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1月联合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 高一1月联合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说:“‘诸侯’与‘七雄’均为周天子的附庸,即使周王朝‘令不出国门’之日,它们仍争相‘挟天子而令诸侯’。由于有这么一个‘共主’,古中国甚至没有出现过古西方的所谓‘僭主’。”该学者意在强调: A. 诸侯国不是独立的国家 B. 分封制不利于专制形成 C. 周王与诸侯的从属关系 D. 中国政治制度优于西方 【答案】A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要对天子缴纳赋税,随兵作战,定期朝贡,材料中“共主”说明诸侯并不是像西方独立的王国,故A正确;其他材料没有体现出该信息。 2.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负责定旨出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其取代了皇帝的决策权 B. 其下设立六部C. 相权趋于集中 D. 其长官位列宰相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负责定旨出命”,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三省的长官均位列宰相,故选D;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尚书省下设六部,排除B;唐代相权趋于分散,C项表述与史实相悖,排除。 3.元代,中书省有“综理政务”之权,而且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上报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先“关白中书省”,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谕旨诏令也要经由中书省下达。由此可推知,元代中书省 A. 仅承担传达文件之责 B. 与皇权专制存在冲突 C. 取代皇帝掌握决策权 D. 使中央集权日益衰落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元代中书省权力很大,各级政府上报给皇帝的奏章以及皇帝的诏旨都要经过它,这必然对专制皇权形成威胁,那么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故选B;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决策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里,C项错误;元代行省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4.如图所示战争产生的影响是 A. 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新一轮扩张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使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D. 使资本输出开始成为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答案】A 【解析】据图中的清朝官员投降、日本军官、平壤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战争应是甲午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故选A;B项中“开始”的表述错误,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C项应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排除;D项中“开始”的表述错误,排除。 5.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说:“如果没有爆发了革命的1911年的话,近代中国的伟大一年应该是1908年,因为在这一年清政府为建立立宪政体而采取了一系列初步的措施,公布了宪法大纲。”可见,该历史学家这一评述的着眼点是 A. 政权延续性 B. 社会稳定性 C. 法律近代化 D. 政治民主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伟大的一年”、“清政府为建立立宪政体而采取了一系列初步的措施,公布了宪法大纲。”可知该学者认为值得赞赏的是政府为建立立宪政体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立宪政体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因此该学者的着眼点是政治民主化,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清朝政权的延续不足以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伟大”;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建立立宪政体的措施和宪法大纲的颁布是“伟大”之处,与维护社会稳定无关;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建立立宪政体的措施和宪法大纲的颁布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不是侧重于法律的近代化。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6.从中共“一大”到“五大”(1927年4月27日在武汉召开),在党员人数上,从建党之初的53名党员发展到57967名党员;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从一个秘密小团体到在中国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派别的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B. 早期领导人作出的突出贡献 C. 国民大革命的历练和推动 D. 西方工运为中国提供了样板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1921-1927年,党员人数增多,“从一个秘密小团体到在中国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派别”显然与中共加入国民党领导大革命,使党的政治影响得到不断扩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和支持有关,故选C;AD两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是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因素,排除。 7.《突破封锁线》唱道:“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歌词描述的红军情况 A. 是由日军对根据地的侵略造成的 B. 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C. 根本上是由“左”倾错误造成的 D. 使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出现高潮 【答案】C 【解析】根据“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可以判断歌词描述的是长征,C项是对其原因的正确表述,故选C;当时进攻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国民党反动军队,排除A;长征时期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B;长征使革命武装力量遭受严重损失,排除D。 8.《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成立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政治制度是 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特区制度 【答案】C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能体现题干中的“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这一原则,因为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而且这一制度也有利于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民族风俗管理自己地方的事务,有利于因地制宜,故选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处理党派之间关系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关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关系的制度,故排除B;经济特区制度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制度,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关系,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9.1957年4月,周恩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些民主人士继续留在民主党派里面,和我们一道,合各民主党派联系群众的方面不同,可以听到一些不同意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是有利的”。这表明共产党 A. 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B.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D. 坚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答案】D 【解析】根据“一些民主人士继续留在民主党派里面,……可以听到一些不同意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是有利的”可知,共产党坚持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故选D;AC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材料中的思想观点是从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的,排除B。 10.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此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共59人,其中的23名香港委员“包罗了各界精英”,委员们还多次直接听取了香港各阶层群众的意见。这表明基本法 A. 加快了香港回归的步伐 B. 有充分的民意基础 C. 奠定了香港发展的蓝图 D. 尊重香港现行制度 【答案】B 【解析】从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及“多次直接听取了香港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可知,基本法有充分的民意基础,故选B;ACD三项叙述虽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抓住机会,使中英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和改善,双方建立了代办级关系,并打开了日后长达十几年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大门。可见,中国这些外交活动的成功得益于 A. 中国注重发展大国关系 B. 中国务实性外交的努力 C. 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 D. 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答案】B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美英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中国利用日内瓦国际会议,积极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改善了与美英的关系,是中国务实性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故选B;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是结果,非原因,排除。 12.1972年3月,日本《读卖新闻》晚报中登载了一则有关中日关系的笑话。“熊猫去美国/孩子:不来日本吗?/妈妈:佐藤(首相)靠不住,不行。”对这一笑话解读正确的是 A. 中美已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B. 熊猫是中日邦交的关键 C. 熊猫是中国对外关系的象征 D. 日本民众反对佐藤政府 【答案】C 【解析】“熊猫不去日本”代表日中“不友好”,通过材料中相关人物的话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面向日本的普通民众发出了对佐藤政府不支持的信息,故选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中的“关键”表述错误,排除;从材料看,民众仅是对佐藤政府对华政策不满,D项说法有夸大之嫌,排除。 13.1992年4月24日,在“八一”军旗引导下的一台台喷有“UN”字样的白色机械车辆进入位于柬埔寨金边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区。“中国首次派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当时世界上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这反映了中国 A. 担当起负责任大国的使命 B. 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C. 在联合国起了榜样作用 D. 成为联合国维和主力 【答案】A 【解析】从中国派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可知,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选A;BCD三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14.下面是公元前5世纪30年代雅典各类人口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 在进行海外殖民扩张 B. 城邦体制的特征更加突出 C. 奴隶制经济走向繁荣 D. 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 【答案】D 【解析】公元前5世纪30年代,雅典公民及家属只有约9万人,而公民人数则更少,这说明雅典民主范围狭小,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故选D;单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雅典“在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的结论,排除A;材料中没有其他时间的人口数据来进行对比,故根据材料得不出“城邦体制的特征更加突出”的结论,排除B;表格没有反映古代雅典奴隶制经济的信息,排除C。 15.《十二铜表法》沉重地打击了古代罗马奴隶主贵族,具有“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利益的特点”,可以称之为“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十二铜表法》 A. 使罗马司法审判有法可依 B. 剥夺了贵族解释法律的权力 C. 使平民成为解释法律的主体 D. 解除了贵族与平民的隶属关系 【答案】A 【解析】《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表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局面,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这使得在审判中可以按律量刑、有法可依,故选A;贵族仍然可以解释法律,但不可滥用法律,排除B;平民不可能成为解释法律的主体,排除C;法律并没有解除贵族与平民的隶属关系,排除D。 16.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常依“个人喜好”,以“品德不端”为理由而罢免法官。而1701年(王位继承法)则规定:“法官品行端正即可继续任职;只有在议会两院的请求下才可罢免法官。”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司法审判形成了独立 B. 司法腐败现象得到遏制 C. 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 D. 法律至上原则得以落实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在光荣革命前英国法官的任免可据国王的“喜好”而随意进行,而光荣革命后只有在议会的“请求”下才能罢免法官,这实际上把法官的任免权收归到了议会,因而体现了对王权的进一步限制,故选C;材料信息既没有体现司法上的民主与专制,也没有体现法官在司法上的腐败,更没有体现“法律至上”的规定,排除ABD。 17.美国1787年宪法历经修正,沿用至今。宪法高于人民大众的意志,但最高权威却是垄断资本寡头的意志。宪法及法律如何解释、执行,都以垄断寡头的意志和利益为转移。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宪政 A. 标榜的民主具有狭隘性 B. 保障了个人独裁统治 C. 将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 D. 违背了天赋人权学说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认为美国宪政本质上是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其民主名不副实,故选A;美国宪政不是个人独裁统治,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将权力分为三部分,分别由三个部门行使,排除C;根据材料得不出“违背了天赋人权学说”,排除D。 18.棉真志市用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其中的代表只是各邦君主的代言人,帝国议会通过普选产生,但权力极其有限。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 具有鲜明的代议制特征 B.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以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 D. 遵循了共和制原则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体现的是君主的意志,而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权力极其有限,因此德意志帝国具有鲜明的专制主义色彩,故选B;德国虽然具有代议制形式,但专制色彩浓厚,排除A;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排除C;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 19.有人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使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该观点认为《共产党宣言》 A. 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B. 非常容易导致过激行为 C. 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 是当今世界的最佳选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该观点认为《共产党宣言》能够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是说《共产党宣言》对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而不是非常容易导致过激行为,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表达《共产党宣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的内容,故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故选A。 20.如图揭示的是 A.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B. 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的原因 C.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 D. 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巴黎人民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由此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故选C;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与图示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图示反映的是普法战争的影响,排除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1.列宁说:“俄国就不是像经典马克思主义那样,先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建立起物质基础,然后使上层建筑与之适应,而是恰恰相反。”这说明十月革命 A.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 B. 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 不需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 D. 革命方式与其他国家不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俄国就不是像经典马克思主义那样,先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建立起物质基础,然后使上层建筑与之适应,而是恰恰相反。”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应该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则出现在小农占主导的落后的俄国。即十月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错误,社会主义革命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材料强调俄国十月革命非典型性,但同样需要经济基础,排除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多个具体国家的革命方式,排除D项。 22.有人说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代议机构,该代议机构 A. 代表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利益 B. 领导了十月革命 C. 未实现行政、立法、司法统一 D. 实行直接民主制 【答案】A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代议机构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说明该代议机构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的是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利益,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不同,故选A;领导十月革命的是布尔什维克党,排除B;该代议机构实现了三权统一,排除C;该代议机构是由选出的代表组成,体现的是间接民主,排除D。 23.1946年3月,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呼吁建立英美同盟以迎击苏联的挑战。虽然这样做的时机不够成熟,但是他的演说标志着西方对雅尔塔精神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向。该“转向”是 A. 由合作转向武力对抗 B. 由冷战转向热战 C. 由包容转向遏制 D. 由反日转向反苏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雅尔塔会议体现了英、美和苏之间的相互间包容与合作的态度,依据材料中“呼吁建立英美同盟以迎击苏联的挑战”等信息可知,美、英对苏态度发生转变,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所以该“转向”指的是对苏由包容转向遏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冷战”是二战后美苏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不是武力对抗;B选项错误,“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不是转向热战;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苏态度的转向,与日本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1973年,欧共体制定的对外关系指导原则提到:“欧洲联合并不与任何国家对立,也不是为了攫取权力,相反,九个国家相信它们的联盟会给世界带来好处,九国希望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积极的角色并做出贡献。”这表明欧共体 A. 主张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B. 承担了更多的国际政治事务 C. 希望扩大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D. 对美国的控制强烈的不满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对外关系”“九个国家相信它们的联盟”“九国希望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积极的角色并做出贡献”表明欧共体九个国家希望通过联合以扩大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故选C;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欧共体对美国的控制强烈的不满,排除D。 25.“G8已成为历史,G20还有待完善,而至于G2(中美共治)和G3(中美和欧洲共治)只是一种设想。目前世界实际上是处于G0状态。”材料表明 A. 西方大国普遍走向衰落 B. 一体化是世界的政治走向 C.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 “一超多强”局面正在形成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G20还有待完善”、“G2(中美共治)和G3(中美和欧洲共治)只是一种设想”、“目前世界实际上是处于G0状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力量尚未实现平衡,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形成,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西方大国的普遍衰落,该表述并不恰当;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一体化的政治走向;D选项错误,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正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提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常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历史教学》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比较政府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政治制度各自的优势,并指出二者在性质上的不同。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提取两项古代希腊公民大会和近代英国议会的不同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1)优势: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有助于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独断性。 不同:前者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后者则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2)不同点:古希腊公民大会采取直接民主形式;会议召开频繁;条件简陋。近代英国议会采用间接民主、代议制形式;上院代表英国上层社会的利益;会议定期召开;条件较奢华。(各自答出其中的两项或其他符合史实的信息亦可给分) (3)总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解析】(1)优势:根据“皇常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得出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有助于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独断性。 不同: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古代雅典政治制度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2)不同点:可从采取直接民主形式、会议召开频繁、条件简陋说明古希腊公民大会的特点。可从采用代议制形式、上院代表英国上层社会的利益、会议定期召开、条件较奢华说明近代英国议会的特点。 (3)总趋势:根据“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得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确因落后而有很大困难,但这些因难绝不是不可克服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技术方面的差距绝没有当年海地与法国之间的差距那么大。而且,中国不是象海地那样的小国,而是拥有几亿人口和辽阔领土的大国。中国的实力并非全面地处于劣势。 ——摘编自林华国《如何看待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一书,专章阐述“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以史为鉴——中国二战史研究综述》 材料三 中国军民进行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在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摘编自张继业等《中国抗战胜利的世界意义值得永远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国的困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的论述。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答案】(1)困难:中国近代政治制度落后;经济实力与西方相距甚远;军队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弱。 (2)理解: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以“七七”事变为起点的中国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 (3)地位:中国抗击着日军的主力;是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析】(1)困难:根据“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技术方面的差距”得出经济实力与西方相距甚远;根据所学,还可从中国近代政治制度落后、军队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弱分析回答。 (2)理解:根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得出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根据“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得出以“七七”事变为起点的中国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 (3)地位:从日本投降前海外兵力分布看出,中国抗击着日军的主力,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主战场,根据“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在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得出中国的抗战对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起到了重要作用。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三项伟大任务:第一,继续加强抗美援朝斗争;第二,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此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国内条件,还需要争取的就是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上任之初,美国失去了长期保持的对苏核优势,人民对越南战争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尼克松不得不调整美国的越南政策,他明确表示,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全面的军事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认识到,解决越南问题“关键不在河内,而在北京和莫斯科”。基辛格也说:“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难。” ——摘编自黄英、王姗姗《从对抗走向缓和一析越南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争取“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尼克松谋求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答案】(1)措施:努力促成日内瓦会议的召开;谋求通过和平协商来缓和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的紧张局势;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逐步同周边国家解决边界纠纷,实现睦邻友好;中苏结盟,构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参加万隆会议,增进了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原因: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想借助中国来牵制苏联。 【解析】(1)措施:根据所学,可从参加日内瓦会议,谋求通过和平协商来缓和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的紧张局势,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结盟,参加万隆会议等史实分析。 (2)原因:根据“尼克松上任之初,美国失去了长期保持的对苏核优势”得出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根据“人民对越南战争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得出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根据“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难。”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想借助中国来牵制苏联。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从战争结束到1946年,美国民众始终保持着这种乐观态度。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946年2月,认为美国能够和苏联合作的被调查者降到了35%。1946年3月的民意测验显示,71%的被调查者反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只有7%的人持赞同态度。正是有了这种“民意”的转变,才使杜鲁门政府,敢于将对苏的“强硬政策”公开付诸实施,其标志便是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演说。 ——摘编自刘疆《美国民众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東前后美国民众对苏联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种“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的主要因素。 【答案】(1)变化:从对苏联的友好、支持两国合作转向对苏联的排斥。 原因:二战前,美苏因抗击德日法西斯结成战略同盟,因此美国人对苏联的态度友好。二战结束后,苏联加紧对东欧的扩张和控制,美国政府的反共反苏倾向,导致美国人对苏态度的转变。 (2)趋势: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因素: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需要很长时间;美国霸权主义的阻挠;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冷战”思维的继续存在;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 【解析】(1)变化:根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 认为美国能够和苏联合作的被调查者降到了35%”“遏制共产主义”得出从对苏联的友好、支持两国合作转向对苏联的排斥。 原因:根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得出二战前,美苏因抗击德日法西斯结成战略同盟,因此美国人对苏联的态度友好。根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苏联加紧对东欧的扩张和控制,美国政府的反共反苏倾向,是导致美国人对苏态度的转变的重要原因。 (2)趋势:根据“‘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得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因素:根据“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得出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需要很长时间;根据“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得出美国霸权主义的阻挠;结合所学,还可从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冷战”思维的继续存在、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