠纷式审判方式。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法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择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刘哲《清末司法的近代化变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存在的弊端。(4分)‎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5 CBAAC 6-10 BBABC 11-15 DCAAC 16-20CABCC ‎21-25 DCCAB 26-30 DCDBD 31-35BCABD 36-40CDDB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15分)(1)特征:‎ ‎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④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每点2分,共4分)‎ ‎(2)思想共同点: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注重教育。(每点2分,三取二共4分)‎ ‎(3)不同原因:西方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中国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每点2分,共4分)‎ 认识:都趋向于追求民主;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3分,二取一共3分)‎ ‎42.(15分)(1)原因:中华文明的悠久与辉煌;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互补性;欧洲人能够抛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主动学习中华古代文明;欧洲启蒙运动期间,反对基督教神学体系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要求,促使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新的出路。(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 ‎(2)历程: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3分) ‎ 评述: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有失偏颇;一些传统学者讲学著述,重新换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的主张形成了对新文化的制衡,但是有保守倾向。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43.( 10分)(1)特点:司法审判专业化、独立化;借鉴西方司法模式;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崇律师辩护制度。(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2)弊端:建立和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公平。(三取二,每点2分共4分)‎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5 CBAAC 6-10 BBABC 11-15 DCAAC 16-20CABCC ‎21-25 DCCAB 26-30 DCDBD 31-35BCABD 36-40CDDB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15分)(1)特征:‎ ‎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④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每点2分,共4分)‎ ‎(2)思想共同点: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注重教育。(每点2分,三取二共4分)‎ ‎(3)不同原因:西方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中国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每点2分,共4分)‎ 认识:都趋向于追求民主;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3分,二取一共3分)‎ ‎42.(15分)(1)‎ 原因:中华文明的悠久与辉煌;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互补性;欧洲人能够抛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主动学习中华古代文明;欧洲启蒙运动期间,反对基督教神学体系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要求,促使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新的出路。(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 ‎(2)历程:由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法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3分) ‎ 评述: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有失偏颇;一些传统学者讲学著述,重新换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的主张形成了对新文化的制衡,但是有保守倾向。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43.( 10分)(1)特点:司法审判专业化、独立化;借鉴西方司法模式;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崇律师辩护制度。(四取三,每点2分共6分)‎ ‎(2)弊端:建立和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公平。(三取二,每点2分共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