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2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2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

(浙江选考)2018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 第 22 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 1.(2016 年 9 月台州质量评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家 家生活大变样。”这段 1979 年安徽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了( ) A.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B.“包产到户”改革成效的初现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D.人民公社体制的完全废除 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是“1979 年”,这时改革还未全面展开,只是成果初现,改革并 未改变土地所有权,因此 B 项正确。 答案 B 2.(2015·浙江学考)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 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应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解析 党的十五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认识深化阶段,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 D 项。 答案 D 3.(2016·温州十校高一期中)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 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 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川省广汉县某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②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 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③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 废除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80 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 开”;③1978 年 12 月;②稍后于①③;④是在 1983 年。故先后顺序应是③①②④,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解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A、B 两项排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都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D 项排除;三幅图所反映 的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故 C 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C 5.(2016 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 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 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 ) A.三大改造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 这份文件是 1982 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原则。 答案 D 6.(2016·温州高一期末)浙江省宁波市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得到迅速发展。在对外开放的 格局中,宁波市属于(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解析 1984 年,中央开放沿海 14 城市,包括浙江宁波、温州。故选 B 项。 答案 B 7.(2016 年 9 月绍兴适应性考试)1984 年,是中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 快的一年。下列对外开放的措施,属于这一年实施的是( ) A.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C.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1984 年开发了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答案 B 8.(2016 年 9 月台州质量评估)2016 年 9 月在杭州举行 G20 峰会。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 放区的一个城市——杭州对外开放始于( ) A.1978 年左右 B.1980 年左右 C.1985 年左右 D.1990 年左右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于 1985 年。 答案 C 9.(2016 年 9 月嘉兴教学测试)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下列城 市或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岛 ②深圳 ③海南岛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放的先后顺序是深圳、青岛、海南岛、上海浦东。 答案 C 10.(2016 年 9 月金华十校联考)小张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 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清单。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 是( ) 时间 内容 意义 1992 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 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 1992 年 10 月 十四大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 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7 年 十五大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21 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A.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B.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 D.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勾 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 展。 答案 B 11.(2014·浙江学考)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 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答案 D 12.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计划”到“规划”的变 化,体现了由计划指令到规划指导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答案 C 13.(2016·绍兴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路线图(见图) 材料二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黄遵宪《番客篇》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呈现对外贸易情 况。 (2)根据材料二黄遵宪的《番客篇》诗,指出清朝政府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借端累无 辜,此事实大错”道出了该政策怎样严重的后果? (3)材料三中的历史情形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 么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问,联系所学,结合“丝国”和“瓷路”美誉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联 系材料信息强调“国初海禁严……”,可知是海禁政策;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后 果。第(3)问,第一小问,联系 1978~1985 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的变化不难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可以回答对中国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如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中国的改革 开放等等。 答案 (1)情况: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的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 路”。 (2)政策: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后果:扼杀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在 19 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 近代化的世界。 (3)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经 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设立,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获得重大 突破,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 意义: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密切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提高中 国的综合国力;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4.(2016·宁波九校高二联考)改革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 衡;……20 世纪 20 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 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 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到 1983 年,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发展。1984 年 10 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已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 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答案 (1)表现:政治制度创新:分权与制衡,确立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经济体制创新: 1933 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确立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2)过程: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92 年邓小平南方 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中 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 内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