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 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 D.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 ‎“宗庙为先”说明祖先在众多位置中占据主导,故D项正确;农业成为共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居室布置信息,没有等级制度观念,故C项错误。‎ ‎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对材料现象的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中的“魏太子下车”可以判断是战国时期,“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等信息可以得出士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A符合题意;B在材料中无体现;“他随时都能够再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说明忠君思想并不浓厚,再加上魏太子致意竟不回礼等,排除C、D。故选A。‎ ‎3.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 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 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度下不仅是臣服天子,土地也认为是国家的,体现出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C正确;宗法等级秩序材料没有体现,故A错误;拱卫周王室的目的与材料中国家意识不符,故B错误;D中开拓疆土不是主要手段。‎ ‎4.“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 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 ‎ C. 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 D. 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 ‎【答案】D ‎【解析】‎ 秦朝博士的主要职能是顾问咨询,有利于统治者决策的优化,而儒生占绝对比例,故D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A项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博士主要承担咨询职能,统治者的目的仍是加强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了儒学在秦朝是否居主流地位,C项不符合题意。‎ ‎5.《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 秦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秦时玉玺为皇帝独有 C.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是,秦以前,人们都用金玉为印;秦以后,只能天子用玉,以印称玺。这反映出秦朝以后君权至高无上,故D正确;显然,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B项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本质,故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皇权不可能与民共享,故错误。‎ ‎6.“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政事堂”设在门下省,主要是因为门下省 A. 具有审核诏令及封驳权 B. 负责草拟及颁发诏令 C. 有权召集三省长官议事 D. 秉承政令并贯彻执行 ‎【答案】A ‎【解析】‎ A选项的职责是唐朝门下省的职责即:审议和封驳,故在门下省方便决策提升效率,故正确;B选项,是中书省的职责,不符合门下职责故错误;C选项,是皇帝的职责而非门下省的职责,故错误;D选项是尚书省的职责,而非门下省职责,故错误。‎ ‎7.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地方的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A. 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 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C. 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D. 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地方的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克制,刺史是负责监察的,其监察对象是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而郡守、国(地方王国)相则是负责治理地方的主要官员,所以刺史制度重在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故答案为C项。A项刺史属于监察官职,与地方行政管理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国问题,排除;D项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刺史的设置无关,而且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8.“(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 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 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 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可知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故A项正确;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并不能对皇权构成限制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无意说明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与否,故C项错误;大学士不仅没有宰相名义也没有宰相实质,故D项错误。‎ ‎9.明代初年废除中书省后,皇帝直辖六部,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堂官,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则由皇帝裁决。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B. 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C. 内阁行政功能弱化 D. 六部成为权力中枢 ‎【答案】A ‎【解析】‎ 材料“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堂官,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则由皇帝裁決”体现的是君主权力的强化,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地方的权力,排除B;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无决策权,排除C;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10.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然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A. 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说明希腊各个城邦之间没有整体性,各自为战。说明希腊城邦独立自主的特点。B不是材料反映的内涵。C和D属于民主政治,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项。‎ ‎11.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不得连任官职。其做法 A. 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 B. 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C. 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 D. 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来看,说明在公民之间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大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机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产生方式,与保持公民团体稳定无关,排除D项。‎ ‎12.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 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 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 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 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的灵活性,故D符合题意;题干中只提到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示对平民权益的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和“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可见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妇女的法律权力,但不能体现妇女与男子逐渐平等,故B不符合题意;公平公正才是古罗马的法治精神,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法律并不等于任意裁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它 A. 维护平民利益 B. 维护私有财产 C. 维护贵族利益 D. 维护奴隶制度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说明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维护平民利益”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4.英国政府与议会围绕“脱欧”程序主导权问题产生分歧。政府表示,启动“脱欧”程序由政府自行决定。议会议员则主张政府“脱欧”需议会批准。对此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这体现了英国 A. 首相没有实权 B. 行政权在议会 C. 议会至上原则 D. 集体负责原则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英国的“脱欧”问题是在政府与议会争执不下并最终通过最高法院裁决,要求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前需要经过议会批准,这体现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选项C正确;在现代英国,首相是英国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英国的行政权在内阁而非议会,故B项错误;材料中所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斗争和妥协,并未体现出集体负责原则,排除D。‎ ‎15.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解析】‎ 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内阁制建立于18世纪早期,均早于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故排除A、B、C三项。工业革命期间,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急需摆脱政治上无权的地位,故于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获得了政治权利。本题应选D项。‎ ‎16.“《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此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 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 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答案】A ‎【解析】‎ 避免严重的权力“冲突”意在强调《权利法案》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国王权力的来源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 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 D. 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在这一制度下,联邦政府享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大权,同时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题干材料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是英国代议制特点,A和D项错误;民主共和制不符合材料中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信息,故B项错误。‎ ‎18.《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1689年《权利法案》‎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1875年法国宪法 D. 1871年德国宪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议会只有很小的权力,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和C中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项议会和其他权力机构相互制衡。‎ ‎19. 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 B. 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皇是世袭的 C. 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 D. 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总统制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两种不同形式,故A表述正确;依据《1875年宪法》和《1871年宪法》内容可知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德皇是世袭的,故B正确;发展资本主义,走民主政治道路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因此D表述正确。法国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但必须经过参议员的同意,在这一点上有别于德皇,因此C符合题意。‎ ‎20.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分析,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 “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C.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经济严重依赖 D.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违背自己的意愿”是指迫使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错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是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故B项错误;“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是指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商品,因为没有与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比较,得不出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D项正确。‎ ‎2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中国造社会。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这反映出 A. 革命理论不断发展 B. 太平天国走向成熟 C. 时代变化影响农民运动 D. 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中国造社会”“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大同思想,而《资政新篇》是随着与西方国家的接触,农民运动受到时代变化影响的体现,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由《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主要是农民运动受到时代变化影响的体现,而不是革命理论不断发展,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虽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但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也不能体现太平天国的走向成熟,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答案】A ‎【解析】‎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23.19世纪晚期,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 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 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 康梁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受中外民族矛盾加剧的影响,一些地区与反洋教相关的传言逐渐盛行,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中期清政府已然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中国人民反对洋教的舆论和斗争发展的主要原因,不是民众受教育程度低;康梁变法运动宣扬的君主立宪和民权等近代民主理念,与反洋教斗争的相关传言无关,ACD三项错误。‎ ‎24.半个世纪的外国人的侮辱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傲慢的外国公使、领事和咄咄逼人的传教士及商人,经常使他们想起中国的不幸。日益增长的不平之感,再加上一些更大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因素,酿成了一场广泛的排外运动。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半个世纪的外国人的侮辱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中可以分析出该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根据材料“排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事件是指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性,故C项符合题意;虎门销烟发生1839年,故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是从1851-1864年,不符“排外运动”,故B项排除;辛亥革命不符合“一场广泛的排外运动”,故D项排除。‎ ‎25.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光绪皇帝”“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可知,反映的是近代台湾的割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故D项正确。ABC没有牵涉到台湾问题,排除。‎ ‎26.1896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 A. 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 B. 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 C. 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 D. 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 ‎【答案】B ‎【解析】‎ ‎《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后来清政府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英国俨然把江洪视为其势力范围,阻止他国在此扩展势力,故B正确;英法目的是打大侵略利益,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的信息,排除C;根据“《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可知,法国存在在江洪攫取权益的目的,排除D。‎ ‎27.“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 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D. 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即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完成”。‎ ‎28.“它是在革命思潮高涨的形势下,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志士拥戴孙中山为领袖,风云际会,乘时奋飞的历史壮举,是孙中山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这里的“壮举”指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武昌起义的爆发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A ‎【解析】‎ 根据“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志士拥戴孙中山为领袖,……是孙中山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壮举”指的应该是同盟会的成立,故选A项;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不符合题意中“留日学生”、“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的内容,故排除B、C、D项。‎ ‎29.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仿美”。“揖欧”(学习欧洲)表现是 A. 学习英国,实行责任内阁 B. 效仿美国,推行三权分立 C. 以德为师,尝试君主立宪 D. 以俄为师,厉行富国强兵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仿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模仿了英国,故A项正确;仿效美国,不属于学习欧洲,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以俄为师,故D项错误。故选A。‎ ‎30.“凤凰网”评论: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我们可以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施行主义”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这一评价重在突出五四运动 A. 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 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延续和发展 C. 重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点,它前承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和思想洪流,后启各式各样的“施行主义”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这说明五四运动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延续和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新中国建立后;C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非重建,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但无法说明“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二、材料题 ‎31.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休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晌?‎ ‎(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位“高皇帝”“罢宰相”的认识。‎ ‎【答案】(1)变局: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变化:实行三省六部制。‎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3)朱元璋(明太祖)‎ 认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政局稳定;另一方面,相权的缺失,国家决策则易出现失误,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西周的“创制”可以根据材料一中“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以后的“变局”,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唐朝中央机构重大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二中“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分析得出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变化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来回答。‎ ‎(3)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这一做法的认识,可以联系所学从君主专制强化和维护政权稳定的积极意义,以及容易导致国家决策失误的消极意义两方面来回答。‎ ‎32.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建设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1787年《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的关系。‎ ‎【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主权在民;权力制约。‎ ‎(2)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3)关系: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和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是直接民主、主权在民和权力制约。‎ ‎(2)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等方面来回答。‎ ‎(3)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的关系,应当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来回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2月,英国政府决定派出所谓“东方远征军”开往中国。当时英国议会曾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内务大臣罗素向议会发言,说明英国开战的目的是:“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英、美的有些历史书则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对中国的这次战争也会发生。‎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甲午战争虽然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但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们的侵略本性,使得它们必然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明火执仗,趁火打劫之后,又以“友人”“恩人”的面目,终于达到了彻底瓜分中国的目的。‎ ‎——摘编自张传杰《帝国主义列强与(马关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人罗素所说的“恐吓与暴力”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以相关史实说明其提出的英国开战的目的是否符合事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后欧美列强以“友人”“恩人”形式侵略中国的事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鸦片战争后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 ‎【答案】(1)历史事件: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其提出的正常经商不符合事实。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自主权。‎ ‎(2)事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3)不同: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并且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中“1840年2月”,“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罗素所说的历史事件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说明:首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开战的理由,即“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不符合事实,接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开战的根本原因、直接目的和战争结束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的侵华权益及其本质等,加以说明。‎ ‎(2)事例:根据材料二“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们的侵略本性,使得它们必然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欧美列强以“友人”“恩人”形式侵略中国的事例有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3)方式:根据上述两则材料一中“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材料二中“ 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们的侵略本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改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且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