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二十五)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二十五)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业)

综合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思想格局的根本转变 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 解析:选B 材料“魏晋时期”“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门阀士族势力壮大,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故门阀士族敢于批判名教礼法,故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但思想格局并未出现根本转变,故A项错误;“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信仰仍然存在,并未被破坏,且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不利于封建信仰的巩固,故D项错误。‎ ‎2.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一定的自然观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精密的体系和三纲五常,故B、C两项错误。‎ ‎3.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据此可知,朱熹(  )‎ A.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选A 材料反映朱熹的主张是通过格物、达到“穷理”、实现“致知”,即材料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4.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 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解析:选C 材料是说治国之道的根本在于君王的德行,君心正则天下安,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5.(2019·厦门模拟)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  )‎ 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 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 解析:选D 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忠君思想,也就说材料反映了理学思想已经影响到了对人物评价,即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19·南京联考)《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  )‎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人悦易从 D.随材适性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所得所悟取决于各人的本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故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应是随材适性,D项正确。‎ ‎7.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 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 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故B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故C项错误。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故D项错误。‎ ‎8.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秉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解析:选A “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吾人秉赋之自然”是在肯定对财富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这种追求世俗价值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A项;材料体现了明末儒家学者肯定个人的生命、情感等世俗价值,不能得出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故排除B项;当时经济领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经济并没有在明末发生转型,故C项不符合史实;D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9.“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抉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这反映出思想家李贽(  )‎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迷信 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制 解析:选C 根据题意,李贽批判的是身处封建礼教束缚的小人物因遵循僵化的礼教而错失良缘,题目中并未提到男女平等,故A项错误,C项正确;“小人”“小耻”“大计”可以看出材料批判的是礼教,并非迷信,故B项错误;李贽只是反对封建礼教,反对以孔子的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并未上升到反对封建专制的高度,故D项错误。‎ ‎10.(2019·济宁模拟)明代文人徐渭说:“乾之健也,天之命也,人心之惶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己者也。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今夫目之能视,自然也,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由此可见徐渭(  )‎ A.反叛儒家伦理道德 B.恪守陆王心学的主张 C.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D.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权 解析:选C 从材料中的“今夫目之能视,自然也,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来看,徐渭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的本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刻意追求,也不能刻意压抑,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态度,排除A项;陆王心学主张理在心中,与材料探讨的人的自然本性不同,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1.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解析:选D 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因此选D项。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12.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阳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 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 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西学东渐的必然结果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是对既存的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打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而不是民众追求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与西学东渐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南通模拟)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128条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 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如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 ‎——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 ‎(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0分)‎ ‎(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家族的凝聚力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中分析可得: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该《乡约》体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主张。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中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是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 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 ‎(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 ‎(3)建议:以法律约束官员,层层监督;明确官员职责,逐级考核。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书院发展简表 唐代 产生:民间是主要源头,民间书院是士人的私人治学组织,传道授业,服务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官府书院是学术文化机构,主要职责是“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唐中朝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 两宋 发展: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一体化,书院制度形成并完全确立。朝廷振兴官学,建立官府控制的教育学术系统。书院数量猛增,分布多在南方 明朝 繁荣:官方力量超过民间力量。书院涉足地方文化建设,用儒学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有了平民化特色;民间书院的士人品评人物、讽议朝政,社团化、政治性的倾向加强。明朝后期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清朝 普及和流变:官方强力进入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致力于普及乡村文化教育。道光以降,将西学、新学引入其中,形成了新式书院,又出现了教会学院、华侨书院。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 ‎——邓洪渡《中国书院史》‎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围绕专制主义的发展对书院发展的影响或书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等方面展开。作答时要结合不同时期书院的发展历程与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关系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论题:专制主义的发展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阐述:唐宋以来,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政府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两宋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政府由原来的鼓励民间书院到振兴官学,强化对书院的控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焚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教育中心。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