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精准备考原创模拟(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1 届高考精准备考原创模拟卷(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西汉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动∶从产业结构上看,"用本守之"现象逐渐兴 起;从区域经济结构来看,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逐渐丧失;从消费结构来看,按爵位等级享 受消费权力的体系逐渐走向混乱。此后汉代统治者采取 A. "无为而治"的治理模式 B. 推动区域市场的建立 C.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 推动私营工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前期,私营工商业高度发展,为西汉初期社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同时又推动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但是到了西汉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动, 统治者适时做出了政策调整,汉武帝时期,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选 C 项;AD 项是西汉 初期的政策和措施,排除;B 项不符合史实。 2. 《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描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 牛、骡、驴、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据此可知,该作品 A. 其艺术风格具有写实性 B. 是北宋文人画的典型代表 C. 赞美了汴京的繁盛局面 D. 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的原貌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是以社会习俗为题材的绘画,具有写实性,故 A 项正 确;风俗画首先是写实,其次才是写意,文人画的最显著特点却是表现个性、抒情写意,故 B 项错误;仅从材料无法看出画作者所表露出来的赞美情感,故 C 项错误;风俗画是作者基于 对生活的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和还原历史,但不能真实再现历史,故 D 项错误。 3.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 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 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 2 -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 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 适度的权力,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 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 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 C 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 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 D 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 13 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 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 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 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 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 的地方权力。 4.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中后期江南商业借贷的记载。据此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 人物 地 区 事迹 吕玉 无 锡 “向大户人家借了,几两本钱,往太仓、嘉定一路,收些棉花布匹,各处贩 卖.走了四个年头,剩些利息” 何进贵 淳 安 到徐家高价借贷,“寻一些买卖,待后起剩些利息还他,彼又得其所益,岂 不是两相美乎?” 诸葛希 孟 泉 州 “与兄贷富人金,浮海为生” 歙上吴 某 鍁 县 “以贫故,偕弱息贷富翁白金若干,贩盐来旌德” A. 政府支持民间借贷 B. 经济发展影响商业行为 C. 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D. 因贫借贷成为社会主流 - 3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图表的信息,说明当时江南地区的商业借贷较为活跃,这种借贷对人民 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商业的行为,故 B 项 正确;材料中仅反映了民间借贷的发展,未涉及政府支持借贷,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我 国加强重农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进行借贷主要是为了进行商业发展,因为贫困借 贷并不占据主流,故 D 项错误。 5. 下表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部分洋务企业。据此可知这些企业 企 业 轮船招商局 保险招商局 汉冶萍厂矿公司 状 况 从洋商那里分回了 1300 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 一些外商轮船公司挤垮, 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 占了六成。 在吸收和借鉴外国洋商保险企 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参 股、投股的方式,向社会集结 股资一千五百份,每股规元一 百两,合计十五万两。 改用马丁碱法之炉以去磷 质,“十余年未解之难题一 朝涣然冰释”,产品质量焕 然一新,受到国际市场的欢 迎。 A. 维护了清王朝经济利益 B. 体现与洋人争利的目的 C. 具备一些现代企业性质 D. 体现了官督商办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洋务派的企业"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向社会集结股资 一千五百份,每股规元一百两,合计十五万两"、"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说明洋务企业向西 方企业学习,具备了一些现代企业性质,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材料依据不足。 6. 有学者指出,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大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较,辛亥革命的斗争 场景并不是特别的壮观与惨烈,但它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却不同寻常。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 A. 成为中国历史变革的里程碑 B. 影响力不及历朝历代革命 C. 是中国本土阶级斗争的反映 D. 具有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A 【解析】 - 4 -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故选 A 项;辛亥革命不同于历来的改朝换代,是一次试图向封建专制制度发起攻击、用先进 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的“革命”,影响力远超历朝历代革命,排除 B 项;中国封建社 会的历次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中国本土阶级斗争的反映,而辛亥革命顺应了 20 世纪初世界民 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历史潮流,排除 C 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D 项。 7. 1919 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 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 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 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 明先进的中国人 A. 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B. 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 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 D. 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 "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可知五四运动促使国 人对民主道路的深入思考,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民主政治有不同的追求和探索,反映中国人对 救亡图存道路的深人探索,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而非对民主的认识,排除 A 项; 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材料强调的是对民主政治的探索,排除 B 项;认识到苏俄革命的可行性是无产阶级的主张,不能代表其他的社会阶层,排除 C 项。 8.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1 年开始编制到 1955 年 7 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共历时 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 6 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 1955 年 4~5 月,根据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 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A. 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 “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模式 C. 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 “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答案】A - 5 -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一五计划的制定,经历了非常漫长和严谨的历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计 划的制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答案为 A;一五计划并没有完全借鉴苏联建设的模式,而是参考了苏联建设的模式,B 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左”的倾向,也没有体现出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C 错误;“一五”计划的制定不是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是吸收各省的意见,D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现实,来 理解和分析材料。 9. 罗马法规定人们只能够在被继承人死后撕开证人的信封,公布遗嘱内容,至少在公元前 1 世纪时是这样的。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可以设立口头遗嘱。按照《十二铜表法》的规定,这 类口头遗嘱完全有效。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 注意保护平民利益 B. 注重法律的程序 C. 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D. 注重形式与内容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律规定人们只能在被继承人死后,撕开证人的信封公布书面 遗嘱,但实际上存在立口头遗嘱的情况,《十二铜表法》规定这类口头遗嘱有效,说明罗马法 注意将法律条款与实际相结合,尊重了“人”的需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 C 项符合题 意;由材料不能得出罗马法注意保护平民利益,所以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罗马法既注重法 律的程序也注重实际情况,具有变通性,所以 B 项错误;材料主旨体现不出罗马法注重形式 与内容,排除 D。 10. 不列颜("Britannia"或"Britannus")最初是罗马对生活在不列颜总的原始民民的称呼, 经过都和精英阶层的重塑,不列顺人由中世纪时期的苏格兰人、爱尔兰入,咸尔士人的代名 词,向"英格兰和'凯尔特'各族"的共回称呼演变。这样做促使英目 A. 向政治文化共同体演变 B. 重构民族国家集体记忆 C. 塑造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D. 开启了政治现代化步伐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中的史实可知,经过都铎王权和精英阶层的重塑,不列颠人由中世纪时期 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的代名词,向"英格兰人和·凯尔特,各族"的共同称呼演 - 6 - 变,不列颠由一个地理概念向政治文化共同体演变,故选 A 项;国家集体记忆与材料无关, 排除 B 项;社会价值观塑造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政治近代化开启是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 排除 D 项。 11.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拒绝了苏联提出的以在削减战略核武器和中程核武器方面做出 让步换取美国停止实施战略防御计划的建议,致使美苏军备谈判长期徘徊不前。美国的做法 A. 导致美苏争霸不断升级 B. 源自中美联合对苏 C. 导致了苏联最终的解体 D. 意在拖垮苏联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的军费开支过大,苏联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从 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并没有导致美苏矛盾激化而使争霸不断升级,故 A 项错误;美国这 样做与中美联合对苏并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苏联最终的解体由多种原因造成,特别是苏 联模式的长期僵化所致,不仅仅是因为美苏军备竞赛,故 C 项错误;美国这样做,意在迫使 苏联与之进行军备竞赛从而拖垮其经济,故 D 项正确。故选 D。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组 织广泛地介入和影响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事务,使得成员国在调整这些经济事务上的自 主权受到了限制。由材料可知,国际组织 A. 推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 B. 拥有权力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C. 干预了相关成员国内政 D. 权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答案】 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广泛地介入和影响着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事务"等信息可知国际组织介入经济事务,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故 C 项 正确;20 世纪 90 年代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故 A 项错误;国际组织虽 然获得成员国部分主权的让渡,但还无权干涉成员国的内政,故 B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国 际组织的权力得到了世界各国认同,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详 - 7 - 查,一览即了。"因为这些条约就清政府看来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 年总理衙门分发给满清官员三百本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译著的《万国公约》,对此李鸿章认 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约》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919 年巴黎和会上, 中国代表们表示,领事裁判权"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国际法里都找不到依据,它的存在仅仅 是条约本身产生的结果。"他们认为现行税则对中国非常不公平,明显有违国际社会的通例。 因此他们主张修改约章。 ——摘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20 世纪)20 年代有关不平等条约的大事记 1924 年 1 月 31 日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公布,明确提出取消—切不平等条约 1924 年 11 月 10 日 孙中山在工团欢送会的演讲中,再次提出:“联合全国一致努力废除不平等条约” 1925 年 5 月 30 日 中共组织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在宣言中指出,“这次惨剧(五卅惨案)也是不 平等条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926 年 1 月 毛泽东在有关不平等条约的《宣传报告》一文中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国民会 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这对宣传口号所取得的成就,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口 头和书面宣传下,这些革命口号变得深入人心” ——摘自王栋【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叙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并分 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20 年代国人反对不平等条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 一时期国人反对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1)变化:从以传统心态而漠视条约到利用国际法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原因:列 强加紧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逐渐加深:中国逐渐被动融人世界:民族民主意识逐 渐增强:中华民国成立。 (2)特点:人们反帝斗争的组织性增强:政党积极组织动员:民众积极参与。 历史影响:利于推动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进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并掀 起了废约反帝运动:有力支持了近代中国政府收回租界权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 - 8 - 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伟大力量。(其它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因为这些条约就清政府看来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 羁縻之道”“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约》应成为时代之必需” 可归纳出从以传统心态而漠视条约到利用国际法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原因:结合材料相关 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原因可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融入世界、民族意识增强和政体变 革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特点:根据材料“中共组织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可归纳出人们反帝斗争的组织性增强和 政党参与:根据材料“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口头和书面宣传下,这些革命口号变得深入人心” 可归纳出民众积极参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国共合作、促进国民民族意识 发展、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国际组织或机构 总部或发起国 1945 年 10 月 联合国 美国纽约 1957 年 7 月 国际原子能机构 奥地利维也纳 1960 年 9 月 石油输出国组织 奥地利维也纳 1970 年 10 月 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 会 斯里兰卡等亚洲国 家 1989 年 11 月 亚太经合组织 新加波 1993 年 11 月 欧盟 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5 年 1 月 世界贸易组织 瑞士日内瓦 2001 月 6 月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北京 2015 年 12 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 中国北京 - 9 -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 论题,历史信息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说明:标题切合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符合材料且正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只有标题没有简述不给分。 一等 所拟论题切合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 所拟标题接近题意且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较严密, 表述较为清楚。 三等 所拟标题偏离题意,阐述史实欠正确,表述不清楚。 参考示例 论题:20 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阐述:1967 年,东南亚国家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政治、经济合作组织。东盟建立以来, 各成员国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亚洲政治舞台上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文流与联系进一步加强。1993 年,欧盟成立,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的成立,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 经济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结论:区域集团化推动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增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活力。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信息拟出一个论题,然后结合所 学知识进行论述,论述时要逻辑清晰,语言严谨,注意论从史出。根据材料“石油输出国组 织、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总结出论题是 20 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结合区域集团化的表现进行分析论证即可。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及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 一处”。由此形成了维持百余年的禁军更戍法。军士即使不远戍他乡,每月请粮时营在城西 的军士要到城东粮仓支领,营在城东的军士也要到城西粮仓支领,并不许雇车或人帮助,以 - 10 -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戍法的基本内容是:禁军除殿前司捧日、天武两军外,其余各 军“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禁军出戍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因粮食不足而移屯者,允 许携带家属,称为就粮。二是因军事或政治方面的原因而移屯者,隶属于各州,不携带家属 被称为屯驻。三是同样因为军事或政治原因移屯,不携帶家属,隶部署司者,称为驻泊。更 戍法的实行,“元戎(主将)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谨 自任,未闻赏一效用,戮一叛命者”,这就难怪宋军在与辽军作战时屡屡败北了。 ——摘编自张希清《宋朝典章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更戍法”改革的目的及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更戍法”改革的影响。 【答案】(1)目的:防止将领专权,拥兵自重;培养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特点:官兵经常更换驻地;出戍方式多样;兵将分离,且缺乏相互了解。 (2)影响: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将领专权,加強中央集权;但另一方面导致部队兵将不识,号 令不通,严重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及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 屯驻”“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措施围绕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以及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从积极和消 极两个视角回答。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身为巴西左翼的古拉特就任总统后依然面临经济上的一个烂摊子和工农运动风起 云涌的局面。古拉特对工农运动并不感兴趣,不过,古拉特推行的限制外国资本家将所得利 润暗地转移国外等措施触犯美国大公司的利益。在国际上,古拉特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于 1961 年 11 月和苏联恢复了中断 14 年之久的外交关系,并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 展贸易关系。 1964 年 3 月 31 日,第四军区的军队便擅自向里约热内卢进发。不敢依靠左翼力量的古拉 特忽然发现已陷于孤家寡人的地位,只得于 4 月 1 日仓惶出走,巴西又一次发生了政变。巴 西政变有其历史必然性,巴西的封建大地产制盛行,地产在 1 千公顷以上的大庄园主仅占土 地所有者总数的 10%,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5.1%。同时右翼军人历来横行不法,他们 经常和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制造动乱。 ——摘编自∶金重远《初探巴西式政变——以 1961 年巴西政局变动为个案研究》 - 11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西古拉特政府时期发生政变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西政变带来的影响。 【答案】(1)因素: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损害了美国和国内右翼势力的利益:军人干政 的传统:封建地产制盛行提供了经济基础。 (2)影响:阻碍了巴西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维护了美国在巴西的利益:巩固了右翼 势力的力量。 【解析】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身为巴西左翼的古拉特就任总统后依然面临经济上的一个烂摊 子和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的局面”可归纳出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根据材料“古拉特推行的限制 外国资本家将所得利润暗地转移国外等措施触犯美国大公司的利益”可归纳出损害了美国和国 内右翼势力的利益;根据材料“第四军区的军队便擅自向里约热内卢进发”可归纳出军人干政的 传统;根据材料“巴西的封建大地产制盛行”可归纳出封建地产制盛行提供了经济基础。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的因素可知,关于影响可从阻碍了巴西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维护了美国在巴西的利益、巩固了右翼势力的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1896 年依 父母之命嫁与相潭富家子弟王廷钧。后与丈夫性格志趣无相似,感情长期不睦。1904 年秋瑾 终于冲破家庭束缚,毅然前往日本留学,进入青山实践女学,并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妇女革 命团体"共爱会"。1907 年 1 月,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妇女所 处之悲惨境遇,而且还探讨了摆脱这种境遇的途径。首先,秋瑾自己以身作则,毅然结束不 幸福的婚姻与王廷钧离婚,而且敢于仗义执言,劝导别人摆脱不平等的婚姻。其次,她在一 篇演说词中号召∶"如今好学堂也多了,女子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救习、开工厂, 何尝不可自己养活自己呢?"而且她还提倡在中国创办女学,因为"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她 自己还先后创办了明道女学,浔溪女学等。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秋瑾认为妇女只注重自身的解 放还不够,还要积极参加到政治斗争中。 ——摘编自杨晓梅《思潮涌动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解放妇女的 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 【答案】(1)原因:自身不幸的婚姻经历:妇女解放的革命实践:民主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发 - 12 - 展:西学影响的不断深人: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途径:妇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婚姻, 争取婚姻自由与平等:使妇女参加社会职业,谋求经济生活的自立:创办女学,使妇女受到 必要的文化教育:妇女应该积极参加政治斗争,投身民主革命。 (2)评述:提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现男女平等,号召妇女突破封建家庭的藩篱, 积极参加反清斗争和社会活动,从而把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结合起来,成为反对 封建专制统治、推动民主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后与丈夫性格志趣无相似,感情长期不睦”可归纳出自身不幸的 婚姻经历:根据材料“进入青山实践女学,并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妇女革命团体‘共爱会’”可归 纳出妇女解放的革命实践:根据材料“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妇 女所处之悲惨境遇”可归纳出民主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西学影 响、思想解放也是重要因素。途径:根据材料“劝导别人摆脱不平等的婚姻”可归纳出妇女要自 己掌握自己的婚姻,争取婚姻自由与平等:根据材料“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救习、开工厂,何 尝不可自己养活自己呢?”可归纳出使妇女参加社会职业,谋求经济生活的自立;根据材料“她 自己还先后创办了明道女学,浔溪女学等”可归纳出创办女学,使妇女受到必要的文化教育; 根据材料“秋瑾认为妇女只注重自身的解放还不够,还要积极参加到政治斗争中”可归纳出妇女 应该积极参加政治斗争,投身民主革命。 (2)评述:结合上述分析的途径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关于评述可从促进女性解放、民主 政治发展、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准备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