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2.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故D项排除。 3.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 4. 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 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 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 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 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答案】C 【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5.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 秦都咸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明代苏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专门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代政府对市都有严格规定,如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可见管理是相当严格。而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打破了原先空间好时间上的限制,不用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形成了商业街。城郊农村出现“市”。“市”的发展说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6.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 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B.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 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 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店铺也改称洋货铺。这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列强的猛烈冲击。A、B、C项没有反映。因此选D。 7. 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物出盆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 B. 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说明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即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A选项正确;1920年清政府早已被推翻,故B选项错误;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的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故C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且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西方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 8. 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B. 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C. 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 D. 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业投资布局主要在沿江沿海、通商口岸,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即材料强调了投资布局根植于中国近代的社会环境,故答案为C项;投资中心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在长江流域的汉口、九江也成为了投资中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显示出投资主体,无法直接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9.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外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根据“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可知此时兴办实业浪潮的兴起是和挽救民族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带有爱国的性质,故选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B;欧洲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C;1904—1907年民国政府尚未成立,排除D。故选A。 10.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稅……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资金短缺 B. 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C.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D. 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 【答案】C 【解析】材料“外商烟厂……就地行销,俱无征稅……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反映了民族烟草企业的税费负担沉重,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决定的,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资金短缺,故A错误;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也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导致的,故B错误;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仍然根源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故D错误。故选C。 11.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 12. 曲线图是描绘经济发展走向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达方式,下图是1952—2002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增长图,下图是1985—1991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图。综合这两幅图可知在改革开放初期 A. 国民人均收入与物价指数都较稳定 B. 1984年城市改革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C. 市场经济出现导致物价变化剧烈 D. 物价变动有助于推动体制改革的深入 【答案】C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85—1991年我国物价指数变化剧烈,不是较稳定,故A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将城市居民收入进行比较,不能说明1984年城市改革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故B错误;1985—1991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物价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剧烈,故C正确;物价变动并不是体制改革深入的原因,而是影响,故D错误。故选C。 13. 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A. 1953年 B. 1958年 C. 1975年 D. 1983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信息得知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对内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进行调整,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D项正确;A项是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C项是文革时期,排除。 14.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说明上海作为制作中心但国产的电影却远远低于京津地区,结合上海是半殖民地外国企业交的税远低于民族企业,不难推断C正确。题目要求问的是原因,AB说法是现象。D说法说“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体现了的应该是上海的比例更高,这不符合题目的比例,所以D排除掉。 15. 1500~1600年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 B. 工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 C. 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 D. 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 【答案】A 【解析】由“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可知,这是指欧洲的黄金价格下跌,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500~1600年间”,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所以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故选A;B中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18世纪,经济危机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BCD与题干所述时间“1500~1600年间”不符,所以排除。 16. 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 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 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 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 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答案】D 【解析】依据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大肆屠杀美洲印第安人,并且进行了黑奴贸易,影响了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变化。D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A错误;亚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得益于繁荣的农耕经济,B错误;奴隶贸易主要是从非洲贩运黑奴到美洲,增加了美洲劳动人口,C错误。故选D。 17. 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 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 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 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D项错误。 18.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A. 英国与法国 B. 英国与西班牙 C. 英国与荷兰 D. 葡萄牙与西班牙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中期,日益强盛的英国与“海上马车夫”荷兰因殖民利益(“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进行了三次大战,最终荷兰战败,故C项正确。英国打败荷兰之后,英国才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一直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才打败法国,故A项错误。16世纪,英国不断挑衅当时海上霸主西班牙,并在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从此,逐渐成为殖民帝国,与材料时间“1652至1674年”不符,故B项错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利益争端范围没有材料所述的广大,故D项错误。 19. “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期的“技术进步” A. 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 B. 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 C. 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 D. 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 【答案】D 【解析】根据“19世纪下半叶”,结合所学,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统治,故D正确;ABC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时间不符合“19世纪下半叶”,排除。 20. 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21.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 22. 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 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 胡佛对危机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应对 D. 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可以得出,作者认为胡佛的一些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既推动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项正确;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A明显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B错误;结合所学,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错误。 23.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 24.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1929年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场通货紧缩危机,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其实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同时缓解社会矛盾,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罗斯福的下列措施中无法用来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向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补贴 B. 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 C. 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 D. 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其实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可知是通过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所需货币量来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矛盾,ABC都是采取增加货币量和财政赤字来缓解社会矛盾,题干要求选择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措施,故ABC不选;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是保护童工,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 25. 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 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 农业生产衰退 C. 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 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A 【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三国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也就是三国第三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衰退,故B项错误;三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不是严重失衡,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26. 1935年7月,罗斯福向美国国会提交议案,提议凡年龄达到65周岁的退休人员,政府可以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提议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A 【解析】“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属于和医疗同等的社会保障体系,故A项正确;制定公平经营章程属于企业经营措施;故B项错误;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属于农业措施,故C项错误;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属于缓和劳资矛盾措施,故D项错误。 27. “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贡税。”但只要有助于恢复发展经济,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公斤石油而惋惜不已。这种做法 A. 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B. 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C. 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 D. 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有助于恢复发展经济,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和“资本家”等信息可以推断,题干所提的政策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据此可知,C符合题意;AD本身说法错误,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而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故排除ABD。 28. 斯大林模式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A. 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 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D. 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答案】A 【解析】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由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故答案为A项。B、D两项的内容符合斯大林模式;C项内容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均排除。 29. 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A. 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C. 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 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张制收购农村余粮”说明国家对垄断控制的减弱,B正确;1927年苏联政府实行斯大林模式,此时已经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错误;杜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36年完成,C错误;农业集体化是1929年实行,D错误。故选B。 30. 路透社评论某时期的莫斯科政府:“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这一时期是 A. 新经济政策时期 B. 赫鲁晓夫时期 C.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可知这是在经济政策中融入了价值规律,对以前的经济政策有所改革;从“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可知这时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之一,所以这一时期是对斯大林模式有所改革,但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了改革,重点在工业上,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对斯大林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C正确。A项是列宁的政策,排除。B项时期改革重点在农业,排除。D项时期改革重点在经济和政治上,没有涉及军事,排除。 31.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可知,毛泽东强调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渐进的,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即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故答案为A项;材料主旨是肯定,而非批评新经济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怎么办的问题,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主旨强调社会主义改造是渐进的和逐步的,而非迫切的,排除D项。 32. 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A.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 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 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日本成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美国为了减少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对日本经济进行了粗暴干涉,因此可以说明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故选C项;“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干涉,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故排除B项;“开始建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此时已经是世界经济的霸主,故排除D项。 33.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B 【解析】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这里涉及到的三个国家都是欧共体成员国,再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60~70年代”推断,应是欧共体国家间的合作促成了成员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故选B;马歇尔计划发挥作用应该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故A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西欧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涉及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教育等问题,与农业生产力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到的是货币体系问题,这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这一当今时代的国际热点问题,以最具有代表性的欧共体、欧盟成员国间的变化为例来展示区域集团化的成果,这是对学生进行国际视野教育的载体。主要考查考生对马歇尔计划、欧洲一体化、社会福利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概念的区分,涉及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 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 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 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 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答案】A 【解析】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可知,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排除B;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标志欧洲国家开始走上联合道路,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35. 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 A. 亚洲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 B. 公平贸易促进亚洲经济发展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D. 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亚洲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而是强调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故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公平贸易,故B错误;材料涉及世界经济重心转移问题,没有涉及世界政治秩序的问题,故C错误。 36. 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B.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 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 D. 经济全球化威胁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金融大鳄的攻击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受到损失,甚至影响全世界,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选A。 37. 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 A.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表,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H点相关史实的准确分析,且符合“加入多边国际公约”,题干中“H”的时间是2001—2002年,分析备选项可知是由于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映了中国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提高,C符合题意;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因此可以直接排除A,时间与题意不合;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标志着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B时间不合题意;D是2009年以后,时间不合题意,故选C。 38. 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B. 生铁产量变化改变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C. 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 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生铁的产量迅速增长,而材料反映的时间主要是工业革命时期,所以这与蒸汽机的使用密切相关,故D正确;材料看不出大工厂制的产生,排除A;图片信息看不出世界市场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B;图片反映的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而电力的广泛使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错误。 39. 与欧亚大陆隔绝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象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A. 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 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答案】C 【解析】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和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建立起国家并有着行政系统,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C项正确;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进入文明社会时,新航路还没有开辟,印第安人的文明并没有深受欧亚文明的影响,A项错误;受生产力条件限制,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等建立的印第安文明间没有实现密切的交流,B项错误;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D项错误。 4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运输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的托拉斯(垄断组织)总共达到445个,他们合并了近8700家公司,拥有资本203.79亿美元,控制着1528个大企业。全部产值的50%左右集中掌握在只占企业总数1%的3060个大型企业手里。这一现象 A. 适应了美国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B.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 C. 维护了美国市场自由竞争的秩序 D. 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答案】A 【解析】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表现,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美国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它控制了市场的各个环节,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故BC项错误,选A;美国金融市场投机过度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故D错误。 二、材料题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斯、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50年,但目前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多了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答案】(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支持。 异: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经历了建国以后工业化探索的曲折;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 (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 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和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英国的“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和中国的“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根据“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