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成熟——魏晋、隋唐、宋元学案
第 2 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成熟——魏晋、隋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220~589 年)、隋唐、(581~907 年)、宋元(960~1368 年)是中 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 唐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宋元中央集权进 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繁荣,南 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 南移。 3.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隋 唐时期,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元科技成就突出;理学出现并成熟; 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 主题一 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成熟 [研析真题] 从君主专制特点角度考查政治统治的影响 1.(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 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据题干“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 王不可“容易行事”,故选 A 项;“全都真实可信”过于绝对化,故 B 项错误; 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利于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 夸大,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 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政治现象的真伪鉴别 2.(2017·课标全国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 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 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 《续湘山野录》《涑水记闻》对于宋太宗的同一行踪记载不同,说明 B 项 正确。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历史叙述不是呈现历史事实的唯一方式, 故 A 项错误。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多种 历史叙述综合也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3.(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 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 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 故 D 项正确。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 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 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 B 项错误;科举制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主题链接] 1.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20~589 年) (1)中央体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2.隋唐时期(公元 581~907 年) (1)中央体制: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 政效率。 (2)地方行政: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度,唐末设置节度使,导致了“藩镇割据” 的分裂局面。 (3)选官制度:科举制取代了按门第选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3.宋元时期(公元 907~1368 年) (2)元代{①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边疆管理: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1.从中央机构演变角度考查专制统治下君主的治国理念 (1)从魏晋至宋元,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前提下,中央机构经历了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中书省的演变,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但元朝中书省导致了相权独大的局面。 (2)注意区分唐宋加强专制措施的异同。唐宋都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但是 都略有变化,如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配以政事堂分割宰相权力,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 进一步分割,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等。 (3)君主专制统治下,唐宋元治国理念不断变化,但始终围绕着强化君主专制、 维护皇权至上这一主线。 2.从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角度考查中央集权的加强 (1)从魏晋地方分裂,到唐宋元不断采取措施改变行政区划,目的是加强中央集 权,巩固统治,但各有利弊。如唐末设置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宋代 设知州、通判,相互监督,“强干弱枝”,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导致了地方无权、 行政效率低下;元代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2)宋元时期基本完成了对地方管理制度的变革,为明清时期的长期统一奠定了 基础。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从治国理政角度考查选官用人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围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唐宋元注重对选官用人制度的变革。隋唐形成和完 善了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了魏晋以来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后世沿用;宋元 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逐步完善。 (2)结合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理解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如科举的 影响:从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 基础;思想上,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唐诗、宋词的繁荣等。 [对点训练] 1.(视角:中央权力机构的运作)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 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 书省重新拟定。这反映出( ) A.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 C.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 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得出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故选 B 项; 据材料得出门下省掌握的不是中央监察权,故 A 项错误;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 分析,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制约而不是对立,故 C 项错误;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 但不制衡,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视角:宋代的治国理念)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 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等;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 务权利。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 A.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B.明确官员的职责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解析 据材料“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可知不断分化事权,使其“名 与实分开”,以防止官员尾大不掉,加强中央集权,A 项正确;“官员的职责” 不属于材料的主旨,B 项错误;这种制度与效率无关,C 项错误;官职差遣分开 授予与减少吏治腐败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视角:选官制度的影响)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 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这表明宋代科举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文化发展 C.排除世家子弟 D.提高选官标准 解析 材料“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 一种制度”说明科举考试淡化了门第家世,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 A 项;材料中 并未说明科举制推动文化发展,故 B 项错误;科举制“不问家世”并不是排除世 家子弟,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科举考试是降低了标准,而非提高标准, 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视角:地方制度的演变)“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 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 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 A.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 解析 据材料可知行省是设置“在全国重要地带”,“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 在外地的代理机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 C 项;行省不是为了 加强皇权,故 A 项错误;由“原来设在宫禁之中”到元朝“在全国重要地带”设 立,可知“省”已变成了地方的行政制度,不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 B 项错误; 根据材料无法得出“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二 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 [研析真题]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1.(2017·课标全国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 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 南方人喝茶习俗在北方从“被嘲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 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逐渐上升,C 项正确;材料 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开始北运,A 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差很大,只 是某些方面相互交融,B 项错误;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是在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 成,D 项错误。 答案 C 2.(2015·课标全国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 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 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 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选 C 项;坊市制 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A 项错误;土地集中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 主要动力,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不是促进 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2015·课标全国Ⅰ,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观察表格,可知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迅速增加,明清时 期已大大超过了北方,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 文化兴盛,故选 B 项;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 的减少,故 A 项错误;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 故 C 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从因果关系角度考查土地政策的调整 4.(2017·课标全国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 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在 20~130 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 71.4%),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占有适量土地的自耕农盛行, 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 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C 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 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 项错误。 答案 A 5.(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 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 宋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超过唐代,因此“经济严重衰退” 的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宋代政府采取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导致北宋土地兼并加剧,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故 B 项正确;“坊市 制度崩溃”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政府 管理失控”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运用新材料,考查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6.(2014·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 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 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据题干“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信息,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 易凭证,故 A 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 现商业纠纷,故 B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 C 项错误;交子产 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链接] 1.魏晋南北朝时期 (1)农业:实行耕耙耱技术,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北魏推行均田制 ,实 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 2.隋唐时期 (1)农业: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出现了筒车。 (2)手工业: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商业:都市商业(长安、扬州、益州)和农村集市(草市)发展,柜坊和飞钱问 世;市坊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 3.宋元时期 (2)手工业:宋代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元代黄道婆改进棉 纺织技术。 (3)商业:宋代城市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 1.从多元化角度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1)从社会政局、人口迁移、生产技术等方面,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 移的条件。如唐代北方经济的繁荣,南方经济的逐渐开发,宋元农作物种植区域 化、专业化等。 (2)从人口分布、税收总量、土地开发、城镇数量区域分布等方面,认识经济重 心南移的过程、特点及影响等。 (3)从土地制度的演变角度,理解唐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如唐代均田制促进经 济的繁荣;宋代土地兼并严重,不抑制兼并,导致租佃制经济发展迅速等。 2.从经济政策角度考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唐宋元手工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官营手工业还是个体手工业,都超以往朝代, 促进了唐宋元商业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2)唐代严格管理商业,市坊分开;宋代打破市坊界限,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如 草市、早市、夜市出现并繁荣。 (3)从商业税收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科技文化发展等角度理解商业经济的发 展。如唐代诗歌的繁荣、宋代词的兴盛、元曲的发展等。 3.从城市发展角度理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1)梳理西周至唐宋城市商业发展的特征。如城市职能:唐宋以前主要是政治中 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的规模不大;宋元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 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注意从不同角度理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流向; 影响商人地位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城市市民生活和文学艺术的发展等。 [对点训练] 1.(视角:区域农业的发展)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 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省份 陕 河 山 河 甘 四 江 安 浙 江 福 时代 西 南 西 北 肃 川 苏 徽 江 西 建 汉 18 19 4 5 1 1 1 4 1 三国 2 10 1 1 1 1 3 3 2 晋 4 1 2 2 3 1 2 南北朝 1 3 8 4 2 1 隋 9 4 3 1 1 1 2 4 唐 32 2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解析 根据题目表格可知唐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相比于其他朝代治 水事业出现了大发展,故选 D 项;汉代的治水事业大部分集中在黄河流域,“都” 错误,故 A 项错误;据图表,从三国到晋、南北朝,南方的治水事业明显多于北 方,故 B 项错误;据图表中隋朝治水事业出现北方多于南方的现象,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2.(视角:土地制度的影响)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到了隋 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 也不得授田。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 A.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北朝时战乱,有些无主荒地无人耕种,所以奴婢和耕 牛均可授田;而到了隋唐,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严重,故选 D 项; 奴婢现象依然存在,故 A 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故 B 项错误;儒学复兴是在宋代,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3.(视角:人地矛盾与物价问题)下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每 斗 米 价 北宋景德四年(1008) 20 文(淮、蔡) 北宋元祐五年(1090) 60~100 文(苏、杭) 南宋乾道三年(1167) 120~130 文(临安府、浙西) A.人口数量大大增加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商业环境遭到破坏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解析 两宋时期,江南地区随着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北方大量人口的涌入, 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因而出现了米价日益高涨的情况,故选 A 项;土地 兼并情况无法通过米价的上涨来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提及的地点,都是两 宋经济的核心地区,商业繁荣,故 C 项错误;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主要是看南 方地区的赋税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而不能简单的通过米价反映出来, 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视角: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据载,宋代形成了“贱稼穑,贵游食,皆欲货 耒耜而买舟车,弃南亩而趋九市”的社会风俗。据此可以推断宋代( ) A.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 B.商业经营已没有时间限制 C.农民价值取向发生转变 D.海外贸易呈空前兴盛局面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商品经济浸润下传统社会风气的变化:由重农转变为重商, 故选 C 项;材料涉及宋代农民弃农从商的社会风气,没有提及“城市布局”的问 题,故 A 项错误;“商业经营”与“时间限制”,材料也都没有涉及,故 B 项错 误;“海外贸易”的状况,材料并没有提及,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三 儒学的成熟与转型及科技文化的繁荣 [研析真题] 从发展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点 1.(2014·课标全国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 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 “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 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 C 项;“决 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 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 B 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 传播,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2014·课标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 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解析 理解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可知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 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 恶,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选 D 项。 答案 D 3.(2013·课标全国Ⅰ,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 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 道”。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 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故选 C 项;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 排除 A 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 B 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 排除 D 项。 答案 C 创设新情境,考查文字的演变及书法的发展 4.(2016·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 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析 据所学可知,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题 干“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 字体刻写”正是反映汉字演变的一个过程,故选 B 项;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种字 体,故 A 项错误;三国曹魏时期流行的字体是隶书,故 C 项错误;商朝时,汉字 已形成完整体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2016·课标全国Ⅲ,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 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 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 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解析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风迷南北,适应了太宗 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与唐代三教并行的 政策相适应,故选 C 项;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 定的,故 A 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 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材料反 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链接] 1.魏晋南北朝时期 (1)思想{①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 ②东汉时道教兴起,冲击了传统儒学,使儒学面临危机。 (2)农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技著作。 (3)书法和绘画: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顾恺 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突出。 2.隋唐时期 (1)思想: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 (2)科技: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 写《千金方》。 3.宋元时期 (1)思想{①宋代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进一步完善了封建伦理体系。 (2)科技: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四大发 明进一步完善和西传。 1.从发展角度考查儒学的演变及影响 (1)梳理儒学演变的历程,分析演变的原因、特点等。从魏晋佛、道盛行至隋唐“三 教合一”,再到宋元理学的兴起,反映了儒学由遭受冲击到成熟与转型,进一步 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对封建政治统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宋明理学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如“三纲五常”维系专 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 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 2.从政治、经济角度考查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科技:宋元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其西传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 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2)文学:宋词一方面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尖锐民族矛盾和阶 级矛盾、政治黑暗的现实。 (3)书画艺术:宋元诸多书画家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俗画 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对点训练] 1.(视角:思想对社会的影响)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 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 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 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 葛洪主张“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选 B 项;“三教合一”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A 项错误;下层民众不会对黄巾军的领袖 进行贬低性的评价,故 C 项错误;葛洪的主张具有片面性,并不能使儒学的统治 地位受到动摇,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视角:理学的地位及影响)“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恃,但 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摘自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 界》)。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宋明理学( ) A.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 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 C.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 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 解析 据材料中“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体现理学的本质是 维护专制统治,故选 A 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儒学的 统治地位,故 B 项错误;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体会“理”的存在,故 C 项错误;弘 扬儒家思想的精神,与材料“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不符, 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视角:儒学思想的演变及特点)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 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佛学名词、术语),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说明了( ) A.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B.儒学从宋代开始才具有哲学思辨色彩 C.儒学融合了儒、道、法、阴阳诸家思想 D.宋代儒学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产物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代理学吸收了外国传入的佛教思想,这是中外思想 融合的产物,故选 D 项。 答案 D [通史整合] 1.多元视角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政治统治的影响:经济重心伴随着政治中心南移而进行,同时北方人民的 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 统一性的发展,江南地区政治统治地位逐渐上升。 (2)对人口分布及民族融合的影响: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促使经济重心由北向 南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经济重心的南 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3)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 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 匪浅。 (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 教育、科举的发展,南方科举官员比例逐渐超过北方,促进了南方地区科举、教 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 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点训练 1] (2017·四川德阳一诊)下图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示意图,图中 所示局面的出现( ) A.推动了国家政治中心的东移 B.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 D.瓦解了唐中央在北方的统治 解析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出现,造成北方的社会动荡,而南方相对安定,这 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选 B 项;唐朝都城在长安,与政治中心的东移不 符,故 A 项错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与材料中“藩 镇割据”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名义上还是唐的统治, 图中藩镇也不仅是在北方,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宋元时期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中央集权 的加强 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 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 知识分子的 社会地位 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 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繁荣 政 治 国家的分裂 和统一 两宋时期,国家分裂,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 诗歌、词赋和绘画艺术的发展 经 济 商品经济的发 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 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宋词、话本、风俗画、 戏曲等得到发展 科 技 印刷术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对点训练 2] (2017·山东济宁模拟)陈乃乾在《三国志平话》中认为:“宋元之 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 以寓劝惩……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这说明宋元 时期( ) A.市民的娱乐需求推动实用科技发展 B.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C.理学兴起奠定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 D.社会变动促成主流文学形式变化 解析 材料“……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表明城市 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故选 B 项;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实 用科技发展,故 A 项错误;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 出现,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社会变动,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突破大题] ┃考题┃ (2016·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 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 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 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 万险,历时 12 年,经 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 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 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第一步:判断题型及特点。本题为图文类观点论述型,且为求同类论证题。解题 的题眼是“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 第二步:紧扣题眼“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即结合图文材料概括归纳共同的观 点:根据材料提供的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可得出中国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世界的 发展;按照从 “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思考,迁移有关“玄奘西游和鉴 真东渡”的中国古代史实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论证中外经 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及影响。 第三步:紧扣图文信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迁移所学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 外传播的影响,论证说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及影响等,注意论据准确,史 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2 分)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 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 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10 分) 1.(视角: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 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 奴牌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解析 材料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规定,说明参加科举考 试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故选 D 项;唐代科举制注重才能,不是重视门阀士族,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对官吏素质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主要 涉及的是选拔的标准,没有涉及唐代科举制的影响,因此并未说明其扩大了社会 基础,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2.(视角: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建了《新唐书》和《新 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 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 ) 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 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 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解析 根据提供的这几本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侧重于 对历史的总结反思,故选 A 项;几部史书的编修,不能确定是否重文轻武,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判断政治体制是否形成完整体系,故 C 项错误;宋代的君主专 制得到了强化,但从材料的三部史书无法证明,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视角:土地制度的影响)《全球通史》写道:“中央政府分给每个强壮的农 民大约 19 英亩土地,这并不是去剥夺大家族所占有的土地……然而,‘均田制’ 的确对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强唐朝统治有所帮助……此外,农民们还得接受军 事训练,组成一支常备军,从而加强了帝国政府的军事地位。”这段材料揭示了 统治者采取“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B.避免政治分裂局面 C.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D.壮大帝国军事实力 解析 据题干材料,“均田制”有利于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强唐朝统治,加强 帝国政府的军事地位,这都有利于避免政治分裂,故选 B 项;唐朝是封建王朝, 其不可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故 A 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到“中央政府分给每个 强壮的农民大约 19 英亩土地”但并不能说明就能解决土地兼并,故 C 项错误; “加强了帝国政府的军事地位”这并不能包含题干中所有内容,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视角:商品经济的特点)陆游在摄四川自贡荣州州事时,曾用“卖蔬市近还 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来描述当地居民的生活。该诗句反映出当地( ) A.居民市场意识较强 B.经济封闭性被打破 C.农业主体地位动摇 D.区域性贸易的发展 解析 据题干材料“卖蔬市近还家早”可知,陆游诗词讲的是南宋时期自贡荣州 居民商品意识增强,故选 A 正确;“经济的封闭性”无法从题干材料中获取相关 信息,故 B 项错误;重农抑商和坚持农业的主体地位是古代中国从秦汉至明清时 期始终坚持的国家政策,故 C 项错误;仅依据“卖蔬”和“煮井”无从推断南宋 时期的区域性贸易发展状况,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5.(视角: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魏晋时期,人们常用因果轮回、三世(前世、今 世、来世)等观念解释人世间的现象,遂产生了《幽明录》、《冥祥记》、《冤魂志》 等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这说明了当时( ) A.儒教受到了其它思想的挑战 B.佛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C.封建迷信左右了民众的思想 D.战乱的环境导致人们悲观失望 解析 结合所学,因果轮回、三世等观念主要体现了佛教思想,志怪小说是一种 新的文体,里面出现了大量关于佛教思想的内容,故 B 项正确;“儒教”“战乱 的环境”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A、D 项;“左右了民众的思想”夸大了其作用, 排除 C 项。 答案 B 6.(视角:文学的世俗化倾向)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 自文章上言之, 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 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 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 ) 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解析 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可知, 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故选 A 项。 答案 A 7.(视角:综合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 132 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 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 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 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 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 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 ——(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 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 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 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四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 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 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 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推却于古人。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 因。 (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据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你认 为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须注意哪些原则?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年龄、推荐对象、方式等角度思考;第二小问, 从东汉察举制的弊端角度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信息归纳。 第(3)问,第一 小问,从材料三的表格提供的数据分析;第二小问,从对待历史及评价的角度分 析。 答案 (1)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 40 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 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 原因: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如举荐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以道德品质为主要 依据,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 (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 宽录取标准。 (3)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原则:尊重和敬畏历史;对古代选官制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