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一上历史期中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一上历史期中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一上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 ‎ ‎ ‎1. 下列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的是(        ) ‎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良渚文化 D.二里头遗址 ‎ ‎ ‎2.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 ①玉米 ②水稻 ③粟 ④小麦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3. 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墨,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 ‎ ‎4.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 ‎ ‎5. 《史记·商君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 ‎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特权 C.革除了陈规陋习 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 ‎ ‎ ‎6.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7. 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 ‎ A.大禹 B.成汤 C.赢政 D.刘邦 ‎ ‎ ‎8.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 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 A.恩泽贵族 B.增加税收 C.削弱王国实力 D.实现民族融合 ‎ ‎ ‎9. 汉武帝一改文景时期的黄老之术,全面推行积极有为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以下属于这一体系的经济措施是(        ) ‎ A.减免赋税徭役 B.实行“推恩令” C.推行均输平准 D.颁布“均田令”‎ ‎ ‎ ‎10.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桢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11. 3—6世纪被称为汉唐盛世之间动荡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过渡期。下列曾出现于东晋的历史现象是(        ) ‎ A.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B.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C.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D.高门士族执掌朝政 ‎ ‎ ‎ ‎12.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缓解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 ‎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 ‎ ‎ ‎14.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权 ‎ ‎ ‎15. 下列对隋唐科举制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④促进了教育发展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16.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 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 ‎ ‎ ‎17.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馎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 ‎ ‎18. 有学者认为,汉代结束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中国南北的物产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由东西整合转向南北整合。以下为其提供便利的工程是(        ) ‎ A.都江堰 B.灵渠 C.驰道 D.大运河 ‎ ‎ ‎19.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 ‎ A.曲辕犁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 ‎ ‎20.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 ‎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内阁 ‎ ‎ ‎ ‎21. 王安石变法中采取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其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皇权 B.强兵固防 C.节约用费 D.开辟财源 ‎ ‎ ‎22.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汉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宋朝东京 D.元朝大都 ‎ ‎ ‎23.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的理论 ‎ ‎ ‎ ‎24. 宋元时期流行宋词、话本、元曲等,根本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的提倡 C.社会矛盾激化 D.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 ‎ ‎ ‎25. 明朝在中央机构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 ‎ A.增强六部权力 B.加强专制统治 C.扩大统治基础 D.提高办事效率 ‎ ‎ ‎26. 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初“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其职能是(        ) ‎ 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B.辅佐皇帝,主导决策 C.训练将士,率兵征战 D.监督官员,整顿吏治 ‎ ‎ ‎ ‎27.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 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 ‎28. 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 ‎ 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 ‎ ‎ ‎29. 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亡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君主立宪 C.提倡经世致用 D.抨击君主专制 ‎ ‎ ‎30. 清朝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是(        ) ‎ A.京剧 B.川剧 C.杂剧 D.昆曲 ‎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1.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 ‎32.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 ‎ ‎33.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发昌机器厂 D.江南制造总局 ‎ ‎ ‎34. 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酬唾之声,乃渐惊起。”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 ‎35. 近代中国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时人感慨道:“此次创巨痛深,实与亡国无异”。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 ‎36.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出现在(        ) ‎ A.禁烟运动中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 ‎ ‎37. 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皇帝的宝座,并树立“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观念的历史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 ‎ ‎38. 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        )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鲁迅 ‎ ‎ ‎39.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原因是(        ) ‎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D.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 ‎40.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种思想诞生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 ‎ ‎41. ‎ 制度建设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 ‎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在制度创新中的表现。‎ ‎ ‎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 ‎ 商业发展是历史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材料一 ‎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 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 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 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二 ‎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 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 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 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 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 ‎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 ‎ ‎(3)上述材料反映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一上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考点】‎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考点】‎ 分封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考点】‎ 宗法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D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故②④正确;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故①③符合。故选①②③④组合,排除ABC,选D。‎ ‎7.‎ ‎【答案】‎ C ‎【考点】‎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创立“皇帝”称号的是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大禹、成汤都未称皇帝,刘邦不是创立“皇帝”称号的人。‎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考点】‎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考点】‎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考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考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D ‎【考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魏晋至隋唐的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解析】‎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状况。‎ ‎【解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但各个政权为了壮大实力,都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经济,社会仍然在进步,尤其是到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故D正确。 A是唐朝的特征,排除。 “文化停滞”不合史实,排除B。 多个政权并立、战乱不断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故排除C。 故选D。‎ ‎14.‎ ‎【答案】‎ ‎【考点】‎ 安史之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考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A ‎【考点】‎ 隋唐三省六部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暂无 ‎17.‎ ‎【答案】‎ ‎【考点】‎ 隋唐三省六部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8.‎ ‎【答案】‎ D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文化交融,特别是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方便了南粮北运。因此,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中国南北的物产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由东西整合转向南北整合,故答案为D项。都江堰的修建推动了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A项;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排除B项;秦朝驰道的修建,对于陆路交通的发达,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排除C项。‎ ‎19.‎ ‎【答案】‎ ‎【考点】‎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答案】‎ C ‎【考点】‎ 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解析】‎ 宋代削弱相权的措施有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选C增设三司。‎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1.‎ ‎【答案】‎ ‎【考点】‎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2.‎ ‎【答案】‎ C ‎【考点】‎ 宋朝的商业发展 ‎【解析】‎ 材料中有“夜市”,结合所学,可判断是北宋东京。‎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3.‎ ‎【答案】‎ C ‎【考点】‎ 宋明理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4.‎ ‎【答案】‎ A ‎【考点】‎ 宋词和元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5.‎ ‎【答案】‎ ‎【考点】‎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6.‎ ‎【答案】‎ ‎【考点】‎ 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7.‎ ‎【答案】‎ D ‎【考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正确把握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解答】‎ A.结合所学知识,秦汉时期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不符。 B.结合所学知识,隋唐时期与题干所给材料中“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宋元时期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不符。 D.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28.‎ ‎【答案】‎ D ‎【考点】‎ 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解答】‎ 由材料“民窑二三百区”可知指的是民营手工业,由“终岁烟火相望”可知景德镇制瓷业繁荣,故D正确; 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是在元朝,材料是清朝,故A错误; 材料未体现瓷器出口,故B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景德镇手工业分工,故C错误。 故选D。‎ ‎29.‎ ‎【答案】‎ ‎【考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0.‎ ‎【答案】‎ ‎【考点】‎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1.‎ ‎【答案】‎ ‎【考点】‎ 鸦片战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2.‎ ‎【答案】‎ C ‎【考点】‎ 鸦片战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3.‎ ‎【答案】‎ D ‎【考点】‎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民用企业,故A错误;汉阳铁厂也属于洋务派民用企业,故B错误;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工业,故C错误;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军事企业,故D正确。故选D。‎ ‎34.‎ ‎【答案】‎ A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5.‎ ‎【答案】‎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6.‎ ‎【答案】‎ ‎【考点】‎ 义和团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7.‎ ‎【答案】‎ ‎【考点】‎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8.‎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答案】‎ ‎【考点】‎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9.‎ ‎【答案】‎ ‎【考点】‎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曲折发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0.‎ ‎【答案】‎ ‎【考点】‎ 新文化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1.‎ ‎【答案】‎ ‎【考点】‎ 分封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材料分析题 ‎【答案】‎ ‎【考点】‎ 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宋朝的商业发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