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1 届广东省六校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命题:广州市第二中学 本试卷 8 页,29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 分/题,25 题,共计 50 分。) 1. 周朝的宗法分封制,使得国王与诸侯之间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 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据此可知,周代宗法分封制 A. 催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推动了血缘政治形成 C. 发展了国家治理模式 D. 形成了大一统新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 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西周以宗法分封制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国家 治理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故 C 正确;周代没有君主专制,排除 A 项;血缘政 治已经形成,排除 B 项;周代没有大一统,排除 D 项。 2.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A.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B. 耕作理念比较先进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题干中的农业记载认为深耕之后的土地平整、锄草有助于农业发展,这种理念较为 先进,故 B 正确;A 错在“开始”,排除;题干未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 C;题干记 载内容是关于精耕细作的,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 D。 【点睛】 - 2 - 3.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 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A. 君主专制制度创立 B. 三省彼此牵制监督 C. “三公"分工明确 D. 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始皇在全国三十六郡的长官设置上,仿效中央政府,用“守”、“尉”和“监御 史”,分别掌管地方民政、兵事和监察,反映出秦朝时期,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等“三 公"分工明确,C 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制度创立无关,A 项错误;三省彼此牵制监督是隋 唐时期才有的政治特色,B 项错误;秦朝时期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地方自主权力受到了限制,D 项错误。 4. 西汉桑弘羊谈及盐铁专卖时说:“非独为利人也,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 之路也”这一观点认为盐铁专卖 A. 事关国家经济命脉 B. 利于巩固农业根本 C. 利于建立公序良俗 D. 利于国家有效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桑弘羊认为盐铁官营能够抑制商业发展,离间朋党,抑制土地兼并,这些都有利于 加强国家的管理,故 D 项正确;“离朋党,禁淫侈”并不属于经济方面,排除 A 项;材料中 只有“建本抑末”涉及到农业,不够全面,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到风俗方面的内容,排 除 C 项。 5. 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 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 A. 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 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C. 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 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可知,材料体现了 重视民意的以民为本思想,故选 B;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思想,排除 A;材料信息与礼乐制度、 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CD。 - 3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 进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6.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 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 无法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 B. 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C. 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 D.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定级的中正官员由中央职官兼任,这体现的是 选官权力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D 正确;A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是郡县制的推行,B 排除;C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 D。 7. 如图可以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B. 君主专制被严重削弱 C. 政治统治潜伏着危机 D. 地方取消了省县建制 【答案】C 【解析】 - 4 - 【详解】图片材料反映的是明初的分封,特别是以防蒙为主的各封国,具有一定的独立的军 事力量,由此给中央集权埋下了隐患,故选 C 项;明朝的诸侯王最终大多被削藩,没有形成 藩镇割据,排除 A 项;图示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不是中央官制,所以与君主专制无关, 排除 B 项;明代地方没有取消省县建制,排除 D 项。故选 C。 8. 《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日风,二 日寒,三曰暑,四日湿,五日饥,六日绝,七日劳,八臼逸。”材料反映了唐代 A. 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 B. 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 C. 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 D. 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唐代《唐六典》中记载,按摩人员用“消息引导”法,努力消除风、寒、暑、湿、 饥、绝、劳、逸等八类疾病,反映了当时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B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 明唐代“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A 项错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与材料内 容不符,C 项错误;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错误。 9. 北宋初年,市舶司的长官多由知州兼任。1080 年,改设提举市舶司,其职责是“掌蕃货海 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南宋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并对外国商人和 商船采取保护措施。这可以说明 A. 海外贸易对两宋政权的重要性 B. 两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 C. 两宋统治者外交观念的变化 D.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北宋时期设置专门的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到南宋又在通商口岸 创办外商招待所,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保护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两宋时期对对外贸易的 重视,说明海外贸易对两宋政权的重要性,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海外贸易的 奖励,故 B 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两宋统治者的外交观念,故 C 项排除;材料无法表明 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故 D 项排除。故选 A。 10. 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 行用与“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 - 5 - 这说明宋代 A. 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 B. 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 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 D. 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代帝王抛开与功业、神权相关的称谓,用类似“洒家”等民间常用的称谓,自称 “官家”,说明宋代世俗化的倾向加强,B 项正确;宋代帝王“不再”注重功业的皇帝观,A 项错误;“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不符合材料主旨,C 项错误;材料只分析了宋代帝王的称 谓,不能说明民间行为影响“皇权”,D 项错误。 11. 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 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 主要是由于 A. 内阁只是内侍机构 B. 宦官职掌裁定权 C. 皇帝专制皇权至上 D. 丞相制度被废除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内阁的地位、性质与宦官专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 A 错 误;宦官没有裁定权,裁决权属于皇帝,故 B 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专制皇权至上的产物, 故 C 正确;丞相制度被废除与宦官专权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 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宦官专权的根 源出发,即可得出“君主专制”的结论。 12. 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 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 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 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 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B - 6 - 【解析】 【详解】材料“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体现的是心是 万物的本源,突出的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思想的解放,B 选项符合题意;心学属于儒 学的组成部分,A 选项排除;C 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心学维护的是封建专制统治,D 选项 排除。故答案为 B。 13. 明朝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 清朝也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而在民间,月利息经常达到 3%至 9%,甚至更高。这说 明当时 A. 白银货币程度提高 B. 私人资本严重缺乏 C. 信贷典当十分活跃 D. 民间白银流通不畅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而 获得的收入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且可能会经常性地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但由于私人资本严 重缺乏,农户难以从市场机构中获得公允的贷款,因此尽管政府对民间借贷行为有着严格的 限制,但“月利息经常达到 3%至 9%”,B 项符合题意。材料仅说明了民间借贷行为的频繁, 但并未涉及货币的流通状况,无法得出 AD 两项结论,排除;C 项仅是材料的表面信息,并非 最佳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将材料中对放债、典当的行为的 种种限制和民间高额的月利息进行对比才可做出正确推断。 14. 从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到刘知己“史之为用, 其利甚博,乃生人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再到龚自珍的“出乎史,人乎道,欲知大道,必 先为史”。这反映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 A. 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 B. 以书写信史为追求目标 C. 以秉笔直书为记事原则 D. 以官修史书为史学正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司马迁、刘知己、龚自珍三人的言论来看,三者都认为应当考证历史中 的失败、成功的规律,以此来为现实服务,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为 现实服务的思想,而不是书写信史的追求目标,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秉笔 - 7 - 直书的记事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C 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中国史学以官修史书为史学正统 的传统,D 错误。故选 A。 15. 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年份 新办民族工 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 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 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 增资本/万元 1895—1900 100 4500 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A. “抵制日货”运动开展 B. 列强侵华方式改变 C. “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D. 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中数据看出,新办民族工业总数、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平均每年设厂数均 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 D 正确;AC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马关 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但与民族资本主义在 1895---1911 年较快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B。 16.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些重要会议上发布的决议节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②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③ 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④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8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是 1949 年 3 月的七届二中全会;②确定开展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是 1927 年 8 月的八七会议;③纠正“左”倾军事路 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是 1935 年 1 月的遵义会议;④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 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是 1921 年中共一大。按照时间顺序为④②③①,故选 D;ABC 不符合题 意,排除。 17. 1950 年 2 月的中国与苏联缔约谈判中,恩来在一-些重题上坚持的立场让苏联代表“感到 很惊讶”,甚至质问他中苏“还算什么同盟者者呢?”周恩来的坚持,表明新中国 A. 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建立了联合反霸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虽然中苏是同盟关系,但周恩来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坚持立场,体现了新中国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故选 B;周恩来的坚持立场体现的是独立自主,与“一边倒”无关,排除 A; “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1955 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 C;D 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 B。 18. 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 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 其是重工业。”这一论述 A. 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B. 存在着照搬苏联模式的倾向 C.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D. 鼓舞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 之初,我国经济落后,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国际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 孤立政策,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国需要大力发展重工业,因此材料所述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客 观要求,A 项正确;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一定程度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但这不是材料所述主 旨内容,B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C 项错误; - 9 -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与建设社会主 义的热情直接关系,D 项错误。 19. 有学者指出,公元前 5 世纪中期,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人掷出骰 子的某个点数的概率都要大,雅典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这说明 A. 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 B. 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C. 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显现 D. 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 听审经历”并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有所增加,才 会出现材料中提及的现象,故可以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的管理。B 正确; 担任官职的机会较大,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公 民可以广泛的参与国家管理,并不是显示其弊端,C 错误;公元前 5 世纪中期是雅典民主政治 的顶峰时期,D 错误。故选 B。 20. 有学者指出,早在君主政体下,君主政权决定了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有限影响;到德 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党政治,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这 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 A. 政党之间矛盾激烈 B. 代议制度有待发展 C. 经济发展不合时宜 D. 宪政意识尚未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政党数量不多,且容易控制,权力不大,这是代议 制发展不完善的表现,故 B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党政矛盾,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 容没有涉及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故 C 选项错误;德意志建立君主立宪制时宪政意识出现,故 D 选项错误。 21. 1850 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的生活用品,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 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一现象说明 A. 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 B. 工业化推动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C. 钟表普及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D. 民主政治发展推动生活近代化 【答案】A - 10 -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英国 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说明工业革命影响到了人们生 活,即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故 A 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钟表制造业的发展,故 B 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生活质量的提高,故 C 错误;材料说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不是民主 政治发展,故 D 错误。 22.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 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 建立起来。”材料中“这个革命”的结果是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结束了国内革命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苏 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因此 C 选项正确。A、B 选项是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和结果,不符合题意;D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3. 1933 年 3 月到 4 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 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揩施,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 A. 维护美元霸权地位 B. 防止通货膨胀 C. 缓和劳资矛盾 D. 提升外贸 竞争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禁止黄金出口和放弃金本位等措施,旨 在扩大本国海外市场,提升本国外贸的竞争力,D 项正确;美元的霸权地位是在二战后建立的, A 项不符合史实;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不仅不是要防止通货膨胀,还会造成通货膨胀的结 果,B 项错误;美国整顿金融的措施,对缓和劳资矛盾无益,C 项错误。 24. 如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 - 11 - A.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 B. 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 C.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 D. 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中的英文和图示可以看出,美国扛着写着贸易和关税的火枪向中国和其他 国家开火,体现了美国排斥中国和其他国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 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漫画的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和联系,故 C 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发达国家是最大获益者,故 A 项错误;B 项不是漫画的主旨,排除;漫 画中美国的做法不是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抵制中国等国,故 D 项错误。故选 C。 25.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理性国家完全破产了,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与材料中艺术风格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A.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 《老人与海》 C. 《自由引导人民》 D. 《人间喜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理性国家完 全破产了”可知,材料谈论的是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浪漫主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 A;《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 B;《自由引导人 民》属于浪漫主义,但它是绘画作品,而非文学作品,排除 C;《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 - 12 - 义文学作品,排除 D。 二、材料解析题(合计 50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 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多载运利润高而负重轻的 丝帛及小手工艺品,如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品 种。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海运手段下,涉及唐境内的 各种农牧手工业品,从广州运出的品种包括丝绸、陶瓷、铜、铁、漆器等。唐后期发展起来 后的江淮八道经济强大,江淮地区几乎是有能力独力担当国家财赋重担。南方长江流域有“天 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二 1790 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利局,奖励技术引进和创造发明。19 世纪 20 年代中 期以后,英国等国家逐步解除技术封锁,美国得以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南北战争 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为了解决资金的匮乏,美国各 级政府努力维持国际财政信誉,建立健全的金融组织机构和信息中心。1908 年美国吸收的外 资达到 64 亿美元,除了用于铁路系统外,还进入了银行、工厂和采矿等部门。19 世纪 60 年 代,联邦政府还颁布了《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法》,为外来移民提供保障。1860—1900 年, 进入美国的国外移民总数达 1400 余万,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摘编自廖君湘《对外开放与十九世纪晚期美国的经济起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唐朝对外开 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美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简析其获得成功的 原因。 【答案】(1)变化:前期陆海对外交流均畅通,以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为主;后期西北丝路 衰落,以海路交通为主。 影响: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吸收外来文明成 果,促进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扩大中华文化 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后世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借鉴。 (2)特点:领域广,涉及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具有阶段性,60 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服 - 13 - 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原因:政府进行系统规划;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英国等欧洲国家解除封锁;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解析】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 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的信息可知前期陆海对外交流均畅通,以西北方向的 陆上丝路为主;依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的 信息可知后期西北丝路衰落,以海路交通为主。影响:依据材料一“中亚、西亚、南亚的商 旅、使团多取此路线”的信息可知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 展和巩固;依据材料一“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 品种”的信息可知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促进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依据材料一“南方长江流 域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的信息可知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并结合所学可知其他的答案,如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以及为后世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借鉴。 (2)特点:依据材料二“美国得以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 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的信息可知领域广,涉及资金、技术和人员等 方面;依据材料二“1860—1900 年,进入美国的国外移民总数达 1400 余万,为美国的工业化 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信息可知具有阶段性,60 年代以后发展迅速;依据材料二“1908 年美 国吸收的外资达到 64 亿美元,除了用于铁路系统外,还进入了银行、工厂和采矿等部门”“为 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信息可知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原因:依据材料二 “1790 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利局,奖励技术引进和创造发明”的信息可知政府进行系统规划; 依据材料二“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的信息 可知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依据材料二“19 世纪 20 年代中期以后,英国等国 家逐步解除技术封锁”的信息可知英国等欧洲国家解除封锁;结合所学可知还有两次工业革 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 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 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 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 - 14 - 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 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 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中外史实,围绕“社会转型与政治结构的转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在社会转型中,政治结构的转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阐述:1840 年以后,中国农耕文明遭到西方丁业文明挑战,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面对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开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推 行的维新变法未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清末政府“旧人办新政”,均以失败告终。辛亥革 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宪政,使中国社会转型中政治结构转换迈出 了关键的一步。由此,资本主义经济迎来“春天”,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新式教育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综上所述,先进的政治制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并推动社会的转型。 (其它论题:①晚清时期,政治体制转型滞后制约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②辛亥革命后,政治 制度改革加快了社会转型的进程;③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转型等,只要言之 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根据“社会转型与政治结构的转换”这一主旨,从政治结构 变化对社会转型所起到的作用的角度提取主题。论述时可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等信息,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对社会转型 的推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第 28 题、29 题为选做题,请考生在两题中任意选择一题完成。 28. 材料 北魏前期的法制,胡汉杂糅、重刑轻教。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深感“律令不 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重用精通律学的中原儒生高允、高闾等人,并多次参与修订《太 和律》。他认为“营国之本,礼教为先”,首创北魏“婚律”,以诏令禁止同姓结婚;加重对 不孝罪的惩罚,规定若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等。同时,削减繁复和严酷的律令,用“恕 死徙边”作为死刑减等之法,缩小连坐范围等。此外,他还注意谨慎选用掌刑狱大权之人, 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还从“治因事改”出发,告诫地方官应以利 民为先,灵活运用德刑,要“导之以德,齐之以刑”。 - 15 - 史称孝文帝“选三代(夏商周)之异礼,采二汉(西汉、东汉)之典法;端拱而四方安, 刑措而兆民治”。但也因官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差异等,出现“经义决狱的随意性”、“故 老前宦多遵旧法,不守新制”等,影响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效率。 ——摘编自王琛《孝文帝改革以后的北魏社会与法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法制改革。 【答案】(1)特点:重用儒生,修订和完善律令;引礼入法,注意法治与伦理道德的结合; 削减繁杂严苛的法令,趋向轻刑;注重法律的监督执行;法律运用利民为先,注重德刑。 (2)评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或汉化)进程; 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借鉴。但由于官员的素质、文化差异及守旧官僚的抵制,影响了法律的 适用效果,导致北魏后期法制的混乱。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中“重用精通律学的中原儒生高允、高闾等人,并多次参与修 订《太和律》”、“营国之本,礼教为先”、“削减繁复和严酷的律令……缩小连坐范围等”、 “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告诫地方官应以利民为先,灵活运用德 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评价:依据材料中“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但也因官员素质参差不齐、文 化差异等……影响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效率”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 定社会秩序、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借鉴、官员的素质、文化差 异及守旧官僚的抵制影响了法律的适用效果,导致北魏后期法制的混乱等方面进行评价。 29. 材料 郭永怀(1909 年——1968 年),山东荣成人,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 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 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45 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3 年 8 月, 中美继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 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1956 年国 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动身返家!1957 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 年因 飞机失事不幸牺牲。2018 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 212796 号 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 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 PLK 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 - 16 - 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 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永怀回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郭水怀的历史活动。 【答案】(1)两大阵营对峙;中国开展“一五”计划,急需建设人才;朝鲜战争结束,国际 关系有所缓和;美国设置中国学者出境的障碍;中国政府的努力。 (2)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在力学研究等方面多有建树,推动 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国家赢得国际声誉;参与“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 做出贡献。 【解析】 【详解】(1)根据“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 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得出两大阵营对峙;根据“1956 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动身返 家”可得出中国开展“一五”计划,急需建设人才;根据“中美继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 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得出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关系有所缓和;根据材料“经过中国政府的 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得出美国设置中国学者出境的障 碍;根据“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得出中国政府的努力。 (2)根据“1956 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动身返家”得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体 现了爱国主义情怀;根据“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 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得出在力学研究等方面多有建树,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为国家赢得国际声誉;根据“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 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出参与“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