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板块三世界史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板块三世界史学案

专题九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源头: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其原则被近代西方国家所借鉴;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基石,很多原则被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所采用。‎ ‎(2)建立:工业革命前,英、美分别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两种基本形式,成为以后世界各国民主化建设的蓝本,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3)扩展: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进一步扩展。法国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德国在1871年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线索(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诞生;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进行了第一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尝试,结果失败;一战后期,苏俄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新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古希腊与古罗马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两大文明体系,其思想文化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至深。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律制度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律比较研究,在“同”中发现“异”,在“异”中发现“同”,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新理念,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代表着古代民权的曙光与滥觞的雅典民主政治、影响深远的罗马法、走向有限政府的英美政制以及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热考点。在复习备考时,既要注意西方民主政治的传承与发展,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审视我国追求民主政治的历程,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又要中西贯通,认识罗马法的精神对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价值,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2019年是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实施330周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230周年。理解西方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理解适合本国实际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本国文明的发展,宣传民主思想,对于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和促进我国的民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考点一 古代民权的曙光与滥觞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Ⅲ)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2.(2013·全国卷Ⅰ)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命题者说]‎ 强调 主干知识 两题都定位于教材的核心内容:雅典民主政治中民主的体现。‎ 考查 角度变化 不是直接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而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氛围。‎ 注重 历史解释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 解析:1.选B 材料中强调的是雅典公民通过谈话、论辩和说服等方式参与政事讨论,说明当时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B项正确。材料说明具有谈话、论辩和说服能力更容易成功,不是必须能言善辩,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处于发展、鼎盛期,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积极参政议政,不是内乱引发思想纷争,D项错误。‎ ‎2.选A 在雅典,公民通过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选票,才能登上城邦政府的领导岗位,这是一切民主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7·全国卷Ⅱ)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命题者说]‎ 纵横 联系 古代雅典——僭主虽政绩斐然,但最终被流放;古代中国——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 逆向 思维 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的民主制度,违反正常程序夺取政权上台执政不得人心。‎ 社会 热点 链接当今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解析:选D 材料信息表明僭主被流放的原因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因而尽管僭主政绩斐然也难免遭到流放等惩罚,这体现了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D项正确;材料信息“一般出身贵族”说明僭主并不都是贵族,因而无法说明贵族垄断国家政权,A项错误;雅典实行法治,追求法律至上,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表述有误,且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错误;梭伦改革使平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项错误。‎ 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 ‎4.(2016·全国卷Ⅱ)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5.(2017·全国卷Ⅲ)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命题者说]‎ 陌生中 考陌生 均创设全新情境:用红绳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青年男子或行政人员的宣誓仪式,全是教材外内容,是全新的素材。‎ 均考查非教材主干知识:前者考查雅典民主制下,参政议政不仅是公民的权利,更是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后者则考查的是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牢记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责任。‎ 注重 以史为鉴 通过古代雅典的宣誓活动,感受当今社会公民应具有的责任与担当。‎ 解析:4.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国家的一切大事,故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参政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故排除B、D两项。材料“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说明参政是公民必须去做的一件事,否则会受到处罚,故选C项。‎ ‎5.选D 综合材料信息“依法履行”“保证公正”“拥有……权利和义务”可知,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维护城邦利益,故D项正确。A、B、C三项对材料解读片面。‎ 考法(四) 挖掘认知的深度 ‎6.(2018·全国卷Ⅰ)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命题者说]‎ 一种 历史现象 坏人容易成为富人,好人容易成为穷人。‎ 一个 思想认识 坚守道德比发财致富更重要,道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一个 价值引领 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梭伦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具有人文精神,D项正确。梭伦改革保留了奴隶制度,实行财产等级制,承认贫富差别,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A、B、C三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 从机构 上看 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 从公民 权利上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从方式 上看 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从物质 上看 通过发放公职津贴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 ‎2.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认识的七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是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民主的程序上看:雅典民主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整体角度阐释民主,但很 难保证真正的民主。比如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辩论等形式与程序。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相对粗糙,雅典的程序性民主无法保证真正的民主。‎ ‎(3)从局限性上看:古代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4)从实质上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5)从影响上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6)对于“陶片放逐法”: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7)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在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的职责等方面;“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3.雅典的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比较 雅典 中国 积 极 作 用 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对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 有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有效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统一;封建文化的长期领先,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消 极 影 响 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权力的分散,易产生“多数暴政”,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认识:文明只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各国国情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用现代民主的标准求全责备。‎ 考点二 平凡与伟大的罗马法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8·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2.(2014·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命题者说]‎ 传承 命题点 两题全是考查罗马法演变进程中贵族与平民的斗争。‎ 发散 思维点 罗马平民以集体退出公民公社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迫使贵族逐步做出让步,这种斗争直接推动了罗马的立法工作。‎ 建立 关联点 两道高考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若平时细研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命题规律,则此题如探囊取物。‎ 解析:1.选C 材料表明,平民与贵族进行长期斗争取得的成就是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恩格斯评论的意思是,公民在法律上与贵族平等,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仍然享有特权,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在6世纪,自由民获得公民权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均与题干中“罗马共和国时期”不符,故B、D两项错误。‎ ‎2.选B 《十二铜表法》虽是平民斗争的结果,但平民不可能制定法律,A项错误;平民通过拒绝参战来迫使贵族让步,说明平民的斗争方式是有效的,B项正确;此法的制定是平民斗争的结果,虽有贵族的让步,但这种让步在法制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平民与贵族的利益不同,其政治诉求自然也不同,D项错误。‎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6·全国卷Ⅰ)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命题者说]‎ 超脱 历史的韵味 以文学家生动活泼的文笔入题,让枯燥的史料更具文学韵味。‎ 超越 时空的价值 从长时段的视野认识罗马法的影响: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 超乎 想象的链接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解析:选A 题干反映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被近代以来的欧洲国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欧洲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罗马法的影响,均排除。‎ 考法(三) 转换思维的角度 ‎4.(2015·全国卷Ⅰ)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命题者说]‎ 素材鲜活 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形象、直观。‎ 考点明晰 罗马法的原则:司法公正。‎ 价值引领 引导考生树立法制精神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选C 本题关键信息是“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题干关键词“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做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横展纵深提能]‎ ‎1.罗马法中的和谐因素 ‎(1)内容详尽的罗马法,既有利于法官依法处理社会纠纷,也有利于公民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2)在罗马,并非各种纠纷都要上诉以寻求法官的判决,罗马法特别强调当事人和解的重要性,并力倡矛盾双方的当事人进行和解,从而减少诉讼案件并促进社会矛盾的缓和。‎ ‎2.罗马法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1)特点 ‎①罗马法渗透着“自然法”精神,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 ‎②注重形式,高度重视法律程序。‎ ‎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⑤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2)历史价值 ‎①对罗马: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有效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对后世: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诉讼等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3.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律的区别 中国古代法律 古罗马法律 法律 观念 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 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 法律 地位 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 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 法律 结构 民刑不分、以刑为主 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法律 内容 无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 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 法学家 地位 完全以官方为主导 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 历史 影响 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 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考点三 走向有限政府的英美政制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6·全国卷Ⅰ)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命题者说]‎ 考查点 ‎“全”‎ 国王、议会、责任内阁制、两党制、《权利法案》等英国立宪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一题巧妙连接,考查可谓全面。‎ 切入点 ‎“新”‎ 大多数考生固化思维,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就处在了“统而不治”的地位,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此题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解析:选B 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B项正确;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排除A、D两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C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7·全国卷Ⅱ)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命题者说]‎ 创设 新情境 美国政治制度运行机制中一个典型的历史现象:总统解职内阁成员。‎ 考查 老考点 美国1787年宪法所赋予的总统权力。‎ 体现 区分度 此题是“熟悉中考熟悉”的典型代表,答案直接源于教材,体现了高考梯度设题,选拔人才的功用。‎ 解析:选C 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不仅拥有任命行政官员的权力,也拥有罢免行政官员的权力,因而材料中皮克林被总统罢免职务是总统行使职权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是强调联邦政府的权力,而是强调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美国总统的权力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权限是明确的,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皮克林属于其他党派,无法反映美国的党派斗争,D项错误。‎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5·全国卷Ⅰ)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命题者说]‎ 强调 主干知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君主“统而不治”的真正含义。‎ 注重 回归现场 以18世纪中叶英国内阁成员的发言为依托创设情境,带着问题设身处地去分析问题。‎ 解析:选D 本题关键信息是“18世纪中叶”。材料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国王做出决定要有议会的参与,这说明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18世纪中叶英国的情况,排除。‎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4.(2014·全国卷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命题者说]‎ 突出 知识综合 将美国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的内容加以联系。‎ 强调 历史解释 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中众议院名额的分配,认识其局限性。‎ 链接 时政热点 美国经常以人权问题企图干涉中国内政。‎ 解析:选B 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中关于“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的规定,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原则,故选B项。‎ ‎[横展纵深提能]‎ ‎1.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三个转移、四大特点、四个趋势 ‎(1)三个转移 ‎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颁布)。‎ ‎②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 ‎③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议会改革),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2)四大特点 ‎①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下院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并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④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3)四个趋势 延续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制内阁的完善 渐进性 ‎1689年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原则;1721年形成责任制内阁;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9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逐步扩大到普选 创新性 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法制化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与妥协艺术 ‎(1)原则:联邦制(中央集权)、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人民民主(主权在民)。‎ ‎(2)妥协艺术 ‎①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利益冲突上:参议员每州两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照顾了大州的利益。‎ ‎③在南北方关系上: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白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3.英美两国政体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1)英国:原是君主专制国家,有王权受议会限制的传统;君主立宪制是不流血的“光荣革命”以及新旧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 ‎(2)美国:没有封建传统的国家,有反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传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通过民族独立战争形式创建(开国元勋反对君主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 考点四 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7·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命题者说]‎ 情境 设置陌生 以教材中未重点涉及的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创设情境。‎ 文史 色彩浓厚 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为背景材料,阅读时应抛开史料的文学成分,认识其本质,如国民公会代表的广泛性和平民化、职能的权威性与大众化等。‎ 强化 论从史出 对材料中国民公会的性质可从政治理念上进行阐释,即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的利益。‎ 解析:选C 从“十字街头”“平民大众”可知材料中的国民公会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不符;1793年法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B项错误;“既是法庭又是被告”与“法律至上”的理念不符,排除D项。‎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6·全国卷Ⅲ)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命题者说]‎ 考查 主干知识 法国代议制的完善。‎ 强调 时空观念 以1875年和1958年两个不同时期法国的政治体制为命题材料。‎ 突出 能力培养 以“变化”为命题语言,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解析:选A 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C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3.(2013·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命题者说]‎ 注重 探究能力 对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和政治民主滞后的现象进行深层次挖掘。‎ 强调 唯物史观 理解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考查 角度新颖 从近代化的角度考量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德国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民主政治发展滞后,这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德国是在容克贵族的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皇帝和容克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 ‎[横展纵深提能]‎ ‎1.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及原因 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但这一过程却具有长期性、曲折性的特点。‎ ‎(1)长期性、曲折性 ‎①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 ‎②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2)原因 ‎①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主张君主专制的传统势力强大。‎ ‎②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相对发达,这成为君主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也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③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④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经济上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 政治上 与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保守,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盛行,最终使德国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德国的民族崛起严重受挫 外交上 德国周围强国林立,英国、法国、俄国等大国都高度警惕德国的崛起,德国力图突破大国的封锁,开始争夺海外市场 科技上 德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物理学方面成就突出 文化上 哲学成就突出,文学、艺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3.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及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原因 ‎①德国统一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后,保留了深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残余。‎ ‎②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制约与监督权,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①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②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典例1]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①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②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③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④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⑤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⑥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促进作用”分析 保 分 点 ‎②‎ 法国大革命更加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宣传了其民族思想主张 ‎③‎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了人人平等以及民族主义思想 高 分 点 ‎③‎ 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人民主权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社会等级制度被废除 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欧洲启蒙学者的思想为基础制订,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点需要考生调用初中所学知识回答,这也提醒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视野开阔,调动一切与之相关内容,不能局限于材料本身 第(2)问:相同点、不同点及原因分析 保分点 ‎③‎ 人人平等,实现民主共和 共同点:二者都追求平等与民主 ‎⑥‎ 实现民众的自由、平等、民主 ‎②‎ 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 不同点:法国主要是反对国内的君主专制与独裁;国民党“一大”《宣言》则强调的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④‎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高 分 点 ‎①‎ 君主专制、独裁 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专制统治,实现人民主权是主要任务 ‎②‎ 抨击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⑤‎ 帝国主义侵略让民族经济无发展之地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 ‎⑥‎ 帝国主义侵略让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⑦‎ 国民党“一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召开的,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作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典例2] (2013·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规范解答]‎ 第一步:细品材料,找答题角度,析背后道理 本题以历史上的建筑为命题载体,考查建筑与政治的关系。材料直观简洁,但问题不简单,需要考生进行抽象思维,从图片背后蕴含的历史知识找到答题的切入点。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强调不同国家的建筑体现不同的政治制度。同时又可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发挥作用的思考,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中英政治制度不同的发展趋向。‎ 角度一 从外形上比较分析: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唐宁街10号朴实。从布局上看:太和殿和白金汉宫都是独立的建筑 角度二 从建筑的历史传承或变迁上比较分析:太和殿,见证从明朝营建到清朝专制统治的延续,再到西方列强入侵,体现政局的变化;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见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体现制度的变革 角度三 从建筑的历史归宿或现实影响上比较分析:太和殿:旅游之地,反映中国政体之变;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依然是政府要地,体现制度的稳定 第二步:选定角度,摆不同、讲原委,对比作答 示例一:‎ 从外形上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示例二:‎ 从建筑的历史传承或变迁上看:中英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动荡;但太和殿体现了专制体制的延续和被殖民的政局。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见证的是体制的创新。‎ 示例三:‎ 从建筑的历史归宿或现实影响上看: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依然是英国治国理政的场所,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滨州二模)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旁观,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  )‎ A.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 C.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 D.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选D 题目中并未体现自由平等,故A项错误;B、C两项表述不符合题目中“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目中“袖手旁观,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故D项正确。‎ ‎2.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皮革多少钱?咸鱼多少钱?”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 B.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 C.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 D.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解析:选C 题干反映的是城市居民对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总是怀有敌意,经常讥讽和嘲笑他们,这表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存在差异,也就是不对等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充分体现,故排除。‎ ‎3.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 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 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 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 解析:选D 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并非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故B项错误;强调土地所有者的权益正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可知罗马法明确了物权归属,说明物权保护的规定更加完善,故D项正确。‎ ‎4.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这里的“陷阱”是指罗马法(  )‎ A.固化了统治基础    B.构建了直接民主 C.存在着阶级对立 D.影响了近代法治 解析:选C 罗马法固化了统治基础,这是造就罗马辉煌的原因,不是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A项错误;构建了直接民主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加剧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成为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C项正确;影响了近代法治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不是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D项错误。‎ ‎5.1830年,辉格党领袖格雷继任英国首相后立刻提出改革法案。而托利党利用上院的多数两次否决了法案。1832年,格雷请求国王册封足够数量的改革派贵族,以使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这个请求,辉格党政府辞职,英国局势混乱不堪。不久,国王答应随时准备册封新贵族,而托利党则主动退出了这场斗争。这表明了当时的英国(  )‎ A.法案通过意味着贵族失势 B.和平变革的机制依旧存在 C.下院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政治转型源自两党的妥协 解析:选B 英国通过的法案说明当时仍是延续了英国一直以来的和平方式处理争端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贵族的失势,故A项错误,B项正确;国王的行政权被剥夺是在1721年责任内阁制确立,不是下院剥夺,故C项错误;英国的政治转型源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故D项错误。‎ ‎6.1907年,英国保守党的张伯伦首先使用了“影子内阁”一词,影子内阁由下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影子内阁不附和当任内阁,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它的出现是(  )‎ A.政党政治恶性斗争的结果 B.责任内阁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C.资本主义金钱政治的体现 D.英国民主政治日渐成熟的表现 解析:选D 影子内阁的任务是负责领导本党(最大在野党)在议会下院内的一切活动,当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影子内阁的各部“大臣(部长)”各自就有关的问题发言,一旦该党在议会竞选中取得多数席位变为执政党时,影子内阁就随之转为正式内阁,它的出现是英国民主政治日渐成熟的表现。‎ ‎7.(2018·衡阳二模)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 A.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 B.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 D.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 解析:选A 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说明在国会内部参众两院相互制约,实际上就是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故A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不同于英国上下两院,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总统权力,故C项错误;美国是间接民主,故D项错误。‎ ‎8.(2018·合肥三模)1908年,美国一位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  )‎ 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 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C.脱离国情,违背潮流 D.分歧缩小,利益趋同 解析:选D 题干表明美国的两党制既有不同,即“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也有相同的,即“每个都是空的”,说明二者的分歧缩小了,其共同的利益也趋同了,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心问题,也没有提及行政效率及两党制脱离美国国情,A、B、C三项错误。‎ ‎9.(2018·承德期末)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 A.内容非常广博 B.适应社会发展 C.实现权力制衡 D.蕴含自由观念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法国11部宪法中唯独1875年宪法长寿,没有解释内容的广博,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是工业革命推进的产物,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民主政体都蕴含权力制衡,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权力巨大,故C项错误;近代宪法都含有自由观念,故D项错误。‎ ‎10.1879年6月,法国参、众两院做出了几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这些举措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维护了1789年革命成果 B.巩固了1875年宪法地位 C.从根本上防止君主制复辟 D.大力弘扬了共和文化传统 解析:选D “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表明是维护共和体制,弘扬共和传统,故D项正确。‎ ‎11.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  )‎ A.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 B.德国政治有很强的保守性 C.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普鲁士操纵德国联邦议会 解析:选B 在步入近代后,仍实行长子继承制,这直接导致了政治的保守性,这是德国保留封建残余的一个具体表现,故B项正确;军事的快速发展是由德国的军国主义思想而导致的,故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 ‎12.(2018·宣城二模)右图为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德国的未来》,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这一作品(  )‎ A.体现了统一战争成果受到侵蚀破坏 B.反映了普鲁士在联邦中的主导地位 C.说明统一战争影响了德国历史发展 D.表明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军队的专权 解析:选C 根据所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德意志完成统一,并形成了统一的联邦制,故A项错误;图片反映了普鲁士钢盔下,对德国民众的保护,故B项错误;根据漫画,德国民众处于普鲁士的钢盔下,从此打上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印迹,故C项正确;“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军队的专权”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西方的法治传统直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普遍的、法的统治,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是古希腊法治论的基本追求。苏格拉底誓死捍卫法律尊严的思想和行动,表达了他坚定的法律信仰。柏拉图晚年从人性的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法律对统治者加以约束。他说:“我现在要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他把法治的有无提升到国家存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在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权力已经被套上了法律的枷锁。‎ ‎——摘编自孙季平《民主共和法治——古希腊罗马权力制约三大要义》‎ 材料二 在拿破仑帝国终结之后,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人们确认它是来源于日耳曼的,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当然,这一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喜欢第一种模式。‎ ‎——摘编自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关于法律的认识,分析它对希腊文明的积极影响。(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政体的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10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罗马的法治精神对今天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8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第一句话概括认识,由最后一句话分析影响。第(2)问,据所学知识即可知英法的政体模式;结合罗马法的原则分析其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国家立法的影响。第(3)问,根据材料一、二中强调民主政治应当在法律的规范下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权力应在宪法之下运行;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古代雅典还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都体现了公民群体的多数人的意志得出立法要符合规范,反映大多数人民的意志。‎ 答案:(1)认识:法律至高无上,统治者应受法律约束。‎ 影响: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模式: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 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3)启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权力应在宪法之下运行;立法要符合规范,反映大多数人民的意志。‎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语世界,美国没有经历任何革命也变成了一支主导的力量。法国大革命使控制着财力的商人阶级变成统治势力,取代了拥有土地的贵族们;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却没有经历过流血牺牲,甚至都没有打扰到民众的日常安宁。与过去断然决裂,会导致狂热的行为,接踵而至的可能是突然的横祸和毁灭。个人的明智,来自于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围绕材料中“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以此为主题,结合世界史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根据材料“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可分别结合近现代美国民主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史实进行阐述即可,最后得出结论即制度的延续和完善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稳定和改革,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示例:‎ 观点:团体的明智需要传统的延续。‎ 论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现代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继续担任英联邦元首,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综述:对于传统的延续,有利于改革,保障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专题十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线索(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 ‎(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主要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近代以来,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分别进入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的支撑。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血与火交织的殖民扩张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复习备考时,要全面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在社会转型中的重大作用,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理解文明交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同时,与中国近代史相联系,认识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多方面的影响,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责任感。‎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长期以来,中国的海洋意识淡薄,未能树立起面向海洋的发展观,为此,加强海洋问题研究便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社会转型等问题也成为今后中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课题,吸取西方工业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一 血与火交织的殖民扩张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8·全国卷Ⅱ)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命题者说]‎ 强调 必备知识 近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的手段(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等)。‎ 考查 方式灵活 以柱状图作为命题的材料依托,信息直观、清晰。‎ 注重 唯物史观 辩论地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及早期殖民扩张对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国家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解析:选A 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由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奴隶贸易对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影响,C项错误。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D项错误。‎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命题者说]‎ 导入材料平近 以英国日常生活中茶叶的消费群体的变化作为命题切入点。‎ 核心素养凸显 注重对考生的时空观念(大时段的时空变化)和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 注重知识联系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既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结果。‎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发展方向的比较 ‎  代表 项目  ‎ 中国 西方 政治 明清时期设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逐渐走上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道路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处于农耕文明时代 殖民扩张,大力开辟国际市场;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思想 儒家思想处于统治地位,具有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潮影响有限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缺少实验理性及创造性 近代科学诞生,科技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外交 闭关锁国,丧失融入世界大潮的契机 积极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2.全面认识早期的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也具有全球化的两面性。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另一方面,西欧开始殖民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建立殖民帝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相继成为殖民大国。‎ 特点 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原因 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对世界市场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对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殖 民地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对国际关系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考点二 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8·全国卷Ⅰ)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命题者说]‎ 创新意识 试题命制注重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 学术色彩 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 能力认知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并做出科学理性的解释能力。‎ 解析:选B 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B项正确。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A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C项错误。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观点更可信,D项错误。‎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2.(2017·全国卷Ⅰ)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 ‎(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命题者说]‎ 呈现 形式灵活 变传统文字史料为表格史料,信息更直观。‎ 注重 对比分析 让数据“说话”,应注重数据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解析:选D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民总收入增长迅速,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较慢,甚至出现下降,说明英国社会财富得到迅速积累,而工人的工资增长有限,这说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结合表中数据明显可知,A项错误;英国工人不等同于廉价劳动力,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活整体上有明显改善,C项错误。‎ 考法(三) 转换思维的角度 ‎3.(2016·全国卷Ⅱ)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命题者说]‎ 命题 材料新颖 以英国在不同时期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折射环境污染的危害。‎ 考查 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传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而是考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隐含 社会热点 链接当前的环境治理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解析:选A 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4.(2016·全国卷Ⅲ)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命题者说]‎ 命题 材料陌生 以教材中未涉及的美国工业革命中的史实为背景。‎ 切入 问题巧妙 以美国铁路的多种轨距设置切题,隐性说明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注重 唯物史观 考查美国国内市场的不统一对美国工业革命的阻碍。‎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全国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A项符合题意。没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铁路部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排除B项。这种情况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排除D项。‎ ‎[横展纵深提能]‎ ‎1.运用社会转型视野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使经济 发展方式 转型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促使工业 现代化 转型 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促使城市 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促使社会 思想转型 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促使社会 形态转型 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工业革命后欧洲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学说 ‎(1)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如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李嘉图等。‎ ‎①提倡市场机制,崇尚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倡导自由竞争。‎ ‎②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传统,它适应了时代要求,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2)民族主义的经济学说。德国人李斯特等提出,他们认为民族国家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个人仅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个人的经济活动,应以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他们主张加强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等。‎ ‎(3)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有些学者在目睹了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之后,提出了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的主张。这种学说后来被称为“社会主义”。‎ ‎3.近代以来的大国兴衰更替 ‎(1)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因而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商业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从而成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3)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控制了殖民霸权,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主导地位。‎ ‎(5)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了英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的局面。‎ ‎(6)二战后,欧洲的英法遭到削弱,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并主导世界市场。‎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①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②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③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④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⑤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⑦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⑧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⑨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⑩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⑪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相同因素”分析 保 分 点 ‎①⑧‎ 两者都有便捷的交通 ‎②③⑦‎ 两者都有工商业的发展 ‎⑥⑨‎ 两者都有制度的突破 高 分 点 ‎④‎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下逐步产生并发展的,殖民侵略战争是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为扩大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而发动的,体现了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客观影响 ‎⑩‎ ‎“19世纪下半期”隐含了“工业革命”的信息,体现了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把两城市放到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去解读,更能体会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 第(2)问:“有利发展条件”分析 保分点 ‎④‎ 有着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 ‎⑤⑥‎ 政府的持续规划建设 高分点 ‎①‎ 长江内河航路的入海口,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②‎ 沿海港口城市,商业繁荣,中外交流频繁 ‎⑥‎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隐性信息是改革开放,而浦东新区的开发又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 学科综合是高分的关键。回答此问,要充分调动地理常识中的“城市发展区位分析”,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得分点 第(3)问,“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析 保分点 ‎⑪中“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 人口拥挤 ‎⑪中“老龄化日益严重”‎ 人口老龄化 高分点 ‎⑪中“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贫民窟现象 ‎⑪中“纺织业日趋衰落”‎ 传统产业衰落,需升级改造 在对材料中“纺织业日趋衰落”的解读时,考生往往不能提升思维的高度,不能从产业结构的转型等方面加以阐释。如果将材料信息结合热点进行挂钩,转换思维,满分之答不是梦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因素: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条件: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问题: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典例2] (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规范解答]‎ 第一步:化大为小,发现问题,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 试题提供了1719年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在其内容简述中,关联着众多历史事件。提出的问题为“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该命题的设计,引领着学生关注小说戏剧、影视歌曲等文学作品的历史支撑,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更鲜活地品味艺术作品,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对优秀作品厚重感的理解。‎ 情节一 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情节二 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 情节三 鲁滨逊去非洲贩卖黑奴 情节四 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过得很富裕”‎ 情节五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 第二步:由表及里,联系所学,思考问题背后蕴含的历史依据 情节 一、二、三 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①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为。‎ ‎②是资本主义发展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③‎ 拓展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一体化。‎ ‎④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对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但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情节 四、五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①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揭示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②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是否定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第三步:亮明情节,分析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 示例一:‎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美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二:‎ 情节: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概述和评价: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展开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在美洲依靠武力强占殖民地,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开办种植园。‎ 早期殖民扩张掠夺具有血腥性、掠夺性、野蛮性,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三:‎ 情节:鲁滨逊去非洲贩卖黑奴。‎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三角贸易)。‎ 概述和评价: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展开了殖民扩张,在美洲依靠武力强占殖民地,屠杀印第安人,开办种植园,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进行贩卖黑奴。‎ 贩卖黑奴具有血腥性、掠夺性、野蛮性,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美洲带去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地区经济的发展。给非洲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四:‎ 情节: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过得很富裕”。‎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人文主义思想。‎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其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的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 近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解放了思想,发现了人的力量;促进了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探险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方的近代化;但过度的追求发财致富和物质享受,给社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示例五:‎ 情节: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 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 概述和评价:封建天主教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其核心是“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原则),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 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传播;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西欧社会近代化。‎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榆林一模)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的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美洲于1540年到1700年,至少产银4万吨,可能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此记载可用于研究(  )‎ A.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B.葡萄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欧洲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欧洲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白银被大量运往欧洲,体现不出种植园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出美洲白银运到了葡萄牙,故B项错误;欧洲商业革命是指商品种类、商路中心的发展变化,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欧洲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黄金、白银大量涌入欧洲,金银持续贬值,带来了欧洲物价上涨现象,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3.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解析:选A 荷兰将茶叶从中国经过爪哇运往欧洲,反映商品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虽然价格变化较大,总的来说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耕织分离,也就谈不上自然经济解体,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指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造成欧洲物价猛涨,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故D项错误。‎ ‎4.(2018·雅安三模)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  )‎ 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 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 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 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选A 由材料“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能力,故A项正确;战争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热兵器的使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不是“导致”,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故D项错误。‎ ‎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1588年8月,伊丽莎白一世亲临前线发表动员讲话:“我知道我仅仅有一副女人柔弱的身体,但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英格兰国王的心。我对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位王子敢于侵犯我王国边界的行动嗤之以鼻。”本次动员后英国的军事行动(  )‎ A.遭到了英国议会的否定 B.奠定了大英帝国的根基 C.说明英国已是世界帝国 D.表明英王只是国家象征 解析:选B 从时间1588年判断,这场军事行动应该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结合史实,这场行动并未遭到英国议会的否定,故A项错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其海外势力迅速扩张,为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奠定了根基,故B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帝国是在18世纪中后期,故C项错误;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国家象征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故D项错误。‎ ‎6.《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解析:选A 16世纪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驱,首先称霸,17世纪的世界霸主是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每个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所以欧洲殖民活动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故A项正确。‎ ‎7.“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这说明(  )‎ A.家庭手工业已经不复存在 B.工业经济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生产领域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 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工厂制度的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生产领域出现了变化,故D项正确;A、B两项绝对化;C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8.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凿了一条长7里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 500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 A.运河交通的优势 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选C A项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并非实质,故A项错误;B项与运河开凿热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抓住时间——1761年和1830年以及工业革命的交通需要,可知工业革命与运河开凿热有密切联系,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与运河开凿热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9.右图是创作于1854年的版画《英格兰的“白人奴隶”》,反映了纺织厂里发生的现象。据此可以判断(  )‎ A.奴隶贸易对欧洲影响较深远 B.工业革命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C.英国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 D.此画体现了现代主义的风格 解析:选C 奴隶贸易将非洲奴隶运往美洲,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由材料“白人奴隶”“纺织厂里”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美术出现于20世纪以后,故D项错误。‎ ‎10.(2019届高三·榆林统考)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解析:选C 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与材料中“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采用了规范化的生产方式,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 ‎11.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厂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 B.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C.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逐渐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高度集中有利于促进生产社会化,故B项正确。‎ ‎12.(2018·蚌埠一模)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分析19世纪西方兴起的原因时,说道:欧洲人先是买了亚洲列车上的一个座位,然后买了一节车厢。弗兰克的核心观点是(  )‎ A.政治制度优势是西方兴起的主要因素 B.亚洲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西方兴起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展促使西方兴起 D.欧亚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西方兴起 解析:选D 材料未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优势问题,故A项错误;亚洲列车是一个比喻,非实义,故B项错误;19世纪工业革命最先在西方完成,故C项错误;弗兰克认为西方兴起与亚洲经济交流密切相连,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沈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还带来了整个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关注和重视。工人阶级在幼年时期,通过一些慈善学校、主日学校等学习基本的读写算,同时此类学校还注重培养勤劳虔诚的习惯。1811年托马斯·查尔斯设立了成人学校,随后读书会、图书馆、阅览室等相继建立。19世纪初兴起了技工讲习所运动,成为现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源泉。在工厂制下为了提高效率,工厂主要求工人们在前4年的每个工作日应有一定受教育的时间,1846年《工厂法》指出,工厂教育是强制性的。‎ ‎——摘编自奥尔德里奇《简明英国教育史》‎ 材料二 恩格斯在谈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文化素质时说:“我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褛不堪的粗布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教育的特点。(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工人教育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后四句话分别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阶级等方面分别总结概括。‎ 答案:(1)教育内容丰富(或答文化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教育覆盖面广(或答幼年学校、成人学校各年龄段全覆盖);教育顺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工人阶级自身要求学习与政府强制相结合;有法律保障。‎ ‎(2)政治:推动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使英国民主制度逐渐完善。‎ 经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文化:崇尚科学技术知识,提倡创新,促进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社会:工人阶级将教育看作是提高自身地位的一种工具,有利于社会稳定。‎ 阶级:启发工人自我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形成,关注自身权利,改善自身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旧有的社会结构。‎ 教育:推动后来国民教育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到1914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516 000多公里的电缆,已有总吨位为5 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 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需的资金,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这一期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贸易额增加了12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收入的差距约是3∶1,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则增加到约7∶1。‎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欧洲与世界经济发展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欧洲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观点:近代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然后进行论述,结合史实进行论证,可结合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这些史实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 观点:近代欧洲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核心和引领作用。‎ 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市场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不断上升;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吸收了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工业技术中心。欧洲在不断的殖民扩张中,为了便于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世界建立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殖民网络,从而引领着世界经济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 专题十一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人文主义的起源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升华。‎ 线索(二):人文主义的复兴与发展 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线索(三):人文主义的成熟 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社会,人要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就要反对专制和愚昧。这种理性主义推动了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西方人文精神对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较好的历史借鉴功能。‎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感性与理性博弈的人文精神和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备考时,要重点梳理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并与时代背景相联系,理解人文精神在不同阶段的深刻内涵,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社会、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大意义。同时联系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和中国近现代史中思想解放的潮流,认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文艺虽考查相对较少,但备考时仍需适当关注。‎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权力缺乏监督带来的腐败等,这些问题解决与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借鉴西方启蒙思想中科学理性、正义、民主、法治等西方启蒙思想中具有普适价值的精神和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点一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7·全国卷Ⅰ)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命题者说]‎ 提供 特定现象 希腊神话中诸神的拟人化,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的重视。‎ 链接 相关知识 教材明确希腊人文思想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5世纪。‎ 发现 历史问题 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神话是希腊人文思想的渊源和素材。‎ 打破 常规思维 摒弃从所学知识中寻找某个对应知识点进行答题的思维,树立历史过程论和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方式。‎ 解析:选B 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传统文化。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一些特征,意味着蕴含人文思想,说明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中,B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A项错误,排除;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C项错误,排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D项错误,排除。‎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6·全国卷Ⅲ)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命题者说]‎ ‎“剧说”‎ 历史 为人类盗取火种而受到严惩的普罗米修斯说:“我憎恨所有的神。”即反对神。‎ ‎“剧透”‎ 历史 古希腊学者普遍关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哲学问题;古希腊神话也把各种神灵想象成人的形象,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解析:选D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宙斯进行顽强的抗争。题干信息反映了当时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当时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反对神灵崇拜和注重物质生活,故排除A、B、C三项。‎ ‎[横展纵深提能]‎ ‎1.古代希腊先哲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4)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2.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不同 古希腊人文精神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 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 强调“个体”的人,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 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纲常 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考点二 感性与理性博弈的人文精神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8·全国卷Ⅲ)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命题者说]‎ 情境设置 之巧 沙龙聚会,一个信息交流、思想交锋、集体批判、讨论学术的场所。以此创设情境,更易让考生置身其中去思考问题,彰显命题之巧。‎ 角度转换 之妙 题目考查的是思想传播的氛围,而非传统的“启蒙思想的内容、影响”等,独特的视角体现了高考命题之妙。‎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时间“18世纪前半期”可知当时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启蒙思想发展;根据“沙龙聚会……不再局限于传统……思想极为活跃”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沙龙聚会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而里面聚集了很多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得到传播;“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听众扩展到统治阶级,逐渐流行,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宫廷文化的发展传播,B项错误。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贵族和平民的关系问题,D项错误。‎ 考法(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7·全国卷Ⅱ)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命题者说]‎ 命题 角度新颖 不是考查文艺复兴的成就,而是文艺复兴的背景。‎ 注重 唯物史观 强调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渗透 社会热点 佛罗伦萨的教堂建设问题,与现在提倡的“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理念相一致。‎ 解析:选A 从材料看,教会在扩建教堂时特别强调市民的意志,说明市民得到了重视,这反映了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力量壮大,A项正确。佛罗伦萨的变化不能反映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并且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15、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教会重视市民的意志,说明教会力量的削弱,C项错误。新教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产生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智者 运动 智者学派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对古希腊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艺 复兴 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宗教 改革 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 运动 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提出了无神论;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视角下的欧洲社会转型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迈出了欧洲社会格局重组和西方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最初始的一步,成为推动欧洲走向复兴的强劲引擎,在决定性意义上标示了欧洲社会的前景走向,形塑了现代文明的制度架构,奠定了西方世界现代化范式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基础,导向深远,意义炳然。‎ ‎(1)经济基础夯筑 从鄙薄财富到逐利合法,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源性地解放和肯定了人们对追求财富积累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从而形塑了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价值取向。‎ ‎(2)政治格局重构 从神学专制到摆脱封建,近代政治形态和价值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权斗争和新文化创造,人文主义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哲学理念和政治文化思潮,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西方世界由此奠定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并在这一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秩序。‎ ‎(3)文艺传统开先 从禁欲枷锁到人文主义,文化事业复兴繁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对现世幸福的积极追逐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成为个人价值的工具性尺度,开启了理性与科学的先河。文艺复兴带来了文学艺术领域的空前繁荣。‎ ‎(4)信仰世界改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它们对西方人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构。把信仰从外在仪式变成内心的自觉要求,在精神自由和善良意志的基础上实现了信仰重建。‎ ‎3.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完成“破”和“立”的理论任务 近代民主思想的直接源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其后是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一种反映。近代民主政治理论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1)“破”——打破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王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限制:‎ 围绕这个任务形成的思想可以说是“民主权利”政治思想。我们知道,中世纪经济从属于神学,经济自治不可能实现。而之后的封建专制,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关卡林立。所以“破”分两个方面:‎ ‎①打破神学的统治,使政教分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倡导“人的价值”、人的教养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市民人文主义”。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使政治和宗教彻底分离,把来自宗教的顽固和宗教式的凶狠都丢掉了。‎ ‎②‎ 破除封建王权专制:民主政治思想家的理论武器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有限政府,其根本目的是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民主思想家完成了对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政府建立在人民同意之上等一系列的理论论证,完成了限制专制政治权力的理论任务。这些思想都是民主政治建立的理论前提。‎ ‎(2)“立”——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民主政治体制问题:‎ 围绕这个任务形成的政治思想是“民主政制”政治思想。这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国家和人民的关系以及政府自身内部权力结构的设计问题。‎ ‎①前一个层面的问题是第一个关于“破”的问题的理论延续,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的思想体系。密尔(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在理论上完成了这一任务,他面对近代民主制,抛弃了人人治理的那种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在所有的人亲自参加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情况下,保证主权仍然来自于人民的难题。‎ ‎②后一个问题则更加实在,具体的制度设计直接与政治实际联系起来。孟德斯鸠承接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比较圆满地完成以权力分立、互相制衡来防止权力专制出现的理论任务。美国的富兰克林、潘恩、汉密尔顿、麦迪逊则将理论直接运用到了制度设计中,构建民主政治国家的制度框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繁荣,也推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 考点三 近代以来的科技、文艺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8·全国卷Ⅱ)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命题者说]‎ 剧情 一名小官吏被误认为钦差大臣而被竞相巴结、行贿。‎ 剧透 黑暗、腐朽、荒唐的社会现实。‎ 剧联 文化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解析:选B 材料中小城里的人对小官吏的各种巴结,揭露了俄国专制体制的腐朽,B项正确。1836年,俄国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果戈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该作品批判了专制体制;材料与拜金主义风气关系不大,A、C、D三项错误。‎ ‎2.(2013·全国卷Ⅰ)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命题者说]‎ 最简单的 历史情境 仅恩格斯的一句评论,简单明了,平淡无奇。‎ 最综合的 历史知识 四个选项提供了四位近代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综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 最易忽视的 历史概念 近代自然科学: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意味着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A项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冲破基督教神学教义,具有“首创性”,故选择A项,其余三项不具备上述特征,故均排除。‎ 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6·全国卷Ⅲ)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命题者说]‎ 大跨度 的时段 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四个时段。‎ 大跨度 的思维 不是单纯的考查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而是考查美术流派的演变。‎ 解析:选D 题干中4幅作品依次体现的是古典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反映的是近代以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选D项。不同的艺术流派在不同时期曾起到主导作用,图片并不能说明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排除A项。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故B项不正确。4幅作品没有反映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故排除C项。‎ ‎[横展纵深提能]‎ ‎1.近代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近代思想解放是近代科技产生、发展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推动。‎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思想进一步的解放。从牛顿力学体系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达尔文进化论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2.科技革命对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影响 ‎(1)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2)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和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成果的印象画派出现。‎ ‎(3)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宏的歌剧等。‎ ‎(4)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典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①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②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③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④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⑤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地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 ‎——摘编自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 材料二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⑥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在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地思想武器。⑦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和近代中国不同社会地位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7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儒家思想在西汉和近代中国不同社会地位的原因”分析 保 ‎①‎ 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思想打破了儒学在精神领域的一统地位 分 点 ‎②‎ 清末“新政”对儒家思想传统地位的冲击 ‎③‎ 辛亥革命对儒家思想传统地位的冲击 ‎④‎ 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传统地位的冲击 ‎⑤‎ 儒家思想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的思想变革 高 分 点 儒家思想在西汉处于“独尊”的地位,这一原因在材料中未作表述,需考生调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汉武帝对儒学的推崇等信息均需考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这就需要考生有“回归历史现场”的能力,如果不能有效调动信息,这一问题将是失分的重灾区 第(2)问: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保分点 ‎⑥‎ 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 ‎⑦‎ 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所需要的内容 高分点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传播到西方?这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经济往来的频繁,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所以这一条需要考生结合材料从更深层的原因去分析 第(3)问:“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原因分析 这一问需要综合两段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别分析,考生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在材料本身,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去分析。‎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西汉独尊原因:儒家思想具有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推行;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 近代衰落原因: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 ‎(2)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便利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成分。‎ 影响: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3)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支持。‎ ‎[典例2] (2016·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规范解答]‎ 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 本题材料提供了法国近代思想家卢梭民主思想的要旨,要求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本题对历史学科学习与探究的所有重要环节:解读材料、发现问题、形成观点、完成论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了全面考查。该题又给予考生以宽广的选择空间,诸如,考生可以联系古代希腊民主制度验证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构想;可以联系近代初期民族主权国家的建立,结合卢梭的相关理论认识主权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以联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批判卢梭的主权不可分割的观点等,具体可概括如下三个角度:‎ 角度一 人民主权说在美国的实践与发展 角度二 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念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角度三 政治构想必须结合国情才能转换为可行的政治制度 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 角度一 美国的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所做的制度构建;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对卢梭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角度二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英国的代议制、法国的代议制等 角度三 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德国为完成统一所进行的王朝战争等 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示例一:‎ 论题:人民主权说在美国的实践与发展。‎ 阐述: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实践,同时也有所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民主权构想,强调主权不可转让、不可代表、不可分割,对欧美资产阶级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卢梭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北美进行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建立美利坚合众国,颁布1787年宪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等民主权利,实行联邦制共和制,实践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政府的具体运行上并未照搬卢梭构想,而是采用代议制、三权分立和两党制,为美国繁荣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卢梭的构想及美国的实践表明,制度构想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政治实践不能照搬构想,需要结合国情,顺应时代,不断创新。‎ 示例二:‎ 论题: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念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阐述: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念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实践起来比较困难。‎ 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社会契约产生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即人民主权,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如古代雅典奴隶制城邦实施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召开,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体现了卢梭思想,但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小国寡民基础上的。‎ 近代,随着欧美民族国家的产生,疆域扩大,人口众多,只有建立间接的民主代议制,才能满足人民主权。如英国的下院由人民选举出的代表组成,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法国国会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受选民监督,向选民负责。可见人民主权是可以转让给代表的。‎ 由此可知:卢梭的民主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奠定思想基础,但并不符合现实,不能完全实现。‎ 示例三:‎ 论题:政治构想必须结合国情才能转换为可行的政治制度。‎ 阐述:政治构想是建立政治制度的指南,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正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其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民主法治、分权制衡等构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 但不同的国家在同样的政治构想下却有不同的政治实践。‎ 如美国独立战争前没有经过封建社会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独立战争后经过探索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基础。‎ 法国封建保守势力强大,经过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一系列斗争,最终第三共和国确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共和政体。‎ 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向统一,并建立代议制,其制度实践中体现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点,出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 综上所述,制度构想要转化为政治实践还需要与国情结合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 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解析:选B 题干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即思想的解放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从而认识到人的价值,从而把人从神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所以肯定了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故B项正确。‎ ‎2.(2018·孝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解析:选C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强调个体感受的是智者学派而非苏格拉底,后者强调的是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看出,苏格拉底在这里强调的重点是认识自我而非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的研究非常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只是一种条件性关系而并没有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故D项错误。‎ ‎3.(2019届高三·武汉质检)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  )‎ A.“人是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 B.“理念是万物之本源”‎ C.“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 D.“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 解析:选B ‎ 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认为,人本身和周围的世界都是不真实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因此提出理念论,主张理念是万物之本源,B项正确。A项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的,C项是18世纪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话,D项是尼采的话,故A、C、D三项错误。‎ ‎4.“这场运动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该运动最有可能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解析:选B 智者运动是古希腊文化的一部分,与材料“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基础是古典文化”、“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可知该运动是文艺复兴,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的基础并非古典文化,也未突出世俗主义,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突出理性主义,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5.(2018·襄阳一模)有人谈到欣赏《蒙娜丽莎》的观感曾有这样的感受,认为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画所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 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 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 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 解析:选D 《蒙娜丽莎》并非是宗教题材中的“圣像画”,故A项错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是启蒙运动的表现,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作品在工业革命后产生,故C项错误;《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故D项正确。‎ ‎6.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解析:选D 19世纪与20世纪的时代特点不同,影响到学术领域,导致学者对文艺复兴的关注重点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 ‎7.(2018·马鞍山二模)‎ 德意志历史上举办过数次宗教改革的百年纪念,受不同的历史环境影响,每次纪念活动的关注焦点与历史解释都有所变化。某年纪念活动关注信仰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联合,反对奴役、不宽容与迷信,具有民族主义色彩。这一年应是(  )‎ A.1617年 B.1717年 C.1817年 D.1917年 解析:选C 第三次百年纪念(1817年)的核心内容不再是教会教义的重建或宗教生活的复兴,其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之间的联合与互契成为整个关注的核心,反对所处时代的奴役、不宽容与迷信,点燃了自由的火焰,引发了良心自由,从而开启了德意志的启蒙运动,故C项正确。‎ ‎8.(2018·郑州三模)16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这说明宗教改革(  )‎ 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建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 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 解析:选A 由材料中的“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可知宗教改革推动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故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城市社会秩序而不是行政机构的调整,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从题干看宗教改革是有利于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而不是阻碍,故D项错误。‎ ‎9.美国作家房龙所著《宽容》一书中写道:“伏尔泰打开了所有的灯,请来了庞大的乐队,邀请公众参加,然后令他的敌人原形毕露。结果,敌人无计可施。”伏尔泰打开的灯是(  )‎ A.肯定人性,追求幸福 B.追求自由,呼唤正义 C.理性至上,人非工具 D.开明专制,否定宗教 解析:选B 伏尔泰属于启蒙运动的领袖,肯定人性,追求幸福,属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特点,故A项错误;“庞大的乐队”“邀请公众参加”指追求自由,呼唤正义,故B项正确;理性至上,人非工具,是康德的思想,故C项错误;伏尔泰否定专制但并不否定宗教,故D项错误。‎ ‎10.(2018·滨州二模)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 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赞美罗马共和制度诸多优点 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解析:选A ‎ 孟德斯鸠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根据题目中“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可知,该篇文章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故A项正确。‎ ‎11.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为解决哲学的方法这一关键问题,人们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材料反映出牛顿(  )‎ A.取得的成就覆盖了多个领域 B.科学精神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D.否定了中世纪自然科学成果 解析:选B 据材料“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可得,科学精神影响了18世纪的哲学,即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故B项正确。‎ ‎12.《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于191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选D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的文学思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是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其主要的创作风格,与材料表述的艺术特点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与材料表述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以表达自我情感和人的心理现象为主,呈现了跳跃性、荒诞性和表现手法的怪异性特点,与材料内容“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相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马丁·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8分)‎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提倡人性和人权”“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等信息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文化、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分别总结。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导语“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得出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 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 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廉美修道院”是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1494~1553)在《巨人传》中构想的理想社会,“德廉美”一词是根据希腊文“愿望”虚构的地名,主人公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两巨人父子告别经院式的传统教育,建造了这所新型修道院。其院规只有一条——“做你愿意做的事”。它是一座自由之城,公开欢迎光明正大的、进财有道的、善良快活的男女青年,不论高低贵贱一律准予入内;它反对钟声管制,因为“世上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只听从钟声来管制自己,而不按高明的理智进行安排”;它认为无知是一种耻辱,要把人培养成为“全知全能”的人;它鼓励发财和享受,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重要内容。与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克里斯蒂纳·德·皮桑的《妇女城》一样,“德廉美修道院”的设计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自己勾画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摘编自崔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德廉美”理想社会的设计反映了资产阶级哪些时代诉求?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至少说明三项时代诉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体现时代性特点。)(12分)‎ 解析:结合材料中“德廉美”理想社会的设计,说明15~16世纪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结合西欧出现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史实,阐述资产阶级时代诉求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答案:示例:‎ 诉求:复兴古典文化,讽刺教会神学;反对传统经院教育,倡导世俗教育;反对尊卑高下的等级观念,倡导自由平等;推崇人文主义精神,崇尚知识理性;鼓励发财致富,追求人生享乐。‎ 相关史实论述:天主教会把持下经院式教育的弊端显现,以宗教为核心的知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促进近代思想解放;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刺激对金钱财富的追求,推动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但是随心所欲、追求享乐的人生观,失去了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导致私欲膨胀、社会动荡。‎ ‎专题十二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线索(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计划和市场相调结的资本主义世界和“轻重难调”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备考时,要重点关注与当前社会热点联系密切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保障、“混合经济”‎ 西方不断更新的经济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方社会转型中的重大经济问题,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这种启示作用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坚持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基础进行扬弃,最大限度地发挥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借鉴作用。‎ 以及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从体制创新、科技推动等角度理解经济模式转型的积极作用,同时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识作用。‎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比西方国家要晚,目前仍然处于不断地摸索之中。借鉴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使社会保障能够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制度化,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必将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考点一 计划和市场相调结的资本主义世界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延展知识的长度 ‎1.(2018·全国卷Ⅲ)据下表可知,当时美国(  )‎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 时间 类别   ‎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命题者说]‎ 特定的“时空”‎ ‎1929~1931年的美国。‎ 特别的“表现”‎ 工人的周工资不断下降。‎ 特有的“背景”‎ 造成资本主义世界大恐慌、大萧条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到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持续下降,说明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C项正确。最低工资标准是在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的,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部分行业中的工人周工资的下降幅度,并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导致工人周工资下降,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D项错误。‎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5·全国卷Ⅰ)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命题者说]‎ 依托 教材布点 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 链接 社会热点 以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养老问题。‎ 体现 价值理念 引导考生树立法制精神和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解析:选B 本题关键信息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由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说明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故选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故排除。‎ 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 ‎3.(2014·全国卷Ⅱ)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命题者说]‎ 情境 创设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观看电影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 唯物 史观 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当时民众的社会生活状态所反映的社会存在。‎ 解析:选C 如果美国重现经济繁荣,那么人们会因忙于工作而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A项错误;经济危机中人们大批失业,精神不振,B项错误;“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说明人们在电影院寻找精神上的慰藉,C项正确;D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法(四)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7·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命题者说]‎ 历史 现象 尼克松“还权于州和地方”,扩大地方和州政府的自主性。‎ 历史 本质 使联邦政府更有力地宏观领导美国经济,减轻联邦政府负担,增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 历史 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力不断下降,急需重振美国国家实力。‎ 解析:选A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材料信息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试图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B项是经济调整方式之一,不是目的;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缩减福利,C项错误;此举意在更多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而非恢复到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罗斯福新政和胡佛反危机政策的比较 ‎(1)反危机措施的比较 ‎①共同点:都实行联邦政府的救济;都由联邦政府资助濒于破产的工业和农业;都由联邦政府管制对外贸易。‎ ‎②不同点:‎ 罗斯福新政 胡佛反危机政策 救济 对象 ‎“被遗忘”的中下层民众 大资产者、大农场主 谁来 救济 联邦政府主持救济 地方政府、州政府及企业自行救济 救济 措施 以工代赈,举办并扩大公共工程规模;全面整顿工农业 缩小公共工程规模,单纯性救济;局部调整工农业 金融 改革 平衡预算,废除金本位,全面整顿金融财政 赤字财政,保留金本位,局部调整金融财政 政府 职能 改变管理体制,扩大政府干预职能 管理体制不变,减少政府干预 ‎(2)反危机结果的比较 ‎①共同点:两位总统的反危机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危机;都对战后的美国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不同点:‎ 罗斯福新政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在抑制危机的作用上两者有着明显不同 对于治理危机的恶果起了重要作用,事实上罗斯福执政后的政策调整对于取得随之而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有利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从而错过了宝贵机遇,但也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训 在美国现代垄 断资本主义发 展史上两者的 地位不同  ‎ 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经济的第一位总统 固守自由放任主义优先的总统 对美国两党政治的影响也明显不同 对战后历届民主党政府产生重大影响 对战后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和布什共和党政府有着重要影响 ‎2.罗斯福新政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 ‎(1)政治上:1787年宪法确立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美国政治体制。但是,在美国建国后一个很长时间里,“国会明显居于支配地位”。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在宪法框架内,总统越来越起着主导作用,强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2)经济上: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大萧条背景下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3)思想文化上:国家干预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指导思想;罗斯福新政加强社会救济,采取“以工代赈”的社会福利思想萌发,推动了注重环保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传统、反理性,追求人类精神的彻底解放的现代主义流派盛行。‎ ‎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四种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考点二 “轻重难调”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延展知识的长度 ‎1.(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命题者说]‎ 强化 时空观念 显性时空:1928年的苏联;隐性时空:1932年的美国,隐含了经济大危机。‎ 注重 比较思维 苏联“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同时期的美国经济则走向萧条,通过对比分析社会制度的利弊。‎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2.(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命题者说]‎ 命题 重点依旧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计划经济。‎ 创设 情境转换 不是传统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建设情境,而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情境。‎ 注重 以史为鉴 吸取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今天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应对举措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题干中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符,C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七年计划的内容,不能反映出这种计划的结果,所以据材料不能判断出是否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D项错误。‎ 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 ‎3.(2017·全国卷Ⅰ)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命题者说]‎ 考查 重点依旧 仍然是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命题 形式活泼 以漫画作为命题载体,信息含量丰富,阅读时一是要注意从文字中挖掘显性信息,二是要从人物形象和携带物品中挖掘隐性信息。‎ 打通 知识关联 把冷战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联系起来。‎ 解析:选D 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发生在一战后初期,A项与漫画所反映时间不一致,排除;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B项错误,排除;C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考法(四)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命题者说]‎ 史料辨析 知其短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史料解读 求其信 任何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的,史料解读需剔除干扰信息和错误信息。‎ 史料推论 循其理 推导过程必须有着清晰的内在推演思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被多次修改,其可信度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B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首先表现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其伟大意义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国家的现代化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政策 特点 根本目的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战时”与“共产主义”相结合,共产主义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全面运用 战胜国内外敌人,同时实现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 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 工业化与 农业集体 化政策 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社会主义政权 ‎2.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关系 斯大林恢复了被列宁否定的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具体表现为: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3.斯大林模式优越性的国际体现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在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开创性与巨大的优越性。‎ ‎4.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5)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轻易改变改革的方向。‎ ‎(6)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别要保持政治的稳定。‎ ‎[典例1] (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 材料一 ①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②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③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④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⑤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⑥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⑦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⑧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第一小问:“共同目的”分析 保 分 点 ‎②④‎ 救济孤苦无靠者;高龄老人、流浪平民等 救济弱 势群体 ‎⑦‎ 丧失劳动力者;贫穷儿童;流浪者等 ‎③‎ 用法律保障社会救济 维护社 会稳定 ‎⑤‎ 维护社会安定 高分点 ‎③⑤‎ 中国明清时期的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的济贫制度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其统治,其本质是赢得被统治者的认可,得到他们的支持,从而达到政权认同,维系其长久统治 第(1)问第二小问:“救济方式的异同”分析 保 分 点 ‎②④‎ 国家设置救济机构,政府主导 ‎⑦⑧‎ ‎③④‎ 法律保障 ‎⑥⑧‎ ‎④⑦‎ 救济方式因人群而异 高 分 点 ‎①⑧‎ 对于本问的相同点,考生比较材料一、二中的相同信息可以得出答案,但在对不同点的分析上,往往无从下手,导致失分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材料一的①、材料二中的⑧反映出中英之间在救济制度方面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如果结合材料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就能明确中英之间在救济制度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得满分 第(2)问:“发展”分析 保分点 ‎⑥⑦⑧‎ 单纯的救济,覆盖面较窄 高分点 材料虽未对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作阐释,但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措施为回答“发展”提供了方向,从而减少了思维偏差。结合“福利国家”相关知识,从救济性质、保障手段、种类、受惠主体等方面来分析。从性质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从保障手段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从种类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福利种类众多;从受惠主体上看,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等等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劳动中的关系和地位、产品分配的形式等。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又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运用20世纪世界史的史实,就生产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要素对材料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规范解答]‎ 第一步: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合适的论证角度 材料明确了生产关系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劳动中的关系和地位如何、产品如何分配。材料要求选取史实就生产关系的某一要素进行论述,这就明确给考生提供了角度选取的范围,一是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公有制/私有制)拟定论题;二是围绕人们在劳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拟定论题;三是围绕产品分配的形式拟定论题。具体如下:‎ 角度分析 论题概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苏联的经济建设 人们在劳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品分配的形式 ‎“福利国家制度”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选取所需论据 观点一 生产资料 公有制与 苏联的经 济建设 ‎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领域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农业领域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斯大林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观点二 垄断组织 与资本主 义的发展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进而出现垄断组织。这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关系,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既约束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限制了其他企业同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观点三 ‎“福利国家制度”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论证 示例一:‎ 观点: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苏联的经济建设。‎ 论证: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针对工业发展落后、西方国家敌视包围的现状,斯大林通过实行五年计划和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得以汇聚全国之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快速实现从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同时也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继任领导人不得不进行改革。‎ 示例二:‎ 观点: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本与生产迅速集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示例三:‎ 观点:“福利国家制度”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由国家立法而建立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即“福利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反映分配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国家”的建立,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造成国家财政支出过大、部分人工作积极性降低等问题。‎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保定一模)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 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解析:选B 材料叙述了美国消费社会降临的原因,并没有涉及经济政策因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这种高消费、低储蓄的做法,会直接引发供求矛盾激化的风险,故B项正确;材料“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不属于宗教观念,故C项错误;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是题干所述的经济现象,故D项错误。‎ ‎2.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  )‎ A.体现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C.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落实 D.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全面贯彻 解析:选A “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体现了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故A项正确;新政在1933年才开始实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执行于1933年,故C项错误;仅材料中的两项措施不能说明政府已经全面对经济进行干预,故D项错误。‎ ‎3.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机由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见,“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的用意在于(  )‎ A.紧缩银根,平抑市场 B.调整机构,打击投机 C.稳定金融,增强信心 D.创新制度,活跃经济 解析:选C 整顿银行是让银行停业整顿而非紧缩银根,故A项错误;首先整顿银行不能够打击投机,故B项错误;整顿银行是为稳定金融秩序,增强信心,故C项正确;整顿银行并非新制度,故D项错误。‎ ‎4.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某刊物登载的一幅漫画《罗斯福的花园》。此漫画反映了(  )‎ 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通过 B.国家直接救济群体扩大 C.“以工代赈”计划实施 D.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解析:选C 《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对原有的工业生产进行控制和调节,故A项错误;国家直接救济群体扩大是“以工代赈”的影响,材料强调的是“以工代赈”的表现而非影响,故B项错误;由材料“复兴计划”“新项目”可知政府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等新项目,以缓解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以工代赈”而非社会保障,故D项错误。‎ ‎5.(2018·滨州期末)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解析:选C 材料中讲到以改善普通大众生活为出发点的罗斯福新政却带动了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拉动了大众消费,活跃了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 ‎6.1980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政府负担 B.改善公民住房 C.缩减社会福利 D.加强政府干预 解析:选A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开始减少国家干预,缩减政府开支,减轻政府负担,故A项正确;改革目的不是为了改善住房,故B项错误;缩减社会福利是表现,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减少政府干预,故D项错误。‎ ‎7.(2018·太原一模)上映于1939年的前苏联著名影片《列宁在1918》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一台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反法西斯战争艰苦卓绝 B.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C.新生苏俄政权面临困境 D.农业集体化运动逐见成效 解析:选C ‎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是1941年以后,跟1918年的台词无关,故A项错误;苏联是在1922年建立的,故B项错误;1918年苏俄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故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故D项错误。‎ ‎8.(2019届高三·绵阳统考)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解析:选D 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说明苏俄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故D项正确。‎ ‎9.(2018·怀化三模)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 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解析:选C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工业化成就显著,主要机械已经实现自给,故C项正确。‎ ‎10.(2018·郑州三模)1951年,第比利斯地铁获准开建,国内上百家国有企业参与其中:莫斯科提供列车、车站电子钟、通风系统、盾构机,列宁格勒生产扶梯,变压器来自基辅,哈尔科夫制造配电器、通讯基站……这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体系日趋完备   B.工程技术实现自给 C.易于凝聚全国力量 D.商品市场基本畅通 解析:选C 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A项错误;上百家企业参加地铁的开建并不能说明工程技术实现自给,故B项错误;1951年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上百家企业参与其中这是计划经济的作用,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市场流通不畅,故D项错误。‎ ‎11.(2018·株洲二模)赫鲁晓夫退休后,曾订购水管和营养液混合剂,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当他发现栽培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为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时,便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赫鲁晓夫之所以对此事缄默,是因为他(  )‎ A.对盲目开荒政策有所反思 B.认为对农业投资很不够 C.对国营农场改革耿耿于怀 D.知道经济体制弊端重重 解析:选A 由材料内容可知赫鲁晓夫对无土栽培生产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保持缄默,说明他在反思成本与产出的关系,联系史实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盲目开荒,导致生产成本巨大,故A项正确。‎ ‎12.下边图表数据摘编自《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体制分析》。据图表可知,苏联在近半个世纪中(  )‎ ‎1929~1940年 ‎1951~1970年 基本建设投资年均增长率 ‎19.9%‎ ‎9.7%‎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4.4%‎ ‎8.7%‎ ‎1966~1975年 物质消耗年均增长率 ‎8%‎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6.7%‎ A.国民收入不断下降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斯大林时期综合国力最强 D.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主流 解析:选D 表格数据都呈上升趋势,反映了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种高速增长是靠劳动、资本等生产资料投入量的增加取得的,而不是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方式取得的,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俄经济的发展,市场化中计划化的倾向慢慢地表现了出来。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斯大林认为新成长起来的“富农”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认为富农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政权的威胁,应该进一步强化阶级斗争观念,强化专政中暴力镇压的部分。1929年,斯大林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此,苏联社会主义进入了斯大林体制的轨道,苏联在斯大林体制下实行现代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孙旭东《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材料二 ‎ 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财团和金融寡头。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且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性的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 ‎——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期苏俄与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两国政府调整经济的不同方式及影响。(11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苏俄根据材料一可知从新经济政策转向斯大林模式,美国根据材料二中“不对经济进行干预”到30年代大危机之后,推行罗斯福新政得出从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转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从当时苏俄面临的国内国外的严峻的形势分析,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方面分析。第(2)问,美国的国家干预从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二战后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方面分析;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影响从对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同时应该看到它所产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弊端。‎ 答案:(1)苏俄:由新经济政策转到斯大林体制。‎ 原因:外部环境受帝国主义的威胁;国家落后需要发展重工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没有转变思想观念。‎ 美国:由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 原因: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由放任的政策难以应对经济危机。‎ ‎(2)美国: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立法保障,长期实施。影响:美国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苏联:政府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影响,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不均衡,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压制了农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14.(2019届高三·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12分)‎ 解析:材料观点是经济的盛衰主要是“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 导致的。可以选择论述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关系,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不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经济危机会周期性爆发;也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与苏联的经济危机的关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过分强调通过对农业的剥削完成资本积累,进而酿成民生问题和社会危机。总之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 观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阐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9世纪2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繁荣时期”,但其固有的矛盾终于导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不会消亡。‎ 示例二:‎ 观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的经济危机。‎ 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鲜明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以集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的内在弊端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 ‎(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专题十三 ‎[统筹理主干]‎ 线索(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 ‎(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线索(二):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二是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三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冷战结束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但当前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去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部分国家推行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给世界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多元并存的国际政治和如履薄冰的全球化趋势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备考时,要从国际关系的高度认识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深度认识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的必然性,同时要与新中国的外交进行链接,认识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明确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大国的崛起,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表现愈发抢眼,不论是倡导成立亚投行、创设金砖银行,还是主办APEC会议、G20峰会等,都是中国崛起带来国际话语权上升的有力注脚。‎ 考点一 多元并存的国际政治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6·全国卷Ⅰ)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命题者说]‎ 隐含历史背景 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 注重知识联系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客观作用。‎ 解析:选A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美洲,故而通过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这也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欧洲此前已出现对峙,排除C项;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排除D项。‎ 考法(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6·全国卷Ⅱ)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命题者说]‎ 命题 材料新颖 以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创设情境。‎ 贯通 知识关联 文化艺术与政治、外交的关系。‎ 秉树 家国情怀 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自觉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 解析:选D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和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经济无直接关系,故B项排除。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8·全国卷Ⅰ)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命题者说]‎ 命题 材料直观 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 注重 时空观念 材料跨越了1945年、1955年、1965年、1975年四个时间段。‎ 强调 能力提升 考查考生从四个时期饼状图的变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 解析:选A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联合国成员国中亚非成员国的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A项正确。图片未涉及欧共体成员的变化趋势,B项错误。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是经济组织,排除C项。图片没有体现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情况,D项错误。‎ 考法(四) 转换思维的角度 ‎4.(2014·全国卷Ⅱ)如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命题者说]‎ 命题素材 鲜活 以图片史料切入,图片信息含量相对较少。‎ 考查内容 直接 思维含量相对较少,直接考查与欧盟相关的内容。‎ 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故选D项。欧盟成立于1993年,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 ‎[横展纵深提能]‎ ‎1.两极格局对峙的特点 阵线 分明 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主导 力量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斗争 方式 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主要 矛盾 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对峙 地区 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特别是处于美国对苏联进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围圈上;美洲则直接触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对峙 影响 美苏两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长期对抗,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人为地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背道而驰 ‎2.理解大国关系的调整及其影响 ‎(1)调整 ‎①在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调。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合作与对抗并存的新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 ‎②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战略关系”同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集团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集团关系是以军事合作为基础的,是共同对付第三国的,而现在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则具有鲜明的冷战后的时代特点:不以军事合作为基础,而是侧重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贸易、环保、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针对第三国,不妨碍同第三国发展关系,而是推动整个大国关系的发展;不结盟,不搞对抗,而是以平等互利的对话解决存在的分歧与争端。‎ ‎(2)影响 ‎①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及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②大国关系这种重大而深刻的调整,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继续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3.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急速 扩张 ‎2007年欧盟迅速扩大到27个国家。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纷纷加入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差距越来越大,问题随之增加 欧盟 盟主 德法无疑是欧盟的火车头,在欧盟的发展问题上,两国存在着共同利益,但是,也存在谁是盟主的争夺 美国 因素 过去,美国出于联合欧洲国家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对欧洲一体化建设采取支持、默许的态度。随着欧盟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美国日益强烈地感到欧洲一体化建设对美国形成挑战的压力,这促使它从过去的支持、默许演变为阻挠、制约 ‎4.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西欧、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认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等于承认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潮流,这是世界格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 考点二 如履薄冰的全球化趋势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5·全国卷Ⅰ)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命题者说]‎ 注重 探究能力 探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与贷款总额急剧增加的内在原因。‎ 教材 关联密切 世界银行的使命:与贫困做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选C 本题关键信息是“1968年”“1981年”。从材料中世界银行1968年与1981年的贷款项目与贷款总额对比,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的宗旨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帮助,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不是导致题干所述变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才成立,排除D项。‎ ‎2.(2017·全国卷Ⅰ)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命题者说]‎ 热点 素材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本题则以二十国集团的发展历程切入创设情境,体现了历史与热点的链接。‎ 家国 情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贡献。‎ 解析:选A 结合题意可知,20世纪末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旧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并非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排除B、D两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已经加入世界体系,C项错误,排除。‎ 考法(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3.(2018·全国卷Ⅱ)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命题者说]‎ 依托 教材命题 ‎1967年,欧共体成立,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均是创始国。‎ 链接 社会热点 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精准扶贫,实现脱贫并走向小康社会,值得借鉴。‎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联系史实可知这是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促进了工农业等方面的发展,而不是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故B项正确,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于20世纪4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1973年,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 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6·全国卷Ⅰ)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命题者说]‎ 情境 创设新颖 以新兴独立国家成立原料生产组织创设历史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注重 时空限定 ‎1955年至1970年,正是殖民体系瓦解时期。‎ 链接 宏观背景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国家殖民侵略的影响和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解析:选B 题干表格中成立的国际组织基本上属于原料生产组织,其成员大都属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当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对抗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故选B项。‎ ‎[横展纵深提能]‎ ‎1.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比较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成因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实力空前膨胀 建立方式 殖民扩张和对外战争(暴力方式)‎ 多边协商和组织协调(和平方式)‎ 力量中心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运行机制 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 ‎2.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由地区化所带动。但要注意,区域经济集团化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所提供的优惠是一种特殊的只向成员提供的优惠,这种优惠是不向非成员提供的。‎ ‎(3)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促进大于阻碍。‎ ‎3.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 ‎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消极影响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典例1] (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①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②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③《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④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⑤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⑥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⑦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⑧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⑨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分析 保分点 ‎①‎ 我国人民最早培育 ‎②⑤‎ 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 ‎③‎ 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⑥‎ 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高 分 点 ‎④‎ 以上四条学生依据材料较容易得出答案,但考生容易忽略材料中④这一条信息,即政府在大豆种植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因此不放过材料中的每一句话,充分挖掘其隐性信息,往往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第(1)问第二小问:“作用”分析 保 ‎②‎ 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 分 点 ‎③‎ 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④‎ 大豆成为备荒物资 高分点 ‎⑥‎ 各式各样的豆制品食物的开发,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日趋合理化。回答此问应联系生活实际,把题目材料信息适当转化,即可起到提分的效果 第(2)问:“原因”分析 保 分 点 ‎⑦‎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 ‎⑧‎ 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 ‎⑨‎ 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高分点 在归纳总结上述答案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细致的推敲,从高度上总结。从⑨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深加工的影响 第(3)问:“积极意义”分析 保分点 ‎⑥⑨‎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⑩‎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高分点 在回答此问时,学生往往停留在对表面信息的提取上,没有真正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说明大豆的种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在答案组织上联系时政热点,进行思维层次上的提升,会大大有助于提高试题的分数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总量发展及预测图 如图所示,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提出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相互赶超”为主线展开的。‎ 围绕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规范解答]‎ 第一步:细品材料,找答题角度,析背后原因 发展与预测图中主要展示的是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趋势,近代以后西方经济发展迅速,超越了东方,在西方的引领下东方融入世界,并不断发展,呈现赶超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超越的趋势。这也为东西方的竞争带来重要影响。‎ 论题一 近代以来西方赶超东方,东方积极融入世界,呈现赶超之势。两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西方经济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二战后,东方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论题二 东西方文明之间竞争带来灾难,融合带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血腥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体现的是不平等贸易。二战后,随着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制度化、体系化的世界贸易格局日趋形成。‎ 第二步:选定论题,分析原因,进行阐述 示例一:‎ 论题:近代以来西方赶超东方,东方积极融入世界,呈现赶超之势。‎ 阐述:14~17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西方开始统治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起来,西方长期主宰世界。‎ 二战后,西方确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也面临着制度和经济层面的危机,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近代以来西方凭借经济和制度的优势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并构建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政治经济秩序,东方国家奋起直追,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呈现赶超之势。‎ 示例二:‎ 论题:东西方文明之间竞争带来灾难,融合带来发展。‎ 阐述:一方面,近代西方凭借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前期采用暴力手段,经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后对世界的侵略扩张,把落后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中,东方文明饱受摧残,比如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社会。‎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特别是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密切了国家、地区间的关系。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加入地区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或多边组织,谋求和谐共生、健康发展。‎ 总之,人类发展历史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有“相互赶超”的趋势,这是一种竞争关系,但竞争之下是融合,未来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休戚相关,和谐共生才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专题跟踪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聊城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的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得出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的分裂,故A项正确。‎ ‎2.1948年苏联提出莫洛托夫计划,与东欧各国缔结一系列双边经济协定;1949年在此基础上组建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阿尔巴尼亚、蒙古、越南、古巴也陆续加入。上述历史事件(  )‎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向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 解析:选D 材料说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加强经济合作的史实,无法反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加入经互会的有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国家,体现不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向,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加强经济合作的史实,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故D项正确。‎ ‎3.(2018·齐齐哈尔一模)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  )‎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 C.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选A 据材料“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可知戴高乐对“铁幕”并不满意,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D项错误。‎ ‎4.(2018·晋中调研)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促成美、日、欧平等伙伴关系 解析:选A 上述漫画反映了美国从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和日本在外交上要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 ‎5.(2018·雅安三模)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东德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 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 解析:选D 由材料“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并结合所学1871年德国统一后定都柏林,可知定都柏林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故D项正确。‎ ‎6.(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曾表示,超级大国是不能退休的。但是,它们可能将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这—结论反映出(  )‎ A.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 B.两极格局已无法维持下去 C.第三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选D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超级大国是不能退休的”反映的是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分析,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是两极格局瓦解前,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不等于是第三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超级大国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 ‎7.(2018·滨州期中)美国的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两者主张反映的实质是(  )‎ A.英国战后经济实力衰退 B.美元要获得与英镑同等的地位 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 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 解析:选D 英国提出“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说明英国在二战后经济实力下降,但是不能体现出二者争夺的实质,故A项错误;二战后,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远远高于英镑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是英美争夺的体现,美国还未取得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美国提出“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和英国提出“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说明二者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故D项正确。‎ ‎8.(2018·衡阳一模)‎ ‎《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作者旨在说明(  )‎ A.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B.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 D.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 解析:选B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是在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实现的,材料说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9.(2018·上饶一模)1985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盟歌和盟旗。盟歌采用欧洲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盟旗以蔚蓝为底色,中间由12颗金星环绕成一个圆,“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这反映了欧盟委员会(  )‎ A.采取宗教措施促进欧洲联合 B.努力构建欧洲文化认同 C.借用古罗马法宣扬法制精神 D.试图兼顾欧洲各国利益 解析:选B 盟旗图案设计不能说是采取宗教措施,故A项错误;“《圣经》”“《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文化的代表,说明构建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C项与“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欧洲的合作,并未涉及各国利益问题,故D项错误。‎ ‎10.(2019届高三·荆州统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的3年内,流入墨西哥的美国直接投资达300亿美元,是过去25年外国直接投资的近一半;同时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总额1994年为510.6亿美元,2002年则达到1 430亿美元。材料表明(  )‎ A.墨西哥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发展 B.墨西哥农副产品更具竞争优势 C.对等的关税税率促进美墨贸易增长 D.金融是美国对墨投资重点领域 解析:选A 材料表明美国在墨西哥投资增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墨西哥的劳动力优势,美国的农副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推断美国和墨西哥关税是否对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美国对墨投资重点领域,故D项错误。‎ ‎11.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在全球范围内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在一些情况下,包括政治家在内的当地人,比全球人更反对全球化。这说明(  )‎ A.贫富差距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B.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矛盾凸显 C.经济全球化侵犯了国家主权法 D.反全球化是无法逆转的趋势 解析:选B 贫富差距引发反全球化运动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反全球化是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不符,故A项错误;“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在全球范围内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表明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侵犯了国家主权法与反全球化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与反全球化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不符,故C、D两项错误。‎ ‎12.(2018·潍坊一模)自2006年至2017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 A.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进程 C.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D.促使世界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解析:选A 据材料“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可知金砖国家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的作用,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B项错误;金砖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变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目前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列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三,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与他国的合作。第四,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材料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 ‎——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单极加多极世界”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等信息明确张毅君的观点,然后将其与材料一中亨廷顿的观点进行比较,归纳出相同之处。‎ 答案:(1)国际格局观: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美国需要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与大国合作;美国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美国要注意与欧洲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相同之处: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 ‎14.(2019届高三·黄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以后,有四大因素在影响着世界的大势: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上升,三是大国关系的不断调整,四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的干涉。前三个因素对国际关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一个因素对国际关系的正常秩序起到干扰和破坏作用。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展迅猛,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原有的国际关系结构,促使国际关系内部发生很多变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起推动作用。‎ ‎——摘编自顾关福主编《战后国际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四大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其主要表现及对世界大势的影响。(12分)‎ 解析:“‘四大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意味着只需要就一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论述的方法是表现和影响,选取一个即可,如选第一个: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在论述时只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表现,然后再说明其影响即可。‎ 答案:示例:‎ 因素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主要表现: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在全球流动加速;科技开发应用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主要影响: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国际关系结构,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因素二: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上升。‎ 主要表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断努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联合国和诸多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等等。‎ 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 ‎ 板块自修课 世界史“通史融会”与“中外关联”‎ ‎(一)17、18世纪欧美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统而不治”的国王;分权制衡的典范;“一票共和”的曲折;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经济上 重商主义的政策;殖民掠夺的战争;资本的原始积累;连成整体的世界 文化上 启蒙的时代;理性的时代;科学的时代;探索的时代 ‎17~18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政治领域,形成了民主化趋势;思想领域,启蒙运动兴起;科技领域,经典力学诞生。这些都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17~18世纪欧洲已经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 ‎1.转型的背景——西欧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14~16世纪)‎ 从一体化 进程看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从世界 市场的 角度看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从社会 转型看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从思想 文化看 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2.转型的表现——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世界市场的拓展(17~18世纪)‎ 政治 领域 英、美、法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经济 领域 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思想 领域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 对外 关系 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科技 方面 科技取得巨大进步,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3.转型的回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经济上 工业革命相继展开并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主要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同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上 代议制民主政体在欧美大陆不断扩展、完善和巩固,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型完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思想上 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兴起;基于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反思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 ‎4.转型的深远影响 ‎(1)欧美17~18世纪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要求,其矛头直指封建势力,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是17~18世纪社会转型的本质内涵。‎ ‎(2)欧美从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与进一步发展,而且依据国情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政治规划了框架,影响了今后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 D.世界市场的雏形 解析:选B 题干论述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 ‎2.(2018·深圳二模)‎ 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 A.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B.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C.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D.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解析:选D 题干涉及的主要是建筑的风格所体现的追求不同。从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到重现古希腊、罗马的建筑,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反映的是这一时期人民的思想解放,即追求现世的幸福和现世的享乐,故D项正确。‎ ‎3.(2018·厦门质检)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 ‎1624~‎ ‎1641年 ‎1660~‎ ‎1685年 ‎1689~‎ ‎1713年 ‎1714~‎ ‎1760年 ‎1760~‎ ‎1800年 年均召 开天数 ‎42‎ ‎43‎ ‎122‎ ‎100天以上 ‎100天以上 年均通 过法令 ‎5‎ ‎15‎ ‎67‎ ‎77‎ ‎209‎ A.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C.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 D.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解析:选A 表格显示议会召开天数、年均通过法令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联系英国的社会变迁特别是工业革命等可知A项正确;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时间段为1640~1688年,且材料反映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议会立法情况,并非中央行政体系变化,故C项错误;国王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虽然统而不治,但国王授权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故D项错误。‎ ‎4.(2018·永州三模)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解析:选C ‎ ‎18世纪中期没有体现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故A项错误;土地产权在圈地运动前后都是私有的,故B项错误;农业的现代化配合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故D项错误。‎ ‎5.(2018·青岛二模)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  )‎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 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 解析:选D 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应该是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故A、B两项错误;从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看出应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服饰内涵,而不是科技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2019届高三·昆明质检)18世纪80年代,法国识字率在男人中已达到47%,在妇女中达到27%。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上现象(  )‎ A.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 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C.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 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解析:选D 法国识字率增加,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当时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8·合肥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 270余处,清代3 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 ‎(3)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明代兴修水利”“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多熟耕作制”,材料二“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改良农具方面”“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等信息概括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材料二“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等信息总结;第三小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技术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中国未突破旧体制框架而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英国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第(3)问,综合以上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概括。‎ 答案:(1)相同: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不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改良;英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 原因: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业科技处于总结阶段。‎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发展。‎ ‎(2)中国:未突破旧体制框架而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 英国: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启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环境。‎ ‎(二)19世纪末整体世界的大竞争 政治上 失衡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从分散走向联合的社会主义运动;日趋紧张的世界局势 经济上 企业化生产的模式;垄断盛行的经济政策;资本输出为主的市场;电气动力主导的时代 文化上 科学技术的突破;现实主义的批判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垄断的广度从个别产品和部门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垄断的深度从价格、市场扩展到生产和分配等整个再生产过程,垄断的行业从商业扩展到交通、邮电、工业、农业、财政、金融乃至劳动、工资、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整体世界的竞争加剧。‎ ‎1.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1)经济特征 ‎①19世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大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里。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到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大。英法经济发展趋于缓慢,工业生产分别由第一、第二位降到第三、第四位;美、德后来居上,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国也有所发展;日本开始崛起。‎ ‎(2)政治特征 ‎①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②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随着垄断资本的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③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的发展趋势,就是一种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交错的局面,英、法、美三国所走的都是政治民主道路,在德、俄、日三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专制主义道路和军国主义倾向。‎ ‎④‎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力的变化,又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新的矛盾,形成它们加紧争霸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在斗争中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其扩军备战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体世界的大竞争演变成了战争。‎ ‎2.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加大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垄断代替竞争并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其最初表现形式是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其关键环节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首先,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因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已被少数大企业所拥有,少数大企业,相互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而且它们的实力雄厚,也有力量操纵和控制这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这就形成垄断的可能性。‎ 其次,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又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企业的规模巨大,资本充足,实力雄厚,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使双方都受到很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在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同时也为了操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这些大企业之间就有必要暂时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①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②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统治。‎ ‎③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④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⑤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同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尖锐起来,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矛盾是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解决或缓和的,这就促使垄断资本同国家机器结合起来,凭借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暂时解决或缓和这些矛盾,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高额垄断利润的获得。因此,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关系内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的一种自我调整,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人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虽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实现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缓了经济危机,促进生产的发展。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一、选择题 ‎1.(2018·邯郸摸底)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厂制度的完善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宗教改革的推动 D.工业文明的发展 解析:选D 材料没有涉及工厂制度和城市化进程,故A、B两项错误;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与材料中“1883年11月18日,美国”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表明工业革命对运输的时间精度提出了新要求,故D项正确。‎ ‎2.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企业合并的支持 B.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C.自由企业制度走向衰落 D.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国家是不太支持企业合并,故A项错误;城市化进程加快是托拉斯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企业合并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自由竞争的结果,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 ‎3.下表为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早期德国工会组织发展状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时间 发展状况 ‎19世纪二三十年代 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 ‎1848年 出现工会联合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工会组织长足发展 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 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以完善 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 解析:选A 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因为经济关系密切而自觉地联合起来,工人阶级只有联合才能有效地维护权益,工会正是联合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社会保障问题,且19世纪早期德国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在俾斯麦时期开始建立的,故B项错误;从工会组织的发展反映不出代议制民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工人的生活水平,故D项错误。‎ ‎4.(2018·郑州一模)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中产阶级发起了服装改革的潮流,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典型的男装是西装外套和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20世纪初,妇女中广泛流行短裙和女士长裤。这一时期的服饰变化(  )‎ A.反映了妇女地位的下降 B.适应了生产领域的变革 C.缩小了男女间的贫富差距 D.强化了服装的装饰作用 解析:选B 材料阐述的是男女服饰的变迁,没有涉及男女地位的高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和“20世纪初,妇女中广泛流行短裙和女士长裤”得出半个世纪以来,男女服饰简洁实用,再结合时间分析,该时间阶段为工业革命,工业化推动服饰变迁,简洁实用的服饰便于操作机器,适合工业化以来的生活快节奏,故B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男女服饰的变迁,没有涉及男女收入的变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得出服饰变得更具实用性,故D项错误。‎ ‎5.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 时间 ‎1901年 ‎1908年 一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 ‎1 773人 ‎12 400人 ‎5万多人 年产量 ‎884辆 ‎5 547辆 ‎2万辆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选A ‎ 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业的发展,就业人员的增多、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故A项正确;汽车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业,而非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故B项错误;此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轻工业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6.(2019届高三·洛阳第一次统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解析:选B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出现多个中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导致英国中心地位的丧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并没有大幅减少,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发展速度超过英国,因此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故B项正确;C项不是其他国家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工业革命”“工业化过程中……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等信息具体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英国政府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需要根据示意图所涉及的时间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展开分析。第(3)问,可以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历史上其他国家的教训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原因:工业化在推动城市化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盲目开发,破坏环境。措施: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任答三点即可)‎ ‎(2)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上升。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人们无限制开采和使用煤、石油等能源,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3)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等。‎ ‎(三)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 政治上 动荡的时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制度的创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经济上 空前严重的危机;国家干预的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文化上 信息时代的科技;开放交融的思想;现代主义的文艺 面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20世纪,人类不断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运用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改革 ‎(1)俄国十月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这一政策忽略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逐渐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斯大林体制的形成和改革 ‎①形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发展工业化,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②改革:二战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都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戈尔巴乔夫改革打破了斯大林体制,但是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逐渐将中国引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充分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经济,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调整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也引发了国际关系的紧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2)罗斯福新政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出现、第三产业兴起等促使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这只是程度上的变化,政府和市场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杠杆。‎ ‎3.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演变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出现松动。中国日益振兴,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着两极格局。‎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目前,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建立,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冷战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使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下。‎ ‎③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破坏了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④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 ‎(3)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和平发展的潮流 ‎①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平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②接受二战的教训。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人民群众的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 ‎③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4.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和贸易体系,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但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在这一体系之内。‎ ‎②苏联解体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经济全球化真正具有了全球意义。‎ ‎(2)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在20世纪50年代是初创时期,20世纪60~80年代是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出现北美、欧盟、亚太三足鼎立的局面。‎ ‎5.20世纪多元并存、世界“剧变”的时代 ‎(1)总体特征: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和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借鉴。‎ ‎(2)转型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更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探索,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等。‎ ‎(3)深远影响 ‎①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竞争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调整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②20世纪的变革是对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不公、战乱不断等问题的回应和解决。‎ ‎③从20世纪上半期的混乱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冷战,再到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进步的时代要求。‎ 一、选择题 ‎1.(2018·蚌埠三模)下表为俄(联)共布代表大会教育水平百分比表,表中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  )‎ 代表大会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家庭识字 八大(1919)‎ ‎23.9‎ ‎24.9‎ ‎37.0‎ ‎14.1‎ 九大(1920)‎ ‎9.4‎ ‎23.4‎ ‎32.1‎ ‎10.6‎ 十大(1921)‎ ‎7.7‎ ‎23.3‎ ‎48.4‎ ‎7.4‎ 十一大(1922)‎ ‎8.6‎ ‎21.0‎ ‎0‎ ‎11.2‎ 十二大(1923)‎ 未统计 ‎29.4‎ ‎49.7‎ 未统计 十三大(1924)‎ ‎6.6‎ ‎17.9‎ ‎66.8‎ ‎8.8‎ A.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下降 B.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重视 C.各阶层代表分布渐趋于均衡 D.工农群众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解析:选D 材料反映苏(俄)联从八大到十三大受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代表比重在逐渐下降,受初等教育的代表比重逐渐上升并占重要部分。代表的受高等教育水平下降不能说明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下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高级知识分子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往,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各阶层代表分布的不均衡,故C项错误;受初等教育水平的代表比重提高说明工农群众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故D项正确。‎ ‎2.罗斯福新政时期,许多立法几乎都不是由国会创始而仅交给国会审议;在1933年以后的10年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高达3 556项。这说明新政时期的美国(  )‎ A.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 B.国会成为总统的附属 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 D.分权制衡机制严重削弱 解析:选C 材料提供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政治的运作情况,与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无关,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依然奉行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权独立,并未成为总统的附属,故B项错误;国会审议总统提出的法案,这便有利于总统行政命令的及时发布,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依然奉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机制并未严重削弱,故D项错误。‎ ‎3.(2018·合肥三模)有学者认为: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下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联合国的成立     B.朝鲜半岛的分裂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世贸组织的建立 解析:选B 联合国的成立表明世界有了一个调节国际纠纷的组织,与题干的“两个世界”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之后,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可以充分在朝鲜半岛的分裂上表现出来,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经济方面的调整,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是一个调节国际经济纠纷的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4.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1975~1990年,就业者增长了330万,其中女性占300万。这主要得益于(  )‎ A.福利政策的推动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经济结构的转型 D.女权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 解析:选C “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与福利政策不相关,故A项错误;“1975~1990年,就业者增长了330万”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兴起,引起了妇女就业率的迅速增长,故C项正确;女权运动主要在一战后获得了发展,故D项错误。‎ ‎5.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 A.新旧中产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C.经营者革命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解析:选B 划分标准的变化应该与经济发展有关,与阶级无关,故A项错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材料中“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相符,故B项正确;经营者革命,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使企业的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术,与劳动者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故D项错误。‎ ‎6.(2018·哈三中验收考试)阅读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了(  )‎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 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 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 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A.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 B.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 C.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 D.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时间1960~2000年即二战后,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减少,中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整体上升。增减之间无法得出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的转型是指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比例的减少,故B项正确;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增加,不等于工业总量领先世界,故C项错误;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增加,但无法得出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摘编自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应,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并结合经济大危机分析;第三小问,结合贸易保护主义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应,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得出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 答案:(1)特点:阶段性、曲折性、渐进性。背景:经济大危机的冲击。表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战或贸易战)。‎ ‎(2)变化:逆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由民间主导转为政府主导(政治力量主导)。‎ 原因: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干预自由市场;金融危机的冲击;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部分大国国际责任意识的消减;民族(民粹)主义思想抬头。‎ ‎(3)实质: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 不利影响:不利于各国市场的开放;妨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合作。‎ ‎(一)多元、融合——中西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1.多元、融合是中西轴心时代文化的共同特点 尽管中西文化形成的环境背景不同,但中西轴心时代一个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众多的海岛,网状的水路交通,形成了古希腊独特的文化特点。著名学者罗素曾经说过:古希腊文化、基督教和工业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腊文化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他们在政治、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领域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 中国的轴心时代是出现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动荡和战乱给这一时期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开放、自由的空间,战争造成的人口迁徙与流动,也为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百家争鸣”成了这一时期的标志。各派的思想家们奔走辩驳,收徒讲学,思想活跃。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形成了那一时期多元、辉煌的文化特点。而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思想几乎对中国后来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多元、融合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素曾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希腊,而文艺复兴时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帝国。分析中西轴心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走多元、融合的道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多元、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制度的经验。当然,强调多元、融合,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我们要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发扬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成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永不褪色。‎ ‎(二)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这场震撼人心的运动(启蒙运动),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学界对此屡有论述。德国学者利奇温在论及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时说:“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18世纪,学者……发现人‘性本善’‎ 的观点在中国一向是奉为正统的,而不是看作异端。正是这些发现为法国革命开辟了道路。”美国学者顾立雅更是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而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很多思想都与儒家有渊源,早已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 ‎(三)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玉米、红苕、马铃薯、烟草、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红苕、马铃薯和玉米,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长有了粮食保障,还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商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购买、运输,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2.外交上:明朝时葡萄牙骗居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最为典型的事件。清朝入主中原后,因为害怕汉人和西方殖民者勾结起来威胁满洲人的统治,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使清朝丧失了同欧洲充分交流的机会。‎ ‎3.文化上:罗马传教士直接到中国来,基督教重新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为了顺利传教,带来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书籍和知识,西方文化开始直接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学者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西方著作的成果,徐光启和宋应星就是突出的代表。所谓“西学东渐”,就是新航路开辟在文化上的影响。‎ ‎(四)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项目 国际格局特征 中国国际地位 第一次 变动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第二次 变动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三次 变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五)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1.新经济政策由于受当时苏维埃俄国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列宁过早逝世,故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之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邓小平更新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认为市场作为发展经济与生产的一种手段,既可以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利用,从而克服了列宁认识上的局限性,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3.列宁没有从理论上说明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邓小平则提出了市场是一种经济手段的科学论断,阐明了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它不体现、不代表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对其充分利用。‎ ‎(六)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及对中国的影响 时期 全球化历程 对中国的影响 工场 手工业 时期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扩大 欧洲殖民者把从美洲获取的金银用于购买亚洲的奢侈品,客观上刺激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对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袭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两次工 业革命 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列强侵华,国门被打开,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开始向西方学习,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近代化的因素 二战后 初期 经济上:世界上的货币、贸易、经济组织等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政治上:两极对峙 外交上“一边倒”;经济上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科技上发展国防科技,应对世界形势 ‎20世纪 八九十 年代以来 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 ‎——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 解析:第(1)问,结合近代中国相关史实,从全球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地位、对世界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第(2)问,从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可总结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第(3)问,结合材料一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特点,与现代中国参与全球化在原因和接受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二者不同特征。‎ 答案:(1)使中国对外部世界进行审视: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加深。‎ 推动经济近代化: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较大发展。‎ 推动政治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推动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 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从通商口岸开始,中国的社会生活融入了很多西方因素。‎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世界形势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时代,美苏冷战缓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扩大海外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全球贸易。‎ ‎(3)第一次单向被动,在欧洲舰炮的打击下,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在压迫中学习;第二次单向主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共同发展。‎ ‎2.(2018·湛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外大事表(部分)‎ 序号 关键词(句)‎ 序号 关键词(句)‎ ‎1‎ 坚守诚信的荷兰人 ‎2‎ 不流血的革命 ‎3‎ 蒸汽动力 ‎4‎ 启蒙运动 ‎5‎ 艰难“联邦”路 ‎6‎ 鸦片战争 ‎7‎ ‎《海国图志》‎ ‎8‎ 福州船政局 ‎9‎ ‎《资本论》‎ ‎10‎ 爱迪生灯丝实验之旅 ‎11‎ ‎《天演论》‎ ‎12‎ 门户开放政策 ‎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 中共一大 ‎15‎ 萨拉热窝的枪声 ‎16‎ 短暂的春天 ‎17‎ 列宁对话农民 ‎18‎ 国民革命 ‎19‎ ‎“炉边谈话”‎ ‎20‎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摘编自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等 从表中提取四条以上关键词(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世界与中国”提炼出某一论点,并对该论点进行合理的阐述。(要求:论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表中是中外大事的一个先后排列,需要自己整理观点。“近代”一词在中外有着共同的意义,于是可以从中外近代化的角度来思考整理,如“不流血的革命、蒸汽动力、艰难‘联邦’路、爱迪生灯丝实验之旅、鸦片战争、《海国图志》、福州船政局、《天演论》、中共一大”这些内容可以从英国、美国近代化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进行比较,承认不同国情的国家近代化道路的差异性。也可以以中国近代化为线索,“鸦片战争、《海国图志》、福州船政局、门户开放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短暂的春天、中共一大”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观点。‎ 答案:示例:‎ 论点:东西方现代化之路的探索。(不流血的革命、蒸汽动力、艰难“联邦”路、爱迪生灯丝实验之旅、鸦片战争、《海国图志》、福州船政局、《天演论》、中共一大)‎ 阐述: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伴随着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19世纪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独立后的美国中央政府权力过小,内政不稳,外不能御敌;1787年制定了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为掠夺原料和占领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从《海国图志》、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到学习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努力,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为中国找到了新的出路,带领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 结论:综上所述,东西方国家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各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