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对应学生用书 P8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018·宁夏银川一中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 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 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 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 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答案 D 解析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制,这是他思想保守的地方, 排除 A 项;材料不能得出 B 项结论,排除;C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春秋战 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反映了当时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D 项正确。 2.(2018·江西金溪一中月考)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 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代表的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利益,主 张节俭,不可能着装时尚,故选 B 项。 3.(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 儒学的特质。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 ) 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礼仪以化 之,起法正以治之”体现了荀子礼法并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A 项排除;“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体现了孟子的气节观,也 不符合材料,B 项排除;“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属 于孟子思想,指君主以善心施行仁政,就能很轻松地管理好国家,体现了“政治 与伦理合二为一”,故 C 项正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不符合题意,D 项排除。 4.(2018·西藏拉萨中学月考)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 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 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答案 B 解析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称之为新儒学,它糅合了法家、道家 和阴阳家的学说,内容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德政、三纲五常等, 适用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要求,因此,A 项错误,B 项正确。“为政以 德”是孔子的思想,C 项错误;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而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 这与董仲舒改造儒学的时间不符,D 项错误。 5.(2018·内蒙古奋斗中学月考)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 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 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答案 D 解析 西汉时期,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通过政府官办学 校著书讲授儒学,使儒学教育逐渐官方化和制度化,故选 D 项。课程设置多样化 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材料列举的都是儒家典籍,排除 A 项;B 项中的“世俗化” 和 C 项“向社会下层扩展”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6.(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期中)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 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 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 ) A.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B.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C.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D.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 答案 C 解析 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 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故选 C 项。荀 子主张人定胜天和“天行有常”,属于唯物主义,排除 A 项;老子的思想以“道” 为宇宙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同,排除 B 项;李 贽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排除 D 项。 7.(2018·江苏七校联盟期中)“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 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 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 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儒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两次 重大的改造,一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即 材料所说“用统一的神权神化君权”;二是朱熹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对应材料“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 故选 C 项。 8.(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 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 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中作者“急穿芒履去登临”即通过亲自观察实践,感知万物, 获取新的认识,可知这和“格物致知”主张一致,故 C 项正确。 9.(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中月考)一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时写道: “……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 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这一“开启”始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 C.宋代 D.明清 答案 B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没有为当时各诸侯国 所接受,与题干中“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不符,排除 A 项;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奠定了儒家思想的 正统地位,与题干“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孔子教主化”相符,故 B 项正确;宋 明理学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与题干中的“开启”不符,排除 C 项;明 清时期批判宋明理学,开启了思想活跃的新局面,排除 D 项。 10.(2018·四川彭州中学月考)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 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 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 养母亲。该故事反映( ) A.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 B.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 C.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 答案 B 解析 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反映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即 杀儿养母,故 B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三纲五 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 农经济相适应”,排除 D 项。 11.(2018·山西大学附中模块诊断)“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 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 统经学的转变……”材料反映出( )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由明入清儒学发展受挫 C.实学—理学—经学是宋至清儒学的发展路径 D.清代学者力图恢复先秦儒学 答案 A 解析 “天地翻覆的磨难”是指明亡清立,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清统治者实 行文化高压。因此知识分子的眼光从朝堂转向经学考据,开启了有清一代之考据 经学。故 A 项表述符合题意。 12.(2018·山东济宁一中阶段检测)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 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 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 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演化为士族集团,这体 现了儒学对当时政治的强大影响力,故 D 项正确。秦朝已经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B 项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古代政治制 度不断发生变化,C 项错误。 13.(2018·四川阆中中学期中)汉代以后儒学大家们惊呼“孟子后,千载无真 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以后的儒学背离了孟子性善论 B.今文经学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 C.古文经学已失传无法找回孔孟思想 D.儒学已成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以后,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适应了君主专 制统治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用,此后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 统治者统治的工具,读书人也逐渐沦为政治附庸,故才出现汉代以后儒学大家们 惊呼“孟子后,千载无真儒”的现象,D 项正确。汉代以后的儒学没有背离孟子 性善论,A 项错误;今文经学也是儒家思想,B 项错误;C 项对材料解读错误,排 除。 14.(2018·四川成都树德中学月考)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 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 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传统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动摇 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 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对儒学 态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 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 值观念的选择,故 A 项正确。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就占据统治地位,B 项 错误;儒学思想虽被质疑,但却一直保持正统地位,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对 儒学的态度,排除 D 项。 15.(2018·青海西宁四中月考)西汉时孔子被称为“褒成宣尼公”,两晋时被 称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先王”,隋文帝尊孔子为“先师 尼父”,唐太宗改称孔子为“先圣”,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这反映 出统治者( ) A.不断提高孔子的地位 B.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 C.利用儒学强化思想控制能力 D.使儒学成为治国的唯一思想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治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统一。封建统治者尊崇孔子的目的是利用儒学强化思想 控制、巩固政治统治,故 C 项正确。材料表明封建统治者尊崇孔子,无法体现“不 断提高”孔子的地位,排除 A 项;封建统治者尊崇孔子的目的是巩固统治,B 项 不是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排除;D 项表述与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的史实不符, 排除。 16.(2018·江西南昌二中月考)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 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不知《春秋》,不能涉世”可知,儒家思想关注现实社会,故 选 A 项。儒家思想中含有民本思想,但“以人为本”说法牵强,排除 B 项;C 项 是道家思想特点,排除;D 项是佛教思想特点,排除。 17.(2018·山东泰安一中学情检测)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 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父为子天,有隐无犯”“若有 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等信息可知,唐朝以“孝”作为核心价值来治理国家, 故 C 项正确。材料与百姓的个性无关,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渗 透到法律中,而不是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B 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法制现象有违 理性精神,D 项错误。 18.(2018·江西玉山一中月考)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 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 动”指( ) 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所强调的义理之学,实质上就是伦理 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纲常人伦。理学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 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实现了从神权政治转向伦理道德转变,故 B 项正确。汉唐儒学也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排除 A 项;汉代儒学注重强化封 建神学思想,排除 C 项;汉儒强调臣民对君主的顺从,对人的思想也具有束缚作 用,D 项不是理学与汉唐儒学的明显区别,排除。 19.(2018·天津耀华中学月考)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 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 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 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 答案 C 解析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从材料中的“条件一”和“条件二”可知,时人注重道德修养 和气节,强调伦理道德,这种现象反映的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故选 C 项。 20.(2018·山西太原五中月考)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 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 学 A.传统四民结构松动 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 C.江南成为文化中心 D.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答案 D 解析 民间社团的兴起不能代表传统四民结构的松动,排除 A 项;明清时期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文化政策不能实现相对宽松,排除 B 项;虽然这些有影响力 的民间社团主要设立于南方,但无法说明江南成为文化中心,排除 C 项;根据对 这些社团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些社团要么关注时政,要么谋求实利,要么讲求实 学,说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故选 D 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21 题 24 分,22 题 24 分,23 题 12 分,共 60 分) 21.(2018·山西大学附中模块诊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 2012 年 11 月 15 日以来,除了在毛泽东、邓小平诞辰纪念座谈会 上大量引用两位前领导人的话语,习近平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 学经典的名言。其中,他引用《论语》36 次、《孟子》10 次,引用《礼记》《尚书》 《荀子》也均超过 5 次。 材料二 人民儒学并不主张人民主权论,而主张“民本”……“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有人共同治理天下。人民就是所有人,人 民共同治理天下,这是天赋之义。天下人都是人民,其内部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差 别,但万民一体,天下一家。 ——秋风《必须在学术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材料三 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肯定它 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 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 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对传统文化中 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糟粕,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 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必须否定和抛弃。今天,我们应该充 分利用儒学优秀的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 现代化。 (1)两千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与精神支柱,分析其原因并阐释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18 分) (2)儒学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注重“返本开新”,简述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 发展。(6 分) 答案 (1)原因:儒学自身不断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适应政治和社 会的变化;社会因素,儒学强调稳定与和谐,适应了农业社会与大一统政权的需 要;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广大民众所追 求与信仰;历代官、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 得以不断传承;政府的提倡与鼓励。(10 分) 贡献: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 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的 理论基础,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道德准则有深远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8 分) (2)孔子:德治;孟子:君轻民贵;墨子:兼爱;董仲舒:德政;唐太宗:存 百姓;明末三大家:工商皆本;孙中山:民生主义。(6 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始于汉武帝“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除了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鼓励外,儒学强调社会稳定和 谐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迎合了社会民众的追求,使儒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儒学自身的调整,新思想体系的不断出现,使儒学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第二小问, 主要从文化认同、政治理想、道德准则三个方面思考作答。第(2)问,春秋战国时 期的孔子、孟子、墨子,汉朝董仲舒,唐太宗李世民,明清时期黄宗羲、王夫之、 顾炎武,近代的孙中山等都提出了“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些人物的 基本主张进行简要梳理即可。 22.(2018·四川石室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 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于的学说能 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 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 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 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 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 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 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 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 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8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 “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8 分) 答案 (1)主张: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3 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 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 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5 分) (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 活化。(4 分) 社会条件:印刷术的进步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4 分) (3)理由: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5 分) 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3 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紧扣“汉代儒学”“支持中央集权”等关键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第二小问,紧扣“积 极影响”,从国家“大一统”、古代政治体制的定型、儒学地位的上升与影响等 角度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教育青 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从印刷术的进步、宋 朝社会经济、私学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李贽反 正统的思想主张来说明即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 活中,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这些思想对正统思想 发出了大胆挑战。第二小问,从统治者的角度来思考,可得出加强思想控制,维 护统治;另外还可从材料三中“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 罪”的信息,得出目的之一还在于深曝其罪,警示后人。 23.(2018·江西南昌二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庙的历史沿革 产生 公元前 478 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 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 初建 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 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 发展 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 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 国。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 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 鼎盛 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 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 1560 多处。 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 30 多座仿中国式 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 有 362 座孔庙。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根据材料,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 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 确)(12 分) 答案 信息一:孔庙由“家庙”演变成“国庙”。(2 分) 说明: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汉武帝 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有利于巩固 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10 分) 信息二:孔庙与学校合一,形成了“庙学一体”的格局(功能由祭祀演变成祭 祀和儒学教育相结合)。(2 分) 说明:汉代以后孔子倡导的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国家推广实 施儒学教育;唐宋时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取士,孔庙成为传播儒 学的圣地;“庙学合一”的官方儒家学校,是培养文化人才、官员的摇篮。(10 分) 信息三:孔庙的建筑规格和形制不断提高。(2 分) 说明:历代帝王尊孔,重视修建孔庙祭孔,祭孔是国家礼制;对孔庙建筑的 规格一再提高,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10 分) 信息四:地域由曲阜到全国再向海外传播。(2 分) 说明:孔庙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载体,在全国普遍建立,巩固了儒学在传统 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孔庙在海内外的建立,源于孔子文化向外传播;促进国内外 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10 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涉及的是孔庙的发展历程。材料中给出了“古 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围绕着发展历程中体现的特点来 分析回答,最终通过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