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图1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1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2.黄梅戏《天仙配》插曲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 A.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丰衣足食的情景 B.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 3.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4.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5.(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牢宠、圈套)中矣。”材料反映了 A.太宗称帝后的傲慢心理 B.监察制度的残酷性 C.科举制有利于专制统治 D.察举取士的虚伪性 6.宋朝时期,政府在商业管理上出现两种模式,一曰“买扑”,一曰“钞引”。“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在暴利性的盐业出现“钞引”,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 物换取凭证,拿凭证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材料表明宋代 A.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 B.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 C.民间商人已处于主导地位 D.官商勾结现象日益严重 7.“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段史料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始皇本纪》 B.《后唐书》 C.《皇明大政记》 D.《清史稿》 8.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该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耕与织的联系更加紧密 C.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D.民族企业发展的曲折性 9.1874年《捷报》记载:(广东)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材料表明 A.民族工业身受双重压迫 B.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业 C.轻重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D.传统观念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10.崔钰在《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中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与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以上材料表明 A.列强侵略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近代的改良和革命使中国全面西化 C.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D.西方侵略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1.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延安时期承认地主土地私有,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农民对中共的拥护程度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12.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13 .蒋介石在1937年《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以上材料反映蒋介石 A.准备依靠民众全面抗日 B.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准备推行全面抗战路线 D.意识到民众对抗战的重要性 14.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15.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党派被纳入了统一战线和政协之中,24名政府部长中有11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沈钧儒是民主人士。材料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B.新中国新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C.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党派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制得以建立 16.“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这表明我国矿业政策 A.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B.完善了工业化体系 C.保护了稀缺矿产资源 D.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17.大跃进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其干渠和支渠约1500公里,1960至1969年修建完工,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81位干部、技工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生命,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解决了全县干旱问题。材料反映了 A.大跃进对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B.中国人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C.为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D.我国高指标左倾错误的泛滥 18.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企业下放自主权,是解放生产力,建立经济特区,也是解放生产力。但这些都是局部的,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 B.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 C.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两种经济体制的冲突逐渐缓和 20.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提出:“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正在不断突破既有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框架,在全球治理中,‘中国方案’致力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着中国智慧。”材料说明中国 A.已经完全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已经确立计划经济指导市场经济 C.开始打破计划经济模式東缚 D.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21.旗袍泛指旗人穿的长袍。清军入关,统治者力图用满族服饰来同化汉人……20世纪20年代,旗袍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不断改良,进入千家万户……20世纪50年代末旗袍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材料中旗袍的演变 A.见证了我国各个政权的更替 B.体现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大融合 C.说明服饰改革是政治的需要 D.反映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变化 22.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23.有学者认为:“随着罗马国家不断地对外扩张和商业发展,罗马人广泛与外人接触,生活日益复杂;为了平息社会矛盾和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这就需要罗马国家部分的承认被征服地区民族的利益,于是万民法便应运而生了”。以上材料说明万民法的产生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C.推动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 D.动摇了公民法的历史地位 24.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制衡体制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A.消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矛盾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兼顾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 D.化解了南、北双方之间的矛盾 25.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提供道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电讯、医院、学校等,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同时殖民扩张也传播了西方人文观念。这表明殖民扩张 A.对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 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C.对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 D.缓和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 26.根据《德意志宪法》的规定,帝国拥有军事.外交以及海关、银行等方面的立法权,同时还拥有征税的权力,各个邦国可以自行管理各自的教育、卫生并且独立的行政。由此可知德意志帝国实行 A.联邦制 B.君主立宪制 C.邦联制 D.君主专制 27.《世界文明史》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A.英美对待科技革命态度的差异 B.科学与技术结合程度越来越低 C.英国无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 D.核心内容是电机的发明和运用资料来源于:28.法国大革命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9世纪后期法国才 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而是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过程说明 A.政治妥协是建立共和制度的唯一手段 B.妥协也是走向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C.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影响重大 D.法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二、材料解析题(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 材料三 国际分工按参加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可分为:18—19世纪中期,英国等少数先进工业国强迫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分工,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的分工格局;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形成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20世纪40年代以来,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主要是跨国公司内部生产与协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协作,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 ——摘编自《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2) 据材料指出近现代“国际分工”的基本类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9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苏俄之“新”——新经济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摘编自1921年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根据材料,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8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表1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D C B C C D C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B D B A B D D C B B 题号 25 26 27 28 答案 C A A B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9.(21分) (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6分)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6分) (2)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工业国和农业国生产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工业制成品和原料生产的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公司部门内的分工)。(3分) 因素: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的形成;跨国公司的推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制约。(任答三点6分) 30.(8分) (1)观点: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分) 论证: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个人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化,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发展的后劲不足。(6分) 31.(15分) (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6分)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9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