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精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精练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单选题 1.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 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清政府的 龙旗。这种现象实际上说明了民族企业 A.生存发展艰难 B.得到外国支持 C.爱国精神强烈 D.生产开始形成 2.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技术而不变革制度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1920 年时,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这主要是因为 A.企业家缺乏经验,建设不力 B.辛亥革命的反封建斗争不彻底 C.生产发展太快导致产品积压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战争结束了 4.赵德馨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842-1949》中写道:“进口纱价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 下,购买洋纱来织布比较合算。……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 23.4%”,这表明 A.“纺”与“织”正在分离 B.“织”与“耕”正在分离 C.我国自然经济已基本解体 D.更多的人选择了抵制洋货 5.1872 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 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 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 B.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 C.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D.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6.1882 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 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 而允许洋商没厂欤!这表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A.因目的明确具有垄断性 B.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旨在抵制西方列强侵略 D.促进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 7.1927—1936 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 B.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C.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8.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 富”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9.下图为《1887—1949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出自王玉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人均国民收入(1887,1920,1936,1949)1936 年币值 年份 1887 1920 1936 1949 国民收入(亿元) 1499 2023.7 2501 1848 人口数(百万人) 3350 4000 4500 5416.7 人均国民收入(元) 347 459.9 534 349.8 时期 1887~1920 1920~1936 1936~1949 年平均增长% 0.46 1.39 —3.73 对以上表格中人均收入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1887—1949 年收入变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动紧密相关 B.1887—1920 年收入增加与政府政策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C.1936—1949 年收入减少与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之间内战有关 D.1920—1936 年收入增加与列强侵华放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10.1894 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 地专利 15 年,免税 3 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11.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 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 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 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2.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 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不相同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13.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氏兄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 年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 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资实业。1902 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保兴面粉厂, 产品极受欢迎。这反映出 A.“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广泛 B.中国传统金融业衰落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 D.商人投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14.从 1927 年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到全面抗战爆发前,财政部长宋子文 已占有公司半数的股份并控制了该公司。材料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 A.对近代化的推动收效甚微 B.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威胁 C.在国内缺乏发展壮大的机遇 D.受帝国主义压迫难以发展壮大 15.下表为日本全面侵华前,中国矿业发展的情况(单位:万吨),造成这种状況的主要原 因是 年代 煤 铁矿 生铁 1935 36,091,747 3,331,817 787,061 1936 39,902,985 3,359,830 809,996 1937 37,230,469 3,919,691 958,686 A.近代中国矿业开采技术的领先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16.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女鞋广告,从广告语中反映了当时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 抑外洋。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陈嘉庚 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 用国货起。 A.国货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C.民国教育商业色彩较浓厚 D.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教育情怀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1906 年,清政府颁布了《奖励商勋章 程》,第二年,又先后颁行了《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和《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这些章程 A.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表明清政府抵抗侵略的决心 C.旨在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 D.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据不完全统计,从 1895 年到 1898 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 50 余家,资本总额达 1200 万元。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 3倍。此时商办企 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9.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它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衰退严重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D.财政问题得到解决 20.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简章》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 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 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A.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 B.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C.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D.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21.1893 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 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 A.洋务运动已走向失败 B.政府限制发展近代企业 C.工业发展受到列强制约 D.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 22.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1873 年唐廷枢上任,在短短三 年间,招徕商股、整章建制、购买洋船、开拓海内外航线,使招商局的航运事业蒸蒸日上, 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表明洋务企业 A.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B.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实践求索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3.19 世纪末期,苏州地区商店里经常能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玻璃等洋货,中产之家 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但是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 4%,穷苦的城 乡居民都穿土布。这反映了该地区 A.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B.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自然经济的固守与抵抗 D.完全被卷入世界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你能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3)根据所学知识,列出两个民国初期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和著名的实业家。 25.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 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 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 在 19 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 年以后,对外贸易 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 “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 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 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 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 1932 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 救国之路。……1935 年 4 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 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 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 8 年,多次陷于困境。 到 1948 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 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 30 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 发达的景德镇、治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 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 “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 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 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 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 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 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 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 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 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 因素还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某种前所未有的变动,这种变动具体是指什么? 有何客观进步性? 27.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 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 族工业总数/ 家 新增民族 工业资金总额/ 万元 平均每 年设厂数/ 家 平均每年 新增资本/万元 1869— 1894 50 多 500 多 1.42 1.41 1895— 1900 100 4500 16.7 750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 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 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 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 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 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答案 1.A 2.B 3.D 4.A 5.A 6.A 7.B 8.A 9.D 10.C 11.A 12.B 13.D 14.B 15.D 16.A 17.D 18.A 19.C 20.D 21.D 22.A 23.C 24.(1)原因:列强经济侵略分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2)①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②20 世纪初出现短暂的春天(或 20 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较快);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3)纺织业和面粉业。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25.(1)原因:局限于小农经济;列强入侵;重农抑商和海禁的政策。 (2)成效: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主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 (3)因素:实业救国的思潮;技术设备先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 (4)应对:维护民族独立是基本前提;其次应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近代企业。 26.(1)原因: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 (2)论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 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因素:封建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封建地租剥削重,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影响。 (3)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 27.(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 国思想的影响。 (2)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 的影响;外国的侵略。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三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