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毫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毫州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l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公元前 3500 年一公元前 3000 年的仰韶文化已经有很多典型的农耕聚落,公元前 3000 年一公元前 2000 年的龙山文化已经是方国崛起时代了。材料反映(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 B. 我国是 5000 多年的文明古国 C. 禅让制逐渐被世袭制取代 D. 黄帝、尧舜禹的传说是真实的 【答案】B 【解析】 材料“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文化已经是方国崛起时代了”体现的是我国进 入文明时代较早,距 2020 年到前 3500 年有 5000 多年的历史,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 及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A 选项排除;世袭制的确立是在夏朝,C 选项排除;黄帝、尧舜 禹的传说有待考古证实,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B。 2.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有着并不是很原始的变形,并且其文词的内容中也确实夹杂着与殷 代并不相称、像是很久以后的时代的思想。作者认为( ) A. 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B. 甲骨文字不一定都是商朝的东西 C. 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都是可信的 【答案】B 【解析】 材料“并且其文词的内容中也确实夹杂着与殷代并不相称、像是很久以后的时代的思想”体 现的是甲骨文的内容与当时的时代思想不一致,强调的是甲骨文字不一定都是商朝的东西, B 选项符合题意,A 选项排除;C 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甲骨文的记载不一定都真实可靠, 比如商王出征占卜凶吉等,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B。 3.韩非主张“法治”,否定礼治,但在韩非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没有“礼”的地位,他曾说“无 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显然他的“礼”与当 时儒家的“礼”有所不同,主要侧重于( ) A.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B. 符合儒家克己复礼的主张 C. 礼要符合“人主”(君主)的需要 D. 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 【答案】C 【解析】 材料“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体现的是韩非 子认为礼的存在与否对于国家的存亡具有重大影响,强调的是礼要符合人主的需要,C 选项 符合题意;A 选项是孔子的主张,排除;韩非的礼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与儒家希望恢 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有明显不同,B 选项排除;D 选项是春秋战国时期转型的表现,与材料 无关,排除。故答案为 C。 4.秦朝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但封建制度借尸还魂,先后有过四次“反动”。古 代君主热衷于封建的主要原因是( ) A. 郡县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B. 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 C. 分封制能维持长治久安 D. 宗法制的巩固与扩大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历史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西晋初年的分封、唐朝时期 的藩镇和明初的分封藩王,最初的目的都是希望利用这些力量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 是随着地方势力的壮大,最终威胁了中央统治,因此 B 选项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 家统一,A 选项排除;历史证明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C 选项排除;宗法血缘关系不属于 主要原因,只是影响因素之一,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B。 5.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 海商。”这表明( ) A. 草市在当时开始出现了 B. 市已经突破了时空限制 C. 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D. 当时征收的商税非常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体现的是草市在民间贸易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地方性的 商业中心,C 选项符合题意;草市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A 选项排除;市的经营活动 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在宋朝,B 选项排除;D 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 C。 6.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 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这 一变化反映了( ) A. 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 B. 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 C. 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 D. 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和宋朝统治时期,新科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有利于防止官员结 党营私,说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 选项符合题意;A 选项说法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仅从官员选拔上是无法推出两个朝代君主的开放程度的,B 选项排除;科举制下是有利于选 拔人才的,但是天子门生的出现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C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D。 7.宋神宗召见张载询问治道之策时,他答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这说明( ) A. 汉唐以来的意识形态难以为继 B. 效法三代能解决当时社会问题 C. 理学当时已被确立为官方哲学 D. 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答案】A 【解析】 材料“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的意思是治理政事不效法夏商周三代的人,终究是苟 且于治道,这说明汉唐以来的儒家意识形态受到冲击,A 选项符合题意;B 选项说法明显错 误,排除;理学被确立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C 选项排除;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是 在魏晋时期,主要是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A。 8.据统计,宋朝耕地面积为 5.6 亿亩,明朝增加到 8.5 亿亩,清朝又增至 1l 亿亩——12 亿 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其反映( ) A. 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 B. 新农作物不断引进 C. 疆域辽阔且不断拓展 D.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对边际土地的开发,这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快导致的,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情 况下,为了养活众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纺织,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 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易代之际,人口受到战争影响明显减少,A 选项排除;新农作物的引进 主要体现在增加粮食产量上,B 选项排除;材料与疆域辽阔无关,C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D。 9.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一些商人开暑袜店,利用雄厚资金购进大量的有尤墩布,分发给当 地男女居民缝制暑袜,计件付给工钱,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这反映了( ) A. 当地男女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者 B. 暑袜店已成为手工工场 C. 当地男女成为专门被雇佣的生产者 D. 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商人将资金用来购买尤墩布,然后交给当地的居民进行生产,然后在投放到市 场,体现的是商业资本进入到生产领域,D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简单的雇佣关系, 独立的手工业劳动者和手工工场与材料无关,AB 选项排除;当地居民缝制暑袜只是小农经 济的补充,C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D。 10.钱穆先生认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 可知行省制( ) A. 加强了蒙古部族政权对全国的统治 B. 隐含着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 C. 既加强中央集权又扩大了地方权力 D. 属中央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材料“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 度”体现的是行省制出现的是为了加强蒙古人对全国的统治,A 选项符合题意;行省制有利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 选项排除;行省制度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受到中央政府的节 制,C 选项排除;行省制属于地方的行政制度,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A。 11.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 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其意为( ) A. 近代西方文明冲击了中国封建统治 B. 列强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C. 列强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 国内外矛盾动摇了晚清统治 【答案】A 【解析】 材料的核心强调的是西方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对传统的中国形成巨大的冲击,A 选项符合题 意;半殖民地是针对殖民地而言的,指的是丧失部分主权,而非全部主权,B 选项排除;自 然经济解体的典型是耕织分离,传统手工业的衰败,C 选项排除;国内外矛盾动摇了晚清统 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A。 12.1842 年-1846 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 年-1856 年, 茶出口又增长 55%,丝出口增长三倍多。其反映了(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 B.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的茶叶和丝绸深受西方人喜爱 D.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优势和韧劲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主要是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 倾销市场。因此材料“1842 年-1846 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 体现的是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无关,A 选项排除;CD 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 B。 13.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 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 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 人占尽”。说明( ) A. 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 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 晚清已经重视对海洋的利用 D. 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 【答案】C 【解析】 材料“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体现的是清政府创办轮船招商局主要是为了和 洋人在内江外海争夺利润,说明晚清已经重视对海洋的利用,C 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企 业的性质是带有近代化色彩的封建官办企业,A 选项排除;BD 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且不符 合史实,排除。故答案为 C。 14.中国古代认识论中一个基本观点是“知易行难”,但孙中山认为这一学说对资产阶级革 命事业危害极大,于是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学说。孙中山意在强调( ) A. 打破古代认识论束缚解放思想 B. 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的意义 C. 革命思想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 D. 革命者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答案】D 【解析】 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的主张,强调的是革命理想信念对革命进程的重要助推作用,D 选 项符合题意;ABC 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 D。 15.有学者说:“以我国人今日之不肖,文化之堕落,而犹可言抗战,犹可以言建国,则以 我先民文化传统犹未全息绝故”。其认为( ) A. 中国传统文化为抗战提供了精神动力 B. 被日本侵略,当时国人愧对祖宗 C. 日本侵华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 D. 国共应该建立统一战线合作抗日 【答案】A 【解析】 材料“则以我先民文化传统犹未全息绝故”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对于抗日战争的积极意义,强 调的是一种精神动力,A 选项符合题意;B 选项说法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甲午中日战 争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就开始觉醒,C 选项排除;材料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A。 16.学者认为“国民党本是革命政党,和共产党并非不能在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但 美国顾问的干涉限制了蒋的自由,终致国共合作再度破裂,发展之全面内战”。其意在说明 ( ) A. 国民党和共产党本质上是一样的 B. 国共再次内战主要是由美国全球战略引起的 C. 蒋介石始终代表着美国在华利益 D. 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导致了解放战争爆发 【答案】B 【解析】 材料“美国顾问的干涉限制了蒋的自由,终致国共合作再度破裂,发展之全面内战”体现的 是国共内战是美国人插手导致的,B 选项符合题意;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利益,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A 选项排除;C 选项错在 始终,排除;解放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B。 17.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l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 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其反映了( ) A.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C. 我国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具体实践 【答案】A 【解析】 材料“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体现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 广泛性和代表性,A 选项符合题意;村民委员会属于村民基层自治制度,B 选项排除;我国 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政治,C 选项排除;材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关,强调的是基层自治制 度,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A。 18.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其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地建立 B. 城乡一体化已逐步实现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经济结构趋于均衡合理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从 1982 年到 1988 年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主要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推行有关,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C 选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初步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A 选项排除;B 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 选项错在“均衡”, 排除。故答案为 C。 19.德国哲学家施杜里希认为“智者学派能用一种非常理性的态度审视道德的价值标准,并 从而为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处理伦理问题并把它纳入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哲学体系中提供了可 能性”。其强调( ) A. 智者学派倡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导致道德沦丧 B. 智者学派关注人的道德标准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基础 C. 智者学派的主张顺应了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D. 智者学派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具有浓厚个人利己主义色彩 【答案】B 【解析】 材料“并从而为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处理伦理问题并把它纳入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哲学体系中 提供了可能性”体现的是智者学派的理性精神促进了后来哲学的发展,B 选项符合题意;材 料未涉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AD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智者学派和民主政治之间 的关系,C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B。 20.公元前 3 世纪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随后逐渐控制了亚非欧广阔疆域。在征服过程中, 一方面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保护,另一方面国际交往扩大,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于是公民法逐渐发展为万民法。据此判断万民法形成于( ) A. 公元前 3 世纪 B. 公元前 27 年 C. 公元 3 世纪 D. 公元 6 世纪 【答案】C 【解析】 材料“在征服过程中,一方面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保护,另一方面国际交往扩大,经济活 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于是公民法逐渐发展为万民法”体现的是万民法的出现和罗马帝国的 对外扩张有关,据此可以推测出是 3 世纪,帝国境内的自由民和非自由民的区别消失,万民 法成为适用于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C 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ABD 选项 错误,排除。故答案为 C。 21.1933 年,联邦政府为了改变棉花和猪肉市场的饱和度,下令铲除 1000 万宙棉花并屠宰 超过 600 万头猪。这一举措( ) A. 反映联邦政府为富不仁,不愿降价处理 B. 引起下层民众不满,加剧了危机 C. 损害了农业资本家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D. 调整了农产品结构,缓解了危机 【答案】D 【解析】 材料“下令铲除 1000 万宙棉花并屠宰超过 600 万头猪”体现的是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联邦 政府对农产品进行销毁,主要是为了调整农产品结构,尽快恢复市场,D 选项符合题意;AB 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联邦政府对农场主有补贴,因此不会遭到反对,C 选项排除。故答 案为 D。 22.列宁说“由于目前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政策上实行 特殊的过渡办法,用所谓。新的迂回方法’来夺取一些阵地,实行退却,以便更有准备地再 转入对资本主义的进攻。”列宁强调( ) A. 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 B. 用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 C. 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新的迂回方法’来夺取一些阵地,实行退却,以便更有准备地再转入对资本主义 的进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 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本质上属于国家资本主义,A 选项符合题意;苏联进入社会主义 阶段是在 1936 年苏联新宪法颁布之后,B 选项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同 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制度,C 选项排除;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路 线的纠正,D 选项排除。故答案为 A。 23.学者余伟民指出,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 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 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这说明冷战格局( ) A. 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B. 使新独立国家纷纷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C. 导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 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 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体现的是冷战促进了第 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D 选项符合题意;ABC 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 D。 24.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 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符合这特点的艺术作品为( ) A. 《老人与海》 B. 《格尔尼卡》 C. 《等待戈多》 D. 《百年孤独》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体现的是现 代主义文学,符合《等待戈多》的作品特征,C 选项符合题意;《老人与海》手法并没有那 么荒诞离奇,但是情节是有一些传奇色彩的,所以是有开启现代主义小说潮流意义的现实主 义自传体作品,A 选项排除;B 选项是立体画派代表作,不属于文学作品,排除;D 选项是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排除。故答案为 C。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2、征 收高额累进税。3、废除继承权。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通过拥有国 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 手里。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8,实行普遍劳动 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 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 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选自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 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 ——选自 1917 年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 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 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 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选自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无产阶级政权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 系实行强制性干涉?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俄与新中国在践行材料一主张时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其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苏中两国实践的认识。这对当前建设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答案】(1)生产资料方而:基本生产资料收归国有,税收、资产阶级财产、交通等公共设 施及社会财富收为国有,涉及国家命脉的金融收为国有;社会生产方而:按照国家总汁划进 行工农业生产,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社会文教方面:实行儿童免费教育,教育为生产服务, 禁止童工。 (2)异:苏俄全部实行没收政策。新中国只对外国特权和官僚资本没收;保护民族资本: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推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原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后的苏俄政权对帝国主义资本必然采取没收;新中国建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进入新民主义社会,所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民主义政策。 (3)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马 克思主义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走符合国情的道理;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启示:不忘初心,坚守共产主义信念;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中国梦。 【解析】 (1)干涉:根据材料“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 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可知体现的是基本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根据材料 “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实行普遍劳动义务 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可知体现的是按照国家总计划进行工农业生产,实行 普遍劳动义务制;根据材料“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 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可知体现的是实行儿童免费教育,教育为生产 服务,禁止童工。 (2)异:苏俄,根据材料“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征收高额累进税。”、 “废除继承权。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可归纳出苏俄全部实行没收政策;中 国,根据材料“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可归纳出新中国只对外国特权和官僚资本没 收;根据材料“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可归纳出保护民族资本、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和推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原因:结合两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即可,主要是 体现在当时的社会性质上。 (3)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认识可从马克思主义同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需要不 断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启示:启示围绕坚守共产主义信念、走适合国情的道路进 行展开分析即可。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华盛顿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禁止对苏联出口,由于定价过高——这实际上 在 1984 年向所有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了 32%的附加税,由于财政上爱束缚的第三世界各国 政府减少了各种进 o 物,国外市场突然缩小。1981 年至 1983 年间,美国农业出口物的物价 水平下降了 21%,出口量下降了 20%。美国农民发现自己一下子处于经济拮据状态之中。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苏联多层的党和国家官僚机构长期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效率和适 应性,因此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从 1950 年至 1970 年间的 5%至 6%下降到 1971 年至 1975 年间的 3 7%,进而又下降到 1976 年至 1980 年间的 2.7%,以至于经济发展进入长期停 滞时期。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85 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彤式。1990 年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 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 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 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 37%左右。 ——李风瑞、万国庆《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回顾与思考》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农业和苏联经济下降的原因。两国政府 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何? (2)对比材料一、二,依据材料三,指出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原因:美:制裁苏联;商品定价过高(政府干预过多);国外市场缩小。苏: 党和政府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体制僵化、缺少活力;计划经济体制阻碍。 措施:美:政 府减少干预、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发展科技提高效益。苏: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 场作用,但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美国经济复苏,并为 繁荣奠定基础;苏联改革失败,最终走向解体。 (2)原因:在国家领导下,发挥市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认识:坚持市场主导作用,按经济规律办事;倡导全球化和多边贸易,充分把握发展经济的 战略机遇期,增强战略定力。 【解析】 (1)原因:美,根据材料“由于华盛顿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禁止对苏联出口,由于定价过 高”可归纳出制裁苏联,定价过高;根据材料“国外市场突然缩小”可归纳出国内市场缩小; 苏,根据材料“苏联多层的党和国家官僚机构长期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可归纳出党和政府 严格管制和墨守成规;根据材料“缺乏灵活、效率和适应性”可归纳出体制僵化、缺少活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是其阻碍因素。 (2)原因:根据材料“1985 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彤式” 可归纳出在国家领导下,发挥市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 国际局势出现缓和也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认识:结合中美苏三国的经济发展轨 迹可知启示需要从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即 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作者给的“实例”为例,从右表中提出一个论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并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具有抽象概括性,不能完全重复“实例”中具体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 表述清晰,卷面整洁。) 【答案】示例: 论点:东洋近世化对欧洲中世产生影响并促进其近世化,欧洲较晚、成熟的文艺复兴再次倒 流对东洋产生深远影响。 论证:①东洋近世宋明理学(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格物致知、自我反思等精神对欧洲中 世市民知识分子产生影响,促进了欧洲近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展,最先进入最近世。 ②欧洲最近世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精神对东洋近世产生影响,推动日本明治维新近代化, 也促进中国维新运动、民主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开展。 结论:各地文明发展有先有后,先发文明影响后发文明进步,更加成熟的后发文明又影响并 推动先发文明再次前进。(或文明多样交融,互鉴互荣,互促包容等) (其他诸如宋代近世说、唐宋革命论、古代与中世、中世与近世、近世与最近世间的相互影 响促进等论点都可以。)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立即可。根据要求,首先了解材料观点,即“东洋的近世化 与西亚近世化的相互促进影响”。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宋明理学中民本思想、格物致知、 自我反思等精神对欧洲中世市民知识分子产生影响及启蒙运动推动日本明治维新近代化,也 促进中国维新运动、民主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二者的相互影响,解释所选 观点的史实依据,最后明确立场和升华认识;论证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史实科学,论证充 分,逻辑清晰。查看更多