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烟台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烟台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线上期中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井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武王”可以获取信息为周朝,“封黄帝之后”反映的信息是分封制;结合所学,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对同姓和婚姻关系、功臣、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进行分封,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故A项排除;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故B项排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排除。‎ ‎2. 如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宗法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叶氏支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涉及父系血缘的亲疏和传承,符合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故答案为B项;全国推广郡县制始于秦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隋唐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内阁存在明清时期,但它涉及的君臣关系,无法体现父系血缘亲疏,排除D项。‎ ‎3. 观察下图,你所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此图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②该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③该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该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该图片清楚地反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亲属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该制度有利于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①②③④是对该制度的正确描述。‎ ‎4.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主要指 A. 西周的世卿世禄制 B. 汉的察举制 C.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 隋唐的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题目用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和英国的考试制度来引出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禅让制、分封制、郡县制都不属于考试制度,A、B、C三项排除;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对后世各国的考试制度影响到深远,D项为正确答案。‎ ‎5.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是分封制的产物,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郡县制的产物。故答案为C项;材料强调从封国籍贯转变为行政区划籍贯,A项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宗法制注重父系血缘亲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出现于元代,时间较晚,排除D项。‎ ‎6.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南海郡,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是通过科举选拨出来的人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A项正确,但与题目要求不符,故A项排除。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或郡尉,B项正确,但与题目要求不符,故B项排除。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C项正确,但与题目要求不符,故C项排除。隋炀帝始创科举制,D项说法错误,这与题目要求相符,故答案为D项。‎ ‎7.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官的职能由评议皇帝变为评议宰相,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提高,故D正确;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一定的制约,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故B排除;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故C排除。‎ ‎8. 如下图反应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A. 藩镇割据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C.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D. 黄河流域政权的更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唐代藩镇割据现象,藩镇割据危害了中央集权,其实质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故答案是B项;藩镇割据是表象,而非实质问题,排除A项;藩镇割据问题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而非君相关系,排除C项;藩镇分布于全国,藩镇割据没有涉及政权更迭,排除D项。‎ ‎9.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 荐举制 B. 封邦建国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根据“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制度是从平民阶层中选拔人才的制度,并打破了特权阶层的垄断,所以应该是科举制,故选C;荐举制与“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不符,排除A;BD不是人才选拔制度,排除。故选C。‎ ‎10.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B ‎【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三省长官同为宰相,虽有分工,但仅仅是三者的相互制约,为专制主义服务。‎ ‎11. 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台 ‎②都察院 ‎③刺史 ‎④三省六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御史大夫是秦朝时设立的监察机构;刺史是汉武帝后期设立的监察官;按察司是明朝三司之一,分管监察;三省六部是中央官僚机构,不具有监察职能。故答案选A。‎ ‎12. 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宋代设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处理政务,同时为了限制分割宰相权力,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因此根据题干图表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宋代的中枢权力体系,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书门下制度 ‎13.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 《汉书》 B. 《旧唐书》‎ C. 《宋史》 D. 《元史》‎ ‎【答案】D ‎【解析】题目中出现了“行省”,中国的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这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而且沟通了中国部分主要水系,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对元朝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也起到一定作用。故D正确。‎ ‎14.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 内阁制度 B. 宰相制度 ‎ C. 宦官集团 D. 胡惟庸集团 ‎【答案】B ‎【解析】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至此中国历史上宰相制度被废除,故答案为B项;内阁制度在明成祖时形成,排除A项;宰相制度废除后,宦官集团势力逐步扩大,排除C项;材料所问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的;清初军机处初名军需房,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地点在隆宗门内,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或手握重权的人,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权大大的得到加强。‎ ‎16. 清代宫廷戏《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A. “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 刘罗锅不是清朝的人物 C. “宰相”称谓违背历史史实 D. 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在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之后,中国历史再无丞相或宰相。即“宰相”称谓违背历史史实,故答案为C项;“罗锅”一词没有侮辱刘墉人格,仅仅反映其身形特征,排除A项;刘罗锅是清朝人物,排除B项;作品中的朝廷大员,而非宰相不止刘墉一人,排除D项。‎ ‎17. 下列措施包含了官署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内容的是 ‎①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贵族无功不授爵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④元在中央设中书省 ‎⑤清设内阁后又设军机处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目考查包含了官署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内容的措 施, ①④没有体现官署相互监督,故不符合题意, ⑤表述不符合史实。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故②正确;③体现了相互牵制。所以答案选B。‎ ‎18. 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A. 1票 B. 2票 C. 3票 D. 4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参政议政的合法雅典公民是指祖籍本帮的成年男性自由民。只有男主人符合条件,故答案为A项;其余家庭成员不符合参会投票条件,排除BCD三项。‎ ‎19. 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饮水思源,民主发源于 A. 斯巴达城邦 B. 雅典城邦 C. 罗马城邦 D. 美国 ‎【答案】B ‎【解析】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故选B;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排除A;罗马城邦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排除C;美国诞生于近代,排除D。‎ ‎20. “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 A. 君主制 B. 中央集权制 C. 民主制 D. 联邦制 ‎【答案】C ‎【解析】“新的统治形式”指公民大会,这反映了雅典公民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体现的是民主政治。另外从“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也可判断出答案。故选C。‎ ‎21.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 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 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雅典民主政治体制下,享有民主权力的只是少数的雅典公民,大龄的奴隶、妇女及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权力之外,既使在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亦是如此。故有的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故应选B。‎ ‎22.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征。依据材料可知,罗马法规定,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高度重视法律程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习惯旧俗下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材料中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而非要强调法官至上;D选项错误,罗马法律强调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公民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人人平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 罗马的兴衰成败虽已成为过去,但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古罗马的基本法是 A. 《查士丁尼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 《查士丁尼新敕》‎ ‎【答案】B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基本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故选择B;《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时期对之前400多年间历代元老院的决议和皇帝诏令加以增删、修订而成的罗马法的汇编,排除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说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的合称,排除C;《查士丁尼新敕》是把查士丁尼皇帝在法典编完后陆续颁布的168条新敕令汇编而成的 ,排除。‎ ‎24.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 罗马法忽视妇女的权利,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 说明《查土丁尼民法大全》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答案】B ‎【解析】A、C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属于罗马法的本质特征,但材料没有体现;根据“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可知罗马法对妇女的权利有所忽视,说明罗马法存在局限性,故选B项。‎ ‎25. “光荣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希腊罗马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地位。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留给后代人们的 A. 航海与建筑 B. 自由与强权 C. 民主与法律 D. 殖民与征服意义的民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制度提供了蓝本。其它各项明显不符题意。所以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随着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监察权开始集中到监察体系上来,形成了足以制约行政体系的强大力量。‎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材料二 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认识善恶忠奸。唐代御史戴獬豸冠,清代规定监察官员的官服绣獬豸图案。‎ ‎(1)据材料一、二,概括监察制度的功能。‎ 材料三 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谏议制度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 材料四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权臣贪官出现,如唐朝李林甫、宋朝秦桧、明朝魏忠贤、严嵩,清朝和珅等,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认识。‎ ‎【答案】(1)功能:制约其它权力体系;发挥监督作用;保证官僚队伍对王朝的效忠。‎ ‎(2)作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原因: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3)认识:有利于维护正常统治秩序;不能根本约束皇帝专制权力,杜绝吏治腐败(分别评价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可同等给分。)‎ ‎【解析】‎ ‎(1)功能:根据材料“监察权开始集中到监察体系上来,形成了足以制约行政体系的强大力量。”可知,其功能是制约其它权力体系和发挥监督作用;根据材料“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认识善恶忠奸。”可知,其功能是保证官僚队伍对王朝的效忠。‎ ‎(2)作用:根据材料“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可知,其作用是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专制皇权不断强化,不允许官员和机构有异议。‎ ‎(3)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监察谏议制度的意义和局限两个方面来回答其认识。其中,意义方面的认识是有利于维护正常统治秩序;局限方面的认识是不能根本约束皇帝专制权力,杜绝吏治腐败。(分别评价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可同等给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赵匡胤力所能及的地方,中央集权措施执行得既轻快也彻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最终如何解决?‎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赵匡胤“轻快彻底”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 原因: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 问题:王国问题。或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酿成七国之乱。‎ 解决:推恩令。‎ ‎(2)影响: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冗两积”的局面。‎ ‎(3)主要特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解析】‎ ‎(1)制度:根据材料“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可知,其制度是郡国并行制。‎ 原因:根据材料“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可知,其原因是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问题是王国问题。或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酿成七国之乱。‎ 解决:根据材料“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解决措施是推恩令。‎ ‎(2)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影响。其中,积极方面的影响是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方面的影响是造成了“三冗两积”的局面。‎ ‎(3)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和结构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概括其特点。即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钿立新的X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迭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节选自岳麓版必修一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人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材料二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 材料三。法律是调解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范,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氏族部落转化成国家之后,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成为各国统治者維系自身统治的有力武器,其中以罗马法最为完备。……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的影响。‎ ‎【答案】(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 ‎(2)禁行:妇女,奴隶,外帮移民,他国公民,儿童 理解:仅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充实:人民主权,城邦合法公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3)影响: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等信息可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等方面概括其特征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议会制等方面回答雅典人创造的民主运作方式。‎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妇女、奴隶、外邦移民、他国公民、儿童等方面回答禁行的“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方面回答其民主的狭隘性,可从人民主权、公民政治等方面思考其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3)根据材料“法律是调解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范”可概括为缓和矛盾,解决纠纷;根据材料“成为各国统治者維系自身统治的有力武器”可概括为稳定统治;根据材料“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可概括为对后世影响深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