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1.西周时期统治者提出“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立法原则,主张通过“政的划一、刑的强制、礼的规范、乐的感染”,实现“同一民心”,成就“王道”“治道”。由此可见 A. 礼乐的重要性超过了刑政 B. 传统文化决定政治影响力 C. 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实施 D. 以礼入法具备历史渊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西周时期统治者已经提出“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原则,这一史实为战国时期荀子倡导“礼法并施”和西汉武帝“外儒内法”等以礼入法的政策提供了历史渊源,故答案为D项;礼、乐、行、政孰轻孰重材料并未表明,根据材料条件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B项中的“决定”过于绝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不断争霸兼并,是“礼崩乐坏”时期,排除C项。‎ ‎2.汉武帝时对商人征收财产税——算缗,每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以后,又实行告缗,即鼓励告发算缗不实,告发者可得到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赏。汉武帝的这项举措 A 引发了统治危机 B. 导致吏治严重腐败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武帝通过这些措施打击了商人,聚敛了大笔财富,为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诸多举措创造了经济条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排除D项;汉武帝此举针对的是商人,国家占主导的人数是农民,小农经济是主导,故“引发统治危机”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导致吏治严重腐败”并无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B项。‎ ‎3.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全身障蔽,不欲路途窥之”。到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渐息”。开元初期,女性不戴帷帽,“皆着胡帽,靓装露面;无复障蔽”。唐朝女性装束的变化反映出 A. 社会动荡影响习俗变迁 B. 唐朝女性地位日益提高 C. 政府政令鼓励女性自由 D. 社会风气日趋包容开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妇女装束从“全身障蔽”变为“无复障蔽”,反映出唐朝经济繁荣,社会风气日趋包容开放,故答案为D项;社会动荡不符合史实,唐朝初年虽有政治斗争,但是总体和平发展,排除A项;从装束变化不能得出“女性地位日益提高”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出台鼓励女性自由的政策,排除C项。‎ ‎4.南宋画家李满创作的《货郎图》(局部)(如图)表现了一位挑满玩具百货杂物的货郎受到了乡村孩子、母亲的欢迎,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造成图中现象的原因是 A. 市民阶层的壮大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文人画派的盛行 D. 抑商政策的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商品交换盛行并渗入乡村,从而造成图中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材料介绍的是乡村的情况,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图中现象无关,排除A项;该图属于风俗画,不是文人画,排除C项;南宋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并非瓦解,排除D项。‎ ‎【点睛】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政府采取了许多促进商业发展的政策,对经商活动的地点限制、时间限制均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全国城乡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5.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曾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一观点表明 A.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B. 先实践后有正确认识 C. 对格物致知继承 D. 知行是先后两个程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王守仁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即“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故答案为A项;B、D项不符合王守仁关于“知”和“行”关系的主张,均排除;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是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否定,不是继承,排除C项。‎ ‎【点睛】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6.鉴于康熙后期诸子争储的教训,雍正帝在即位之后不久,即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宣布了秘密立储的决定。他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于厘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又另书密封一匣,随身携带,以备不虞。这一政策 A. 标志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 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 相比嫡长子制继承制是历史倒退 D. 导致储位纷争不断干扰政局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秘密立储打破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带有传贤之意,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故答案为B项;秘密立储有利于强化皇权,但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排除A项;秘密立储有利于防止储位纷争和政局稳定,故不能说是历史的倒退和干扰政局稳定,排除C、D项。‎ ‎7.1866年,左宗棠上奏称:“……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左宗棠上奏的主要目的是 A. 兴办民用工业 B. 兴办军用工业 C. 镇压农民运动 D. 实行“官商合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时间和材料信息,可知这是洋务运动前期,左宗棠的请求奏章是为了兴办马尾造船厂,它是军事工业,意在兴办军事工业,实现富国强兵,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造船厂不是民用工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兴办造船厂的目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造船厂的投资方式,排除D项。‎ ‎【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8.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 B. 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 D. 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但专制遗毒导致地方军阀割据,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专制制度,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排除C项。‎ ‎9.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积(孙中山)四十年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一条线,一大片”‎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并联系所学可知,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答案为A项;“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建交,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一条线、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略,主要内容是为抵抗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中国撇开与美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排除D项。‎ ‎【点睛】《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材料节选的部分就是阐述了“一边倒”的外交思想,即将来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0.邓小平曾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这一谈话在当时 A. 促成了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B. 激励了广东福建两省积极兴办经济特区 C. 推动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落实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讲话是针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间应该在90年代初,中国“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为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排除A项;广东福建两省积极兴办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排除B项;D项属于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内容,与材料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排除。‎ ‎1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哲学导论》中说:“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这一时代 A. 东西方皆是由贵族制发展到繁荣的黄金时期 B. 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皆为私人创办的学府 C.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催生了东西方社会大变革 D. 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苏格拉底的“认识人自己”“知识即美德”,孔子的“仁者爱人”等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答案为D项;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是贵族制逐步瓦解的时期,排除A项;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小农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 ‎12.《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有如下规定:“如有人在出庭辩论时亲手保护自己的物品。”具体做法就是与对方兴讼时,兴讼双方以手抓住所争辩的物品并以严肃的言辞来维护对该物之权利,把手放在物品上要在一定的地方并在最高审判官在场时进行。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 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D. 法庭辩论决定物品归属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的相关要求具备形式主义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这一规定不是保护奴隶主利益,排除B项;罗马法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时发展到成熟阶段,排除C项;这一规定不是决定物品归属的法律方式,排除D项。‎ ‎【点睛】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如《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思想。秦朝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农和发展农业生产。汉承秦制,继承了这一思想并采取经济立法的形式实行盐铁专卖和手工业官营之制,彻底制约工商业发展,“法律践商人”的格局形成,其抑商之法亦为后世所模拟。宋代因财政匮乏,实行国家专卖禁榷制度,禁榷范围扩大到除传统盐、酒、茶外、铁煤、香料、宝货等均被列为禁榷物种,专卖所得成为宋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明清时期,官府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发布各种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自由经商。同时,立法严禁私人从事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沉重打击刚兴起的对外贸易和沿海工商业,对后世造成严重影响。‎ ‎——摘编自秦语萌《制度经济学框架下重农抑商政策的变迁》‎ 材料二 ‎ ‎ 16、17世纪,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急剧发展和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为适应民族国家崛起的需要,英国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最初表现出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随着重商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重商主义者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同样是使国家致富的有效捷径。16世纪后期,英国正处于这一转变的过渡阶段,当政的伊丽莎白一世激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商品的海外市场;对内则通过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但是,到了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重商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重商主义的作用和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重商主义法律的原因。‎ ‎【答案】(1)特点:以法律形式推行的国家政策;抑商政策长期延续且不断强化;一些重要商品和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影响:积极:在古代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消极:在古代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2)特点:根据本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不断调整(或经历了追求货币财富到重视国际贸易的转变,再到废除重商主义追求自由贸易的转变);带有明显的对外扩张性和对内保护性。‎ 作用:为工商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加快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推动英国经济和政治的近代转型。‎ 原因:19世纪前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重商主义的保护性措施因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和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经济政策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秦朝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农和发展农业生产”“其抑商之法亦为后世所模拟”“明清时期,官府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发布各种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自由经商”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推动农业发展、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等积极方面,和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等消极方面来回答。‎ ‎(2)英国重商主义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最初……随着……到了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当政的伊丽莎白一世激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商品的海外市场;对内则通过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英国重商主义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当政的伊丽莎白一世激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商品的海外市场;对内则通过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结合所学,从对工商业发展、殖民扩张、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英国经济和政治的近代转型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重商主义法律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重商主义阻碍商品自由流通等方面来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早在《左传》中,就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曾提出“太和”观念。“和”就是各种事物间、不同对立面相互配合、统一而达到平衡状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用“和”的概念阐发各自的思想,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高占祥《文化力》‎ 根据材料并运用中国古代文化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就“文化与和谐”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儒家思想体现出和谐精神。‎ 阐述:①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及“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都体现出和谐精神;②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和谐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③汉儒董仲舒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虽然是本质上为了强化皇权专制,但是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④宋明理学家更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角度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美好的愿望,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少阐释出三点,注重逻辑性、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和谐精神都在强调“天人合一”;注重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和谐统一。‎ ‎【解析】‎ ‎【详解】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中的“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等信息确定主题,如“儒家思想体现出和谐精神”,然后联系所学中国文化史的有关内容进行阐述。如可以联系所学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宋明理学家表达的盼望社会和谐美好的愿望等方面来论证说明。最后得出“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和谐精神都注重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结论。论述过程要做到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5.材料 唐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把持政柄,大肆卖官,所置员外、检校、判、知等官泛滥,多达数千人,造成政府开支急剧增加。唐玄宗即位后,开始裁减冗官,“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官僚机构。同时,恢复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以监督朝政。唐玄宗还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和信任。玄宗重视官吏的选拔。改革科举制度,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有45人因不合格被淘汰。玄宗还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 ‎——据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吏治革新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玄宗的吏治革新。‎ ‎【答案】(1)措施: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恢复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采取京官与地方官吏内外互调制度;严格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颁布行政法典。‎ ‎(2)评价:积极作用:唐玄宗通过吏治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为杜绝冗官滥吏提供了法律保证;加强了对朝政的监督;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和信任;加强对基层官员的任命审核和政绩考核,有助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使得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的“开元盛世”。消极作用:唐玄宗的吏治革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通过集权和分权来达到巩固其君主统治的目的,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而服务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玄宗吏治革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唐玄宗吏治革新的主要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开始裁减冗官…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官僚机构”“恢复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以监督朝政”“唐玄宗还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和信任”“改革科举制度,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开元末年,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评价唐玄宗的吏治革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造成政府开支急剧增加”“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以监督朝政”“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和信任”“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开元盛世”等内容从积极作用来回答,还可以联系所学从吏治革新的本质是巩固君主统治等消极作用来回答。‎ ‎16.材料 1945年夏,苏联红军和苏联专家奉朱可夫将军命令,直扑德国佩内明德地区导弹试验场,取走了那里的全部设备、图纸,俘虏了导弹工程技术人员。但也有一些德国专家携带V——2导弹的关键图纸向美军投降。同时,美国也在进行绝密的“回纹针”行动,目的是抢夺德国导弹专家和导弹技术设备。美军率先开进诺德豪森的德国导弹地下工厂。根据同盟国分区占领的协定,该地区属苏联红军占领区,美军很不情愿地撤离,但在临走时拉走了绝大多数有价值的设备。尽管美国人抢走了大批的导弹专家和资料,但苏联人也有出人意料的收获。纳粹德国投降以后,库默尔多夫、佩内明德和诺德豪森导弹试验中心均被划归苏军占领,一些科学家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或得到许诺,或不愿离开家人,而决定留在德国。后来,这些专家都成了苏联导弹和火箭研制队伍的骨干 ‎——摘编自《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对德国科技人才的争夺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对德国人才争夺带来的影响。‎ ‎【答案】(1)特点:以争夺导弹专家为主,兼掠夺军事设备;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完整的计划。‎ 背景:德国战败,美苏等国对徳国柏林进行分区占领;美苏“战时同盟”趋于破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影响:积极:壮大了人才引入国的科研队伍;促进了人才流入国的科技发展;推动了人才流入国军事工业和综合国力的巨大发展。消极:造成美苏矛盾的激化;对冷战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二战结束之际美苏对德国科技人才的争夺,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美苏对德国科技人才的争夺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苏联红军和苏联专家奉朱可夫将军命令,直扑德国佩内明德地区导弹试验场,取走了那里的全部设备、图纸,俘虏了导弹工程技术人员。……同时,美国也在进行绝密的‘回纹针’行动,目的是抢夺德国导弹专家和导弹技术设备”“一些科学家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或得到许诺,或不愿离开家人,而决定留在德国”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形成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德国战败、美苏“战时同盟”趋于破裂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等方面来回答。‎ ‎(2)美苏对德国人才争夺带来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些专家都成了苏联导弹和火箭研制队伍的骨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壮大科研队伍、促进科技发展、推动国军事工业和综合国力的巨大发展等积极方面,和造成美苏矛盾的激化、对冷战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等消极方面来回答。‎ ‎17.材料 霍去病,西汉名将。公元前123年随卫青出征,率轻骑800人击匈奴,斩首2000余级,封冠军侯。公元前121年率万骑出陇西,越过焉支山1000余里。时年夏,再出陇西、北地2000里,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4万余人归汉。汉分徒其众于边塞之外,因其故俗置五属国,又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郡,沟通内地与西域交往。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奉汉武帝命出代都、右北平2000余里,俘获匈奴屯头王等83人,斩首7万余级,被拜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死于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 司马迁说霍去病“有气敢任”。霍去病非常善于运用骑兵集团在沙漠、草原地带机动作战。霍去病所率领的骑兵,都是精心挑逃出来的优秀士兵。当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起精美的住宅并嘱他前往察看之时,霍去病说出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千古名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功。‎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去病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霍去病能够成为英雄的历史背景。‎ ‎【答案】(1)历史功绩:大破匈奴,军功显赫;开拓西域疆域,促进内地与西域交往;舍家为国,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2)历史背景:汉武帝时代,西汉国力强盛,具备解决匈奴问题的条件(具体答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酌情给分);汉武帝创新人才选拔制度,各方面人才大量涌现;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军人重视气节;良种马的引进,骑兵部队发展迅速;匈奴内部分裂,实力有所下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霍去病的历史功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霍去病的历史功绩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公元前123年随卫青出征,率轻骑800人击匈奴,斩首2000余级,封冠军侯”“又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郡,沟通内地与西域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霍去病能够成为英雄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西汉国力强盛、汉武帝创新人才选拔制度、独尊儒术导致军人重视气节、良种马的引进和骑兵部队发展迅速、匈奴内部分裂等方面来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