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27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27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作业)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七)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16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也可以说,他们都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据此可知,“他们”(  )‎ A.主张否定宗教神学 B.反对君主专制 C.强调人有信仰自由 D.倡导人非工具 C [“清算神学体系”说明题干中的“他们”是指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而这种做法是为了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人的信仰自由,故选C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故排除A项;B项与宗教改革者的主张不符,故排除B项;D项表述是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思想观点,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排除D项。]‎ ‎2.(2019·青岛一模)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 C [罗马天主教会的做法是在宗教改革的大潮下,为了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不得已而做出的回应,但是通过对题干中耶稣会的主要职责(如“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分析可知,这些做法又确实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项;耶稣会成立的出发点在于“为抵御新教的攻势”,不是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故排除A项;由“反对追逐世俗权力”可知B项错误;成立耶稣会是为了加强对加强对天主教的信仰,并非引发思想解放,故排除D项。]‎ ‎3.(2019·揭阳一模)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 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 A.因行称义 B.神权高于教权 C.人权至上 D.信仰得救 D [由题干中马丁·路德的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徒可以不经过教皇直接与“上帝”对话,只要有信仰人人都可以得救,这就是他的因信称义思想,故选D项;因行称义是当时教皇宣扬的思想,是马丁·路德要批判的,故排除A项;马丁·路德宣传的是国家权力高于教权思想,故排除B项;人权至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故排除C项。]‎ ‎4.(2019·常州一模)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 B.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的必要条件 C.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 A [由题干中“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可知,印刷术的革新促进了新教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宗教改革的发生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印刷革命促进了宗教改革但不是宗教改革的必要条件,故排除B项;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宋代平民毕昇发明的,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科技进步促进思想解放但没有体现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的相互促进,故排除D项。]‎ ‎5.(2019·无锡一模)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 A.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牛顿思想对法国社会全面影响 C.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 D [“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 说明牛顿的理论是启蒙运动产生的重要条件,故选D项;A项中“直接”的说法不准确,故排除;牛顿思想影响的是启蒙运动,故排除B项;经典力学有利于启蒙运动发展,故排除C项。]‎ ‎6.(2019·南平一模)卡西勒认为:启蒙运动是近现代哲学思想借以获得其特有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思想运动。波特认为:启蒙运动是力图把人类从无知和被教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罗素认为:启蒙运动高扬理性,并具有挑战现存秩序的特征。据此可知,关于启蒙运动的解释(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 ‎ B.不同的角度影响历史概念的释义 C.三种观点都没能全面地诠释 D.研究材料的丰富使概念趋于准确 B [卡西勒、波特、罗素等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启蒙运动的意义,这说明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故选B项;这三个观点都有正确的方面,它们所表述的角度也不相同,故排除A项;三种观点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故排除C项;这三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启蒙运动进行解释,它们不是互相补充的关系,是看问题的视角问题,故排除D项。]‎ ‎7.(2019·洛阳一模)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由此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主张(  )‎ A.肯定神学世界观 B.理性批判宗教学说 C.同教会进行和解 D.彻底否定宗教神学 B [由材料“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可知,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故选B项;启蒙思想家否定神学世界观,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宗教神学的理性批判而非同教会的和解,故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8.(2019·宝鸡一模)伏尔泰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是投向耶稣会和一切宗教迷信的一把利剑,因此中国就成为他猛烈地、不倦地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他怀着极大的热情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伦理道德。材料表明启蒙思想家(  )‎ 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更有适用性 B.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曲解中国文化 C.借助中华优秀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D.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深刻 ‎ C [伏尔泰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他猛烈地、不倦地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表明启蒙思想家借助中华优秀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故选C项;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只是借鉴中华优秀文化,而不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更有适用性,也没有曲解中国文化,故排除A、B两项;材料不能表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深刻地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故排除D项。]‎ ‎9.(2019·怀化一模)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离婚权。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已经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规范,说明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C项;A、B两项事实都是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出现的,故排除这两项;题干反映法国启蒙思想影响革命,与社会风气无关,故排除D项。]‎ ‎10.(2019·唐山一模)特别喜欢咖啡、老是泡咖啡馆的巴尔扎克曾这样描写18世纪的巴黎:“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这说明当时的巴黎咖啡馆是(  )‎ A.巴尔扎克创作的灵感来源 B.启蒙思想的重要传播平台 C.法式生活习俗的基本象征 D.最为重要的民主政治机构 B [“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说明咖啡馆是民众传播思想的地方,因此有利于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咖啡馆民众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而非巴尔扎克创作灵感的来源,‎ 故排除A项;咖啡馆的确是法式生活习俗,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项;咖啡馆是生活场所不是政治机构,故排除D项。]‎ ‎11.(2019·龙岩高中毕业班质检)在启蒙运动期间,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有效渠道,为逃避追查,出版的启蒙著作有许多用的是笔名、假出版社和假印刷地点,甚至有不少书籍还标明是在“北京”印刷的。可见当时的法国(  )‎ A.言论自由的环境渐趋成熟 B.启蒙思想日益为民众接受 C.大众传媒尚远离民众生活 D.崇尚中华文化已蔚然成风 B [根据“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有效渠道”可知,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日益为民众接受,故选B项;根据材料“为逃避追查,出版的启蒙著作有许多用的是笔名、假出版社和假印刷地点”可知,当时言论自由的环境受到限制,同时说明当时印刷类大众传媒深入民众生活,故排除A、C两项;题干反映的是法国民众对启蒙思想的崇尚,故排除D项。]‎ ‎12.(2019·南通一模)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 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 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B [“富有理性的观念”“反对封建意识”等信息表明题干描述的是启蒙运动,它提出了很多先进的理论,描绘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故选B项;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是指文艺复兴,故排除A项;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的是宗教改革,故排除C项;有力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是进化论,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阳明(1472-1529)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1517年,路德(1483-1546)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威登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解析:第(1)问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一中“心外无理”“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概括。路德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相同社会背景”可以从社会矛盾的激化、新的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对新思想的需求等方面分析。“共同的历史意义”可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方面分析。‎ 答案:(1)王阳明: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回答3点即可)‎ 路德: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 ‎(2)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商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兴起和新的市民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理论发展的需要等。‎ 意义:都强调了人的思考的重要性、提倡理性思维,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缓解阶级和社会矛盾;对后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 ‎14.(2019·内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思想史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上,著名汉学家史华慈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诠释:第一、思想史的中心课题就是人类对于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的“意识反应”,是“情境”与“意识”之间的互动;第二、思想史是环绕各种“问题意识”而展开的对话;而思想间的辩论与对话不可避免地要分享共同的关切(共同的议题、共同的预设)。‎ 依据“史华慈”思想史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古代、近代思想文化史中选取一例,指出其“关切的议题”,概述其形成的思想“意识反应”,并以“所处的环境或情境”论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一步:选出思想文化史中的某一具体事例;第二步:指出其“关切的议题”,即概括新旧思想的冲突;第三步:概述这一具体事例的具体主张;第四步: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背景从政治、经济和阶级基础等角度回答,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事例:启蒙运动。‎ 关切议题:反封建专制和构建新社会。‎ 意识反应: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民主科学等。‎ 原因: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新社会;自然科学的兴起、发展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