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3讲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列强为夺取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2.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反映了19世纪后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经济掠夺更为严重的阶段特征。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开始反侵略斗争,目的都是维护国家主权,而清政府却卑躬屈膝。 4.义和团运动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的阴谋。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6.面对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 15 - 7.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近五年全国卷考查情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内容未曾直接考查,多作为其他考点的历史背景或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由此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仍需重点关注。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觉醒并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重要时期。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甲午中日战争及近代化问题。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甲午战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近代化进程的加速仍需重点关注。1931年9月~1945年8月,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开始,逐步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陕甘宁边区政策、国民党维护一党专制、日本的经济掠夺、国民党政府的抗战举措意图、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共七大的主张等。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抗日战争的内容及影响、中共的抗日主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仍需重点关注。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背景 (1)世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国力渐衰,社会危机严重。 2.概况 (1)发动战争 战争名称 条约内容 影响 两次鸦 片战争 ①《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②之后条约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 午战争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 15 -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瓜分狂潮 ①原因:《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③过程: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影响: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列强加大经济侵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近代前期,清政府“争所不当争, 弃所不当弃” 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淡薄,且对世界发展潮流不甚了解,所以在与列强就条约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时,其对于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且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如五口通商、公使进京等;对于列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要求,却轻易答应,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 1.领事裁判权是一种司法特权,凡在中国享有此种特权的国家,其侨民不论发生何种违背中国法律的行为,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故也称“治外法权”。 2.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3.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民族独立,这是首要任务;二是社会进步,实现近代化,即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4.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鸦片战争后,英国并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 1.认识《辛丑条约》 - 15 - 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为了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列强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2.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 赔款数量 越来越多 割地面积 越来越大 通商口岸 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经济侵略 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侵华方式 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客观作用 (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国,也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 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概况: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群众打死数名英军、包围四方炮台。 (2)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左宗棠收复新疆 - 15 - (1)至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2)在军事上支持曾纪泽入俄谈判,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复伊犁。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黄海海战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舰偷袭。 (2)经过: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军英勇作战。 (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最终全军覆没。 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邱逢甲、徐骧领导台湾人民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痛击日军。 (3)意义: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5.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概况 ①发展:1899年,袁世凯围剿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 ②抗敌:1900年6月,在落垡、廊坊一带大败八国联军,攻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3)意义: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三、侵华日军的罪行 1.背景 (1)日本 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企图发动对外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 (2)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概况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 (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15 - 信息提取: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呈现出顽强斗争、群众参与阶层的多样性的特点,但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和科学的理论,除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外,其他斗争大都失败。 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它全面反映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独立领导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以及其他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1.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矛盾不断上升。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并非无所作为,他着手加强国防战备,如在长城布防、将部分涉及国防的企业迁往西南地区、加强抗日宣传等。 2.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1.党外合作: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2.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依靠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 3.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 3.罪行 (1)屠杀中国军民:如南京大屠杀等。 (2)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并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 - 15 - 奴化教育。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将其所属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6.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帜。 五、国共合作抗日 六、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春。 (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3)中国军队的反攻: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 - 15 - 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4.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考主题一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 [历史概念] 1.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口岸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2.“治外法权” 亦称领事裁判权。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1842年中英《善后章程》规定:“英国商民……与内地居民发生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这是攫夺领事裁判权之始。这是近代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中国政府逐渐恢复了对在中国境内各国国民的司法管辖权。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读史 史料一信息“机会”与“强迫中国接受”说明禁烟运动并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 - 15 - [史料二]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读史 史料二信息“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反映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史料三] 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读史 史料三信息“炮弹实着泥沙”“军需局的坏蛋官吏”从中国军队腐败、装备落后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劣势,也从侧面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史料四]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读史 史料四从日本国力、战前准备的角度分析了日本优势:明治维新后,国力提高,制定大陆政策,准备充分。 1.依据史料一、二,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达到了吗?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没有。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是列强无法扩大中国市场的根本因素,也从侧面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史料二中的“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什么时间取得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根据史料三、四,分析甲午战败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提示:单纯学习西方技术不能救中国,政治制度落后是根源;重视海洋强国,科技强国。 [系统认知] 1.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 - 15 - 工业革命期间,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用武力打开被侵略国的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抢占市场,即进行商品输出。在此目的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激烈碰撞的结果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 (1)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先进的中国人渐渐抛弃传统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 (2)在夷夏观方面,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能够正视西方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口号。 (3)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国家利益。 (4)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利,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 (5)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准备上: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 (2)外部上: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李鸿章等官员一直致力于争取欧美列强国家的调停,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 (3)思想上: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4)战略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上。 [素养落实] 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成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 B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两个阶段的描述,第一阶段的爱国主义重在行动,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并未成形,结合所学主要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和洋务派的行动,第二阶段中“新型知识分子”指的是资产阶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指的是学习西方,积极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B项正确。 - 15 - 2.“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C ) 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 C.促使近代化进程首次转移 D.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 解析:材料中“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表明由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制度,也就是近代化进程的首次转移,C项正确。 辩证看待近代列强侵华的影响 以上两题均考查了近代列强侵华,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客观作用。对于列强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应辩证看待。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另一方面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前,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是商品输出,这时他们在中国设立的工厂企业并不多,规模也很小,基本上是为商品输出服务的。甲午战争后,列强取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利,将其大量的过剩资本输出到中国,此后中国不仅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而且成为他们的投资场所。这更加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热潮。同时,甲午中日战争也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热考主题二 抗日战争 [历史概念] 1.陕甘宁边区政府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政权结构为: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政府机关,设边区、县、乡三级,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司法机关,设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抗日民主的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外,还包括了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建设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双减双交”政策 1937年,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双减双交”政策为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其特点有:首先,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联合了地主阶级,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3.十四年抗战 - 15 -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读史 史料一中“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体现了抗日战争的民族性,揭示出抗日战争是一场广泛的民族战争。 [史料二] “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蒋百里论抗战 读史 史料二信息“持之以久”和“一线”“二线”相配合,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持久、两个战场相配合的特点。 [史料三]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 读史 史料三信息“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充实民众武力”“训练华侨”“援助各地武装人民”等,揭示出国民党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 1.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线”与“二线”各代指什么。 提示:“一线”代指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二线”代指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2.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虽然抗战积极,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多次会战,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观原因: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客观原因:日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 - 15 - [系统认知] 1.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 组织 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 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 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 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素养落实] 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1938年,蒋介石发表声明,“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并同时下令设在武汉的政府各机关、中央党部、各大学等向重庆、昆明转移,最后完成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部署。这反映出蒋介石( C ) A.准备放弃对日本的抵抗 B.将作战的主要目标转向中共 C.准备实施持久抗战策略 D.认为靠英美支持能迅速取胜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由“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完成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部署”等信息可看出蒋介石准备实施持久抗战策略,故排除A、B两项,选C项。D项“迅速取胜”一说与材料矛盾。 2.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毛泽东旨在说明( D )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 15 -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百团大战爆发于1940年,故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毛泽东对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抗战作出了高度评价,故D项正确。 全面认识“两个战场”的关系 上述两题 均以抗战的空间信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切入考查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两个战场的空间差异,而应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把握二者的关系。 (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是由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才有了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进而加速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3)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才有了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若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不会到来。 总之,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抗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热考主题三 考点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一)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 (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管理五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具有外交性质的职务。这里反映出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说明清政府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建立政治外交关系。 (2)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的压力,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后来随着通商口岸的扩展,又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通商口岸的涉外通商事务。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而且这些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3)1901年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等。这些改革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合拓展(二) 从国际视野认识抗日战争的影响 1.废除不平等条约 - 15 - (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强与中国合作。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同时,美英加大对华援助力度,中国与美英关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争的需要,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建议本国“应该立即行动,干净彻底地废除不平等条约”。 ②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渡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3)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2.大国地位确立:1943年的开罗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中国以四大国地位出席。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重大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3.原因分析: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战后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 4.评价 (1)结束百年受侵略历史,名义上取得与大国平等的权利。 (2)国力相对较弱,实际上还难以承担大国的责任、享受大国的权利,也没有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