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杭州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杭州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杭州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 ‎ ‎ ‎1. 甲思想家上张“曲则全,杠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乙思想家主张“故圣 人化性以起伪,伪起而生礼仪,礼仪生而制法度”,甲、乙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 A.老子 荀子 B.庄子 孔子 C.庄子 孟子 D.老子 韩非子 ‎ ‎ ‎2.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以唐玄宗天宝三年的长安为背景,还原了唐朝长安的全貌和社会的烟火气。原著作者马伯庸称:“我觉得长安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古代城市,全世界的人都汇聚在这个地方,真正这种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文化表层下所隐蔽的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以下场景不可能在唐朝长安出现的是(        ) ‎ A.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 ‎3. 西晋文人傅咸曾作赋赞美一物“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此物(        ) ‎ A.为远洋航行提供条件 B.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C.在《韩非子》中曾有所提及 D.经阿拉伯人传往欧洲 ‎ ‎ ‎ ‎4. 宋代理学家虽以抨击佛、道为己任,但又不得不汲取大量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这旨在说明宋代理学(        ) ‎ A.重视伦理学说,强调哲学思辨 B.陷入发展困境,急需改造复兴 C.抨击佛道思想,探讨宇宙本原 D.汲取佛道思想,创新儒学体系 ‎ ‎ ‎5.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易白沙在其所著《帝王春秋》中提到,早年因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下列属于梨洲先生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有力思想武器的是(        ) ‎ A.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B.循天下之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 ‎ ‎6. 王意如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中写道: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急需提高军民士气的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 A.李约瑟在“四大发明”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B.“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提法来自于西方的学者 C.“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D.搞“四大发明”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军民的士气 ‎ ‎ ‎7. 宋元至明清,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变化如下表。这突出反映了(        ) ‎ 时期 宋元 明清 形象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 A.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 B.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 C.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增强 D.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 ‎ ‎ ‎8. 1896年,创办于上海公共租界的《苏报》以宣传革命的文章和报道为主要内容。1903年,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逮捕主要当事人,从而爆发了轰动一时的《苏报》案。下列著作由此案当事人撰写的有(        ) 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②《变法通议》 ③《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 ④《革命军》 ‎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9. 1922年,李大钊的一篇演说稿写道:根据马克思的学说,“在资本主义发达中,产生了一种新势力。这种新势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发生,恰如鸡子在卵壳里发生一样。……打破卵壳,是革命的现象;打破这资本主义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现象。有些人,愿意进化而不愿革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们更大的途程’。”这反映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视角(        ) ‎ A.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分步实施 B.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C.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D.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 ‎ ‎ ‎10. 青岛位于我国北方海岸线中部,近代以来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引来列强的觊觎之心,经历了风风雨雨,与它相关的历史有(        ) ①“还我青岛”成为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②1984年,中共中央开放青岛为沿海港口城市 ③一战期间,纺织业发展,青岛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④1922年中日签署《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中国收回青岛主权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 ‎11.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提倡民主科学 C.主张维新变法 D.坚持三民主义 ‎ ‎ ‎ ‎12. 读2001年11月14日《新民晚报》上的漫画《圆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国际社会欢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C.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具有重要地位 D.中国入世使得世贸组织更加完整 ‎ ‎ ‎13. “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出(         ) ‎ A.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B.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 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 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 ‎ ‎ ‎14. 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 ‎ A.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 ‎ ‎15. 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 ‎ A.君主立宪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君主制 ‎ ‎ ‎16. 伏尔泰说:“我看到机器,我想到有一个机器匠。宇宙是非常奇异神妙的机器,也一定有一个非常奇异神妙的智慧——宇宙的创造者(自然神)”。这一思想(        ) ①鼓励人们去探索物质世界  ②助长了人类的理性化倾向 ③受到了量子理论的影响  ④没有摆脱天主教神学束缚 ‎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 ‎ ‎17.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抱持这样的认识,形成于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内容是(        ) ①人的情感 ②人的个性 ③尊重自然 ④宽容心态 ‎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 ‎18. 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        ) ‎ A.法国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大解放 B.进化论与“神创论”有巨大冲突 C.牛顿科学精神影响社会科学进步 D.宗教改革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 ‎ ‎19. 根据下表,从不同角度对英国工业革命演进特点进行的探究,表述正确的是(        ) 英国工业革命大事年表(进程部分) ‎ 时间 事件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 ‎1771年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1779年 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2年 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 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1814年 史蒂芬孙制成蒸汽机车 ‎1825年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A.技术革新领域:从棉纺织业扩展到交通等部门 B.生产动力:人力、水力、畜力、蒸汽动力依次发展 C.技术发明创造:英国一枝独秀,其他国家未有重要发明成果 D.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从手工工场到大工厂再到行业性垄断组织 ‎ ‎ ‎20. 年复一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参观新泽西的某一实验室,纪念一位为人类留住声与光的伟人。下列选项属于“这位伟人”的成就的是(        ) ‎ A.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B.与助手试验了很多种不同的耐热材料,发明了铂丝灯泡 C.试验电车成功,发明了留声机和电话 D.在费城创建了第一座中心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 ‎ ‎21. 1935年起,罗斯福政府开始加征遗产税和财产移赠税,以防止巨富们通过分散、移赠财产而逃避纳税。这一征税措施(        ) ‎ A.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C.直接目的是克服金融危机 D.依据的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为加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而采取的举措是(        ) ‎ A.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区 ‎ ‎ ‎ ‎23. 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 ‎ A.相对论 B.经典力学 C.进化论 D.量子论 ‎ ‎ ‎24.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导致苏联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 ‎1928年  ‎ ‎1932年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工业总产值  ‎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3‎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A.苏联经济实现全面现代化 B.西方主要经济体深陷困境 C.新经济政策取得伟大成就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动 ‎ ‎ ‎ ‎25.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 A.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C.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D.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 ‎ ‎26.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逐渐得到巩固,但这些国家的自身矛盾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且更加尖锐和复杂。面对这种社会状况,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一些新的思想或风格,其中主要有(        ) ①批判现实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和平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 ‎ 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 ‎27. 有学者指出:“在1914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该学者的观点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C.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 D.德国不应承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大战 ‎ ‎ ‎28.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太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 ‎ A.巴黎和会期间 B.五四运动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 ‎ ‎ ‎ ‎29. 1920年,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据此可知美国(        ) ‎ A.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 B.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有其必要性 C.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 D.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 ‎ ‎30. 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 ‎ A.慕尼黑协定签订 B.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 材料分析题 ‎ ‎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否对“三农”问题有科学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民不起来参 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敢迅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材料二    我们加强和改 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并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三农”方面做出的贡献。‎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农村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分析发生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 ‎ ‎ ‎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3年12月,孙中山明确指出自己“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905年,他说中国要吸收西方的“精华”,但决不成它糟粕的牺牲品。这样就能够使“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他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 ‎——摘编自田克勤《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并分析孙中山宣传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 ‎ ‎(2)根据材料二说明邓小平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归纳“第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 ‎ ‎ ‎ 自古以来,交通事业的发展关乎社会进步、国运兴衰甚至世界文明演进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这种运输工具可以大批运送煤和矿石。这引起了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长的运河。与运河时代相提并论的是伟大的筑路时代。1750年以后,一批筑路工程师——约翰·梅特卡夫、托马斯·特尔福德和约翰·麦克亚当——发明了修筑铺有硬质路面、能全年承受交通的道路的技术。乘坐四轮大马车行进的速度从每小时4英里增至6英里、8英里甚至10英里。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0年末,刘铭传请修铁路: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图之。李鸿章本同此心,倾力相助:“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更多的人是“群相哗骇”,指“铁路之说,刘铭传倡于前,李鸿章和于后”,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外夷以谋利为主,中国以养民为主,所以,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在义与利的对立之中显示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的排斥。而朝野之上下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是因为铁路而致“山川之神不宁,即旱涝之灾易召”,这种观念虽然不可论证,却比能够论证的东西更合乎社会心理。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运河航运和公路运输获得发展的条件,并说明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铁路等交通成就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早期铁路事业步履艰难的原因。‎ ‎ ‎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战结束后)法国要追逐的目标和手段,比英国更为偏狭和近视,除了分享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外,主要是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它要通过领土上肢解、经济上榨取、外交上孤立、军事上限制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永远降为二等国。‎ ‎——摘编自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 ‎ ‎(1)阅读材料一,分别A、B、C所代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及其地位。‎ ‎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领土”为例,说明法国是如何通过《凡尔赛和约》“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结合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史实,简述法国“追逐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学年浙江杭州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百射争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唐朝射子荣发展 草因激夜市 隋唐时根的商业废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四大发正移其对世北文偏发展的贡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宋验把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明清之表的弹家思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四大发正移其对世北文偏发展的贡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儒家思根的发展废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资产射取革命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马正知存义快中国的传播 新来恰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中于凸不负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都日升争轻《马游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维新思水三戊戌变法 新来恰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中国加入因界优易组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马正知存义快中国的传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宗表改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启使运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启使运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启使运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8.‎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启使运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9.‎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第一使方业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第二于工业凸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罗水正新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布雷射开林体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相对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苏明模护”‎ 新来兴政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5.‎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俄国因月革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马克思验家的产生 现实都指文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7.‎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第一次世正大战的背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8.‎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华水较会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29.‎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华水较会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0.‎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第二于世界虫战 西方大水表绥靖政策 第二都世接大战某全据爆发 亚明的杂玻头法西斯战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材料分析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毛使东种想 农村经水体制改革 家庭联体承决责任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孙中表的磁想 邓验热理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第一使方业革命 洋体运白 交通较具的燥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第一次世于大战偏影响 第一三世葡大战秦性性和结果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