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10王。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据此可发现 A. 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 B. 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 C. 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 D. 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自文王到幽王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商朝主要以兄终弟及为主,而周朝自文王以下到幽王,12王均为嫡长子继承为王,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10王”可知,商朝时期主要以兄终弟及为主,而不是嫡长子继承为主,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可知,这时期主要以嫡长子继承为主,但王位继承争议没有杜绝,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而不是分封制的核心,故C选项错误。 2.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A. 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说明商王借助神权维护王权,故B符合题意;材科没有反映权力集中与否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重视神灵,但没有反映宗教色彩,故D不符合题意。 3.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宗法制是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的嫡庶系统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修宗谱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或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和分封制均为地方管理制度,故BC不符合题意。 4.汉光武帝时期取士注重四个方面:一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为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为刚毅多略,明足以决。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 注重门第 B. 多元选拔 C. 公平竞争 D. 德才兼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一曰德行高妙,二曰学通行修,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可知,汉朝对选拔官员从四个方面的标准,体现了德才兼顾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注重门第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而不是汉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四个方面分析选官的标准,这体现了德才兼顾的特点,而不是多元选拔,故B选项错误;题干内容仅仅是选官标准,并没有体现公平竞争的过程,故C选项错误。 5.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方式是血缘而不是契约,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这表明古代中国 A. 分封制的影响深远 B.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C. 家国同构格局明显 D. 家族观念十分浓厚 【答案】C 【解析】从材料“血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血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父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反映了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家族对族人的管理和处置,发展为政治关系。从而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格局,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A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从秦朝开始才出现君主权力高度集中的内容,B错误。家族观念十分浓厚对材料表述不全面,排除D。 6.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中,县的幅员大小适中,县令一般只治民,不治军;只管文,不管武。之所以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 A. 肃清封王残余 B. 防止地方割据 C. 扩大郡守权力 D. 保障军权独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县令一般只治民,不治军;只管文,不管武”,县令不能掌握军权,很难形成割据势力,从而防止地方割据,故答案为B项;县令与封王没有关系,排除A项;县令和郡守是不同层级的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的设置对郡守权力没有影响,排除C项;通过制度设计,使县令不掌握军权,是避免形成割据势力,排除D项。 7.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新太子。太子太傅叔孙通不但称历史上晋献公因废太子导致晋国乱政数十年,而且以死相谏。叔孙通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护宗法继承制度 B. 坚守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 C. 极力维护吕后尊严 D. 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叔孙通极力反对废太子立赵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强调的嫡长子继承制,A项符合题意;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不是维护太子之位,而是教谕、培养太子、辅佑太子,B项不符合题意;维护吕后尊严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稳定太子之位并不能“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D项错误。 8.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削弱中央集权 C. 稳定政治局势 D. 解决王国问题 【答案】C 【解析】由材料“郡县官吏消极观望……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的信息可知,汉初实行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所以正确答案为C。实行封国制度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削弱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解决王国问题,排除D。 9.古代某职官初设时“秩六百石,员十三人”,开朝会时其班序也远在二千石之后,但享有直接向皇帝面陈奏事的权力,并“代表中央监制品秩二千石的高官”。该职官是 A. 中正 B. 刺史 C. 御史大夫 D. 锦衣卫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秩六百石,员十三人”“但享有直接向皇帝面陈奏事的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并且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可以监察俸禄二千石的高官,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刺史,而不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体制,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 10.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A. 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 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 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可知,原则上皇帝下发诏令不能绕过宰相,必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算合法,说明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皇帝下发诏令的程序问题,没有体现行政效率提高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皇帝下发诏令的程序反映了当时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但不能够说唐代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政体,故B选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制约,与中央集权无关,故C选项错误。 11.雍正以后,形成了以军机处辅佐皇帝办理机要大政,以内阁协助皇帝处理例行庶……的政治体制。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由此可知,清朝军机处 A. 有军国大事决策权 B. 与内阁同为宰辅机构 C. 秉承皇命上传下达 D. 统领中央和地方官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没有决策军国大事的权力,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而不是宰辅机构,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不能统领中央和地方官员,故D选项错误。 12.一个又一个历史元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内阁/厂卫/司礼监/监察御史 ②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 ③驰道/朝议/郎中令/御史大夫 ④御史/腹里/宣政院/土司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明朝时期出现,厂卫也明朝时期特务机构,因此①反映了明朝的史实;②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反映的是晚清的史实;③驰道/朝议/郎中令/御史大夫体现的是秦朝的史实;④ 御史/腹里/宣政院/土司制度反映的是元朝的史实,按朝代先后排列应是③④①②,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13.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但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必须打点红包,费用占进出口货物的10%—4%.《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据此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 A. 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 B.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 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 D.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南京条约》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清政府的税收标准实际上提高了,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故A正确;《马关条约》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排除B;材料不能得出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排除C;《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错误。 14.鸦片战争爆发前,前往广东进行中英谈判的钦差大臣琦善在给义律的照会中说:“(英方)乃先占据定海,本不能不上干天怒。特缘本大臣……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由此可见,琦善 A. 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 B. 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 C. 缓和了中英之间矛盾 D. 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没有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没有体现缓和中英之间矛盾的问题,并且琦善的上述言论也不利于缓和中英矛盾,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琦善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不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故D选项错误。 15.《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居住及租地权 D. 使馆驻兵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来看,这种“治外法权”是指领事裁判权,故答案为B项;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被迫给予另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在当时的最优惠待遇,排除A项;居住及租地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获得租地建房和居住的权利,使馆驻兵权是指外国可以在其驻华使领馆内驻兵的权利,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 16.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皇帝认为“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说明清政府 A. 外交政策失去了自主权 B. 放弃了保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C. 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 D. 灵活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 【答案】C 【解析】从咸丰皇帝的“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即不尊重所签条约,到恭亲王奕䜣的“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说明清政府认识到遵守条约的重要性,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维护权益”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17.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规定进口税。“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工艺制造”等是《马关条约》中的规定,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和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和日本没有关系,A项错误;中日并未签订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BD两项错误。 18.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义和团对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感到不安,他们的口号是‘杀死外国人’,他们特别不喜欢西方传教土以及皈依了基督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威胁到了中国传统。对于这些杀害的回应是迅速而猛烈的,一支由英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两万人的联合部队在1900年10月攻占北京,这支部队恢复了秩序”。此段叙述旨在 A. 揭示战争起因的真相 B. 突出各国参战的正义性 C. 反映义和团运动全貌 D. 宣扬宗教传播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杀害外国人,引发了列强的侵华,而八国联军侵华恢复了秩序,显然是站在列强角度看待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认为列强侵华具有正义性,选项B正确;材料并未揭示八国联军侵华的真正意图,排除A;材料仅显示了义和团运动中存在杀害外国人现象,并不能反映义和团运动的全貌,排除C;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19.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贏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下表中实践与结果的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实践 结果 A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B 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武汉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19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D 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故C选项正确;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决定在新疆建立行省,而非自治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武汉会战的失败,武汉、广州等地区的沦陷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不是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是自发的,未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故D选项错误。 20.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 B. 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 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D.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陕甘宁边区”可判断出材料显示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整个材料反映的是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寇的进攻,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的胜利,大力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这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取得抗战胜利而鼓励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没有体现土地革命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不存在国民党经济封锁,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通过三大改造,而不是这时期,故D选项错误。 21.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B.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C.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 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答案】A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如果也不会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更不会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它仍然会是一个封建政权,这是农民所联系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所以作者评价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A项正确;B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在材料内容中没有体现;D项是天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与材料不符。 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人民不可能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排除D;由材料“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可见材料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故选C。 23.1919年5月4日下午,以北大学生为首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向天安门进发,青年学生们一路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成为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最强音。这反映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是 A. 科学民主 B. 爱国主义 C. 自由平等 D. 思想启蒙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从材料中的“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处可以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的言论并未体现出民主和科学,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国家民族主权层面的问题,不是所谓的自由平等问题,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思想启蒙指的是思想层面的解放,而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思想方面的进步性,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2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 暂时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B. 进一步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C. 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 D. 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中共“二大”规定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这是根据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作出的,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答案为B项;中共“二大”规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没有放弃这一目标,排除A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中共一大已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排除D项。 25.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 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进入湖北,占领武汉”,结合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1月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故B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928年创建工农红军,1937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6.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A. 打土豪,分田地 B. 工农武装割据 C. 纠正“左”倾错误 D. 开展武装斗争 【答案】B 【解析】根据“井冈山精神”可知,时间是井冈山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答案为B项。A项,体现的是依靠群众,排除。C项,纠正“左”错误的会议最早为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在长征路上所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与井冈山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开展武装斗争与“敢闯新路”不符,排除。 27.下列各项中,用以注解下图最恰当的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万水千山只等闲”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答案】C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万水千山只等闲”与此有关。故答案为C项。A项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B项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均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28.邮票是历史的缩影,方寸之间,融入历史风云。下图这枚残缺的邮票是中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某一事件80周年。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 中共诞生 B. 长征胜利 C. 抗战胜利 D. 开国大典 【答案】B 【解析】根据“纪念某一事件80周年”“中国工农红”可知,邮票纪念的是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应该是2016年,故B正确;1921年中共诞生,但不符合“中国工农红”“金沙江”的信息,排除A;1945年抗战胜利,抗战胜利80周年应该是2025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1949年开国大典,开国大典80周年应该是2029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29.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兵力装备实力距离逐渐缩短。随后,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与这一“突破”相关的是 A. 南昌起义 B. 挺进大别山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根据“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可知,时间是1947年,根据“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此时还没有“人民解放军”,排除A;辽沈战役战场在东北地区,不符合“解放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排除C;1949年渡江战役,百万大军渡过长江,时间和地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D。 30.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B.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 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大杂居小聚居”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的现实国情而确立的,故答案为D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C项;B项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关系,排除。 31.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吸引黄炎培出山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结合所学可知民主建国会是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方式是政治协商制度,故选B项;材料“民主建国会”说明不是人大代表,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地方制度与材料“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才建立不是新中国成立,排除D项。 32.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逝世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发去唁电说:“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其中的“一生然诺”指的是 A.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 明确“和平统一”的方针 C. 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 D. 提出实现“三通”的目标 【答案】A 【解析】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汪辜会谈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1979年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排除C项;实现“三通”的目标是1981年由叶剑英委员长提出,排除D项。 33.1987年,周纯娟拿到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湾同胞回乡探亲证》,回到了阔别38年的家中。对这一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 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 B. 两岸真正实现了直接三通 C.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答案】D 【解析】材料“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回到了阔别38年的家中”反映了1987年台湾同胞获准回大陆探亲,这使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故D正确;1979年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故A排除;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故B排除;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故C排除。 34.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 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1955年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友好合作,不带有世界性,排除。C项,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是就中国香港问题而发表的,不带有普遍性,排除。 35.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已经获得成就,今后将继续贯彻。”这说明新中国 A. 开始探索开展“多边”外交 B. 外交政策日趋成熟与理性 C. 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同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注重与不同制度的国家改善关系和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中国外交政策日趋成熟与理性,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探索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没有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C选项错误;材料表明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注重与不同制度的国家改善关系和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中国外交政策日趋成熟与理性,没有体现这时期中国与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并且不符合史实,故D选项错误。 36.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一外交思想实际体现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边倒”方针 C. “另起炉灶”方针 D. “不结盟”政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可知,这符合新中国初期提出的“另起炉灶”方针,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一边倒”方针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B错误;“不结盟”政策指不和美苏大国结盟,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37.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D.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成中日邦交迅速正常化的直接原因在于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了正常化进程,C项正确;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下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二战后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努力,都不是促成中日邦交快速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8.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两次“蜜月”,靠的不是本身的“情谊”,而是敌手的推动。这些“敌手”分别是 A. 英国日本 B. 俄国法国 C. 日本苏联 D. 法国英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苏联的霸权政策,推动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中美有共同敌人,导致了两国关系史上两次“蜜月”的出现,C项正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或法国不是中美两国共同的敌人,七八十年代的英法都没有对中美形成威胁,与这两个国家组合的ABD三项都是错误的。 39.1972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成为新中国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国联合美国与苏联对抗 C. 中国全面调整了对外政策 D. 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缓和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这改善了中国的对外的外交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引进的高潮的出现,故D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同中苏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故选D。 40.“弱国无外交”这一法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离我们远去。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来我国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以下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隆会议 C. 重返联合国 D. 中美建交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符合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外交成就要求的是C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所以AB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授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悉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结合所学,列举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此作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并说明“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1)著作:《资政新篇》;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反对满清;实现国家富强。 (2)含义:实行民主共和。努力: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3)期待: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意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解析】(1)著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因此材料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洪仁玕的《资政新篇》;目的,根据材料“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振兴太平天国,通过重振太平天国来反对满清;根据材料“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可知,实现国家富强。 (2)含义,根据材料“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后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因此材料中的“最新的火轮车”指的是实行民主共和。努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翻清政府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并且为维护民主政体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且为维护民主共和政体,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3)期待,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身份参与,期待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因此材料中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指的是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使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等从五四运动的意义角度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