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同步课堂人教必修二测试: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历史同步课堂人教必修二测试: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1958 年 8 月前后,新华社先后报道湖北长风农业社早稻亩产 15 361 斤;安徽高丰农业社试验田早稻亩产 16 260 斤;湖北麻城建国 第一农业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 36 956 斤。上述报道反映的现 象是( ) A.公私合营 B.城市化建设 C.“大跃进” D.发展乡镇企业 解析:“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浮夸风严重, C 项正确。 答案:C 2.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如 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 A.“一五”计划实施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工业化基本实现 解析:“一五”计划实施于 1953—1957 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 重工业,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故选 A。“大跃进”运动开展是在 1958 年,时间上与题干材料不符,B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于 1958 年“大跃进”运动之后,时间上与题干材料不符,C 项错误;1957 年 “一五”计划完成,只是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化并未 实现,D 项错误。 答案:A 3.1953 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其中农业改造的主要特征是( ) A.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生产责任制 解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成立合作社,故选 A 项。人民公社化是 1958 年之后实行的政策,B 项错误;对农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前是小农经济,C 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 实行生产责任制,D 项错误。 答案:A 4.“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 能坚持下来。”这里的“大会”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解析: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是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选 C。 答案:C 5.下图是 1953—200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导致 B 点谷值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发展 B.“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解析:图片中的 B 点介于“1958—1963 年”,国内生产总值处于 最低谷,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发展,故选 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 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1957 年产量 比 1952 年增加 比旧中国最高 年产量增加 粮 1.95 亿吨 19% 30% 棉 164 万吨 26% 93% 钢 535 万吨 296% 580% 煤 1.3 亿吨 96% 210% 电 193.4 亿千瓦时 166% 320% 原油 146 万吨 235% - 材料二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 1958 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 1958 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 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 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 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 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 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 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 么影响? 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期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 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开展“大跃进”运动。在工业领域,全面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 钢铁运动。影响:浪费了人力和资源,且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导致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 的后果。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以户籍来确 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实行这一制度旨在( ) A.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B.适应工业化战略的需要 C.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求 D.促进三大改造顺利实施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力量较弱,实行粮食计划供 应制度主要限制粮食供应以满足工业化发展的资金问题,故 B 项正确; 人口问题不是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的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一五”计 划时期抗美援朝已经结束,故 C 项错误;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变革, 故 D 项错误。 答案:B 2.1989 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 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 基础”初步建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解析:“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 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 B。 答案:B 3.1952 年我国某一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 的明天》宣传画。以苏联为榜样,中国随后在农业领域采取的措施是 ( )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人民公社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苏联的农业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宣传画显然是政治政策 的导向,为此我国实行三大改造,其中农业是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走合作社的道路,D 项正确;A 项是土地改革,此时已完成;B 项在 1978 年之后开始实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 项在 1958 年开始实 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D 4.毛泽东曾在某次会议期间说“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从 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 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的时 候”。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人民政协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解析:中共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材料一致,故选 C。 中共七大主要解决民主革命过渡的问题,与材料无关,A 项错误;第 一届人民政协主要议题是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材料无关,B 项错 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材料无关,D 项 错误。 答案:C 5.“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 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战,感叹天上不 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 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信息“高炉”“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可以看出是大炼钢铁,大炼钢铁(过度注重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 的严重失调,故选 B。“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指导下大办工业、大 办农业的运动,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 项错误;人民公 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大跃进” 是一次严重挫折,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 项错误。 答案:B 6.据统计,1961 年 7 月 1 日到 1962 年 6 月 30 日,我国共进口粮 食 117 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 158 亿斤。上述做法旨在( ) A.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B.纠正“大跃进”的弊端 C.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61 年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困难 时期,为了解决国内粮食短缺和缓解农民负担,实行减少粮食征购和 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D 项正确。 答案:D 能力提升 7.61 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着一张 1956 年“聊城县福利 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 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 兆仁于 1956 年 1 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 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 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中“1956 年”“公私合营股票”可以判断是民族资 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方式是公私合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国民经济的恢复在 1952 年完成,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起步即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不符合题意,故 B 项 错误;材料见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故 C 项正 确;三大改造的目的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不 是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故 D 项错误。 答案:C 8.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 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 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 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 B.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 C.“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 解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主要是建立重工业企 业,没有涉及钢产量翻一番的目标,故 A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在农村实行高度公有化的政策,不包括“以钢为纲”的号召,故 B 项 错误;“大跃进”提出全民炼钢运动,号召“以钢为纲”,实质是高指 标、瞎指挥、浮夸风,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实行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政策是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左”倾错 误的纠正,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9.1975 年,我国国民经济有过短暂的恢复和发展,其原因是( ) A.粉碎“四人帮”集团 B.主要领导人的“两个凡是” C.粉碎“林彪”集团 D.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解析: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 发展,故选 D。粉碎“四人帮”集团是在 1976 年,A 项错误;“两个 凡是”本质是对“左”倾错误的坚持,与题干主旨不符,B 项错误; 粉碎“林彪”集团是在 1971 年,C 项错误。 答案:D 10.1958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 村向城市流动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 迁入的证明;而 1978 年以后,大量的农民工却可自由进入城市,为城 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体制变革的结果 B.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 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农村和城镇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到放开,主 要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结果,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 人们的户口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流动 问题,不是人口结构的变动,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 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到 1952 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 而且超过了 1949 年产量的 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 设 694 个工业项目,其中的 156 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 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 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 的特点。 答案:得到苏联援助;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 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