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十一课时2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作业)
课时2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江西百所名校诊断)古罗马裁判官法规定:除遗嘱指定和经调查指定的监护人外,其他监护人就职时,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并提供保证人。该规定( ) A.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B.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完备 C.注重维护契约的公正 D.防止了监护人的道德风险 解析 据题干材料“除遗嘱指定和经调查指定的监护人外,其他监护人就职时,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并提供保证人”,可以体现出对被监护人的尊重,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故选A项。 答案 A 2.(2019·广东汕头模拟)下图为罗马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这说明,罗马法( ) A.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B.比较注重法律程序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解析 据题干材料“人法”、“物权法”、“继承法”、“诉讼法”可知罗马法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故选D。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公民的利益,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包含的内容体系而非具体的法律程序,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法律体系而非其核心内容,C项错误。 答案 D 3.(2019·山东威海模拟)下表为《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据此可知,罗马法( ) A.捍卫了平民合法权益 B.强调严格的执法程序 C.内容主要以司法为主 D.以调节公民关系为主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在结构和内容上是各种法律条文的汇总,但是以私法为主,主要是以调节公民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9·山东济南模拟)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 ) A.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 B.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C.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 D.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 解析 据题干可知,西塞罗认为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一致,说明在罗马法中蕴含着自然法的原则,故选C项。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不能改变,不是“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不能改变,没有谈及其适用范围,B项错误;题干没有论述雅典法律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山西孝义模拟)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注重交易的形式和程序 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C.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D.调解经济纠纷并保护贸易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可知,罗马法非常注重交易形式与程序,故选A项。 答案 A 6.(2018·清华大学能力诊断性测试)在古罗马,法学家提供法律服务所要获得的并非金钱而是政治援助,“对某些工作而言,收取酬金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然而,如果到法庭请求支付酬金,却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说明古罗马( ) A.法学家商业意识淡化 B.法律与政治关系密切 C.法学家纯粹为公共服务 D.法律的社会普及度高 解析 据题干“法学家提供法律服务所要获得的并非金钱而是政治援助”,说明法学家追求的是政治权益,强于经济权益,所以说“法律与政治关系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 7.(2018·山东肥城模拟)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最高外事裁判官,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与异邦人之纠纷,其不囿于传统立法束缚,以公平、正义理念审理纠纷,形成了罗马法的一部分。外事裁判官的设立( ) A.基本放弃了传统公民法 B.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C.平衡了贵族和平民矛盾 D.直接推动罗马法体系形成 解析 据题干时间可知,公元前242年接近万民法的颁布时间以及外事裁判官的职责来推断,B项正确。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是在公元212年的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A项错误;平衡贵族和平民矛盾的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C项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建立是6世纪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D项错误。 答案 B 8.(2019·山西晋城模拟)在罗马人看来,指定继承人是一件类似于立法性质的重大事件,因此必须经民众大会举行特别仪式。只有在大会上成立的遗嘱,才为市民法承认。由此可知,古罗马的市民法( ) A.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司法程序的完整性 D.立法来源的多元化 解析 据题干材料“必须经民众大会举行特别仪式。只有在大会上成立的遗嘱,才为市民法承认”,可知古罗马市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选B项。 答案 B 9.(2018·河南安阳调研测试)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 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在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主要反映了异常注重法律的地位与作用的,故选A项。西塞罗的言论意在强调罗马法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对罗马公民民主权利进行相关提及,B项错误;根据材料看出法律是自由的保证而并未失去,C项错误;“法律可随意被解释”,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9·山东泰安模拟)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 A.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C.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D.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表明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一定限制,故选A项。 答案 A 11.(2019·山东济南模拟)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 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 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 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 解析 根据“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可知,罗马法明确了物权归属,说明物权保护的规定更加完善,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9·山东青岛模拟)“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 ) A.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B.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D.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可知,罗马法的某些价值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故B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8·广东清远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 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材料二 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 中国传统法律的本位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以致在民国诸政府的法律中,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哪些特点?到近代又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 (1)特点:集团本位突出;公权优于私权;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 变化: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国家本位强化,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2)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 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积极影响:中国法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 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 14.(2019·山东临沂一中模拟模拟)下表是两汉、魏晋时期的中国文献中常见对大秦国(古罗马帝国)的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类别 文献及成书年代 记载 地理 位置 《史记》(西汉) 黎轩(即后人所谓大秦)地处大月氏西约数千里的安息之北,安息长老传言,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抱朴子》(东晋) (大秦)地方三万里,最大国也。 风土 人情 《魏略》 (魏晋之际) 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北数千里,置诸小王甚多。 《后汉纪》(东晋) 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以石为城郭,周圜百余里。 《晋书》(唐) 城中屋宇皆以珊瑚为搅柄,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 政治 概况 《后汉纪》(东晋) 王无常人,国中有灾异,风不时节,辄放去之,而求贤人为王,放者终无怨。 《抱朴子》(东晋) 此国不畜奴婢,虽国王夫妇,犹躬耕籍田,亲自居桑织经;此国不用刑罚,人民温睦,皆多寿考;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 人物 形象 《后汉纪》(东晋) 人皆粗长大、平正若中国人。 《无上秘要》 (北周) 有药名“大秦玄坚”,能使上飞轻举,超体霄真,此乃天仙之所服,飞神之所研。 《北堂书钞》(唐) 昆仑之东十万里有大秦之国,人长三十丈,寿万八千岁,不知禾稼,但食沙石。 ——根据庞乃明《古代中国的罗马帝国形象》整理 辨析上述古籍记载,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合理的信息,任选一个角度,探讨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认识。(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解析 本题主要是涉及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在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政治概况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认识,结合材料列举的具体内容,从上述四个角度任选一个论述即可,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角度: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识。 观点: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知,既有其合理的成分,也存在与现实脱节的臆想。 论证:东晋人对大秦国政治方面的记载散见于《后汉纪》与《抱朴子》。其中“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的记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说法则与事实不符。在古代雅典,由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观需要,以及智者学派等影响,社会上辩论风气盛行。这种风气影响到后来的古罗马,导致罗马人也热衷“谈虚说妙”,“唇理绝殊”。另一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存在大量奴隶,罗马也有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足证“不畜奴婢”、“不用刑罚”之说有误。自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对西方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空间上的阻隔,古代中国人无法全面、真实地加以认识。另一方面,有感于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宗主豪强控制庞大人口的现实,时人塑造出“贤人为王”、“人民温睦”、“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大秦印象。这种印象失真却美好,为时人苦闷的内心带去一丝慰藉。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魏晋时期的中国人模糊地了解到古罗马帝国的政治状况。这种了解真假参半,有一部分如实地反映了现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中国人基于社会现实而形成的主观臆想。这种认识是特定时空环境下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