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版第1部分模块1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学案
编写说明:全书按知识线索和能力线索分两种课型编写。课型一,自主学习课:通过览、记、练,环环相扣,掌握基础核心知识。课型二,师生共研课:按话题切入,通过品、悟、练,逐步推进,提升应试能力。两种课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网络构建] [整体感知] 一个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两大阶段: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条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治理体系 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商周政治思想及影响 1.(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B [根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并结合所学西周宗法制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夏朝时世袭制已经取代了禅让制,故A项错误;君主寿命长短与王位继承方式没有必然关系,故C项错误;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强调血缘关系,非弱化血缘纽带关系,故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A [根据材料中“孝”“礼”“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规范了礼乐秩序,故A项正确;禅让制是政权交接方式、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三者均与规范社会行为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B、C、D三项。] 3.(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故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故D项错误。] 题号 命题特点 第1题 传统考点 早期政治制度、商周王位继承 考出新意 以计量方式,在学生理解的“王”的概念之外,增加了“代”的概念,丰富了对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解 第2题 转换思维 题干材料是古代中国的“孝”“悌”,要求转换思维判断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 第3题 考出新意 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 考出深度 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一、先秦政治文明及特点 1.政治文明 (1)“家天下”局面的开始——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 (2)“家国同构”之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3)容易误读的“封建”——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通过层层分封,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的等级,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以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4)天人合一——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加强统治的需要,将“天”说成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以证明王权神授,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 (5)第一次政治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政变和改革等多种方式逐步掌握政权,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推动了分封制瓦解,中国在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现端倪。 2.主要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二、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多次出现“民族融合”“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词语。 1.含义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识,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义 (1)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2)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 三、古代宗法社会的长期延续及其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延续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宗法社会的形成和演变与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地理环境上的相对封闭与独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稳定的阶级结构;血缘宗法伦理的根深蒂固。 2.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的延续,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2)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族权有严格、固定的组织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强劲力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3)家国同构,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 (4)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1.(2019·张家口调研)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 ) 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 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 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 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B [分封制导致地方势力过大,不利于加强王室集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建封国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而达到巩固周王室的目的,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分封制的作用,而未涉及边远民族,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导致地方权力过大,不可能消除对中央的威胁,故D项错误。] 2.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B [题干未提及甲骨文的地位,且“唯一”两字不妥,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且发现地点是宁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监察体系还不成熟,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且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D项错误。] 3.(2019·西宁二模)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D [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礼乐制向外传播,异族学习西周文化,故选D项;材料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不是贵族与平民的比较,凸显不出贵族特权,故排除A项;西周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故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4.(2019·潍坊一模)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 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 [材料说明了中原诸侯国争霸、少数民族政权和诸侯争霸,体现中原(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故选C项;周王室尚未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故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排除B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仅实现局部统一,国家并未统一,故排除D项。]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以唯物史观隐性考查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 1.(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故C项正确。] 2.(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C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 3.(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A [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特点 4.(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A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利用代皇帝“批红”的职能,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所述现象,因此A项正确;明中后期内阁权力扩大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 5.(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题号 命题特点 第1题 转换思维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维系统治 第2题 彰显素养 坚持用唯物史观作指导,辩证看待历史现象,古代史书的修撰体现了政治性 第3题 视角独特 重史传统与帝王政治行为的关系 第4题 能力立意 由最初的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这一变化所体现的中枢机构变化,体现了对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第5题 立意新颖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所体现的是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一、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制度,加强皇权。 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5.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掌管中央财政,削弱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6.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 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7.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二、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1.(2019·南昌一模)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 ) A.皇权走向了衰落 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出现“垂帘听政” 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 B [根据材料“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可知,这是专制皇权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异变,故选B项;唐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成熟时期,故排除A项;“二圣”与“垂帘听政”不是同一问题,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武则天作为皇后参与朝政,并非外戚专权,故排除D项。] 2.(2019·株洲一模)北宋初年,赵普为宰相,与枢密使李崇矩相交甚好。李以其女嫁赵之子,宋太祖知道后非常不满。李崇矩与赵普一上朝,同处等候奏事,太祖也令二人互相隔开。宋太祖的这些举动( ) A.防止结党营私威胁中央集权 B.意图分散宰相行政权力 C.强化宗族观念防止外戚干政 D.维护封建礼制以巩固统治 B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不满宰相与枢密使之间联姻,对宰相枢密使同处奏事也强制隔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其意图分散宰相权力的体现,故选B项;宰相和枢密使都属于中央政府官员,与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强化宗族观念,故排除C项;宋太祖让宰相与枢密使“相互隔开”与维护封建礼制无关,故排除D项。] 3.(2019·温州二模)《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政治制度沿袭唐代,基本没有发展变化 B.政事掌握在三省手里,三省长官拥有实权 C.君权被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架空 D.宋代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分散 D [由材料中“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可得出宋代虚置三公,增加宰相人数,增设新机构,分解相权,故选D项;由材料“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可知,宋代政治制度沿袭唐代,但又有所发展,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可得出政事掌握在中书禁中手里,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故排除C项。] 4.(2019·南昌一模)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至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推知军机处( ) A.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成为清朝正式机构 C.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全面取代内阁职能 C [由材料可知,乾隆时期的军机处,职责几乎无事不包,所以承担的职权超过了内阁而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故选C项;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故排除A项;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军机处承担的职权超过了内阁,但没有体现全面取代内阁职能,故排除D项。]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中央集权的特点、影响 1.(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C [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将“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因而诸侯王置办一张“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故C项正确;“皮币”不是货币,因而制作“皮币”不是对货币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制作“皮币”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制作“皮币”并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皮币”,不能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2.(2019·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D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不断增强,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家组织能力强,能够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办大事,故D项正确。] 3.(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 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地方吏治的特点及影响 4.(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前中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说明地方行政权力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 5.(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故排除。] 题号 命题特点 第3题 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对维系唐朝统治的客观作用 一、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1.周代:实行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2.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3.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4.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6.元朝: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7.明朝 (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 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 8.清朝:地方主要官员有总督——军政事务;巡抚——行政长官;提督学政——科举、学校事务。 二、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及规律 1.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规律 (1)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 (2)分割地方权力,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等诸权分立,彼此制约。 (3)对主要地方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1.(2019·昆明一模)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C [郡的设置仅可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B项是元代行省设立的特点,故排除;根据材料中“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等信息可知,这一划分体现了“山川形便”的行政区划原则,有利于区域内部的经济交流,故C项正确;划分郡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D项错误。] 2.《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可以说明( )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B.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D.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B [西汉初年,汉高祖错误吸取秦亡教训,认为秦是由于没有分封子弟以致孤立而亡,因此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后来造成“王国问题”,事实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巩固国家统一,故A、D两项错误;“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说明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3.(2019·济宁一模)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 ) A.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C.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 D.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 C [由材料“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可得出,唐朝重视对地方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不能体现地方管理的弊端,故排除A项;材料“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意在强化对地方的管理,故排除B项;唐朝前期还未设立藩镇,故排除D项。] 4.(2019·广元一模)某学者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 A.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巩固了元朝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C.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 D.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A [根据材料“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可知,作者认为元朝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发展,也是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故选A项。] 古代中国官吏选拔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以唯物史观隐性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2018·全国卷Ⅲ)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B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祖辈多数没有为官背景,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故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的,故排除D项。] 2.(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题号 命题特点 第1题 强化比较 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 呼应热点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 一、古代中国官吏选拔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朝代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夏、商、西周 世官制 (1)夏商开始,春秋战国衰落 (2)贵族子弟世代承袭权力 — 战国、秦、汉初 军功爵制 (1)战国开始,秦朝发展,汉初衰落 (2)按军功授爵 中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及诸侯 两汉 察举制 (1)西汉开始,东汉末年衰落 (2)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中央举荐人才 中央:东汉设御史台 地方: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曹魏开始出现,两晋发展,南北朝衰落 (2)依据品行、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1)隋朝产生,唐朝确定,宋代发展,元代衰落,明清僵化 (2)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中央:唐代御史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明清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 地方:唐代在全国划分“道”作为监察区,宋代将“道”改为“路”,明清时期实行奏章、奏折制度,对地方和官吏的监察进一步加强 二、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对官吏的监察渗透在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2)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3)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2.评价 (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个人素质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1.(2019·惠州三模)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 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 D [题干材料说明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演变,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这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故选D项。] 2.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C [西汉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举孝廉是当时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与察举制符合,C项正确;A项为设“中正”评定本地人等第的九品中正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是打击门阀士族的科举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为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不符合题意。] 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B [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按门第出身选官,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世家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故B项正确。] 4.(2019·绵阳一模)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 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 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 C [材料“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说明了宋代科举制更加完善,故C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