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 A.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 C.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孔子提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体现孔子坚持正统思想观念的信心,故选B。根据题目可知,并无涉及到孔子的政治理想、礼仪教育和排斥主流思想,故ACD排除。 2.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 遭到了普遍反对 B. 忽视了道德教化 C 最终必然会失败 D.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苏轼均认为商鞅变法以严刑峻法约束人民,以厚利诱导人民,忽视道德、重利轻义,从治国层面上方式并不可取,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受到世人反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走向失败,排除。D项,材料未提及商鞅变法对社会的影响,故排除。 3.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 A. 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 消极遁世处世态度 C. 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 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 【答案】C 【解析】从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以“道生法”为基础,申明君主权力、“刑德相养”、阴阳微彰等内容,可见黄老之学兼采“儒家、法家”的治国之道,C项符合题意;黄老之学是以道家为基础的,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对国家政治、刑德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黄老之学对治国理论的研究,B项不符合题意;《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以道家哲学为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4.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A. 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可知,秦朝建立后所修建的通向个方向的交通网络客观上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故C选项正确;秦朝建立后全国已经统一,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秦朝建立的交通网络的影响,无法得出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长期发展和融合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 5.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 A. 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 【答案】B 【解析】 “祖先崇拜”属于伦理道德的层面,根据“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可知汉代统治者借助于人伦秩序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论述祖先崇拜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故A项错误;促成祖先崇拜的不是皇权至上,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君权神授思想,故D项错误。 6.中国封建制度下,行政中枢体制一直不断调整变化。中枢组织或一相独任,或多相分权,中枢的权力重心时而在此,时而移作他处,权力功能时而强化时而削弱。历代行政中枢体制变化 A. 着眼点是维护封建大一统的格局 B. 实现君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 C. 其核心问题是权力结构变化和权力的重新分配 D. 以相权凌驾于其它中央机构之上告终 【答案】C 【解析】封建社会的中国行政中枢体制的变化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这表明其着眼点是维护君主专制,其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维护封建大一统,排除A;历代行政中枢体制变化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权,并非实现君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排除B;历代行政中枢体制变化的结果是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D错误。 7.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8.武则天的形象在宋代以前总体上较为正面,但欧阳修《新唐书》开始对其“妖魔化”,司马光《资治通鉴》更甚,而且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仅称其为“后”。这反映了 A. 妇女地位发生了逆转 B. 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 C. 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 D. 士大夫正统观念强化 【答案】D 【解析】对武则天形象描述的变化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的逆转,故排除A项;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南宋时期,故排除B项;对武则天形象评价的变化不能体现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故排除C项;根据“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可知武则天称帝不符合当时士大夫的正统观念,故选D项。 9.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劫,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A. 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B. 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 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唐玄宗希望宽免处罚的决定在宰相姚崇的坚持下没有实现,这说明唐朝时期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姚崇坚持依法判案,不能说明大臣专权;B选项错误,贵族政治的衰落是在秦朝;D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伦理道德受到挑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 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 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司马光与王安石为同时代人物,其政治观点比较保守,他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贬义。梁启超和列宁提倡变革,二者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褒义。三位人物的政治立场与评价紧密相关,体现了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故A 选项正确;司马光与王安石虽是同时代人,但是文中提及“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过于武断,故B 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后人掌握丰富资料,故C 选项错误;王安石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所以列宁评价不符合史实,并不客观,故D选项错误。 11.《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 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 B. 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 C. 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D. 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编订农书的传统”可分析出古代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选A 12.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 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B. 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 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D. 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对边疆的管理,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在唐朝时期的边疆地区在元朝时期已经“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显然是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是题干的主要意图。 13.黄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A. 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本质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本质上仍脱离不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表述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要求限制君权,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对宋明理学统治地位的动摇,排除。 14.“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B.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答案】B 【解析】中央的圣旨直接传到到地方,没有经过中间繁杂环节,主要是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故B项正确;保密工作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是该制度的特点,故C项错误;官员的监察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1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在康有为看来 A. 违背了时代潮流而遭到反对 B. 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 C. 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康有为宣扬的维新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故排除A项;根据“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可知在康有为看来,托古改制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故选B 项;托古改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并不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故排除C项;虽然康有为托古改制,但他根本宣扬的还是维新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势力的利益,仍让遭到了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扑,故排除D项。 16.1924年,孙中山指出:“土地之岁收,低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利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孙中山 A. 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的 B. 目的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 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孙中山主张地方政府利用公共生产的财富去“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等民生事业,故A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福利国家制度产生于二战之后,材料时间是1924年,为此此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仅仅体现出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财政来发展民生,而不能体现出来高度的自治权,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材料“土地之岁收……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并未体现出平均地权给农民,故D选项错误。 17.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 A.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 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 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 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的能力。本题实际是比较孔子思想与马克思思想,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传统大同思想追求“天下为公、和谐平等”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这种追求。孔子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修齐治平”与马克思主义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解放全人类有相通之处。A项错误,1925年经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儒家思想以成为批判的对象。C项不能体现。D项错误,当时是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 18.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 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 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B. 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 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 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毛泽东在论述中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包括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但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故D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材料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的论述,故A、B两项说法错误。 19. 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 A. 颁布解负令 B. 发展工商业 C. 实行津贴制 D. 财产等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旨在靠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梭伦改革时期,在经济上颁布“解负令”,解放了大量的债务奴隶,“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故本题应选A项;B、D两项获益最大的应为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与题目中的信息“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不符,故排除;C项应为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与题目中的信息“梭伦改革”不符,故排除。 20.普罗泰格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当人们觉得某法律不合理时人们就可以进行改革。对于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理性和思想自由 B. 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D. 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C 【解析】“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体现出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C正确;材料中属于感性思维认识,并不是理性思维,A错误;智者运动是人从自然控制解脱出来,而不是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主张,D错误。 21.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由此可见 A. 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 B.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彻底否定了神对世界的主宰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可见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题材,排除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彻底否定神的信息,排除D。 22.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更有利于社会变革,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两者的斗争对象,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些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已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24.在莫奈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那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材料体现莫奈的作品 A. 追求主观化艺术表现 B. 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C. 执着于对同一主题写生 D. 采用夸张手法表情达意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莫奈的画作借助于“优美、雅致、美妙”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刻画,目的是追求“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这一主观上的艺术表现,故选A而排除B;题干没有说到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C;题干中的描绘无法体现夸张手法,故排除D。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商鞅变法的经济基础在于农业发展,准许土地自由买卖成为商鞅变法获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他首次将农业称作“本”,把“令民归心于农”作为“圣人”的“治国之要”……相比之下,董仲舒认为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他对允许土地使用权流动大为不满,阐发了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并流露出对集权的偏好(这与先秦儒家观点中对政府角色的认识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必要而且合理,“君权神授”论的提出,使儒家登上了“独尊”的宝座,法家作为政策工具,被纳入儒家学说的一统体系。 ——摘编自钟祥财《封建社会农业政策对王朝更替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自汉武帝以来,如何使农业人口与土地重新结合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北魏面对中原地区的较高级经济、文化和政治与财政制度,他们不得不加速自身的汉化进程,以求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在此思想基础上的均田制做到了有授有还,还田之后再授,使封建国家寻找到了一种既能有效控制国家户籍,又能不间断地授田与编户齐民的途径,不仅使小农有了可以作为世业土地的桑田,也使国家土地制度有了赖以延续的基础。 ——摘编自李炜光《北魏均田制与新租调的制度更新和思想价值》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商鞅和董仲舒对土地问题的看法,归纳董仲舒治国思想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影响。 【答案】(1)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董仲舒反对土地自由买卖,认为政府应该抑制土地兼并;特点: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强调君权神授;将法家思想融入儒学体系。 (2)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农民获得土地,实现农业人口与土地的重新结合;国家掌握农业人口,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任答4点8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看法:据材料“……准许土地自由买卖成为商鞅变法获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可知,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据材料“……他首次将农业称作‘本’,把‘令民归心于农’作为‘圣人’的‘治国之要’……”可知,商鞅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据材料“董仲舒认为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他对允许土地使用权流动大为不满,阐发了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可知,董仲舒反对土地自由买卖,认为政府应该抑制土地兼并。特点:据材料“……并流露出对集权的偏好”可知,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据材料“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据材料“……法家作为政策工具,被纳入儒家学说的一统体系。”可知,将法家思想融入儒学体系。 (2)据材料“使封建国家寻找到了一种既能有效控制国家户籍,又能不间断地授田与编户齐民的途径,不仅使小农有了可以作为世业土地的桑田,也使国家土地制度有了赖以延续的基础。”可知,均田制的实施,国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农民获得土地,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结合所学还可从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等方面回答。 26.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 ——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据材料一,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答案】(1)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 (2)特点:将政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 【解析】 (1)趋势:据材料“……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可知,唐代科举制具有开放性;据材料“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可知,宋代科举考试严密化。进步性:结合所学可从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等方面回答。 (2)特点:据材料“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可知,将政绩与监察紧密结合;据材料“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可知,宋代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可从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等角度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地区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从人文主义影响范围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答案】(1)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封建天主教会的神权压制。 (2)诉求: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 【解析】 (1)形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 “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是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如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因素:结合所学可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封建天主教会的神权压制等方面回答。 (2)诉求:据材料“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可知,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不同: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据材料“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