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三学段考试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10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 和冲突加剧,乃至爆发战争。以下史实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②英德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③英德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④德奥间进行的王朝战争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一战的背景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列强之间围绕着殖民地和霸权之间的斗争,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B正确;德奥间进行的王朝战争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④不正确,排除ACD。 2. 一战前某国外长叫嚣:“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满足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阳光下的地盘。”这里的“我们”应该是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俄国 【答案】C 【解析】根据“一战前”、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我们也要阳光下的地盘”可知该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国应该是德国,故选C项;英国、美国和俄国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当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故排除A、B、D项。 3. 《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这规定 A. 使德国及同盟国得到应有的惩罚 B. 使德国受到最大限度制裁和宰割 C. 明显有“成王败寇”的特点 D. 是最公正的战争判决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所以,战胜国将全部战争罪责推到战败国的头上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带有明显的“成王败寇”的特点,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项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排除。 4. 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维护欧洲势力均衡,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B. 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大陆 C. 利用法美矛盾,谋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D. 维护欧洲安全,阻止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是为维护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是因为害怕欧洲大陆失去均势,故选B。英国是想要维护其自身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不想三国共同主宰世界,排除A;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就是英国最大的国家利益,C项不是最佳选项,排除;D项只能反映英国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的原因,不够全面,排除。 5.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然而日本也不是一无所获,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 英日同盟解散后形成了美英日法四国同盟 B. 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C.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水域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D. 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他国正式承认 【答案】D 【解析】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但《四国条约》让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使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故D正确;材料强调“日本也不是一无所获”,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日本也不是一无所获”,强调的是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得的利益,B是美国的目的,排除;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四国条约》限制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C错误。 6. 下列英法美采取的哪些政策事实上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①英法控制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 ②实施经济制裁却把石油等战略物质未列入禁运范围 ③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供意军使用 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英法控制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这是站在了被侵略者一方,故并没有因此助长意大利的侵略气焰,故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在经济制裁时没有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等于意大利依然可以得到相关的战略物资,苏伊士运河照样供意军使用则方便了其调动和运输军队,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使得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能够得到德国或者日本的支持,故②③④都会助长其侵略气焰,故选C。 7.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教育了各国人民,和平和进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加速了第三地科技革命的到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二战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⑤错误,故选B,排除ACD项。 8.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 中国是国联的参加国 C.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D. 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英美与日本侵华问题上的矛盾。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影响到英美在华利益。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正是为了遏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所以本题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英、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霸权斗争最激烈 B. 英、德矛盾的发展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 英、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 英、德关系的变化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答案】A 【解析】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德国从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因此,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故选A。 10. 1918年法国的领导人这样说道:“我只有一句话,我以法国人民的名义,以法兰西共和国的名义,对回归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表示—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法兰西的敬意”。实现这一“回归”的条约是 A. 《九国公约》 B. 《凡尔赛和约》 C. 《四国条约》 D. 《五国海军协定》 【答案】B 【解析】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之一就是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德国,故B符合题意;《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是1921年在华盛顿签订的,表面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实际是要达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与阿尔萨斯与洛林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美、英、日、法国四国在1921年12月13日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主要内容是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区域岛屿的权力,故C不符合题意; 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 ,故D不符合题意。 11. 丘吉尔就这一危机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之下被分割,这无异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里的危机是指 A.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 1937年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 C. 1938年慕尼黑协定 D.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答案】C 【解析】材料涉及到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之下不得不进行妥协,反映的是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的“被分割”,排除;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给德国,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中的“捷克斯洛伐克”不符,排除。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二战 ①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②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④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局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②正确;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逐渐进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两极格局,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局面,④正确,故B选项正确;二战并没有消除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①错误,故A、D选项错误;二战之后世界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并不是帝国主义在世界殖民统治的终结,③错误,故C选项错误。 13.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14年6月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近卫文麿上台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D “海狮计划”被迫不定期推迟 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答案】D 【解析】1940年9月, 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故D符合题意;1914年6月,波斯尼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A不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美国与英国处于同等地位,英国海上优势丧失,同时日本海军的扩大被限制,故B不符合题意;1936年“二二六”兵变以后,在军部法西斯的支持下,广田弘毅出任内阁首相,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14. 张伯伦(时任英国首相)在1938年9月演说中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他演说中所谓的两次“光荣的和平”是指哪两个条约的签订 A.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 B. 《凡尔赛和约》、《慕尼黑协定》 C. 《四国条约》、《慕尼黑协定》 D. 《慕尼黑协定》、《大西洋宪章》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和约的签订,带来了一战后的“和平”;1938年9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英、法、德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带来了短暂的“和平”,故B项符合题意;《四国条约》是美、英、日、法四国在1921年签订的,不涉及德国,排除AC;《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排除D项。 15. 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 B. 两个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 C. 两个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两个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 【答案】A 【解析】这两个条约都是在凡尔赛体系形成后签订的,而且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故A项表述正确。B项只符合《非战公约》,C项只符合《洛迦诺公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这两个条约都没有保证欧洲的安全,二战的爆发就是例证。 16. 德军以机枪、火炮构成壕沟战强大的防御火力,使英军耗损大量步兵,大部分的士兵在到达战壕前线之前就已伤亡倒下,英军首次使用的坦克虽对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但由于技术与装备的不够完善,收效不大。上述材料描绘的战役是 A. 索姆河战役 B. 马恩河战役 C. 凡尔登战役 D. 不列颠之战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英军首次使用的坦克虽对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但由于技术与装备的不够完善,收效不大”可知,此次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役是1916年7月的索姆河战役,故A项正确;马恩河战役发生于1914年,故B项不符合材料;凡尔登战役发生于1916年2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故C项错误;不列颠之战是在1940年,故D项错误。 17. 二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①英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 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 ③法国光复 ④易北河会师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③ 【答案】C 【解析】开罗会议会期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雅尔塔会议会期为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①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是1943年7月,排除;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是1944年6月,保留;③盟军进入巴黎使法国光复是1944年8月,保留;④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是1945年4月,排除;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要求,排除; 18.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A. 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 B.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C.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选项D正确;共产国际“七大”主要内容是要求各国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采取联合行动,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要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选项A排除;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并不是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排除B;《大西洋宪章》是英美之间的签署的,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排除C。 19. 仔细观察以下表格,不能得出的结论有 A. 美国援华的方式多样,既有贷款,又有租 B. 美国援华在一些关键的年份显著增加 C. 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 D. 美国想通过援华,把中国变为反共的基地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美国对华贷款和租借都是发生在“1939-1945年”,而此时正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法看出美国要把中国变为反共的基地,D符合题意;ABC内容则符合美国援助,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不符合题意。 20. 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党得以上台,国际关系体系不合理是重要因素。能够说明这观点的是 A. 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B. 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合理性 C. 凡尔赛体系的掠夺性 D. 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蔓延 【答案】C 【解析】A项主要适应于美、英、日等战胜国;B项不符合“国际关系体系”的要求;C项导致D项,两者属因果关系。故答案选C。 21. 巴黎和会性质可从《凡尔赛和约》哪些内容得到证实 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C. 莱茵河东岸50千米德国不能设防 D. 对战前德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答案】D 【解析】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体现了其分赃的实质,故选D;ABC体现的是对德国的制裁,排除。 22.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 参加反法同盟, B. 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 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 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强调了英国“均势” 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际力量的均衡,所以ABC三项均符合英国的“均势”政策,而D项英法联合与美国争夺国际联盟的领导权目的是统治和支配世界而不是为了维持国际力量的均衡,故答案选D项。 23.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 A. 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 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 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 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的职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安理会规定五大国具有否决权和对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有制裁权等,这突出表现了大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中“有效避免了”表述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美国的霸权政策,排除B项;C项中的“多极化”也没有涉及到,排除。 24.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 A. 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B.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 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瓦解 D. 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也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还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故D正确;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一方面,只说明了“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片面,A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早在1942年1月就已形成,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发生在1943年2月,B错误;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倒台。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C错误。 25. 某年11月7日,苏联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斯大林向红军战士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与此相关度最高的是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库尔斯克会战 C 莫斯科战役 D. 攻克柏林战役 【答案】C 【解析】“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说明是保卫莫斯科战役动员令,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6.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规定而有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民族自决 B. 委任统治 C. 大国一致 D. 集体安全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可知联盟会员国如果违反条约,即可将对方的行为视为战争行为,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并实行集体安全以制止侵略战争行为,故选D。民族自决的含义为各民族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自己的事情,排除A;委任统治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B;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表决原则,排除D。 27.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A. 遏制理论的提出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北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希腊内战”、“反共战争”等可知是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政府提供援助,杜鲁门主义认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故B项正确。遏制理论是乔治·凯南提出的,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建议,与材料不符,排除A。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对抗苏联,与材料不符,排除C。1949年北约建立,在军事上加强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与材料不符,排除D。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而建立的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 联合国 B. 欧共体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故D项正确。联合国不仅仅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故A项错误。欧共体属于区域经济组织,不负责维护世界金融秩序,故B项排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组织,故C项排除。 29.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关贸总协定成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雅尔塔体系的意义。雅尔塔体系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故选A;建立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内容,B错误;关贸总协定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均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C,D。故本题答案选A。 30. 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B. 会徽符号语言复杂,视觉形象逼真 C. 世界地图有橄榄枝环相托,寓意世界和平 D. 会徽中心处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答案】C 【解析】如上 图所示,联合国会徽中央为从北极上空俯视展开的世界地图,四周以橄榄枝相托,橄榄枝象征和平,寓意世界和平,故C项正确。联合国正式成立于二战之后,故A项错误。会徽符号清晰明了,视觉形象逼真,故B项错误。会徽重心为北极点,故D项错误。 二、 非选择题(共2大题,满分40分) 3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帝王宝座倒塌了。这次大战的确是民主制度的一次胜利。……而且,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俄,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 ——摘自《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变化及位居第一的实力地位,使美国产生了“领导世界”的强烈冲动,战后开始把太平洋大国的梦想变成为现实,……中国革命的胜利及中苏同盟的建立,使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严重动摇了美国在东亚的地位。 ——摘编自秦文甫、郭建良《朝鲜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根本变化。 【答案】(1)影响:一战摧毁了德意志等四大帝国;欧洲衰落,美国和日本兴起,国际格局改变;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欧洲中心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政治格局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俄,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俄,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结合一战的影响相关所学可知一战摧毁了德意志等四大帝国,欧洲衰落,美国和日本兴起,国际格局发生改变,并且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中国革命的胜利及中苏同盟的建立,使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严重动摇了美国在东亚的地位。”结合二战的影响相关所学可知国际格局根本变化是由欧洲中心政治格局转变为美苏两极政治格局。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国开始建造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年和1900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万磅,1910年为2060万磅,1914年为2240万磅。 材料二 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英 美 日 法 意 主力舰 52.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并分析德国该举动对英国的影响。 (2)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条约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摘编自《凡尔赛和约》 材料四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与会目标”的原因 【答案】(1)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增;立法发展海军;政府不断追加海军预算。 影响:威胁英国海上霸权和本土安全,英德矛盾激化;英国改变大陆均势政策,寻求同法俄建立同盟关系。 (2)地位: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影响:暂时缓解了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妥协背后,孕育着新冲突。 (3)不同:凡尔赛会议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日本,由于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山东问题成为悬案;华盛顿会议规定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基本解决了山东问题。 (4)原因:欧美列强限制日本扩张,贯彻“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中国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只答“中国国力的增强”者不给分) 【解析】 (1)条件,根据材料一“19世纪90年代后期”及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增;根据材料一“德国于1898年和1900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可知,立法发展海军;根据材料一“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万磅,1910年为2060万磅,1914年为2240万磅”可知,政府不断追加海军预算。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可知,威胁英国海上霸权和本土安全,英德矛盾激化;根据所学知识,从三国协约的建立的背景的角度分析可知,英国改变大陆均势政策,寻求同法俄建立同盟关系。 (2)地位,根据材料二“美国英国日本主力舰的比例52.5:52.5:31.5”及所学知识,结合《五国公约》签订的背景的角度分析可知,暂时缓解了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角度分析可知,妥协背后,孕育着新冲突。 (3)不同,根据材料三“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及所学知识,结合凡尔赛会议中中国的态度分析可知,凡尔赛会议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日本,由于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山东问题成为悬案;根据材料四“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可知,华盛顿会议规定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基本解决了山东问题。 (4)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内容的角度分析可知,欧美列强限制日本扩张,贯彻“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根据材料四“”可知,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根据材料四“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可知,中国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